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什么时候复牌,基建会成为新周期品种吗?
在现在强烈的补贴时期,补贴没有结束之时,强者很可能会被闷。
看着情绪的反弹,君正集团等到下午,未能预料拉升,所以不得不止损,周一再寻找机会买入其他个股。
复盘:
大规模的金融反向组合推动该指数上涨,从上到下看金融,目前可能会从上升走向动荡。
情绪方面:
盘面2月25日情绪高点后,今日强势股补跌回落第4日,也就是在高位强势股全部补跌后,出现了人气个股情绪反抽,收盘跌幅榜跌停解除,并且周四的2板,周五全部倒下,那么也意味着新的周期可能到来。
板块方面:
前期强势品种大金融:券商国盛金控、中信建投反包板,互联网金融:银之杰、金证股份.....,oled:领益智造、国风塑业...等出现反包涨停,信托、农业、前期妖股等个别均有上涨,目前以反抽性质看待,大多数高度暂时走不出来。
医药周五龙津药业分歧转强一字板、没给机会,板块分歧分化较大后面神奇制药分歧回封助攻,板块分化较大持续性不好把握。
基建板块属于周五共振板块中最强的,华菱星马2板,青松建化、达刚路机、海达股份、四川金顶等多只低位助攻,并且带动中信重工、中国一重反包涨停,另外带动叠加军工概念华昌达、三力士、亚星锚链等涨停,周初可重点观察基建类持续性有可能成为新周期热点。
历史上破发的股票后来怎么样了?
形态各异,结局啥都有。
136万股民懵了!2019年A股最悲剧的新股:上市10秒便破发!
A股新股“中签必赚”的时代,结束了。
今日(11月26日),1000亿级“巨无霸”:浙商银行(601916)正式登陆A股,却令所有中签的投资者“大跌眼镜”:
09:25,集合竞价结束,浙商银行的开盘价为4.95元,仅高出发行价1分钱,直接将其推向破发的边缘;
09:30,正式开盘,浙商银行快速跳水、破发,最低价为4.88元,跌破发行价1.2%,仅用了10秒钟不到。
浙商银行股价1分钟走势图
虽然,破发后,其股价直线拉升10%并触发临停,但终究未能挽救颓势。截止到收盘,浙商银行上市第一天,涨幅仅0.61%,成为2012年以来“最惨”的新股:上市首日即破发。
据Wind数据显示,上市前夕,浙商银行的股东户数超136.6万户。
中签浙商银行的投资者,若开盘便卖出,大概率将亏损,若持有至收盘,每一签的账面浮盈仅30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4年A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从未出现过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情况,而这一记录,今日便被浙商银行打破,A股新股“中签必赚”的时代,也宣告结束。
最惨新股:资产超17000亿的“巨无霸”
上市首日,便惨遭破发的浙商银行,之于A股无疑是一只“巨无霸”的存在:
2019年,浙商银行跻身“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前100名,位列第98名;
截止到2019年9月30日,浙商银行的总资产规模高达17205亿元;
2019年前三季度,浙商银行的净利润高达114亿元,成为浙江省最赚钱的A股上市公司;
……
如此体量的“巨无霸”,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企业,自然缺少了想象空间,二级市场给予的估值、定价必然会非常理性。
因此,对于浙商银行,其上市首日即破发虽然出乎意料,但其实在情理之中,主要原因还是估值:
一是估值在银行中偏高。浙商银行的发行价为4.94元,对应的发行市盈率为9.39倍,发行市净率1倍,而同期A股银行指数的市盈率仅为6.7倍,市净率也仅为0.83倍。对比而言,无论市盈率还是市净率,浙商银行都高出行业平均值近四成左右,这无疑大大影响了二级市场的预期炒作空间。
二是H股的估值锚。同时作为一家H股回A上市的公司,其H股的估值水平是一个最明确的锚:市盈率6.4倍、市净率0.87倍,同时AH溢价率达28%,浙商银行A股发行价的吸引力显然不足。
浙商银行在港股上市以来的周K线图
三是大盘银行股不是短炒资金的菜。浙商银行的总股本高达213亿股,总市值高达1052亿元,上市首日的流通市值也超100亿的规模。A股炒新资金更加青睐更容易带节奏的中小盘来炒作,这种毫无想象空间的“巨无霸”显然不是他们的菜。
破发前夕,1432万股遭弃购
事实上,在浙商银行的申购阶段,A股的打新资金便对其新股“提不起兴趣”。
据浙商银行披露的网上申购数据显示,其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1096.61万户,成为2019年沪市主板最“冷清”的网上申购,网上申购户数创下新低,较渝农商行(601077)下降165万户。
同时,叠加发行数量巨大,最终浙商银行的网上中签率高达0.6881%,意味着,顶格申购,可至少中5签(5000股),创下2016年信用申购制度实施以来的最高纪录。
申购户数创下新低,或许尚不足以反应市场资金,对浙商银行新股“索然无味”的态度。
当意识到破发风险存在时,中签者最理智的行为便是,放弃认购新股。这尴尬的一幕,便发生在浙商银行身上。
据浙商银行披露的发行结果显示,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高达941.42万股,弃购金额达4651万元;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超400万股,弃购金额达1977.6万元,均创下2016年信用申购制度实施以来最高纪录。
最终,网上、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的股份,全部由联席主承销商(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包销,联席主承销商包销股份的数量为1342万股,包销金额为6628.23万元。
打新资金甘愿冒着被禁止打新的风险,也毅然放弃缴款、认购浙商银行的新股,足以见得,资金的谨慎态度。
10万亿的邮储银行,瑟瑟发抖?
对于浙商银行新股的“滑铁卢”,最担心的或许是,另一只即将开启申购的银行“巨无霸”:邮储银行(601658)。
据Wind数据显示,11月28日(周四),邮储银行将进行网上申购,其发行规模将超过重庆农商行、浙商银行,发行总股数高达51.72亿股,以发行价5.5元计算,募资金额高达284.4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邮储银行的网上申购上限为170.6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1706万元,成为2016年以来网上申购上限最高的新股。
与浙商银行、重庆农商行类似,邮储银行亦是H股回归A股上市的,其H股的最新市盈率(TTM)为6.23倍、市净率0.81倍,均低于发行市盈率、发行市净率。
而截至到2019年9月份,邮储银行的总资产规模更是高达101105亿元,迈过10万亿大关,明显高于浙商银行、重庆农商行。
诸多上市特征,均与破发的浙商银行、重庆农商行一致,因此市场资金难免对邮储银行上市的破发风险,产生担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浙商银行、邮储银行完成IPO,2019年便有多达8家商业银行登陆A股,远超2018年全年。
可见,自2019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奔赴A股IPO的步伐,明显提速。截止到11月22日,仍有16家商业银行正在IPO的排队区“候场”。
通过梳理各家商业银行的招股书,IPO募资的主要用途为:充实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不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不良率都有所回升,部分商业银行面临着资本充足率的压力。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一旦登陆资本市场完成上市融资,资本充足率将会得到补充,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银行自身的风险防御能力。
最惨的破发,最牛的中一签赚6万
A股“打新必赚”的时代结束,但并不意味,在A股打新中签已无利可图。
实际上,复盘近期上市的新股(剔除科创板),除了几只银行股以外,其他次新股表现相当亮眼,赚钱效益巨大。比如,左江科技(300799)、钢研纳克(300797)、瑞达期货(002961)、中科软(603927)等新股,上市后连续一字板均超过15个。
其中,中科软的赚钱效应最大,每中一签(1000股)持有至首次开板卖出,盈利将高达6.77万元。
另外,从涨幅情况来看,2019年四季度以来,A股的新股(剔除科创板)首次开板日的均价,较发行价平均涨幅达194.43%。且,创业板、中小板上市的新股,较沪市主板的新股相对更赚钱。
可见,在23倍发行市盈率的限制下,A股打新亏钱,只是少数,且主要集中于体量巨大的银行股。
而实行市场化询价发行的科创板,则风险相对较大。截止到今日收盘,已有8只科创板个股的最低价,跌破发行价,破发率已突破14%。
且,上市后的破发时间越来越快,最近一只破发的新股为卓越新能(688196),其于11月21日上市首日,涨幅不足20%,第2个交易日大跌11%,第3个交易日便跌破发行价,最低价的破发幅度超7%。
股市有风险,打新需谨慎
趋势线的画法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了解趋势是什么,如何画对趋势线,如何判断趋势已经反转了?解决上述问题,趋势线方面的交易技巧就进步了不少了。我个人在做交易的时候,是十分看重趋势的,因为它通常代表价格在几周、几个月或者是一年以上价格的运动状态,如果没有发生改变的话,就默认为价格还会继续沿着该状态运行;它对我们做交易非常重要!上次我们学习了K线,如果说K线满足了我们的及时性需求,那么趋势则满足了稳定性需求,也从更大的格局来观察价格运动规律;什么是趋势,即事物在一段时间内有规律的、连续性的变化过程(例如:春天来了,气温总体上会呈现爬升的态势,这是一种规律的体现);体现在价格上:呈上涨趋势、下跌趋势和盘整趋势;趋势一旦形成,在没有突发事件影响下,会习惯性朝一个方向运行;比如:最近很多基民一直在抱怨的中概互联LOF基金,就是明显的下跌趋势;而最近原油ETF上涨也是延续着之前的上涨趋势运行!
中概互联LOF下跌趋势原油1年多的上涨趋势如何画对趋势线? 连接两个相邻,也可以是不相邻的低点,可以画上涨趋势线;连接两个相邻,也可以是不相邻的高点,也可以画下跌趋势线;注意了:上涨趋势未必只有一根上涨趋势线,下跌趋势也未必只有一根下跌趋势线!
上涨趋势线画法下跌趋势线画法新老趋势线更替下跌同理如何判断趋势的改变?
跌破趋势线一定距离后涨过趋势线一定距离案例1案例2关于趋势线的用法还有很多,后期再给大家分享!喜欢的话,记得点个关注!每周学习一个交易技巧!
如果要买一支股票养老你会买哪支股票?
如果是买股票养老,可以肯定这是超长期投资,那么我们关注的重点应在于:1、行业在几十年后依然存在且发展良好;2、所选公司在行业中地位稳固,无法撼动;3、公司股票波动幅度可以很大,但成长性一点要很好。
回看历史,我们发现很多公司都能达到要求,但是历史只代表过去,不是未来,不能直接拿来线性外推。因此,我们还是要从以上重点问题出发,再进行详细分析选:1、公司有一定的历史,不是初创公司,有历史可以追溯,作为预测未来的依据的价值才更大。2、公司的产品或服务要么历史悠久,历史上长期存在,现在依旧很有吸引力,在可预见的未来,依然不会被淘汰;要么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粘性极强;要么公司代表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会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越加壮大,而不是被淘汰。3、公司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简单易懂,但是只有自己能做,别人因为某种独特技术、独门秘方、独家经营权或者品牌影响力,无法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或者无法取得相似的利润率。4、公司所处行业非技术高速迭代行业,并且行业已经经过了充分自由竞争,公司在行业中地位绝对稳固。5、成长性较好,年复合增长率至少达到15%以上,历史毛利率、净利率都处于较高水平,负债率在较低水平。6、由于投资期限较长,所以可以完全忽略波动,只关注成长性。 综合上面这些条件,虽然A股有4300多家上市公司,但是符合的其实也不是太多。从行业来说,白酒行业历史悠久,不会突然消失,至少现在的80后往上基本以白酒为主了,并且人到中年喝啤酒的会越来越少;互联网行业,与我们联系紧密,代表未来,尤其腾讯,其商业帝国版图基本囊括了我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生物、医药行业,行业无疑是非常好,但是我们很难猜测,几十年后那个公司可以脱颖而出,极个别特殊中药也有价值,如片仔癀;新能源行业,代表未来,但技术迭代太快,可以投资产业基金;环保行业,在五年计划中,是发展方向,但是个股难以选择,可以选择基金。 如果只能选择一只股票,那么我觉得应该是腾讯控股。截至2020年末,中国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公司有264家,有腾讯参与的有60家,这意味着,其中近四分之一都接受过腾讯投资。 再看已上市公司,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腾讯持股比例最高的大型上市公司中,多个已是行业巨头。欢迎各位辩驳,看看我们的预测是否正确,留帖为证(2021.8.26)。买基金你们都亏了多少钱?
这个问题可能是最近大家谈论得最多的问题,基民们从春节前喜气洋洋地晒收益到节后肝肠寸断地晒亏损,可谓是天上地下,换了人间。
下面我就给大家盘点一下我周围的基民亏钱情况,因为多多少少和我有点关系,在横尸遍野、血流成河的时候,他们常不自觉地把我这个老基民当作救命草,来寻求安慰、寻求帮助。
我90后的女儿,去年总共买了3000元基金,之前几个月才盈利400多,可是节后一天最高就跌去150多,现在她具体亏多少,也不和我说了。想当初,第一次买1000元的基金,跌了20元,就心肝疼,天天在我面前碎碎念,而现在居然缄口不言了,想必是跌懵了,心如止水了?
我读高一的外甥女,节后第四个交易日用2000元压岁钱急匆匆地入场了,以为能抄个大底,结果抄在半山腰上,现在亏损了200多元,小心脏承受不住了,逼着我补亏空,因为我答应过她,盈了算她的,亏了算我的。
我的闺蜜,去年五月份开始买基金,之后改为一个月定投4000,春节前总共盈利1.7万,喜上眉梢过了一个年,然后就一直愁眉不展到现在,因为半个多月的交易日,她的收益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现在已经跌成“负婆”了。
我的同事,一个从未有过任何投资经验的人,节前进的场,10个交易日挣了1千。春节第一天虽然大跌,但他倒是听了我的劝告,全部赎回,实际盈利800,很满意。但在接下来连续大跌三个交易日后,他自己又杀回去了,以为能抄底,结果把自己的底裤搭进去了。
我还有一个同事,2018年10月,我让她开始每月定投1500的,在元旦前她盈利50%多时,我让她全部清仓,她照办了,但春节前一顿猛涨,我开始还挺内疚让她跑早了,不过春节后,我和她都一直在庆幸,少了10多个点的大涨,却免了20多个点的大跌。
我还一个好朋友,虽然春节前听我的建议开始止盈,但没想到他只赎回了一半,当时他的心理活动是,万一春节后继续大涨,不至于踏空,如果大跌,我赎回来的部分还能补仓。结果是之前的盈利全部回吐,补仓的子弹也全部打光,剩下的就是听天由命,到各个基金评论区找段子疗伤。
再说说我自己,虽然在春节第一天赎回了大半,但剩下的几支小份额的基金没有赎回,定投也没有终止,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皮外伤也磕碜,虽然2021年全年才亏损0.11%,但一月份的盈利回吐了,等于里里外外损失了1万多。
其实这次基金回调的风险我早有预感,但这么股灾性地一跌到底,我的内心也是炸裂的。当然我还得打起精神来应对同事好友求助我的选择题:卧倒?清仓?还是补仓?
那我在这里就统一回复了:先卧倒,然后静待跌不动的时候补仓,同时定投不变。
这里唯一的弃选项就是清仓割肉。理由如下:
第一,投资基金的基本原则就是长期持有,在三、五年持有的大周期内,这半个月、一个月的大起大落又何足道也?参看经历过07年、15年的股灾、16年的熔断、18年的大熊、19年的震荡,哪一次基金还不是最后绝地反击,王者凯旋?
第二,所谓危机危机,不就是”危“中有“机”吗?你敢肯定这一次跌出来的不是黄金坑?你若低点清仓走人,很可能就会错过哪天悄然拉起。比如2020年2、3月份,因为疫情,股市和基金也是一度冰点,如果你那时吓跑了,那么后来的大涨你一样会完美错过。正如打牌,只要不离开牌桌,你总是有翻本的机会的。
举个炒股的例子吧,我曾经拥有过华天科技,在它跌到5元的时候,我割了,后来涨到15元的时候,我被周围人一鼓噪又进了,结果现在落到12元多,我又面临着割不割的问题。早知如此,还不如5元的时候踏踏实实持股待涨。
总之,投资不是投机,投资总是有风险的,这次大跌算是给追涨杀跌、缺乏耐心的新基民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血泪课程。我曾经说过,没有经历过大涨大跌的基民和股民都不是成熟的投资者。还是以打麻将为例,当手气不好时,恐慌、焦虑对你扭转颓势无济于事,唯有冷静、放松、自信,你才能绝处逢生,笑到最后。
希望我们携手度过这段至暗时刻,尽早迎来一个基民的高光时刻:天天高调晒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