华发股份股票,2020年地王会是谁

恒浩网

华发股份股票,2020年地王会是谁?

核心答案:

房价涨,跟地价高有关系。如不出意外,2020年地王是华发地产,因为华发最近拿的土地,其单价已经碾压了成都2019年的“地王”了。

华发股份股票,2020年地王会是谁

具体分析如下:

最近,成都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上涨了。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3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的销售价格数据。

成都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1.8%。

成都新房房价: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10.5%。

房价上涨,与地价有关系,没有土地就建不成房,这就好比没有面粉,就做不成面包。

面粉如果涨价了,面包自然也就随行就市涨价。

地价上涨,相应土地修出来的房子,其房价通常也会随涨(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关系,还要取决于开盘时的市场状况)。

而进入4月,成都土地市场十分“抢眼”。

川渝楼市用“抢眼”一词,是因为4月才向前推进一周不到,土拍的楼面价就已经刷新了2019年的“地王”记录。

在4月2日的土拍中,锦江区三圣乡一宗约131亩的纯住宅用地,在经过多轮竞拍后突破最高限价,最终让建发房产以“19800元/平方米楼面价+7%无偿移交租赁比例”摘得,溢价率为26.9%,土地总价约46.8179亿元。

单看溢价率,26.9%真的看不出什么名堂。

像3月19日进行土拍的新都三河镇地块(五龙山),还出现了高达124.76%的溢价率,两相对比,26.9%实在没有亮点。

建发的亮点在于19800元/平方米楼面价+7%无偿移交租赁比例,它直接追平2019年全年发生的“地王”楼面价。

2019年7月31日,出身珠海国资房企的华发股份联合体以“楼面价19800元/平方米+无偿移交2%的租赁住房”,竞得位于锦江区林家坡片区的一宗纯住宅地。

楼面价一样,无偿移交租赁住房的比例不一样,建发的要比华发的高出5%。

这就意味着建发的拿地成本实际上高于华发。

对比图,制图:川渝楼市

再从地段看,建发摘得的地块位于东2.5环,华发竞得的地块在1.5环。

制图:川渝楼市

对比发现,从地段角度看,建发拿地成本也高于华发。

至少在目前,全国各大房企在成都拿的土地,其单价还没有比这个更高的。

如果后期没有更高单价的土地出现,那么建发地产拿的这块土地就是2020年成都的“地王”。

房地产企业未来可期吗?

——中国房地产销售TOP20格局明显变化

从2021年底以及2022年前5月销售数据榜单对比来看,TOP20格局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从销量上看,无论是操盘金额、操盘面积,2022年前5月销售情况明显远不及2021年同期;从竞争排位上看,2022年部分企业如中国恒大、世贸集团、中南置地、阳光城、龙光集团均已跌出前20强榜单,而滨江集团、越秀地产、华发股份、美的置业、金科集团新进入20强榜单;从企业背景上看,2022年TOP20中具有国资背景的房地产企业有所增多。

注:“/”代表该企业没有国资背景,下同。

注:2022年度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5月,下同。

——中国房地产销售TOP20企业背景“国进民退”

从企业资本类型来看,2021年前20强具有国资背景共有9家,2022年上升至11家。TOP11-20历年来多为民营企业占据,但2022年该情况有所变化。2022年,TOP11-20中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由2021年底的2家,上升至2022年5月的4家。

总体而言,中国房地产TOP20企业“国进民退”趋势有所显现。

——腰部企业销售增速大幅领先头部房企

通过2022年中国TOP10房企销量变动数据,从走势上看,各家房企增长势头良好,其中碧桂园、保利发展走势较为陡峭,表明销量增速较快;从销量规模看,TOP4房企销量少明显强于其余房企,尤其保利发展在5月份增长加快,超越万科地产成为TOP2企业。

通过2022年中国TOP11-20房企销量变动数据,从走势上看,各家房企增速明显强于TOP10企业,表明销售市场的关注度从以往的大规模企业转向质地良好的中部企业;从销量规模看,腰部企业的梯队层次较为明显,新城、绿地、金科等企业与TOP5-10企业销量规模相近,旭辉、美的置业、中国金茂、建发房产位于第二梯队,而华发、滨江、越秀地产位于第三梯队。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董明珠可能接盘上位成格力老板吗?

这个问题出来好几天了。应该用一篇长文回忆格力这家最出色的家电企业创始人朱江洪,然后再猜想格力股权转让可能是什么情况。

格力前身是珠海的冠雄塑料厂,1988年,朱江洪接任冠雄塑料厂总经理,接手的时候,这个厂有人,但是没活干,一开始是给上海金星电视机厂的合资企业金海电视机厂做塑料件的,但是由于前任总经理管理厂不好,得罪了金海,就这么订单给停了,朱江洪接手后,冠雄塑料厂才恢复了业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候条件艰苦,买个零件和原料还得去香港,100斤一包。这位未来的格力老总,亲自装车,有一次去香港买轴承,一百斤的轴承,舍不得打车,自己扛上地铁,扛两公里去码头坐船回珠海。

后来,朱江洪又思考只是做电视塑料件,没出路啊,开始做风扇塑料件,后来又做了风扇,将一个没活干的小厂,用几年时间做到了净利润400万,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格力集团)的前几名。做成了风扇后,开始起名,于是格力这个名字就诞生了。

当时还有一个海利空调厂,但是效益不好,不如他的注塑厂,也是他们总公司下属公司,后来朱江洪又兼任了海利的总经理,1991年11月在朱江洪的建议下,冠雄与海利合并,改名叫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真正的格力电器诞生。海利情况是这样的。

1992年国内空调市场是春兰的天下,年产量百万多台,格力只会做钣金壳,塑料壳,就这样零件全靠采购,年产2万台的生产线,朱江洪开始组织生产,实行三班倒,实行随叫随到,出问题,人员半夜也要到场,结果一年造出了12万台,这就是领导组织的不同结果。1992年底,格力空调进行股份制改制,筹集到2亿元,那次改制的股价是2元,按照这个价格计算,格力增长了1000多倍。

格力募集到资金后,开始了技术改造。抓质量,上规模,扩建后,1994年格力的产能达到了100万台,相当于3年翻了50倍。

后来格力不断扩大规模,除了珠海总部,还有重庆,合肥,郑州,武汉,石家庄,巴西工厂,总共产能超过5000万套,这时候,格力的产业链打通了,零件自给自足,不求人。

格力能够做到那么大的规模,得益于朱江洪的狠抓质量战略,精品战略。特别强调产品的可靠性,原来空调是华宝,春兰的天下,但是后来都没了,原因就是质量,现在,手机行业也是与空调一样,质量不好必定退出市场。

在经销商这一块,1996年天气凉快,空调卖不出去,经销商日子难过,朱江洪在行业危机的时候,提出了返利补贴策略,经销商提货额的2%返还给他们,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是他自己讲的一种舍得精神,有舍才有得。所以,后来经销商与格力的关系很好,因为有这种互相体谅的精神。统一的格力专卖店,也是朱江洪那时候定了的,全国专卖店都一样,不依赖电器卖场!

朱江洪对技术的攻克,更是让人敬佩,这里就不多讲,他的自传里讲的非常多,一点点的积累,24年持续的技术积累,奠定了格力坚固的基础。朱江洪于2012年5月退休,那一年格力电器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了1001.1亿元。

只有这种追求事业,而不是追求个人财富与个人荣誉的企业家,才能够打造出顶级的企业,格力是一家国有企业,需要不求个人名誉不求个人财富的人去做大,如果求名誉求财富,会想方设法将公司变为私有。而私有企业,需要舍得放开股权的企业家,比如任正非,他只有1%多一点的华为股份。如果朱江洪是个私人企业家,他去创办一个空调厂,同样会做到很大,空调是自由竞争行业,不是国有垄断。所以,不是因为国有背景才做大,国有背景的春兰做倒了。

2012年,朱江洪退休后,董明珠当选格力董事长。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媒体大量曝光后,给人感觉是格力==董明珠,格力就是董明珠,董明珠就是格力!

董明珠当选格力董事长的两年后,2014年,格力有一则公告,内容就是格力集团的股权转让,但是后来一直没有消息。

终于,2019年,5年前的公告再度出现,这次已经有了具体方案,但是并未公布是什么方案。这就意味着,格力电器变得不再是国有控股。

这就有清晰的对比,朱江洪执掌格力24年间,一门心思将格力的质量和技术推向了全球的顶尖水平,成了世界空调老大。从没有过变更格力股权的念头,只想着不可以辜负组织的期望。

2012年董明珠做了格力电器董事长,仅仅2年后,2014年,董明珠也是格力集团的董事长,当时出了一个格力集团拟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公告,出让格力集团49%股权的公告,这就意味着出让格力电器的9%股权。等了五年,终于再出现了。这五年,外界已经得到一个印象董明珠等同于格力,格力就等同于董明珠。当选董事长之后,董明珠从未公开提到过朱江洪。如果换做会感恩的人,会公开对前任董事长表示敬意与感恩。三件事凑一块想。就可以看到,这7年在做什么。那么,本次股权转让,结果是什么。

可以判断,极大的概率,董小姐将组团收购那49%的股权。对外宣传,以及对前任的只字不提,都是为了将个人与公司划等号,为股权变动做铺垫。

一个24年一门心思做大公司,一个7年想着怎样鼓捣股权。

想买基金却不知如何挑选?

其实现在的一些三方平台有很多给基民选基用的工具,老K就用天天基金上面一些好用的选基工具跟大家说说吧。

选基金的时候,大家最好还是用PC端方便点,特别是喜欢看排行选基金的。天天基金网PC端有基金排行、基金比较、基金筛选等看基金、选基金的工具。

进入基金排行的页面有

各种类型基金的排行,也有总排行,大家可以看到近3年等各个阶段的排行,也有自定义区间的排行,从这你能大致了解各个阶段收益居前的基金。

基金比较里面,你可以加入最多10只基金,比较他们的各个阶段收益,资产配置情况,持仓情况等,特别是你看中了几只基金只想选一只的时候,基金比较就用得到了。

基金筛选是喜欢买主题基金投资者的福音,已经按照主题、评级等等把基金都给你用大数据列出来了。

当然,选基的工具远不止这些,像天天基金手机端也推出了一些大数据选基的功能。

有利用独家数据做的榜单,像大家都在买、连续5年正收益、定投人气榜、大家都在看等。

有策略精选类的,像金牛奖基金、五星评级基金、低估值指数基金、高夏普比率基金、量化策略基金等等。

也有主题热榜类的,把各类热点主题的优选基金给大家都罗列了出来。

当然,选基的工具很多,老K就不一一罗列了,利用平台工具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当然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还是得不断的学习,要学会对单一基金的好坏进行判断。

就拿一只基金来说,在这只基金的概况里,你要学会去找到有用的信息。对基金的各阶段排名、基金经理的情况、基金的持仓等信息都要综合的去考虑,特别是不要看短期业绩去选基金,一定要看长期表现,而且是基金经理的长期表现。

炒股为什么这么难?

炒股为什么这么难?当难,不难大家炒都发财了,我具体回答如下:

一:“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只要买股票人都知道这句话。

二:炒股讲点专业技术,如果不懂股票建议别买。

三:炒股挣到钱的都是机构,专业团队,专业人,做专业事。

四:散户个人炒建议多学习股票知识后再炒股,散户炒股80%人会被割肉。

五:我个在股市游闯10年,积了点经验,到目前为止也没挣到钱,但也没有亏本。

六:股市常传,低吸高抛,涨三别追,跌四别吸,所以在自己个人条件不允许情况下最好别买股票。

以上是个人建议,供参考。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