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语v760,展讯cpu怎么样?
展讯的CPU很低端的,所以不要指望它能是什么性能强悍手机,主打低价的。
展讯目前最好的CPU是SC8810,手机有:联想A288T,A278T,A298T,A218T三星S7568I酷派8076,8050,8020,8056天语T619,T760,T580,T621,C666T,C960T尼采S300邦华I5勒派g3中兴U793金立GN168T海信T912
天宇cts632r8全站仪使用说明书?
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 A。
2)设置 A 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 0° 00′ 00 〃。
3)照准第二个目标 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2.距离测量
1)设置棱镜常数。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 760mmHg 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 0ppm。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4)距离测量。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联发科当年也是可以和高通掰手腕的?
联发科当年活得那么滋润是因为卡位卡得很精准,但话又说回来了谁能保证抛硬币的时候一直抛出人字头这面呢?
联发科是1996年从联华电子分拆,起初主要的产品是CD-ROM芯片、高清电视芯片、无线通信芯片。在DVD火爆的时代,一半以上的DVD都是采用联发科的芯片组,当时联发科99%的收入都来源于DVD芯片。原因是联发科将DVD视频和数字解码的2个芯片组合到了一个并提供软件的解决方案。
2000年开始有钱的联发科开始投入无线通信基频和射频芯片的研发,2003年开始削减数位电视和液晶电视控制芯片的研发,全面进军移动芯片产业,和高通、德州仪器开始角逐之路。联发科取得了成功,因为采用联发科芯片的手机只有老牌巨头的零头。
直到现在提起“MTK”,人们都会想起疯狂刮起的那一阵山寨之风。那时市面上流通的所有的山寨机都是采用MTK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区别仅仅只是一个塑料壳不同。除了整合处理器、基带芯片和WiFi、GPS、FM、蓝牙等之外,联发科甚至连应用也帮产商做了。
甚至连之前的品牌商波导、天语、长虹、TCL、金立等都是MTK一站式平台的设备承载产商。这个过程迅速的给联发科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和资本累积。
到了2011年开始新一轮的抛硬币,只不过抛出来的是另一面,智能手机刮跑了山寨机智能手机好像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变成了主流,联发科也转移战场到了移动处理器的制造行业中,2011年年末联发科首款手机处理器MT6573发布。2012年联发科又紧密地推出了MT6575、双核MT6577、四核MT6589等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2013年发布的MT6589T,首发于小米的红米1代。
这时联发科的日子并不太好过,高通、三星无论是从品牌、战略,还是芯片的制造工艺都给了联发科强有力的冲击。尝到了些许甜头的联发科开始进军中高端市场。联发科和高通的正式PK源于魅族和小米这对老CP之间的对比,魅族MX4和小米4之间的角逐,同时也是联发科的MT6595“真八核”和高通骁龙801之间的竞争。MT6595名声大噪,联发科的“高端梦”开始启航。
但这时恰恰时联发科梦碎的开始,联发科开始痴迷于多核芯,给了高通完全反超的机会。尽管MT6595在处理性能方面比同时期的骁龙801略显优势,但堆核却堆出了大事。当时的20nm工艺显然不能压制住十核芯全开的Cortex-A72核芯和Cortex-A53核芯,导致发热严重还经常会出现降核锁频,也就是被人一直吐槽的“一核有难,九核围观”。
X10、X20等联发科确实通过不同的方法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但GPU图像处理能力、通信基带一直是联发科的弱项,大大影响了智能手机娱乐性能和综合的体验,这些都直接导致了联发科偏离了高端轨道。从2016年下半年联发科的营收开始下跌,预示着冲击高端市场失败,而中端市场也被高通逐步蚕食。
联发科这一低迷的现状直到2019年底天玑系列的发布才有所改观,联发科这是要重新起飞的节奏,重新回到原本的赛道。
总结联发科当初用最新的工艺做自己的高端手机芯片去跟高通上一代工艺做的中端产品竞争,终端领域性能强、耗电也低,销量自然而然就好,实际上却导致顶级芯片缺失。上了第一个8核之后联发科就产生了可以和高通硬刚的幻觉,为了拼跑分上了一些不合理的结构,GPU效率也完全被高通吊打。
只能说搞成现在这个样子,完全是联发科自己选择的结果,但谁又能保证自己回回都能选对、选好呢?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