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含,以行践言出自哪里?
“以行践言”出自《冬梅践言》。
【原文】
明许世达婢冬梅。年十三。世达殁。子植未周。其妻病笃。曰。吾夫妇仅此儿。无可托。奈何。冬梅泣曰。万一不幸。婢愿留抚不嫁。妻卒。冬梅含哺鞠植。家人利其资。欲嫁冬梅而杀植。冬梅请与植偕。乃登舆。途经汪家。绐舁者向索寄饰。下舆。入诉于汪。汪乃留于家。而让迫嫁者。及植长。为娶妇育子。寿至八十二。以处子终。 许植幼年所处境界。与汉李续同其艰险。而冬梅以十三岁女子。能任托孤之重。则较李善为难矣。士君子见之。当望尘而拜。敢谓婢女中无伟大人物耶。至宗人高其行。事以主妇礼而固辞。尤贤矣。
【译文】
明朝许世达的家里。有个丫环。名叫冬梅。十三岁的时候。许世达死了。这时候、他的儿子名许植的。年龄还不到一周岁。许世达的妻子。病也非常的重了。将死的时候。说道。我们夫妻两人留下了这个孩子。现在没有可以托付儿子的人。怎么样办呢。冬梅听了主母这一番话。就哭着说。万一不幸。主母死了。我冬梅情愿留在此地。抚养小主人。不去嫁人。许世达的妻子死了。冬梅就尽心抚养。把吃的东西在自己的口里嚼过。才去哺给许植吃。家里的人很贪他这一份的财产。要把冬梅出嫁了。再去杀许植。冬梅要求带了许植同去。于是一同上了轿。路过姓汪的人家。冬梅就骗着抬轿的人说。我从前在这家人家里。寄存了几种首饰。现在要向他去索还。于是就下了轿。到了姓汪的那儿去告诉。姓汪的就把他留在家里。又去责问逼着冬梅嫁人的人。后来等到小主人许植长大了。又给他娶了亲。养了儿子。冬梅年纪活到八十二岁。到老还是个不嫁人的处子。
有人说出资给我建5层楼?
我刚签了合同,把宅基地包给了二房东,他出钱盖房子,盖好后由他免费承包三年,三年后房子归我,如果他还想继续承包,就要给我租金了。
遇到这样的事,看起来似乎我摊上好事儿了,其实是双赢的局面,他挣到了钱,我得到了房子。下面就由我来给你分析分析。我家的宅基地在北京的通州区马驹桥镇,这个镇上居住着30万人,其中超过20万是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在不远处的大兴亦庄开发区上班,所以这里的房子特别的好租,只要价格合适,基本不会空着。
先来说说我家的房子,这张图片里面就是我家现在正在盖的房子,每层十间一共四层共40间,每间房子都不大,只有十几平,房间按照单身公寓设计,中间隔开,里面是厨房和卫生间,外面是卧室、衣柜、书桌。
按照目前马驹桥的租房价格,每间预计可以租到1200一个月。这样一来,40间房子除了管理用房外,可以对外出租38间,每月租金收入:1200×38=45600
每年租金收入:45600×12=547200
三年租金收入:547200×3=1641600
根据计算,二房东三年可以收入房租1641600。
下面再来看看一共要投入多少钱:
建筑成本:预算是70万
家具和装修:大概10万
总结:那么三年下来,二房东可以净赚80万。
以上的计算只是大概,可能多点也可能少点儿,但是保底70万是没问题的。可能大家会觉得还会有其他的支出,但同样还会有额外的收入的,比如说电费差价(我们都按一块钱一度电收,买的时候才四五毛)、卫生费、网费(单户每月50元,30户就是1500元,一个月就够一年的宽带费了,剩余11个月都是赚的)、水费等等。
可能会有人说了,既然这么挣钱,为什么还要包个二房东呢?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我没钱盖,也没时间管理,有专业的人士出面解决何乐而不为呢。与二房东合作盖房虽然可以,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我所在的地方租赁比较高还可以,因为无论如何二房东都能赚到。如果是其他地方的话就不好说了,首先来说,不赚钱二房东是不会干的,赔本的买卖没人干。再者,如果二房东真的挣不到钱,后期肯定会出现矛盾。
与二房东合作盖房,一定一定要签好合同,把双方的义务和责任写明白,把时间和账务理清楚,避免后期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次部首的字?
“次”,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cì,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次”的基本含义为第二,如次日、次子、次要;引申含义为质量、品质较差的,如次品、次货;化学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如次氯酸。
次字一般不用作部首。和别的部首可以组成:资、茨、䨏、姿、恣、𡷑、栥、姿、盗、垐、乲、瓷、秶等。
樱姿蜜语面膜含激素吗?
樱姿蜜语医用面膜不含激素
此产品主要针对油性、有粉刺问题的肌肤,是此类肌肤的一款保湿品,控油保湿双管齐下,能有效维持肌肤的油水平衡。此产品含多种植物萃取,具有抗菌、抑制发炎、镇静舒缓及净化肌肤,改善毛孔问题等功效,也可作为日晒后镇静肌肤及补充水份的保湿产品。敷完后,要记得清洗干净,然后再涂上爽肤水,乳液等
细辛不过钱?
细辛是什么?
细辛是阴性植物,野生的细辛生长在树林下疏松、肥沃的棕壤土上,上有高大的乔木,中有灌木,下有繁茂的草本植物,三层植被构成了森林特有的气候类型。长期生活在这种生活环境下的细辛,自然就形成了喜阴凉的特性。人工栽培细辛时,必须遮阳,如光照过强,则叶片颜色变黄,发育不良,严重时叶片易灼伤,甚至枯萎死亡。细辛能耐寒,野生细辛在早春于其他植物而生长。当地温上升到8~12°C时,是叶片的盛期,此时若遇到-1°C~-2°C的霜冻,不受影响。开花期的适宜温度在20~22°C,温度低于1°C或者高于26°C,则停止开花。喜欢湿润、阴凉、弱光的生态环境条件,耐寒、怕干旱燥热等习性,特别是遭遇其他植物而在早春即萌苗,足以证明细辛的药性一定是温的。
细辛之根为白色,入肺经,辛能泄肺,又能散表邪;温能散寒,为治疗寒饮伏肺的常用药物。《神农本草经》记载细辛的第一治疗作用就是‘主咳逆’。《长沙药解》:“善降冲逆,专止咳嗽”,细辛直至今日仍为常用中药之一。
细辛的用量探讨:
今人将细辛的最大用量定位不得超过3克,但是在宋代以前,本草著作及方书对细辛的用量与其他常用中药一样,并无任何限制,特别是汤剂更是这样。
在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含细辛的药方有16个,其中细辛用量为六两的有1方,即乌梅丸;细辛用量为三两者有8方,即小青龙汤等;细辛用量为二两的有4方,即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细辛用量为一两者有2方,即真武汤等;《伤寒杂病论》中细辛的用量大大超过了3克的极限。
其实,最早说“细辛不过半钱”的陈承,重要的前提是“用单末”,同时他也承认细辛“本非有毒”。也就是说,单位研末吞服细辛时剂量不可以过钱,并不是说细辛配伍于复方中煎煮时剂量不可过钱。这才是细辛不过钱的本义。由于不理解“细辛不过钱”的本义所以,所以“细心不过钱,过钱命相连”成了中医药界的口头禅,“一钱”成了细辛不可逾越的极量。
现代研究也证实,细辛的主要毒性成分是挥发油——黄樟醚,黄樟醚的挥发性远远胜于细辛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经煎煮20-30分钟后,煎汁中还保存着一定量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而有毒成分黄樟醚即被大量蒸发,毒性减低,甚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