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股推荐,可以推荐几个靠谱的炒股软件吗?
首推东方财富,东方财富的资讯速度已经超过腾讯新闻了,而且app包含了电脑基本用途,股吧,资讯,公告等很方便,不像有些证券app公告资讯分开的,还得退出去看完这个在退出去看另一个
平时不炒股的亲戚开始问股票了?
7月6日,指数大涨近6个点,牛市见顶了吗?
券商最近出现宕机的情况,除开自己网络服务没做到保障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股市大热,操作股票的人变多了。戏言:券商自己都没想到,最影响自己挣钱的居然还是自己。
以前经常有一个说法,如果街边的大爷大妈都开始炒股了,那就说明市场到顶了。那么现在“平时不炒股的亲戚开始问股票了,是见顶的信号吗?”
答案:不是,理由有二。
01鸡尾酒会理论世界上最大规模基金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通过参加鸡尾酒会得出一个理论,主要将市场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参加酒会时,即使自己介绍是基金经理也没人愿意和他谈论股票,甚至宁愿谈论一些更加无聊的事情。彼得林奇认为这应该就是市场见底的信号,下跌空间不会太大。
第二阶段:在酒会上介绍自己是基金经理,有很少的人会与他讨论股市,不过大多是抱怨股市的低迷,然后就不再谈论,而是转向其他的话题。彼得林奇认为这个时候股市即将抄底反弹。
第三阶段:在酒会上介绍自己是基金经理,很多人会来询问什么股票能挣钱,该买什么样的股票,股市会有怎样的走势。以彼得林奇的观点,这个时候的股市处于阶段性的顶点。
第四阶段:人们在酒会上大谈股票,甚至开始向专业人士推荐股票的时候,股市很可能已经到达顶点,开始震荡下跌。
从上述的鸡尾酒会理论中可以发现,现在的股市处于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处于一个阶段性的顶点。短期内可能会震荡回调,但是长期趋势还是向上的。
02经济情况都说股市是国家经济的晴雨表,我国的经济在这么长时间内一直都是快速发展的,早在许多年前就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就是时间的问题。国家经济尚且发展的如此之好,现在大盘指数才3300余点怎么可能就见顶了呢?
2007年牛市中上证指数涨到6000多点,2015年指数也涨到了5000多点,现在是2020,也不说超过2007年达到6000多点,那么起码会在4000点以上或者是5000点以上,就大盘指数来看,现在肯定还不是顶点,更何况这两天大盘虽然疯狂,但是获利的人有多少呢?我相信即使是满仓的人也有很多踏空的,毕竟这两天并不是普涨,更多的是券商在拉指数。
不过因为前几个交易日的疯狂上涨,按照技术理论来看,股指上涨过程中存在几个缺口,近期可能会有回调,换句话说:可能是个阶段性的顶点。
综上:“鸡尾酒会理论”经过这么多年的验证不说完全正确,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的,现在这些“平时不炒股的亲戚”还只是询问股票,股市还只是一个阶段性的顶点。如果哪天一些完全没有研究股票的人开始推荐股票了,一定要告诉我们,这个见顶的信号就很明显了。
(温馨提示:上述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意见)
挣钱不易,将本求利。我是@易将学财,更多通俗财经理财知识欢迎关注!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经济学书籍?
谢邀!由简单到专业排名~
1、《经济学原理》,难度指数:★
曼昆(Gregory Mankiw)的这本《经济学原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没有任何基础的人都可以至少学懂95%。这本书没有任何高深的理论,而且基本上所有理论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观易懂。这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就是知识覆盖面很广,传授的是广义的经济学原理。比如像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学科,在这本书中都被浓缩成为一到两章的内容。因此,通过学习这本书,初学者将有望对经济学的主要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国内目前销量第一的经济学入门读物。曼昆在书中归纳出的著名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也是国内很多教材百抄不厌的对象。译者梁小民,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经济学专家,翻译的质量很高。总的来说,这本书浅显易懂,非常适合没有任何基础的投资者阅读。
2、《经济学》,难度指数:★★
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所著的《经济学》,是另一本全球闻名的经济学教科书,作者斯蒂格利茨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克林顿政府执政期间,是美国经济罕见的高增长低通胀的时期,而斯蒂格利茨正是克林顿经济智囊团的重要人物。本书与萨缪尔森版《经济学》不同的是,本书重视不完全竞争和信息经济学,且加入了一般教科书中没有的“博弈论”一章。 斯蒂格利茨非常重视中国,他特地在该书开头为中国读者写了一封信。斯蒂格利茨说:“《经济学》(第三版)更系统、更科学地为读者提供了这些原理,使读者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现阶段的问题,还可以了解中国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 该书的很多章节都特别有趣。比如在讲到垄断市场的概念时,引用的是我们熟悉的微软反垄断案为案例。毫无疑问,这些有趣的、贴近生活的案例,对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该书的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该书不仅教会了读者怎样理解新经济现象,怎样解释数字时代的经济问题,还告诉了读者怎样评价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怎样看待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经济转轨。总的来说,这本书特别贴近时代,贴近中国。
3、《经济学》,难度指数:★★★
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的这本《经济学》,真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不说别的,单说出版次数吧,它自1948年初版以来,已经再版到了第18版了。该书作者萨缪尔森,是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家》认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重要的影响。”这本书早年的中国读者,有的已经成为了大金融家,有的成为政策制定者,还有的成为了最著名的经济学教授。总的来说,它是一本质量非常高的经济学教材。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这本书,难度要略高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但仍然是一本针对初学者的经济学教材。这本书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论述非常严谨,此外它也是国外累计销量最高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这本书是经济学业余爱好者必读的一本书,也是各级干部的办公室书架上必摆的一本书。
1.1 《“错误的行为”》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著;Thaler是个地道的行为经济学家,他也是2015年美国经济学会主席(PS:2016年的美国经济学会主席也是个行为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难道行为经济学要崛起了啊?)。Thaler入行为经济学的行当稍晚,他是从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理论起家的。现在Thaler也算是行为经济学元老级人物了,这本《错误的行为》有点像学术回忆录,对他研究的问题,以非常通俗易懂的写法著作。阅读这本书,也算是能够阅读行为经济学在美国的发展史了。
1.2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著;Kahneman,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是第二位得诺奖的心理学家,第一位是司马贺(Herbert Simon)。Kahneman也是行为经济学的元老级人物,但说他是行为经济学创始人非常不准确。在他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涉足相关研究了,只不过Kahneman构建了行为经济学的整合理论——前景理论,算是行为经济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人物。这本书也是Kahneman对他学术生涯的总结,只不过写法非常通俗易懂,阅读它也可以了解行为经济学在美国的发展史。1.3 《决策与判断》斯科特·普劳斯(Scott Plous)著;Plous是个很会写书的人,但他本人在行为经济学历史上是没有学术地位的。但不可否认,他写的这本《决策与判断》非常非常非常有意思,写作思路也非常好,我一直认为,这本书是想了解行为经济学的同学的首选!美中不足的是,《决策与判断》一经推出就停止更新了,Plous本人转行做动物研究去了。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只停留在2000年以前,现在看起来非常老掉牙。阅读这本书,你能了解行为经济学的大致脉络,但没有办法了解其新进展。1.4 《怪诞行为学》丹·艾瑞里(Dan Ariely)著;喜欢Ariely,他总是说自己是个心理学教授(事实上也是~。Ariely非常幽默,写的东西很风趣,是行为经济学中的明星老师。很多人第一次了解行为经济学就是通过这本书,以及他的MOOC。但他和Thaler与Kahneman相比,在学术上则逊色不少。但怎么说呢,毕竟是科普文,《怪诞行为学》还是很不错的。不过要买就买第一版吧,第二版以及新出的第三版非常不建议看,狗尾续貂之作。1.5 《助推》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卡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著;仍是Thaler的书,看这本书,你可以了解一个问题,行为经济学怎么用于公共政策上?正如它的名字所表达的,如何“助推”公共政策。所谓行为经济学要顶天立地,它怎么造福全人类呢?书有点老了,是2009年写的。现在,行为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受到政府的注意。比如美国有专门的行为经济学小组,为国家建言献策。英国政府也于2010 年成立了隶属于内阁办公室的行为洞察力团队(Behavioral Insight Team)。不知道中国government什么时候会重视行为经济学研究。1.6 《管理决策中的判断》马克思·巴泽曼(Max Bazerman)著;Bazerman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也是行为经济学中的明星级人物,和Kahneman有很多合作。但近几年感觉Bazerman退隐江湖了,已经没有什么新研究了。由于作者的专业背景(商科),这本书着重探讨了行为经济学如何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所以,这是一本行为经济学理论用户管理实践的好著作。
1.7 《理性犯的错》托马斯·吉洛维奇(Thomas Gilovich)著;Gilovich也是行为经济学中的元老级人物,他更是社会心理学的泰斗。这本书更偏向心理学科普读物,围绕着“理性”展开。经济学强调“理性人假设”,这本书则介绍我们的理性在哪些条件下会变得“不理性”。这本书似乎一直被人们忽视,它着重讨论了行为经济学中的六个重要主题。1.8 《别做正常的傻瓜》奚凯元(Hsee)著;说了这么多,再推荐本以汉字书写的科普读物。奚凯元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他本人是华裔,因此这本书是以中国人的叙述方法撰写的,所以读起来会和以上的读物有一些不同。但相同的是,非常有趣、易懂,真是又好玩又涨姿势。1.9 《钓愚》 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著。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著作,从心理与行为视角分析市场的“非理性”,值得一看。
2 专业著作类2.1 《行为经济学》Nick Wilkinson著,贺京同译;【教材】如我们所知,行为经济学兼有新古典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色彩,因此目前国际上有两种研究范式,一种是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基于效用最大化的数学演算),另一种从心理学视角出发(行为实验、脑研究、动物研究)。题主的专业是金融学,因此推荐这本从经济学视角写作的“行为经济学”教材。译者贺京同老师也是南开大学行为经济学扛把子。这本书与传统的中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是一致的,只是对原有理论的不足进行了阐述,比如补足了显示偏好理论的缺陷。
2.2 《神经经济学:决策与大脑》Paul W.Glimcher,Ernst Fehr,Colin F.Camerer,Russell A. Poldrack等著,周晓林和刘金婷译;【教材】现在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已经借助脑成像fMRI,脑电ERP,以及经颅磁刺激TMS等技术,研究经济行为是如何在大脑内发生的。简单说,就是还原经济行为,分析不同行为是由大脑内哪些区域完成的,试图把经济行为分解成神经活动组合。相关领域已经积攒了一批大牛,也已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神经经济学(Neuroeconomic)。可以说行为经济学是神经经济学的摇篮,而神经经济学则是行为经济学的未来。《神经经济学:决策与大脑》是第一本神经经济学领域内教材,这本书大概在2010年出了中译本,早些年刚出的时候我读过原版。译者周晓林教授也是北大认知所的主任,国内比较早地研究了决策的神经机制。2.3 《超越经济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与社会偏好》叶航等人著;【论文集】上面两本都是舶来品,这一本是本土著作。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ICSS)出品,叶航教授(经济系前系主任)领衔。ICSS是国内行为经济学研究非常前沿的一个团队。本书是ICSS成员近几年所发表的中文论文的合集,这些论文多发表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南方经济》等刊物上,其中又以综述类居多。看这本书,可以了解国内研究者在行为经济学上做了些什么。而且里面的综述文章,可以帮助了解国际上最新的进展有哪些。叶航教授比较偏神经经济学,所以读这本书,可以让你认识一个你所不了解的经济学世界。2.4 《神经经济学分析基础》Paul W.Glimcher著,贾拥民 译;【教材】作者Paul W. Glimcher也是《神经经济学:决策与大脑》一书的作者之一,译者贾拥民是ICSS一员。这本书是在2010年出版的,2016年下半年出了中译本。从经济学的困境,到行为经济学中的“异象”,再到神经经济学的解释,一气呵成。该书可以从宏观上把握行为经济学的发展、成熟,学术研究必备。
2.5 《决策心理:齐当别之道》李纾 著【专著】中科院心理所李纾老师大作,李纾团队应该是国内决策心理(行为)研究做得最好的团队,没有之一。在国际学界上,有着自己提出的独创性理论,也就是本书的名字——齐当别(equate-to-differentiate)。本书侧重阐述风险决策、跨期决策研究,而决策研究又是行为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这本书似乎也是李纾老师第一本个人专著吧?其中汇集了他从业二十余年来的学术思想。推荐一篇介绍这本书的书评,发表于期刊《应用心理学》,链接在此,应用心理学最后一篇文章。2.6 《行为经济学新进展》Colin Camerer著,贺京同译;【论文集】Camerer是行为经济学当之无愧的大牛,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种子选手。这本书收录了1990-2003年行为经济学重大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所以里面的问题都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可以结合上一本教材阅读。不足之处,本书只收录到了2003年。对于学术研究而言,2003年都太out的了;但对于了解行为经济学(特别是行为经济学在学术领域的现状)会大有裨益。感谢@陈茁纠偏。推荐几个低风险的收益不错的基金?
1.货币型基金风险最小,可以说无风险,收益也最少,比定期存款略高一些,年收益在2%-3%,好的公司有华夏/富国/嘉实/南方/博时等;
2.债券型基金风险较小,收益较少,但08年的收益超过了远远定期存款,希望避免风险又超过定期存款,建议你买债券型基金,如交银增利C(申购和赎回都不要钱,且08年的业绩非常牛),华夏债券A/B(华夏基金,基金中的战斗机),广发强债(机构力荐),建信稳定增利(08年业绩非常牛),以上可按比例买入;以下是风险较大的基金
3.长期股票(指数)型基金投资,可以每月定期定额定投几只股票(指数)型基金,建议每月定投300-500元,推荐基金有融通深证100指数基金(后端收费),富国天瑞股票型基金(后端收费),广发稳健(后端收费),荷银成长,华宝先进成长等,股票(指数)型基金一定要长期投资(持有并定3年及以上)。 答案补充 办一张建行借记卡,开通网上定投基金业务,就可以在网上随意设置了 答案补充 开通网上定投基金业务,要是工作日(周一至周五)9:30-15:00才能办理
注册制下如何选择真正的优质股票?
你好!
注册制是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度改革,大势所趋。
在注册制下,我们需要做出一些改变,去适应新的规则。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财富自由,希望自己能够自由,有尊严,有自信的活着。
我们这个社会说白了,想要实现阶级跃迁,实现人生台阶的进步,大体上有两个方向,要么当官,要么做生意。前者不讲,后者也挺困难。特别是在这个全球经济出现困难的时候,如果手头真的没有好点子,好想法,好人脉,创业或者做生意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并不容易。想实现财富自由不是光想想就够了这么简单。想要获得更多,就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
做企业的老板做什么
我们散户朋友买卖股票,可能怀有短期暴富的想法,但是经过统计证明,大多数人终归是亏损的。优秀公司的老板,总经理,他们每天勤勤恳恳,有的甚至无法照顾家庭,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经营公司上面,看看我们的上市公司,每年复合增长有百分之二十,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了。这背后有多少优秀企业家,公司老板,科研人员,业务人员的共同付出?我们却总是认为自己有比他们更强大的能力,每年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实在是过于自信了。
我家的孩子更佳优秀
兼听则明,我们买入公司的股票,就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但是好多人听不得别人说自己家的孩子不好,只要有人说我们买的股票不好,恨不得割席断义,老死不相往来。只要有人说我们买入的股票如何如何的好,就沾沾自喜,心生愉悦,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又怎么能综合判断各种信息呢?接受别人的意见,自己加以甄别,对公司也是再认识,对自己也是再提高。识别优秀的公司是每个投资者应该具备的根本基础能力。对于投资而言,耳朵这个器官千万不可自我过滤,眼睛这个器官也千万不可睁一只闭一只。
要有二重思维
什么是二重思维?简单讲就是接触到一个事物,一个信息,自己要会反向思考,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比如当年的限制三公消费事件,人们认为从此高端白酒可以说寿终正寝了,却不知他下沉到了另一个消费群体了。以贵州茅台为首的高端白酒不但没有消沉下去,市值也屡创新高(不推荐股票,不涉及交易)。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需要自我判断,多从几个角度去思考,去辩证。投资就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
牛市来了的狂欢
大概每个人都渴望牛市的到来。因为牛市来了意味着股票的上涨,市值的提升,就可以赚钱了。实际情况却不一定是这样的。对待股票不要把它看成频繁交易的筹码,熊市中更不要从众恐慌,对于熊市我们部拒绝,因为你可以抱回心怡的股票,对于牛市我们不期盼,那需要水到渠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