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牌线,什么是题材股?
谢谢邀请。题材股指由于一些突发事件、重大事件或特有现象而使部分个股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题材),这些题材可供炒作者借题发挥,可以引起市场大众跟风。
讲一下最近非常疯狂的“独角兽”题材!通过两只股票的对比,大家可能明白什么是“题材”炒作!
电梯行业行业背景:
目前电梯行业整机制造产量已经到达了顶峰,随着房地产投资的减缓甚至下降,新梯需求在不断下降,甚至有可能出现断崖式的下降,跟中国股市一样。2013,14的总订单量都在55-60万台,今年会差一些,可能出现同比下降。但是存量电梯数量不断在增长,目前中国存量电梯据说已经达到了350-400万台,按照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城市化率,中国电梯服务台数总量应该达到800万台。新梯制造已经过了黄金时代,未来的黄金时代在维保。
康力电梯(002367)
广日股份(600894)
通过上面大家可以了解广日股份和康力电梯,主营业务相似,营业收入也从16年开始逐步缩小,两者走势应该是同步的。两者16年的走势,基本验证了这个观点。规模下降,利润下滑,股价下跌。但是从进入3月份以来,康力电梯就呈现强势表现,接连涨停。这就有个疑问,为啥康力电梯强于广日股份?
答案就在投资互动上面!
康力电梯拥有独角兽公司——康力优蓝的股权。所以其近期表现异常凶猛!
通过上面这个实例,就是想说明,其实题材股炒作,就是让股票拥有特定的特征(称之为题材),这些题材可供炒作者借题发挥,可以引起市场大众跟风。
有关于题材股的其他看法,欢迎评论一起探讨近期创业板不断上涨?
谢谢邀请!近期的"八二"行情,让人感到市场风格转换了。中小创不断上涨,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白马低迷调整。这种行情怎么看?
一、中小创春天来了吗?
(一)先看中小板估值和指数
1.看估值,如下图
截止到昨天,中小板市盈率40.65,距离历史估值底部以及合理的市盈率30倍,还有一定空间。但前期最低点2016年初时的市盈率已经接近30倍,而且到现在已经筑底了两年,也许,这轮行情已经从2016年开始了,已经2年的预热行情了,目前的市盈率只是在路上的市盈率。还想回到30倍吗?也许有难度了,看看下图的形势图吧。
2.看走势,如下图很明显,中小创从2016年年初到最高点,最大上涨36%,目前已经接受了年线的考验,只要震荡整固后,有效站上60日和120日均线,将会率先走出一轮上扬行情,这很可能就是接替上证50调整的主力军。
(二)看创业板估值和走势
1.看估值
上个交易日市盈率45.99倍,对应前期最低点时的市盈率大概正好40倍,属于合理范围。难道前期的1571正好是创业板启动点吗?对应的创蓝筹市盈率要更低些。不妨再看看创业板k线图。
2.看趋势创业板一直处在中长期均线向下的熊市状态,上图是创业板的周k线图,明显的底背离已经一段时间了,酝酿了很久的向上力量。
近期的强力反弹,很可能演变成反转行情,或者进入宽幅震荡筑底行情,需要特别重视。
二、看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和上证50指数,由于前期上涨幅度较大原因,正处于中期调整状态。我已经在其他文章分析过很多次了,不再赘述,只提供结论。
三、采取的对策
主力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看清楚大趋势,而不是日内行情,也许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目前,中小创板块反弹力度强劲,但已经到达前期阻力较强区域,短时间可能会有调整。短时间调整后,中小板可能会走出底部行情,创业板会开始筑底,一改先前不断创新低的历史。所以,在中小板上,应该逐步建仓,待中期趋势明朗后加仓。创业板可以开始关注,做好底部筑底区间的宽幅震荡行情。
上证指数和上证50包括沪深300正处于中期洗盘过程,可以等低吸纳,但目前不应该重仓此板块。待洗筹完毕后,再次启动时重仓跟进。
把握好节奏,是当前的关键。
您的点赞是对我劳动的最大鼓励!关心关注我,一起讨论行情,互相学习交流!您有什么看法和意见,请在评论区留言。
筹码更为集中而股票却一直下跌?
大家好我是投资观,是一个研究股票投资十多年的老股民。炒股人都知道股民人数越少代表股权越集中,股价就会按照少数人的意愿运动上涨的概率大,但是股权集中并不代表股票一定会向上运动也可能会向下运动的。股权集中的股票也是分情况的,在以下情况下股东人数减少,筹码集中时股票价格反而会下跌。
一,涨幅过大的情况下股权集中股价也会下跌。如图所示的中国建筑,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列超过70%,而且股东人数不断减少股权越来越集中,但是中国建筑的股价却一直在跌。原因是股价涨幅已经够大了,自股灾以后中国建筑被安邦举牌股价不断上涨,股价已经接近牛市时候的股价了,这样的情况即便是股东人数减少了,股权集中了股价还是会跌来的。
二,银行等国企。股东人数减少,股权集中股价反而一直下跌多会出现在一些超级大盘股,比如银行,证券,保险等国企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简单,这些超级大盘股的股权都比较集中,国家控股比例都会超过50%,甚至更多,像银行股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90%,由于盘子大,市值达,即便是股东人数有所减少也不会影响股票原有的趋势,所以出现股东人数减少股价反而下跌的情况也比较多。
三,次新股。次新股也是经常会出现股东人数减少,股权集中但是股价却一直下跌。如图所示的至正股份就是这样,去年三月份上市的,跌了近一年的时间了,股东人数也出现了减少,股权也比较集中。次新股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解禁,新的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后会出现解禁,很多次新股都是这样上市后面临这大幅度的解禁,这样即便是股权集中也不会让股价上涨,大幅的解禁对股价来说是利空的。
四,大资金出逃。如图所示浪莎股份,拉沙股份的股权是比较集中的在17年的时候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70%,但是在高位出现了图中所示的大资金出逃,导致股价不断下跌。不管股权多集中的股票在面对利空和大资金出逃的情况都会导致股价下跌,甚至出现大幅度长时间的下跌。
我是投资观,看完关注点赞,股票大涨不断。
补时12分钟合理吗?
合理
补时在足球赛上称伤停补时。通常足球比赛结束后都有伤停时间,时间都不确定,计算方式是由主裁判计算,通常是有球员受伤,换人等补时30秒(也可以视情况而定),在国际足球的一般规律下补时一般都在1分钟至5分钟之间,当然如果比赛进行的非常顺利,几乎没有什么时间损失,主裁判也可以不设立补时的时间。
在正规时间终了前,主裁判会向场边的第四裁判(两名线审以外,还有一名负责换人和举伤停时间的第四裁判)示意补时多少,再由第四裁判举牌向全场球迷和两队球员教练说明补时多久
董明珠与雷军开启新赌约?
董明珠与雷军又开新“赌局”了!2013年格力董事长与小米董事长雷军约定5年之期,看谁的营收能胜出,旧赌约已过。现在董明珠又与雷军开新了新的五年竞赛,谁会胜出?从增速和布局来看,我觉得下一轮竞赛,雷军反胜的可能性比较高。
先来看看10亿“旧赌局”在2013年12月的时候,格力电器的董事长董明珠和小米的董事长雷军共同出席了CCTV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将现场,当时雷军在颁将晚会上说如果五年后小米的营收超过格力,董明珠输给雷军1元,董明珠霸气回应要赌就赌10个亿,至此这场格力与小米的“10亿赌局”被大众所熟知。
五年过后,胜负如何?
小米集团的业绩情况:2018年实现营收1749亿元,同比增长52.6%,经调整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59.4%。格力电器的业绩情况:2018年实现营收2000.24亿元,同比增长33.33%,净利润262.03亿元,同比增长16.97%。
从营收来看,格力电器比小米集团多251.24亿元,高出14.36%。所以说这场“赌局”最终还是董明珠胜了,雷军输了。当然,此“赌局”并非真正的赌,而是双方较劲的一场竞赛。
“新赌局”开启,你更看好谁?虽然“10亿赌局”最终雷军输了,不过也并没有履约真的给了10个亿,而8月28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北京表示,跟雷军的10亿赌约已经结束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10个亿我不要了,还想再跟雷军赌5年。小米董事长雷军回应称:“我觉得可以试一下”。
从此话来看,董小姐依然是信心满满,雷军作为首轮赌局的“失败者”,姿态也放得比较低,称“可以试一下”。
那么你觉得下一个五年,谁会胜出?
我自己站雷军一方,小米仅用了8年时间从零做起,到2018年底时,和创办27年的格力缩小至14.35%,发展速度惊人,要知道在两人订下“赌局”的2013年,格力电器实现营收1200亿,小米实现营收316亿,格力比小米营收高出279.74%。所以从发展速度上来说,小米这几年远胜格力。
双方的都碰到了增长的烦恼不过,其实现在格力和小米,双双都碰到了增长的瓶颈。
虽然格力电器2018年营收增长了33.33%,但到今年一季度,格力电器的营收为410.06亿元,增速放缓至2.45%。格力一方面在空调行业需要应对美的和海尔的追赶,另一方面又面临前整个行业的增长天花板问题。
小米半年报实现营收957亿元,同比增长20.16%,增速明显高于格力,但较去年同期75.39%的增速也出现了大幅放缓,即便是和上一个季度27.15%的增速比,环比增速也在放缓。小米集团,一方面在手机行业面临华为和OV的夹击,另一方面也面临整个手机行业负增长的困境。
所以放眼未来五年,双方都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再启程,再发力。
两人未来的战略方向先说说格力一方
董明珠之前向新能源汽车进军,投资珠海银隆,但遭到了股东大会的反对,后以个人名义联合王健林等老板对银隆进行了投资,虽然银隆最近传出了不少负面新闻,但也可以看出董明珠急迫的转型愿望。之后格力参与了洛阳轴承的混改,并对海立股份进行连续举牌,意在不断完善产业链的布局。
董明珠去年提出要做芯片做集成电路,就算花500亿也要把芯片做好,甚至破天荒的在2017年度没有进行股票分红,把留存利润用于公司发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格力电器目前已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边界集成电路公司),该子公司已于8月14日核准成立,注册资本达10亿元。
而去年底格力公布30亿参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集团,安世集团前身为恩智浦半导体标准产品事业部,专注于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及MOSFETs生产和销售,应用领域包括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电信通讯、消费电子等,产品线超过1万种,客户数量超过2万家。同时格力电器还投资发展机器人业务,向工业自动化领域拓展。由此也可以看出格力在转型之路上的决心。
再说说小米一方
小米虽然是以做手机起步,但其发展触角已经不仅仅是做手机。小米通过米家打通整合了智能家居的生态链,很多人即便是没有用过小米的手机,但也有在用米家的智能家居家品,通过价格厚道的产品配合完善的生态系统,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智能生活入口,除布局空调外,在空气净化器、净水机、电磁炉等小家电上也有涉及,还众筹了小米智能门锁。仅以小米电视为例,线上销量目前已成为中国电视份额第一。
小米这些年来投资生态链企业已经超过100家。根据小米IPO招股书显示,其中有超90家企业生产智能硬件。目前小米自身与生态链企业互相协助,形成航母舰队群,共同前行。小米旗下的云米科技及华米均已经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而在2018MIDC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行,雷军宣布,小米IoT平台已连接了1.32亿台智能设备,现已支持近2000款设备,超越谷歌和苹果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物联网平台。小米最近与宜家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家居,进一步拓展物联网行业的决心很明确。
五年后谁主沉浮拭目以待上一轮的“10亿赌局”董明珠胜出,但小米增速上已经完胜,既然赌局已定,10亿元不履约,新赌局再设“赌注”也没多大意思了,不管是谁赢谁输,通过这种激励方式让董事长们更加拼命,给双方打了个大广告,均是受益者,最终其实都是中国企业的胜利。从扩张方向来看,格力的方向是工业自动化和芯片,而小米的方向则是智能家居万物互联。谁的战略将会更正确,这就需要时间给予我们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