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信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厦门有哪些企业比较有名?
感谢邀请 1戴尔(中国)有限公司
2建发股份有限公司
3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翔鹭石化企业(厦门)有限公司
6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7厦门夏商集团有限公司
8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
9厦门航空有限公司
10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1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12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13厦门卷烟厂
14厦门TDK有限公司
15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
16厦门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17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8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19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20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
21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2中石化福建厦门石油分公司
23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
24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
25唯开通信(中国)有限公司
26NEC东金电子(厦门)有限公司
27厦门海澳集团有限公司
28厦门建松电器有限公司
29福建省烟草公司厦门分公司
30厦门路桥工程物资公司
31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32厦门华夏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33厦门宝龙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34柯达(厦门)有限公司
35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36厦门鑫东森集团有限公司
37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38厦门海沧投资总公司
39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
40厦门进雄企业有限公司
41厦门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42厦门银鹭集团有限公司
43厦门中信隆进出口有限公司
44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有限公司
45厦门嘉晟对外贸易有限公司
46厦门多威电子有限公司
47厦门国光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48厦门升汇纺织工业控股有限公司
49明发集团有限公司
50中港第三航务工程局厦门分公司
51福建省厦门医药采购供应站
52大北欧通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53厦门古龙集团有限公司
54厦门中盛粮油企业有限公司
55厦门中禾实业有限公司
56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57厦门鑫新景地房地产有限公司
58厦门众达钢铁有限公司
59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60厦门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61厦门星鲨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62腾龙特种树脂(厦门)有限公司
63钛积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64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
65厦门集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66利胜电光源(厦门)有限公司
67厦门三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68厦门富士电气化学有限公司
69厦门台和电子有限公司
70厦门群鑫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71厦门万里石集团有限公司
72厦门太平洋货柜制造有限公司
73厦门大洲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74厦门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
75厦门华纶纺织贸易有限公司
76厦门鹭燕医药有限公司
77联发集团有限公司
78厦门兴海龙石油有限公司
79厦门好聚合进出口有限公司
80厦门青岛啤酒东南营销有限公司
81厦门华诚实业有限公司
82厦门特运集团有限公司
83明达玻璃(厦门)有限公司
84厦门涌泉集团有限公司
85厦门华闽进出口有限公司
86厦门中宝汽车有限公司
87厦门建发包装有限公司
88信华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89厦门育哲进出口有限公司
90厦门新技术集成有限公司
91厦门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92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93亚美(厦门)皮件有限公司
94厦门建发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95厦门纵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6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97厦门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
98华懋(厦门)织造染整有限公司 99厦门鹭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100厦门远洋运输公司
2020江苏省高新企业排名?
1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2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徐州
3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连云港
4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5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
6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
7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连云港
8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
9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苏州
10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11 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
12 江苏苏净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
13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无锡
14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
15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
16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常州
17 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连云港
18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
19 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 南通
20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无锡
21 法尔胜泓异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
22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苏州
23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
24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
25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
26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
27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
28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
29 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
30 大全集团有限公司 镇江
31 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 南京
32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33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常州
34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
35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常州
36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云港
37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 无锡
38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39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40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泰州
41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苏州
42 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泰州
43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44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
45 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
46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
47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48 通鼎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
49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扬州
50 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苏州
51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苏州
52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53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54 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 无锡
55 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
56 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苏州
57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
58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 连云港
59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
60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
61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
62 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
63 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徐州
64 南京烽火星空通信发展有限公司 南京
65 南京长峰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
66 江苏和成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镇江
67 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
68 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69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
70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
71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72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
73 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泰州
74 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苏州
7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苏州
76 红太阳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
77 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
78 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盐城
79 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
80 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
81 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
82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83 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84 聚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
85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
86 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
87 江苏力星通用钢球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
88 南京国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89 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 南通
90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
91 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
92 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
93 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宿迁
94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
95 江苏苏盐井神股份有限公司 淮安
96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镇江
97 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98 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扬州
99 苏州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
100 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医疗板块大跌?
你好,目前医药板块内部有一定分化,中药大涨,CXO大跌,但是这种分化并不是因为资金对医药板块的基本面产生分歧。
站在长期视角,医药行业长期增长的本质,还是医药刚需的长期拉动,是健康消费升级的长期拉动,并且当下的需求满足度和渗透率极低,这是医药最为长期的大逻辑,虽然集采带来了一定的干扰,但集采不会是一个长期逻辑的限制,做多算是中短期干扰项,从中长期看,我们还是可以对医药板块保持乐观。一、先来说说:近期医疗类基金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相信有不少人都在关心医药的走势,医药的下杀已经明显地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正如网上一句玩笑:老公做房产,媳妇做教育,买了中概互联,抄底了医药,葛兰也从葛女神变成了葛大妈,药明康德放量跌停,康龙化成大跌超过6%等,医药的投资逻辑让人跌到怀疑人生。
在我看来,其实医药下跌最主要的两个原因,那就是国内集采和美国的实体清单有关。《金融时报》一篇文章:美国的商务部把中国的一些CXO生物技术公司列入了清单,这则传闻让医药板块迅速下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集采政策。我们先来分析下第一个原因,美国《金融时报》的文章,美国是否真的会把中国的CXO企业列入实体清单?首先要说明的是从2018年开始,美国一直都看我们不顺眼,实体清单更是从我们这里敲竹杠,无非就是担心我们的芯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和自己的地位越来越近受到了威胁,在加上美国的不断放水并没有缓解自己国内压力,于是开始对我们进行了实清单制裁。
目前来看CXO是否在制裁清单内尚不可知,如果真的被制裁,那么后果确实非常严重。 大家主要购买的基金就是中欧医疗和赵蓓的,因为葛兰、赵蓓、郑磊这些王牌医药领域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医药基金无一不在重仓CXO(医药研发外包)公司。比如药明康德:综合性的医药研发外包龙头,覆盖CRO和CDMO领域; 凯莱英:小分子制药CDMO行业龙头;泰格医药:国内最好的CRO创新药外包服务公司之一;康龙化成:CRO行业龙头等,这里我就不一一的进行列举了。CXO好处就是可以缩短医药的研发周期,和降低成本,你可以理解中国是世界工厂,同样医药领域,中国也是工厂。 以药明康德和泰格医药2021年中报为例:
药明康德海外营收占比76%,泰格医药海外营收占比46%; 而康龙化成、凯莱英这两家公司的海外营收占比估计超过了90%。
而这些公司的主要业务,除了中国区的百分之十几外,剩下营收的80%-90%都来自于美国,药明康德更加夸张,药明康德的第一大销售市场就在美国,如果美国真对我们的CXO下手,那医药下跌可能仅仅只是开始,药明康德在上个月16号也做出了回应。当然,我对次则持乐观的态度,主要是因为:
第一美国虽然是生物医药全球领先,但是中国也是最好的世界工厂(没有之一),就像苹果非要把自己的产业转移到东南亚一样,最后还是频繁的遭受打脸,更何况CXO的技术难度已经远远超过苹果组装机的难度,中国的医药人才储备,别人代替不了,中国CXO所带来的利润:例如(创新药研发进程缩短,研发成本可以尽可能的降低,美国是不会舍近求远的)所以医药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的逻辑非常低。
第二,虽然美国占了CXO营收比的大头,但除了美国,还有其他著名药企,如英国葛兰素史克,瑞士罗氏、诺华,法国赛诺菲等完全可以取代这部分市场。就算不能完全取代,美国也不可能找到第二个跟中国一样的CXO代工厂,因为医药的研发周期要十几年才能成功一款,一款创新药足以养活一个几百亿市值的企业,如果进行CXO转移,第一不会成功,第二就算成功了代价是美国根本承受不起的,如果我们CXO企业采用和别的国家合作,美国药企的地位也会受到威胁,美国至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依然保持我的态度,因为不管从成本转移,还是技术难度,CXO被制裁的可能性几乎为0。
从这里不难看出,医药逻辑和中概互联的逻辑是差不多的,在我们这里集采不受待见,在美国那里还受到打压,不过我对医药的乐观程度会更加好一些,因为医药是基本民生,不管用那个角度去考虑,我们对于医药的支持力度只会越来越大,中概互联在美国上市,美国可以吃到中国的红利,医药企业美国人民虽然没有吃到红利,但是这种外包模式却让美国的药企赚的盆满钵满。至于集采问题: 第一是这些CXO企业主要的应收是针对美国市场,我们再怎么集采也针对不到CXO企业,第二,医疗集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那些救命药,至于镶个牙齿,看个眼睛,修个脚和医美等企业,根本就不是集采的目标,集采药是为了救命,不是为了让你臭美享受生活的,享受生活可以自掏腰包。所以大家也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和恐慌,综合来看,我对于医药行业的总体趋势还是比较看好的。
最后,医药股下跌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泡沫过高。从大部分基金的表现上分析,去年毫无疑问是医药行业的“牛年”。
根据Wind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A股的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数量从308家上升到了352家,总市值从4.42万亿增长到了7.83万亿,涨幅高达76%。 其实有些消息只不过是给自己的下跌找借口,医药行业同样也不例外,前期炒作之后进行回调也是正常的,消息只不过是个接盘侠一个交代罢了,好让你认为你能力卓越,只不过运气不好而已继续安心的当韭菜,茁壮成长。二、高瓴风向标:高瓴卖出的逻辑不是基本面、也不是估值,而是政策毫无疑问,高瓴的避雷能力绝对是一流的,特别是在规避行业级重大政策风险上总能提前逃顶。
2021年一季度卖掉教育股后,在线教育行业基本覆灭了,"时间的朋友"一时间备受市场争议。2021年二季度、三季度密集减持CXO行业后,市场又热议一番,不过CXO行业景气依然,新签订单赚到手软。直到药明康德跌停后,高瓴的"眼光"再一次得到了市场验证。其实在高瓴的投资组合中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大涨,比如格力和恒瑞就一直在下跌。也不是所有贵的都会卖,符合政策风向的宁德和隆基就没卖。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高瓴卖出的逻辑不是基本面、也不是估值,而是政策。
药明康德本次的风险主要来自海外,美国目的很明确,科技强了就干科技,医药研发能力强了就弄医药,清单的背后其实是大国之间的博弈。CXO(医药外包服务)按产业链环节分工包括CRO、CMO和CDMO。服务的基本都是创新研发型药企,多数都是海外的头部药企,所以整个CXO行业的利润都是靠海外厂家支撑。以药明康德为例,公司是CXO行业营收规模最大的一家,上半年境外客户贡献营收80.36亿元,收占比高达76.26%。药明康德上半年105亿的营收中,有29.67亿元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可想而知一旦受限的话,公司超过一半的经营都要受到影响。也因此药明康德A股跌停、港股跌了19%,整个CXO行业全部扑街,其他CXO企业跟药明的情况差不多。当然,CXO还有一个比较长期的逻辑是产业转移,跟集成电路、电子代工的情况差不多,均是考虑到人工成本低,环保压力相对欧美较小。所以,这几年海外头部药厂都在缩减欧美地区的研发和生产服务,纷纷将生产外包转移至亚洲,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凯莱英前段时间刚签了一份价值30亿的CDMO订单,30亿是凯莱英2020年全年的营收了。长期来看,医药毕竟是大家生活的刚需,随着创新药行业竞争加剧,医药投入研发的费用也在快速增长,撇开海外不谈,单国内的研发投入加速就非常明显。以药明康德为例,2020年上半年国内客户贡献收入16.86亿元,到今年上半年已经增长到25.01亿元,增速48%。医药行业的未来只有创新这一条路可走,目前国内药企的研发绝对额和费用率相较海外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正处于快速提升期。比如自研能力强的恒瑞今年就没怎么跌,公司已经将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式从费用化改成了资本化,这是为加大研发投入做足了准备。三、最后,医疗板块基金大跌,后面我该怎么办?根据我的观察,最近投资者一是在追逐新能源等行业,另外一点就是随着医疗类基金的持续下跌,观望、担忧情绪加深,使得资金撤离医药赛道,这就使得投资者与医疗类赛道之间形成了‘负反馈’机制--越跌就越不敢买,越不买就越跌。很多医疗类基金的重仓股就那么几只,持仓相对集中,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集体下跌,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当前市场趋势不在医疗,当前投资者的心不在医疗,流入的资金就不足以繁荣此行业了。对我而言,当前医疗基金的操作:已经在这个位置,我是准备躺平一段日子,后续企稳后发力继续投资有关的基金。我目前持有医疗基金,其实都在大跌的时候隔天分批买入。当然,如果我们从短期的行情来看医疗板块的话,医疗板块的所有股票基本上都处在严重高估的程度,这就意味着医疗板块的基金也严重高估。如果你现在选择入场医疗基金,我觉得你很有可能会买在高位。也就是说,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回调,目前医疗类基金估值仍不便宜。当前全指医药PE值41.17,比历史上66.75%的时候都高。再换个话说,组合中配置的医疗类基金短期内收益不会很好,甚至略差,考虑好这一点后再决定是否配置。不过,医药是长牛行业,从2014年到现在,仅有两年的时间是回调的,其余时间均出现了上涨。其中下跌的时间分别是2018年大熊市和今年的政策影响及估值回归。从长期看,我宁愿拥抱价值,短期的回调某种程度是给我们捡筹码的机会。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葛兰的持仓,除了CXO还有什么眼茅,牙茅,等,她的持仓虽然重仓了CXO但是也并不偏激,部分持仓也不会成为集采的真正目标,医药之所以下跌就是因为之前被捧上了天,现在只不过是在用时间内来消化估值,不过从长期赛道来看,消费,医疗,科技,高端制造依然是以后的主要赛道,完全可以进行长期的布局。最后的话:虽然我本人非常看好医疗板块的行情,但这个看好也仅仅局限在长期行情里。不可否认,医疗板块公司的质地还是非常不错的,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耐心等待机会,等待业绩的拐点出现,当大多数都不看好,甚至都绝望的时候也许就是真正的机会,价值投资说白了就是在绝望的时间里验证未来的价值!历史上的A股牛股妖股有哪些?
妖股的特征一!省广集团,供销大集,九鼎新材美景能源,顺灏股份,东方通信最近几年的大妖股,总结共性,创业板的很少,只有一个是上证的东方通信,其他的全部都是深圳的主板,特别是中小板!
妖股特征二!以东方通信,漫步者,星期六,美锦能源为例,上涨过程中的回调没有跌停,可以大跌,但是不会跌停!一旦遇到跌停,在反弹一波基本到顶!
妖股特征三!
通过对比发现,妖股的首阴,换手率都不高,大部分在只有百分之10-20左右,很少低于百分之9,也很少超过百分之三十!漫步者首阴换手率21.49,东方通信首阴换手率9.88,九鼎新材11.61,星期六21.08,省广集团首阴换手率25.45,供销大集首阴换手率22.18,顺灏股份首阴换手率17.76!
如果这个是妖股的共同特征的之一的话,那么可以大幅的提高选妖的成功率,排除不必要的干扰!
妖股特征四!总结妖股特征,为下次捉妖做准备!一旦遇到大幅回调,并且到重要支撑位,将迎来翻倍行情!以东方通信,漫步者,九鼎新材为例!
妖股特征五!总结妖股特征,为下次捉妖做准备!启动初期,资金连续大幅流入,而且换手率普遍都不高!以东方通信,星期六,漫步者,九鼎新材,省广集团为例!
你有总结出什么规律吗?欢迎大家一起分享!
国产PD1抗体免疫治疗药物什么时候上市?
PD-1抗体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获得针对几十种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霍奇金淋巴瘤、肾癌、膀胱癌、部分结直肠癌(MSI-H或dMMR)患者,肝癌、胃癌等等。不过很多国内的患者认为PD-1抗体免疫治疗药物是“神药”,在国际上也是获得非常的认可。2018年1-3季度的销售额来做个辅证吧。Opdivo的销售额是49.31亿美元(比2017年同期增加了13.44亿美元),Keytruda的销售额是50.2亿美元(比2017年同期增长一倍)。这两种药物分别在2018年获得国内的批准上市,虽然上市后这两种国际明星抗癌药物做了大幅度的降价或者慈善计划,但价格仍然不菲。
欧狄沃(Opdivo)也叫“O药”,O药定价:
40mg/10ml 价格:4591RMB
100mg/10ml 价格:9260RMB
*使用标准是3ml/kg,最大240mg,两周一次
*低收入患者援助方案:
经指定医疗机构诊断符合医学标准的低收入患者,经中国癌症基金会项目办审核通过后,可按照项目要求和流程循环申请每个周期的援助药品,获得最多4个周期的药品援助。
每个周期的援助方案:
经指定医疗机构诊断为符合医学标准的低收入患者,在连续接受6次欧狄沃®治疗后(单次欧狄沃®使用剂量为3mg/kg,每两周一次,需在3个月完成),经指定医师评估能够继续从欧狄沃治疗中获益未发生疾病进展,并无不可耐受副作用,经项目办审核通过后,可获得后续最多7次治疗的免费药品援助。
可瑞达(Keytruda)也被称为“K药”,K药定价:
• 100mg/4ml 价格:17918RMB
• 目前,中国只批准了100mg/4ml的规格,没有50mg的规格
*使用标准是2ml/kg,最大200mg,三周一次
*低收入患者赠药计划
低收入患者:确认符合灾难性医疗支出的患者
患者自行使用3个疗程的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可瑞达®),经基金会审核通过后,可为其援助3个疗程,后续患者每自行使用3个疗程的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可瑞达®),基金会可继续为其援助3个疗程,患者累计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可瑞达®)用量最多不超过24个月。
虽然这两种在国际上掀起免疫治疗风暴的肿瘤药物在进入国内后价格已经大幅降低,但是接触过的很多国内肿瘤患者表示价格仍然较高,主要是晚期患者在经过一些治疗后负担较大。那么国内的PD-1能不能利用价格来满足更多患者的治疗需求呢?这里说下已经批准的国产PD-1药物:特瑞普利单抗(拓益)和信迪利单抗(达伯舒)。这两种药物的价格分别是。
拓益(特瑞普利单抗)定价:
240mg/支 7200元
*使用标准为3mg/kg,每2周1次
*赠药计划
拓益公益捐助项目”,符合条件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可以向该项目申请药品援助。符合条件的患者使用4个周期拓益后可获4个周期的药品援助。
达伯舒(信迪利单抗)定价:
100mg/支 7838元
*使用标准是每三周一次,一次200mg
*赠药计划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达伯舒®患者援助项目”,简要说是3+2(就是购买三个周期信迪利单抗后,将获得两个周期的产品)。
目前已经可以确认的是以上四种PD-1药物(进口和国产的)都已经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详情可以与主治医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