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好孩子集团,4个小孩可以申请困难补助金?
生4胞胎对家庭经济是一个重大考验,如果确确实实经济困难,可以申请低保补贴。多胞胎家庭能够获得国家补助的前提是,孩子多了以后整个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如果这样的话,就可以申请补助,获得批准后,可以拿到国家的补助。所以,能不能获得补贴,最重要还是看家庭收入情况。
4上的本科怎么样?
3+4的本科还可以吧,这样的本科对于部分学生是好的,就是那些智力一般学习努力的中游的孩子。
这些孩子如果上了高中,会努力,但成绩也提高不上去,有很大的学习压力,所以选择3+4比较好,对于智力还可以的孩子原则3+4就不理想了,因为3+4可以选择的专业过于少。
我儿子今年考上了江苏警官学院的交通管理工程专业?
友的儿子今年考上了本省江苏警院,成为未来的一名警官,可喜可贺。
公安类学员在校期间的课程,均为各警种基本知识,法律法规、治安保卫、侦查侦破、日常英语、计算机应用,还有擒拿格斗、枪支射击、车辆驾驶等,四学年的后半学期才真理分系学习自己所在的专业知识,而"交通管理工程"无非是培养既能上路管理交通,又能处理交通事故有专业文化有专业知识的合格交警。
只要友的孩子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在校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合格,再通过招警联考,加入公安队伍,成为一名正式警官,指日可待……
江苏小学女生缪可馨跳楼坠亡事件你怎么看?
本月初,发生了一件令人无比扼腕的事:江苏常州市五年级小学生缪某(化名)从教室跑出后翻越栏杆坠楼身亡。
在提及这件事的起因时,主流说法是缪某的老师改了她的作文《大圣三打白骨精读后感》,认为学生思想有问题,要求她“传播正能量”。
具体作文内容如下:
有人希望我扒点内幕出来,这可难为我了。我并不生活在常州,更不是教育口的人,只能作为旁观者,聊聊自己的看法。
坦白说,类似的事件会发生,我一点都不会感到意外,可发生在一个五年级小学生身上,这就有点魔幻了。
就好像有人站出来恰环保的烂饭,我一点都不会感到意外,但站出来挥斥方遒的居然是一位十六岁的少女,这就有点魔幻了。
在我父辈年幼的时候,的确会要求“XX斗争从孩子抓起”,但那时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本就不是长久之计。
可现在的情况是:“政治正确从孩子抓起”。我真想翻个白眼,口吐芬芳问候一下相关人员。
您配钥匙吗?配几把?
你们也别说我在打太极,拿“相关人员”这种说辞来糊弄人,有些话实在是不方便直抒胸臆,暗戳戳点一下倒没问题。
“政治正确”这个词估计是近几年才冒出来的,但类似的做法其实古已有之。
据说在大明科举时,如果某些答案回答不上来,只要在空白处写上“大明万岁”就行,反正考官绝不敢说这答案不对,这大概是我已知最早的政治正确。
从大局出发,政治正确是有优点的,它可以尽最大可能地集权,保证全国臣民力往一处使,避免因内讧导致的力量损耗。
但这种做法只是勉强把一些本就无法融合的势力捏合在一起,却并未消除他们内部的矛盾,反而使得他们之间矛盾激化,只是受制于强权,暂时隐忍不发。
当强权不再强势的时候,这种矛盾会轻易被激发,进而演变成一股毁灭性的力量,充斥于天地之间。
在阶级矛盾并不明显的时候,“政治正确”是不是就有存在的必要呢?照我看依然没这个必要。
善用“政治正确”的团队或个人,他们有一些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善于造锅甩锅、善于营造对立、善于转移视线、善于敲诈勒索”。
比如说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禁食狗肉事件,就是明显的“政治正确”。
如果你说,你不同意立法禁食狗肉,某团队就会问你:“狗那么可爱,那么多狗被偷,你为什么不同意立法禁食狗肉?”
这就叫造锅甩锅,针对偷狗应该立法重判盗窃罪,而不是立法禁食狗肉。
再比如:“不同意立法禁食狗肉的人,一定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还处于封建时代,整天就喜欢伦理纲常那一套。”
这就叫营造对立,你不同意我的观点,那你一定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再比如:“你肯定是恐怖杀人狂,连这么可爱的狗都下得了口,杀个人岂不是家常便饭?”
这就叫转移视线,无中生有给你扣个帽子,让你辩解自己“不是杀人狂”。
再比如:“你只要敢把狗装车运到屠宰场,我们就聚众拦车!”
这就叫敲诈勒索,你要是愿意掏点钱私了,这事儿其实好办。
或许有人会问:“你拉拉杂杂说这么一大堆,跟一个五年级小女孩跳楼有什么关系?”
实在不是我不想明说,而是说得太……文章就……
从表面上看,这两者似乎毫无关系。可实际上,这种时时刻刻营造政治正确,口口声声传播正能量的行为,就是XX泛滥的预演而已。
至于代价?那就是民众以各种奇葩的方式开始对立。
一妻多夫好还是一夫多妻好?
女性工资低于男性是不是歧视?
吃狗肉是不是野蛮行为?
不懂得道歉是不是没有教养?
没有各种自由是不是值得反思?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斗来斗去一场空。
你说你们瞎斗个什么劲儿?
本来呢,我们应该倡导未成年保持其活跃的思维,对于一些异于常人的想法,更应该是通过一种引导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她:“传播正能量”。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对某些事进行改变。
人的本性是弹簧,你压得越狠,反弹力就会越大。
最后,我想说这位语文老师的业务水平实在是不怎么样,“罗贯中写《西游记》”这么明显的错处都看不出来,政治嗅觉倒是一流。
大人,不如考虑进内阁当个首辅,体验一把温体仁执政天下的快感?
许可馨事件很快就会水落石出吗?
想要水落石出恐怕还是很难的,毕竟整个事情透露出的“水很深”。
许可馨事件自爆出后,人们坚持打卡,希望事情能有个交代,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许可馨不当言论之所以称为事件,是因为她犯了三个错误:
1、国内疫情爆发,医护人员奋战新冠之时,她鄙视侮辱医护人员。
2、留学生“贪享”国内免费疫情治疗,被隔离后不喝开水,吵闹要矿泉水,她为留学生发声,侮辱中国勤俭节约是“贱”品德。
3、称自己是公派出国留学是因为家里的资源和苏州的平台,而后又对质疑她的网友评论是仇富心理,底层的耗子。
前两条,可以说她三观不正,说她教育失败,但还是道德问题,第三条,直接上升到了贪腐问题上,什么叫家里的资源?什么是苏州的平台?
事件被更多人关注之后,她道歉了,却是曾经的母校(中国医药大学)逼着她在社交平台上道歉的,还信誓旦旦的说“冷处理就好了,过三天就忘了”。
这样的辱国、辱民、辱医,人们是真的想忘都不敢忘,生怕错过了“一个坏人”,所以每个有尊严的人都坚持在网上打卡,留言,就是想请大家记住这个留学生的“丑恶真容”,两个多月过去了,当初的苏州发声必将追查,到现在还是没有下文。
就在近期,江苏省纪检委明确表示,将介入调查许可馨事件,这给无数的网友带来了希望,他们愿意看到花着国内纳税人的血汗钱的许可馨,得到应有的教育以及教训,甚至听到一句真心实意的“对不起”也行,因为许可馨的言论实实在在的伤了众人的心。
可没有高兴多久,表示的介入调查被删除了,网上似有许可馨小号又在活跃,“爸妈我回来了,许州我回来了,亲情永远不会变,许可馨不再是许可馨,许立娜依然是许立娜”,“许立娜从此刻起,光明正大,自由发言”,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得志便猖狂”?正义的声音哑了,调查的结果没了,她又开始活蹦乱跳了,真是应了那句话“天又晴了,雨又停了,她又感觉她行了”。
有时候可能做错事不需要当事人道歉,但是就许可馨的不当言论事件,我们心底真的需要这个道歉,一个真心实意的道歉。国家有难,她冷嘲热讽,医护人员在最需要的时候奋战一线,她侮辱白衣天使,还是相信那句话“正义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