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为什么暂缓上市,明天周四2020115日股市怎么看

恒浩网

蚂蚁金服为什么暂缓上市,明天周四2020115日股市怎么看?

外围市场大涨 A股有望迎来突破行情

隔夜市场总结

隔夜,全球资本市场发生了以下两件大事对今日A股走势或将产生重要影响:

蚂蚁金服为什么暂缓上市,明天周四2020115日股市怎么看

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大涨

周三,虽然美国大选仍处于胶着状态,但美股延续涨势三大指数集体大涨,已连续三日收涨,截止收盘,道指上涨1.34%,纳指上涨3.85%,标普500指数上涨2.20%;今早刚刚开盘的美股三大股指期货基本平开;A50指数相比昨日A股收盘时点位涨幅近2%并创下历史新高。

【点评】外围股市和A50指数大涨将对今日A股开盘带来积极正面影响。

二、大基金二期芯片项目已落地

近期,接连传来大基金二期项目落地的消息,相比一期,二期投资进度正常并且仍将重点投资龙头企业。

【点评】对芯片板块构成利好,但该板块前期遭遇市场爆炒,整体估值还是偏高,短期之内恢复到前期高点的可能性不大。

隔夜,消息面整体偏利多。昨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北向资金小幅净流入,最高来到3286点附近,未能冲击3300点主要还是缺少量能。目前蚂蚁暂缓上市和外围市场连续大涨,都给A股创造突破大涨的条件,今天主要看银行、保险和券商三大板块能否配合,同时启动带领大盘突破上方重重压力。

今日市场前瞻

昨日,沪指收出缩量阳十字星,下有5日均线3254点支撑,上有20日线3290点的压力,又将面临方向选择。今日大盘可能有两种走势:1、高开高走冲击3300点整数关口,甚至是3320点附近强压力位后在高位展开震荡,以时间换空间,进行短线超买技术指标修复。2、小幅高开后,迅速回撤3264点或3254点附近支撑位再上行冲击3300点。提醒投资者,目前整体还属于下跌趋势中的反弹,所以不要追高。

排除突发消息和事件影响,预计今日A股早盘将会高开,上攻时注意3300点和3320点附近的强压位,回撤时注意3254点和3264点附近的强支撑。盘中重点关注北向资金流向和成交量,若北向资金继续流入将会进一步激发场内做多热情,使得成交量放大,反弹行情将会延续;具体板块方面,重点关注十四五计划中提到的科技板块(比如,芯片、软件和5G相关概念股)和受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影响最大的大金融板块(比如,券商)。

本文由欢乐孤烟原创,您的关注、点赞和转发就是最大的动力和支持,感谢!

蚂蚁金服冻结多少资金?

蚂蚁金服被宣布暂缓上市,一下子上万亿资金被冻结。受此消息影响,早盘资金被冻住的机构尤其是游资砸盘宣泄某种情绪,券商股无辜成为了被砸盘的对象,导致股指急跌。蚂蚁集团紧急回应将向机构投资者退回申购款,又受此消息影响,券商股极速反弹,大盘翻红。

待此消息确证后,下午大盘将延续昨天的升势,早盘急跌时割肉的散户就惨了,这个市场,受伤害的永远是惊弓之鸟一样的散户。

阿里巴巴将走向何方?

看待每一件事情,都应该理性。

12月2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目前此事一出,已经在第一时间登上了热搜。

马云及阿里巴巴真是流年不利,先是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接着是湖畔大学被暂缓建设,现在是涉嫌二选一垄断被调查。马云也从年轻人崇拜、敬仰的英雄,一夜之间变成了万恶的“资本家”。

在近日马云的一次公开演讲中,往日人们声声呼喊的“马爸爸”变成了“资本家”、“吸血鬼”等等,各种反对之声不绝于耳。人们吐槽得最多的,就是马云当初说得最多的“996是福报”。

短短半年时间,马云和阿里巴巴口碑为何天壤之别?如何理性看待?

一、垄断不止一家,枪打出头鸟

资本的扩张必然带来垄断,这是两百多年前马克思早就说明了的。市场经济依然是以资本生产方式为主导的经济形式,但在主导力量上,国家和公有制则是调配力量。如果不明白这一点,把西方的经济生产方式嫁接到中国来,或者以西方的方式在中国扩张资本,那绝对不会有未来。

在BAT里面,垄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淘宝、天猫的竞争对手是京东、拼多多,支付宝有微信支付分走了半壁江山,饿了么也不如美团。虾米周围也有网易、qq音乐等一大批软件包围。

另外两家,一个是Google退出中国后,一家独占国内搜索引擎市场。在中国搜索引擎中,谁不用百度?谁不是每天不用百度?还有第二家有这样的影响力。但是百度的用户体验却差强人意,以前网络上下载的小软件随时可以用,现在的小软件谁敢用?全是广告和各种病毒。一打开网页搜索,各种骗子公司和虚假广告接二连三,还有就是网络看病,一个比一个吓人。

腾讯主打 游戏 、聊天软件等业务,单说一个微信、QQ就足够让人每天离不开。但让人诟病的“王者农药”还有一些无差别的 游戏 ,让很多家长很是头疼,要求抵制不良 游戏 。这难道不是一种垄断?

但是,相对于其他两家而言,马云前几年行事过于高调,这也是被枪打出头鸟的原因之一。

二、时代造就了马云,不是马云造就了时代

很多人认为马云改变了时代,带来了生活的方便、消费方式的改革和电商的繁荣。于是对他的评价非常高,认为是他创造了时代奇迹,他也一度成为了英雄,成为了青少年心中的偶像。但是很多人不明白,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造就了马云,这是大的时代背景。

马云的成功是时代造就的,改革开发初期那批最早吃螃蟹的人,今天大多数都事业有成。不是他们真的能改变 历史 ,而是正好赶上了 历史 的车轮。如果没有马云,我们还会看到其他的张云、李云出现。

三、大学不是俱乐部,商人捆绑不能成为财团集体

湖畔大学,只招收成功的商人进驻,打着大学的招牌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从其形式上来说,更像是一个商人之间的俱乐部,大财主之间的私人会所。全国最有钱的人定期在一起开会、在一起学习,稍有财力的人也被陆续招进来。

商人都是趋利的,无利不起早。这群人在一起开会,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会不会形成利益集团控制资本市场,形成大的垄断集团。就像美国的托拉斯一样?即使没有这种想法,但外面的人会如何想?商人捆绑在一起成为财团集体,会不会借此架空市场和资本?

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千万不要去触碰,不论你是什么人。

四、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加大市场管控才能更好发展

对于马云和阿里巴巴,对中国 社会 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虽然口碑下滑,但他带来的支付方式的便利,生活方式的改变,乡村教师、沙漠治理等方面的贡献是实打实的。

花呗不是超前消费的罪魁祸首,罪魁祸首是人。即使没有花呗,也会有各种信用卡、各种网贷,那样的局面会更加混乱,更多的人会受害。近年来,国家全力打击网贷、校园贷,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市场监管的不到位,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各种竞争和弊端也开始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等行为也屡见不鲜,国家要整顿市场,必然要加大监管。马云行事高调,从他开始整顿也顺理成章。

整顿,只为了更好的发展。中国人还是要感谢有马云这样的企业家带动 社会 发展,但无论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企业家,无论做得多大都不能挑战底线,要给大多数人带来福报,要谦虚谨慎。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未来,也才能不被人们视为资本家、吸血鬼。

我认为,阿里巴巴的走向,将会有三种可能: 要么完全内资化、要么被重组拆分、要么最终破产。

完全内资化

阿里巴巴最好的结局,就是被完全内资化,甚至被国有化。 对于目前阿里巴巴的处境来说,这种结局对它是最为有利的。

先来说说阿里巴巴的股份构成,想必许多人都对阿里巴巴的创业史了如指掌。

1999年,马云在杭州创建了阿里巴巴。2000年的时候,马云经过和孙正义的6分钟会谈后,获得了日本软银的2000万美元投资。阿里也由此迎来了第一位大股东,日本软银。

2005年的时候,阿里巴巴又迎来了自己的另外一位大股东,美国雅虎。阿里巴巴与雅虎,在2005年宣布双方签署合作协议,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获雅虎10亿美元投资,并享有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雅虎获得阿里巴巴40%的经济利益和35%的投票权。

在后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软银一直都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而美国雅虎则是阿里巴巴的第二大股东。这两家外资公司在阿里巴巴的占股合计超过60%,所以当时的阿里巴巴,说它是一家外资公司毫不为过。

然而,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10年。

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马云为了获取支付宝的支付牌照,偷偷地将支付宝从阿里巴巴拆分,把支付宝的股权转移到自己名下的纯内资公司“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实现了国内企业100%控股。

这就是著名的“支付宝vie事件”。关于这一事件的详细解说,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我的这篇文章:

当初若无国家监管,马云恐早失支付宝控制权!哪有外滩狂言的机会

以这一事件为起点,雅虎在阿里巴巴的股份占比不断减少,直至最终销声匿迹。而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日本软银,也在持续不断地减持阿里巴巴的股份。

根据阿里巴巴2019年的招股说明书显示,阿里巴巴的股东中,目前软银持股25.8%、马云持股6.1%、蔡崇信持股2.0%,其他高管持股0.9%,公众持股65.2%。

第二大外资股东雅虎,目前已经完全不在阿里巴巴持股。而第一大外资股东日本软银,其持股占比也急剧下降,对阿里巴巴的影响力,与以前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

由此可见,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 阿里巴巴的管理团队在不断稀释和减少外资占股比例,并不断地向完全内资化靠拢。

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以阿里巴巴如今的影响力,如果被外资控股,其对中国的影响会十分重大。 因此,如果阿里巴巴想要在中国持续发展,内资化是必然的选择。

甚至,到了某一关键时刻,如果有必要,阿里巴巴被国有化,也不是毫无可能。

被重组拆分

阿里巴巴的第二种走向, 是有可能会被重组拆分,这也是打击垄断最为严厉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2020年,对于马云和阿里巴巴来说,应该是颇为艰难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马云和阿里巴巴负面新闻不断,陷入舆论的漩涡难以自拔。

先是马云在外滩峰会演讲,因为言辞激烈,被国家媒体点名批评。随之而来的是,马云所主导的,号称为“人类 历史 上最大的ipo”,蚂蚁金服上市,被上证叫停。

马云也由此经历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以前大批的年轻人对马云万分敬仰,甚至亲切地称之为“马爸爸”。但是处于风暴眼中的马云,马上就从神坛跌落,网上对马云的口诛笔伐之词,不绝于耳。而马云也是由此在公众视线之中消失了长达三个月,直到最近才现身。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马云跌落神坛之后,阿里巴巴又因为在与其他电商平台的竞争中,采取“二选一”的策略涉嫌垄断,被国家立案调查。

实话实说,阿里巴巴被国家立案调查,确实不算冤。因为大家也都看得到,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十几年来,阿里和腾讯掀起了多少场战争,又让多少家极具潜力的独角兽企业最终没落。

从3q大战到打车大战,从共享单车大战到外卖团购大战。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至今,早已不是曾经的“多极化格局”,而是现在腾讯与阿里的“二分天下”了。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中国被阿里投资或收购的企业多达500多家,被腾讯投资或收购的企业则多达800多家。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有阿里和腾讯的身影。它们的疯狂扩张,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互联网的 健康 发展,甚至影响到了普通人的正常生活。

国家在多次会议中,均提到了“要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阿里被立案调查,应该算是国家的一次有力行动。

但是,垄断和扩张,一直以来都是资本的原罪。

可能现在迫于压力,资本的垄断和扩张有所收敛。但是一旦抓住有利时机,垄断和扩张还是会依然进行。

再或者,明目张胆的垄断和扩张,可能会被批评和打压。但是资本家们精明得很,会逐渐将明面上的垄断和扩张,逐渐转入地下,秘密地进行。

而对涉嫌严重垄断的企业,对其进行重组拆分,则是最为严厉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美国在这一块走在世界前列。在美国 历史 上,有很多严重涉嫌垄断的企业,最终被美国政府强制进行拆分。比如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垄断违法,下令解散标准石油公司,将它拆分为三十多个小型的石油公司。

虽然目前中国在这一块,没有明确的立法。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相信中国在这一块也会不断地完善。

一旦阿里巴巴真的产生严重的垄断行为,并且对国家或者人民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话,重组拆分阿里巴巴就势在必行了。

最终破产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最终破产,应该是它最为凄惨苍凉的结局了。

2004年,在阿里巴巴5周年庆的时候,创始人马云做了一次激情彭拜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阿里巴巴要做102年的公司,诞生于20世纪最后一年的阿里巴巴,如果做满102年,那么它将横跨三个世纪,阿里巴巴必将是中国最伟大的公司之一。

马云的豪言壮语,是否能够实现,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但是从1999年,马云在杭州创建阿里巴巴开始,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

在这22年里,中国的电商产业急剧发展,互联网行业也是一日千里。而阿里巴巴也电商和互联网发展的大潮中,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长为现在影响中国,乃至影响世界的巨无霸般的存在。

阿里巴巴的触角,已经深达中国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无论是影视金融,还是移动支付;无论是出行饮食,还是农业 科技 ,到处都可以见到阿里巴巴的投资身影。

如今的阿里巴巴,虽然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但其自己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的严重。首当其冲的,便是疯狂的垄断和扩张。

在疯狂的垄断和扩张这一点上,阿里巴巴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强烈不满,国家也在去年采取了立案调查 的雷霆行动。

除了垄断和扩张,阿里巴巴盛行的“996工作制”和“强制kpi末尾淘汰制”,早已经被许多人吐糟。

马云当年的一句“996是福报”,就被许多网友骂得狗血淋头。而阿里巴巴的“强制kpi末尾淘汰制”也被许多员工反对,最终不得不决定取消。

阿里巴巴的管理团队,,虽然近十几年来,在不断努力地推荐阿里巴巴内资化进程,目前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但是最终是否能够顺利达成目标,还尚未可知。

一旦阿里巴巴的内资化失败,股份被外资所掌控,那么势必将会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 。到时候,阿里巴巴的道路,将会越来越难走。

而在资本的主导下,阿里巴巴垄断和扩张的原罪, 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调整或者改革,势必将会成为引爆阿里巴巴的一个重量级炸弹。

还有,未来互联网产业,更是充满着许多的不确定性。现在虽然阿里巴巴具有极其强大的影响力 ,可是谁能够保证,它不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慢慢没落,最终走向破产倒闭呢?

没了马云的淘宝支付宝越来越不亲民了?

感谢邀请

怎么感觉,没了马云的淘宝、支付宝越来越不亲民了?

题主问题的核心是怎么感觉,没有了马云的淘宝,支付宝越来越不亲民了?首先马云在不在都是一样的,因为从客观角度来说马云虽然退休了,但是实际根据合伙人制度来说,他和蔡崇信依然是阿里具有决定权的人物,就像最近蚂蚁上市暂缓,还是首先找马云谈话,可见他的重要性,而支付宝越来越不亲民确实如此,不过这个原因是通过多方面造成的,而不是说马云走了,支付宝就不亲民了,因为即便是马云在,作为股份制的企业也要考虑到股东的利益,而不单单是马云就可以一手遮天,也就是说亲民和不亲民客观一点来说和马云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个人来说说自己认为的几个原因:

1.政策方面的一些变化和商业化的发展。阿里旗下的支付宝,以及淘宝也好,本身就没有亲民这一说,只是很多人觉得说他们更加商业化了,比如就拿利息来说,之前支付宝的利息很高,所以很多人都把钱放在支付宝内,但是最近两年的时间支付宝的利息骤降,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央行方面的一些限定和政策,另外一个方面在于金融,基金方面的加入,为了让更多的人去选择理财产品,而不是简单的说只有把钱放在支付宝,这就是商业化,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支付宝在加入更多的功能,相互保,以及一些农商银行等等产品,实际就是了利益最大化。

2.随着人们使用时间的延长,支付宝和一些旗下的产品确实已经不用再去过渡的宣传,就已经成为了人们日长生活中离不开的产品,所以不用像之前一样再去做一些吸引用户的活动等等。

放在之前来看,我们都知道,支付宝,以及阿里旗下天猫,以及淘宝,包括商家入驻都有很大的优惠政策或者是活动,但是现在我们看不到了,所以认为不亲民了,原因就在于此,因为现在他们已经成为了人尽皆知的产品,而即便是不再去搞活动,人们已经离不开了,而且作为商家来说,比如人们已经习惯了支付宝支付的方式,即便是现在支付宝商家收钱需要拿出来一部分抽成,不像之前还有补贴,但是他们依然是不能放弃了,实际有些割韭菜的意思,前期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把人们使用习惯养起来,而后期慢慢开始撤掉优惠,从而开始收费,但是这个时候再想去抛弃不用已经不存在了。

3.竞争者带来的压力和一些思路。实际我记忆最深刻的时候,就是提现收费这个政策,我们支付宝的老用户都知道,之前支付宝是不收费的,但是自从微信推出了收费的政策之后,支付宝也开始使用了起来。

实际我们也看到了支付宝不是不想去赚钱,而是说没有充分的理由,而随着竞争者的出现使用新的方式敛财,而支付宝也会跟着去学习,这个时候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即便是有意见也没有话讲,因为支付宝和微信体现都需要收费,如果当初只有一个支付宝的话,确实他不敢于这样来做。

另外也是因为竞争者,阿里方面也在慢慢改变自己的思路,从而加入更多的功能,来吸引消费者消费,所以会推出一系列小的功能,比如花呗,以及借呗,包括等等一些,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当然这个现象确实出现在阿里旗下的很多产品之中。

总结和观点:

确实很多人说资本家是吸血鬼,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中国消费者的群体庞大,确实即便是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也可以赚的盆满钵满,而且前期让利,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商家,而等到人们习惯了离不开了,就开始慢慢回复收费,或者是把一些政策之前的优惠进一步降低,同时也是因为竞争者的出现,他们为了给自己吸引更多的流量和用户,然后推出各种各样的产品和功能,这样方能抓住用户的心。

回答完毕

欢迎留言发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