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逆向策略,为什么4S店的大灯要四五千?
为什么4S店的大灯要四五千,网上买的才几百,质量 差很远吗?这个问题肯定困扰很多车主朋友们,因为车主 朋友们,去到4S店维修车辆,但是总是觉得价格比较贵。 然后自己打开了某宝,看到一样的配件,但是价格比4S店 便宜了好几倍,外观看上去都是一样的,型号也都是可以 用在自己车上的。这样的话到底是4S店宰客呢?还是因为 产品在质量上确实不一样呢?
大家选择在4S店修车,原因都是一样的,4S店的优势 在于使用的是原厂配件。
原厂件:是由主机厂指定配件供应商生产、并且得到 厂家的认可,不仅在供给主机厂生产线批量车生产的同时 ,也同时会供货给4S店等官方正规的渠道,用来给商品车 维修更换。由此可现4S店的原厂件其实是和原车装配的配 件一样的来源,只不过是供货的途径不一样,但是渠道是 一样的。
副厂件:是指外面那些没有资格供应主机厂制定的零 配件的加工厂,再通过一些渠道获取到原厂的配件之后, 自己进行逆向的复制和改装的配件。
这样的话就造成,两种配件的这个质量差别比较大, 其实原厂的大灯和副厂的大灯拿在手上的感觉是完全不同 的,原厂的大灯拿在手上有比较明显的厚重质感,那些副 厂的大灯入手一般都会比较轻,最重要一点就是,原厂的 大灯随处都可有的本品牌车型的标识,但是副厂的大灯不 可能会有的,而且在大灯周围的密封胶和塑料的边缘会很毛躁不平整,这种两种大灯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很多人一眼可以区分出的。
还有另一个方面,副厂大灯比较容易发黄和起雾,正常情况下,使用一年左右,副厂大灯便宜的原因就会显现 出来。打个比喻的话,如果装车的配件品质100%的话,那4S店的原厂配件品质是95%,市场上的副厂件就是80%到50%!一般来说外面市场上所谓的原厂配件,虽然价格跟4S店的相差不大,但是质量的话就没办法说了!如果是大灯,市面上所谓的原厂件,基本上用个3-5年表面就会发黄,并且比较容易龟裂,4S店的品质比较有保障!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
为什么一些国人却优先买米其林普利司通等轮胎?
国产轮胎那么便宜,为什么一些国人却要买价格比较贵的米其林、普利司通等轮胎?
从原材料上来说,其实国内外轮胎差不多,很多国际大品牌都在国内生产,或者在橡胶原产地生产,在全球采购的背景下,轮胎的橡胶基本都来自东南亚国家。造成国内消费者更喜欢选择国外轮胎,其实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对于国外品牌的信任
从性价比来说,国产轮胎自然是完胜的,例如很多国外品牌的一只轮胎就超过了1000元,而国产轮胎大多在500元以下,而且国产轮胎能够行驶的里程可能还更长。但是,轮胎不同于其他汽车用品,它不仅关心到性价比,还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所以,很多消费者出于过去的认知,偏向于选择国外品牌。
2、舒适性的差别
在耐磨性上,国产轮胎普遍比国外轮胎做的要更好,比如说朝阳用的贝卡尔特钢丝帘线、三角轮胎用的耐用胎面复合胶,都是耐磨性的典范,但是在舒适性上,国产轮胎还普遍不如国外轮胎。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静音方面,国产轮胎还没有拿得出手的静音技术,基本都是在模仿国外轮胎。而国外轮胎如马牌有消音舱技术,两者在胎噪上可能差了3-4个分贝还不止。第二是在滤震性方面,因为要考虑到耐磨性,国内轮胎普遍偏硬,在滤震性上不如一些国外品牌。
3、运动性能的区别
除了舒适性,在运动性能上,国产品牌距离国外品牌轮胎依然有差距,或者说,国外品牌在耐磨性的同时能够兼顾一定的舒适性和运动性能,能够达到比较均衡的综合性能。比如干燥路面100km/h-0的刹车距离,某媒体曾经做过测试,国外的轮胎如普利司通、固特异普遍能够做到40米以内,而国产轮胎基本都超过41米,相差1.5-2米的距离,虽然看起来不多,但是在紧急情况时,可能就决定了事故发生与否以及事故的受损情况。
4、国内外轮胎定位的不同
国外轮胎价格贵,国内轮胎价格便宜,以及国内品牌大多主打耐磨,而国外轮胎有偏向于舒适性的轮胎比如米其林浩悅系列、马牌CC系列,也有偏向于耐磨的轮胎比如固特异等,也有比较均衡的如普利司通泰然者系列。造成这种差别的,更多的还是因为定位的原因。
打个简单的比方,在华为手机出现之前,绝大多数国产手机走的都是性价比路线,当性价比路线时,必须更多的聚焦手机核心性能,比如处理器、续航,但是在相机、屏幕、软件调教等等方面不如国外手机品牌,因为这不是手机的核心属性。
轮胎也是如此,对于一款性价比轮胎来说,耐磨是核心属性,因为轮胎是损耗品,注重性价比的人群会优先选择耐磨的轮胎。目前,国内轮胎厂商绝大多数走的还是性价比路线,需要一家龙头企业率先发力高端,打造出性能均衡的高端产品,但是很可惜,目前还没有,所以对于一些追求舒适的车主来说,国外轮胎就是首选。
我们期待国产轮胎中能够早日出现一个像华为一样的品牌,而在现阶段选择轮胎,如果偏向性价比,国产轮胎依然是最好的选择,花更少的成本可以跑差不多甚至更高的里程,但是如果你偏向隔音、舒适性,国外轮胎依然是更好的选择。
话说大家都是如何投资理财的呢?
最近去参加一个朋友聚会,不可避免的还是聊到了房子和工作这种敏感话题。
按理说,大家过的都不错,但是每个人的脸上丝毫不见得意,只有焦虑和疲惫。
不敢辞职、不敢生病、不敢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为什么呢?很简单,没有存款,没有额外收入,有的只是一份工作,玩不起。
其实这无关工资高低的问题,而是源于我们的个人习惯。
工作只是生存的手段,可说到底还是想要拥有更多的钱,实现财务自由,从而拥有更多的选择。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月光、没存款、加班多、不敢辞职、不敢玩耍、看不到未来的现状呢?
我们可以利用一个直达目的的手段,那就是——理财投资。
其实现在很多人的理财意识蛮强的,但是却对理财一知半解,导致干理财不见钱。
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理财误区造成的。
01
忘记最根本的理财手段——存钱
存款几乎没有,花钱大手大脚,甚至于花费透支。
其实财富的积累非常重要,存钱是最根本的手段,建议每月除去必要的房租,水电,生活,其余拿出40%固定存取。
02
紧急备用金不充分
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股票、基金、房子一大堆,但是用于救急的现金很少。
建议拿出3—6个月的工资作为紧急备用金,其中拿出一部分钱用于给自己以及家人买保险,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一旦生病或者发生意外,将给家庭带来巨大的打击。
03
投资手段良萎不齐
喜欢跟风,看别人投啥,就投啥,没有自己的主见,例如有人说最近股市不错,挺赚钱就跟着去了,结果自己被套了。
所以以后自己不懂的不要瞎碰。
要不就是投资手段单一,说投资房产,就一下全砸房子,压根不懂鸡蛋不放一个篮子的原理,这样容易导致一锅端。
所以以后应该分散投资,股票、基金、黄金、房子等,各投一些。
04
没有长期规划的思维
只知道一味低头赚钱,却不知长期规划, 完全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
其实理财就是通过对家庭资产状况和理财目标的分析,制定长期的科学规划,让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最终达到财务自由。
长期稳定的投资,才有助于资产增长。
例如你今年投资,收益达到10%,可是明年没有任何投资收益,或者收益为负,那就不叫长期稳定的投资。
总结
所以为了实现资产的稳定增长,建议建立长期的投资计划,合理分配资产,进行有效投资。
例如10%用于应急资金准备,以及未来3到6个月的生活支出等。
20%用于给家人购买保险,运用高杠杆,预防风险给家庭带来的打击。
30%用于一些高收益投资,例如股票,基金,银行理财等。
40%用于固定存款,以及一些长期稳定,安全的投资。
这样不会因为某一投资账户出现问题,而导致影响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有效投资,实现财务自由。
大家对更多社保、保险知识感兴趣的,欢迎关注《小司淘保》的今日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