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龙盛股票,每只股票k线的长短都是不相同的?
阅读K线,理解K线,是炒股的基本功,功力越深,对交易越有帮助。
K线实体的长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盘面的强弱。
一般来说,底部区间经常出现长阳实体K线,往往暗示着主力已经开始建仓,多头开始反扑。
反之,顶部区间如果经常出现长阴实体K线,意味着资金出逃避险情绪上升,要多注意阶段风险。
底部阶段,长阳之后还需要长阳来确认。
顶部阶段,长阴之后还会有长阴来告别。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大盘自18年7月至19年5月K线图:
如上,沪指自7月开始到10月这三个月里,维持在2645至2900之间振荡。多空平衡,阳K线未现巨量长阳实体的,阴K线也未见长阴暴跌的,但是由于处于下跌趋势,加上外围不确定因素,最终还是跌破平台。
但是到了10月以后,有过三根长阳实体带量K线。
分别发生在10月19和10月22,事实上10月19日券商股已经见底,且是大底。而沪指大底发生在今年1月3日,滞后于券商。
到了2月25日,又见距量长阳,跳空上涨,放巨量。这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敢再看空了,因为带量的长阳对空头的杀伤力太大,属于逼空上涨。
也就是说,带量的实体长阳线,是合力的结果。是多头的法宝,如果经常出现这样的实体长阳,就像核弹一样,杀伤力巨大,来几颗敌人不得不投降。
同样的原理,3月8日长阴出现,而3月7日这一天券商股居然“见顶”了,当大家还沉浸在牛市的氛围时,市场已经开始悄悄转向,大金融的也随着见顶。大科技也开始发生转向,而3月29日开始的长阳,是由氢能源(美锦能源再次启动)以及分散染料(浙江龙盛影响扩大)的惯性作用带动。
后来,这两个题材退潮,行情也就彻底转向空头趋势了。
当大家还在做着牛市“正常”回调预判时,5月6日的长阴,彻底击溃了空军。
这里可能大家有一个疑问,4月16日,也有一根长阳,为何没能形成“突破”?
注意,高位的K线反包,当整体亏钱效应显现时,反抽无量的大盘,往往容易造成资金出逃。
事实上,自3月7日券商见顶后,市场赚钱难度就非常大了,像之前的核心,中信建投,人民网,大智慧等,都已经套人无数,从场外新进来的韭菜被套了,4月开户数据明显就下降了。
这种局面下,资金出逃意愿明显,北向资金就比较“贼”,这几周连续出逃,只能说他们太懂了。什么时候他们持续流进,或者也就是正式抄底时候吧。
5月10日也出现了“长阳”,但是没能收复5月6日的阴线实体,后面几天反弹也显犹豫谨慎。
判断行情是否彻底反转,也是需要真正带量的再次长阳来确定。
一根长阳可能是反弹,但是连续长阳,就可能是反转了。
所以K线的实体长度,对大盘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要引起重视。
那个股的K线怎么判断?
判断个股的强弱,最直接明了的,是看能不能涨停。一字板当然也好,但如果是情绪带起的一字板,没有换手,这种一字最后也就容易坑人。
所以一只股好不好,底部或者启动的时候,最好还是要有带量的长阳,你看那些大长腿,往往更容易凝聚人气。
最近的例子,如地天板后表现:
当然这类股,往往是情绪和资金主导,但是阳K线长实体,带是会吸引人一些。
反之一字板过后,如果没带换手,很容易被抛弃:
当然这里说的,只是K线的实体长短的影响。
对个股的判断,还要结合很多情况,不是一个K线就能说明问题的。
要提高认知,需要多观察,多记录。在脑海里表成条件反射,当出现同样的情况时,要如何判断。
判断大盘的话,还需要结合均线与成交量, 以及消息面和政策面的影响来判断。
阅读K线,理解K线,提高认知。谢谢观赏!
创业板注册制来了?
注册制的风声吹了很久,就在6月12日证监会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共计8项主要业务规则及18项配套细则、指引和通知:自6月15日起,深交所将开始受理创业板在审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并购重组申请,并在随后开始深交所、中国结算等单位扎实推进审核注册、市场组织、技术准备等工作,落实好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工作。
注册制带来的变化
首先,是涨跌幅的变化。在注册制实施后,新上的创业板股将与科创板股一样,在上市的前5天不设涨跌幅限制、5天过后的涨跌封顶为上下20%。这样的涨跌幅情况会给投资者更大的吸引力和投资动力。
其次,投资者偏好问题。创业板对于A股其他股票来说相应的会存在波动性更强的问题所以进入创业板投资还是需要进行一定的审核流程。在注册制到来之后,科创板目前的准入门槛是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50万元以上以及2年的股票投资经验,那么在创业板进行注册制试点以后的要求则是2年的股票投资经验(部分券商能够对未满两年的投资者提供协议,但也需要签署后5个交易日才能买卖股票)。
创业板注册制到来的利好板块
券商股:注册制的推行,将使得企业上市会更加便捷,这样对于创业板承销的主力的中小券商来说将是明显利好,因此中小券商的承销业务量将有一定的提升。
创投公司:注册制的推行,将进一步激发创业板市场的活力,结合前期融资政策的利好两方面将对创投公司吸引众多的投资和关注。
试点后首批上市新股。首批上市的新股政策在前五天不再进行涨跌幅额度的限制,那么就会吸引众多股民参与到打新当中,一般情况下A股新上市股票将维持前几个工作日的连续涨停,而这种没有涨幅上限的股票更是将会吸引更多的股民竞相参与。
新政策的出现肯定会带来一定的发展,也就是在这种时期的股票市场存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现象,可谨慎投资。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添加关注,好运常伴!
创业板实行注册制之后?
前段时间,有关部门推动出台注册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创业板迎来重大改革。总的来看,注册制改革后创业板有三点变化,一是上市门槛变低,二是涨跌幅度调整,三是市场竞争加剧,上述的变化,对于股市龙头战法有什么影响呢?
01 什么是龙头战法?龙头战法是股市短线操作的技巧战术,简单来说,就是游资集中大量资金,投向热点股票,不断拉出涨停板,集聚市场人气,吸引散户的跟风资金,并且在热点股票价格达到高位时,获利出逃的手法。
很多股神和游资利用龙头战法获取了不菲收益,本质上看,这种战法是依托涨跌停板制度的心理学技巧。聪明的投资者认为的拉出股价的“龙头”,虹吸各路资金,引发市场“羊群效应”,从中牟利。
02 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会如何影响龙头战法?刚刚解释了龙头战法的基本逻辑,次轮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对于龙头战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涨跌停幅度的变化上。
龙头战法是围绕涨跌停板的,如何能够最有力度的吸引散户资金?最好的激发方法就是把个股做成涨停板,尤其是那种明星涨停板。
然而,注册制改革后,涨跌幅度上调为20%,从某种程度上说,以后创业板就没有涨跌停板了,至少,涨跌停板的数量会锐减。
为什么?风险太高!在20%的涨跌幅度之下,一不小心就能亏损40%,如果加上融资融券,做错一笔交易就可能爆仓,并且第一天跌停往往意味着第二天补跌,对于游资来说,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
大部分游资是通过打板成长和积累财富的,正是因为有涨跌停板的制度,咱们的股市才会有涨停敢死队等等财富故事,这些人的思维逻辑、起心动念都无法摆脱涨跌停板,因此,此轮注册制改革,会对龙头战法有所冲击。
03 龙头战法会消失吗?当然,龙头战法不会因此消失,涨跌停板的存在,提振了龙头战法的威力,但是二者并不是完全相同,不是说涨跌停板消失了,龙头战法就会消失。
本质来看,龙头战法是一种思想,是一种顶部的思想,它不仅仅存在于游资的短线操作之中。
广义上的龙头战法包括股权龙头战法,如贵州茅台、腾讯;白马龙头战法,如浙江龙盛、晶方科技;黑马龙头战法,如贵州燃气、东方通信。
不可否认,龙头战法搭配涨跌停板,能够快速激发市场人气,连续多天的涨停,能够迅速吸引市场注意力。
但是,改革之后如果涨跌停板消失,龙头战法就只是少了一个激发人气的工具而已,它的头部思想、顶部策略依旧是适用的。
甚至,注册制改革对于龙头战法还有好处:
第一,能让我们认清股票的真实价值。涨停板的存在,会让股价存在失真现象,有的资金会处于制造虚假繁荣、制造紧张感的目的拉出涨停板,如此带节奏、引导股价,会导致股价失真涨停。
就像是房地产企业买房时,都会找一大堆人在售楼部门前排队,显得买的人多,如此能够调动真实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让房价虚假繁荣。
而注册制改革之后,涨跌停板数量锐减,股票涨就是涨,跌就是跌,少了很多人为扭曲股票价格的因素。
第二,能让我们不买、少买跟风股。在涨停板制度之下,很多人明明识别出了龙头股,但是股票已经涨停没法买入了,为了不错过风口,我们不得不被迫去买跟风股。
行情好的时候,跟风股还能有些收益,行情不好的时候,跟风股最先出现下跌。很多人没有亏在龙头股上,而是因为买了跟风股而亏钱。
例如,最近疫情肆虐,你看好疫苗行业,那么你就直接买入康希诺生物,不用担心它涨停买不到。现在,我们要买就买真龙头,不用去买跟风股了。
第三,能让龙头股真的发光。世界范围来看,大部分发达的市场中,没有涨停板,但是他们的龙头股走势更加飘逸洒脱、行云流水。例如美股的亚马逊、微软,以及人造肉龙头BEYONDMEAT等。
对于白马龙头而言,少了涨跌停板,反而少了枷锁和束缚,能够更好地发光发热。
综上,涨跌停板制度是短线操作者的天堂,不少短线投资人的战术战法、底层思维逻辑都依赖于涨跌停板。
但是,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龙头战法不会因为涨跌停板数量的减少而消失,龙头战法不过少了一种激发人气的工具,长远来看,注册制改革对于龙头战法还是有利的。
你是股市的短线操作者吗?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对你的冲击大不大?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正好,专注小白理财的80后巨蟹男,请关注@正好的理财笔记,和我一起慢慢变富。如果觉得我写得好,请帮忙点个赞,让更多人看见,多谢!还有哪些也是细分行业的龙头?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样的企业才算是行业的龙头,接下来我从近几年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来说一下自己对于行业龙头的理解,并在回答的最后列举出一些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
目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市场被分成“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四种类型,而目前“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我们可以把农产品的市场暂且当做是“完全竞争”市场,而把石油行业(仅由两桶油这两家国企组成的市场)暂且看成是“完全垄断”市场,除此之外的大多数市场都是“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两种市场竞争形势,而之所以市场会产生龙头企业主要就是因为这两种市场形势占据了主导地位。
作为龙头企业,我对此的理解是如果其所处的行业为“垄断竞争”行业的话,那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须得较高,或是拥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如果其所处行业为“寡头垄断”行业的话,那龙头企业就不止一家,可能是两家甚至是三家,但是同样的公司也必须具有核心技术保障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在实际的市场中,有哪些企业为其所处细分行业的龙头呢?
1、家电行业
格力电器、美的集团
2、汽车玻璃
福耀玻璃:公司是国内最具规模、技术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公司的产品标志“FY”商标是中国汽车玻璃行业迄今为止唯一的“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
3、工程玻璃
南玻A:公司是中国玻璃行业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
4、运营商网络
中兴通讯: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和全球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5、人工智能
科大讯飞:是我国众多软件企业中为数极少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公司目前占有中文语音技术市场60%以上市场份额,语音合成产品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在电信、金融、电力、社保等主流行业的份额更是达到80%以上。
6、乳品(奶制品)
伊利股份:公司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年销售过百亿仅有的两家奶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7、铜
江西铜业:公司是集采矿、选矿、冶炼、贸易、技术为一体的国内最大的综合性铜生产企业,拥有中国两座最大的已开采露天铜矿一座中国最大规模的铜冶炼厂以及中国最大的井下铜矿山中的一座.。
8、铝
中国铝业:全球第二大氧化铝生产商,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原铝生产商。
9、银行
工行、建行、农行、中国银行四大行
10、电子显示器
京东方A:京东方(BOE)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38%,市占率达18%;平板电脑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37%,市占率达32%,均位列全球第一。
11、房企
万科:国内第一房企,形成了独特的万科模式。
上述就是我对于该问题的看法,个人观点不代表君银投顾观点,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议,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关注我的头条号进行交流。
怎么区分一线二线三线蓝筹股?
大家过来看看,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
1/一线是龙头股,
指业绩稳定,流通盘和总股本较大
群众基础好,
比如长江电力,中国石化,中国联通,
伊利股份,顺丰控股,中国平安,
海康视威,中信证券,新华保险,
中兴通讯,上海机场,张立航,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
贵州茅台,中国建筑,中国神华,光大银行,保利地产,格力空调,中国铁建,
五粮液,海螺水泥,牧原股份,
三一重工,金泸高铁,华泰证券,
360,海天味业,恒瑞医药,双汇发展,
还有很多没报上来
2/二线蓝筹股,
中国交建,上汽集团,南京银行,
新城控股,宝光股份,上港集团,
潍柴动力,海尔智家,广发证券
还有很多没报上来
3/三线蓝
贵阳银行,中远海控,成都银行,
浙江龙盛,中煤能源,雅戈尔,
阳光城,上海医药,华电国际,
还有很多很多没有报不上来
祝大家投资一切顺利666六六[作揖][作揖]
投资需谨慎,亏盈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