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低于净资产,国企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低于二级市场价格能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吗?
能不能开展员工持股计划,要看看这只股票是不是便宜,怎么能知道是否便宜呢?
查一下每股的净资产,凡是净资产高于股票的,均为便宜股,而且还要分析它的持续赢利能力,还要综合分析其它指标,才能决定是否持股。
为什么民生银行的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
01,正常现象
这个在A股市场是正常现象,不仅仅民生银行,在很多时候,大部分银行都跌破了净资产。
虽然这个对比起其他行业来说,是一个挺特殊的现象,但是并不说明不具有投资价值,相反,我觉得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并不低。
02,很多人不喜欢银行股我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股民,所以我的投资方法,很多股民都不认同。
就比如银行股,很多朋友觉得银行股的上涨幅度不大,太稳了,没什么机会低买高卖,也就是说不值得炒;
也有人认为,银行股盘子太大,需要很多资金才能拉起,不像一些中小盘的股票,只要有机构有庄家,很容易就狂升一波。
03,投资价值不过我喜欢长期持有银行股,也有我个人的道理:
第一, 我对金融行业算是有一定了解,毕竟在这个行业工作这么久了。相比起其他行业,金融行业我更加看得懂。
第二, 银行股经常会破净,我也慢慢总结出我自己的方法,破镜的时候,逐步买入,等股市上升的时候,股价回升到净资产以上时,找机会卖出。
第三, 虽然这样的持有过程非常的长,但是因为银行股的分红还不错,所以即使持有,也有一定的回报。
第四, 有些银行股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港股往往有一定的折扣,我会优先选择港股,虽然上涨幅度更小,但是分红比例更高(因为股价低)
我一向认为,我没有能力不断的捕捉到这样的股票,可以短时间上涨10%,甚至百分之二三十。既然如此,我就只追求,一年下来10%左右的回报率。甚至并不要求自己每年都做到,但是5年平均下来,从来没有低于10%,这样就够了。
所以在证券方面的投资,我主要是持有基金,我买的股票也主要是金融大盘股。
财说得明白”,这里用简单的语言,把理财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已经发表的文章,包括房产,基金,银行理财,黄金等,有些热文已经收录在菜单里,请你关注,在后台查看菜单。为什么民生银行的市净率长期低于1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
不是只有民生银行股价长期低于每股净资产,而是几乎所有的银行股股价长期低于每股净资产。
目前有多少股票破净?除了银行股之外,还有众多的股票也在破净之下。比如8月1日数据,破净占比7.67%,有281家上市企业处于破净状态,其中包括近30家银行股。
破净股集中在哪些行业?主要集中于金融、地产、建筑等行业。比如金融行业平均市净率1.02,几乎所有的金融企业(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都处于破净状态;再比如建筑行业平均市净率为0.98,也几乎所有的能源企业处于破净状态。
破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要正确理解破净股价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不要被股评所误导,一只股票破不破净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它始终是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的。而所谓的价值就是市净率(每股净资产),股票市净率围绕1上下波动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波动期间。比如市净率为2与市净率为0.5都是合理的波动,但是市净率为10或20的就明显高估了,需要注意风险。
近日数据,上证市净率为1.42,深证为2.3,中小板为2.46,创业板为3.49。那么总体而言,创业板估值明显偏高,但也没有高到离谱的地步,比如2015年4月创业板就有点高的离谱了,接近10倍。
那么民生银行为什么长期处于破净状态呢?或者说为什么银行股长期处于破净?长期处于破净状态的不仅只有民生银行,几乎所有的银行股都处于长期破净状态,主要是因为该企业处于成熟企业,其未来所面临的可能是长期的衰退期,在估值方面它明显偏低。比如钢铁股和采矿业的股票,大多数也都处于破净状态,而相反处于成长阶段的创业板市净率往往偏高,因为其发展前景更大,资产升值空间更大。
银行股属于成熟企业,它的利润是可以看得到的,即它的成长性是看得到的,未来的资产(权益)增值空间具有局限性,估值也往往偏低。这好如你买手机,你是愿意买一部相对而言过期的高配置手机,还是愿意买一部当下配置比较低端的手机,比如苹果4与红米K20?比如电脑处理器是买第5代酷睿I7,还是买第9代酷睿I3?
因此,银行股长期破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市场给它的认可就是这个程度,因为它只值这么多钱。再好再新的机器,如果当废品卖,它只能是废品的价格,以它的本身价值只有间接的关联(比如什么材料构成),没有直接的关联。
净资产1042元?
股价5.93,股息9.4%,净资产10.42,高分红+破净的情况,很正常。
很多超级蓝筹股,都是这么个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很多维度去看这个事情。
1、这可能不是一只优质股,但一定是一家优质的上市公司。
优质股和优质上市公司,完全不是一回事。
所谓的优质股,就是让买入股票的人,都产生盈利,都能赚到钱。
很显然,破净的个股,肯定不是什么优质的股票,走势一定很不堪。
但这丝毫不妨碍这家上市公司,是一家能够稳定盈利的好公司。
任何高净资产,高净利润,高分红的上市公司,都是优质的上市公司。
只不过,评判股票是不是优质的标准,不仅仅是分红,净资产这些,主要还是价格,是市值。
再好的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没有赚钱效应,资金也是不会喜欢的。
股民做投资,要明确自己投资的目标,到底是优质的股票,还是优质的上市公司。
优质的股票往往能给到阶段性的回报,优质的上市公司,往往给到长期的稳定回报。
两者是不一样的,这是核心。
2、当下的市场风格,可能以炒作高成长为主。
如果你发现市场中,破净的股票一抓一大把,高股息的股票一抓一大把,就说明市场风格并不青睐这些股票。
所谓的市场风格,其实就是市场主流资金,想赚什么钱。
如果市场的风格,当下就在高成长的股票,甚至是题材股上面。
那么这些传统蓝筹股,就会趴在那里,一动不动。
因为传统的蓝筹股,往往市值很大,炒作起来非常的费劲,需要大把的资金共同发力。
现如今市场的结构性行情较多,蓝筹股想要驱动的难度就非常大了。
但这不代表这类个股未来没有上涨的机会,需要等市场风格切换过来,才有像样的行情。
至于是否紧跟市场风格,还是蛰伏等待机会,就看投资者自己的投资策略了。
投资策略没什么对错,各有各的好,找合适自己的来就行。
3、估值会有理性回归的一天,需要等待周期。
破净个股,市值不一定会重新涨到净资产以上。
但如果股息率有9.4%,又能够长期稳定的话,股价一定会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毕竟,9.4%的股息率,太诱人了。
现如今,哪有什么投资,每年能有9%以上稳定回报的,几乎是不存在了。
而且就算有,风险也是非常高的。
但是上市公司分红不一样,只要这家公司的业绩稳定,长期回报是必然的。
只要这家公司的业绩稳定,不会有什么倒闭风险,股价下跌的概率是越来越小的。
但估值理性回归,也是需要周期的,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想要投资这类股票的股民,需要耐心的等待,直到完成价值回归的时候。
股民朋友一定要明白一条铁律。
市场有自己的判断,股票涨就有涨的道理,不涨也有不涨的道理。
你认为好的股票,为什么不涨。
那是因为资金并不认为这是好的股票,至少在当下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如果未来股价出现了上涨,那只能说明在未来的那个时间点,资金判断这支股票是好股票了。
这就是股票上涨的逻辑。
资金炒作股票的本质,在于赚钱效应,其次是讲故事。
很多人理解的讲故事,就是画饼,其实不是这样的。
炒题材是讲故事,炒预期是讲故事,即便是炒业绩,依旧是讲故事。
无非就是讲故事的方式变了,讲的就是这支股票的业绩好,估值低。
这些的本质都是故事,都是吸引资金来接盘的一个理由而已。
股票的上涨,就是资金的接力,有钱才有价。
那些不涨的股票,不管基本面有多好,在活跃资金眼里,都是没有价值的。
只有一些长线资金,才会热衷于这些低估值的股票,进行长期的蛰伏。
大资金也有投资风格,散户要学会把握资金的风格。
对于股民来说,如果不太愿意蛰伏等待,更希望能够抓住行情的,就要记住以下几点。
1、换手率不足的股票不要参与。
那些成交量明显不足,换手率低迷的股票,尽量不要参与。
这类股票,不论基本面好不好,都不会在短期内出现行情。
说白了,资金还没有关注到这些股票身上,也就不会启动行情。
行情启动的本质,是资金的入场,也就会体现在成交量的放大,换手率的上涨。
换手率如果都起不来,短期就别想什么行情了。
2、只介入趋势向上的股票。
股票如果已经启动行情,那么趋势势必是向上的。
这里的趋势,并不是短期内的上涨,而是中期以上的趋势。
趋势不会因为几根K线而形成,趋势是连续的价格上涨带动起来的。
既然不愿意蛰伏,就没有必要去介入那些还在调整趋势中的股票。
因为那些股票的筹码还是非常混乱的,需要一个时间周期去沉淀,把筹码的问题解决掉。
另一方面,买入趋势向下的股票,短期内被套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这非常不利于资金的有效利用,很有可能会在所谓的底部,徘徊许久。
3、注重业绩预期,不注重过往业绩。
关于业绩这个问题,一定要多看业绩预期,不要沉迷于当下的业绩。
当下的业绩,是上市公司对于过去的一个总结,是一个滞后的公开信息而已。
资金炒股,是看未来的业绩能否有突破和飞跃,而不是当下业绩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炒股就是炒未来,过去的业绩,其实都在股价里了。
尤其是业绩公布一段时间后,股价的走势,已经把这个结果给消化完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股民,看着业绩去买股票,一次次都被坑的本质。
因为搞错了业绩和业绩预期的差别,和资金的节奏差了一个步调。
4、题材的爆发力,决定了股价的上限。
业绩决定的是股票价格的底线,想象空间决定了股价的上限。
资金就是冲着想象空间去炒作股票的,这是铁律。
任何大牛股,其实都是具备题材属性的,并不单单只是业绩好。
因为业绩好,标志着行业好,那同样也就是一个题材了。
所以,不要总说什么题材股不好,选题材才是最该做的功课之一。
业绩只是题材最终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结果而已,预期才是关键。
如果你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投资者,追求低风险,稳定的盈利,又愿意等待。
那么,高净资产,高分红的个股,确实是一个好的选择。
成长性和安全边际,每个人考量的不一样,选择就不一样。
选择成长性,那就要看股价的上涨能否和业绩的成长匹配。
选择安全边际,就要看股票带来分红收益等,能否具备吸引力,估值是否有吸引力。
不同的投资策略,决定了不同的交易策略。
至于孰优孰劣,时间会给答案的。
为啥市盈率还特别高?
净资产反映的是公司资产实际价值,而市盈率衡量的是股票投资价值,在公司资产实际价值和公司投资价值之间,还有一个预期未来的价值。如果企业尽管破净资产了,但是未来增长乏力,甚至亏损,那么其市盈率就会表现得比较高,甚至为负。
一、什么是净资产净资产(Net asset),是指所有者权益或者权益资本。
从会计的角度讲,净资产==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享有的权利;资产总额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存货等等;负债主要是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等。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净资产实质上是现有企业财务评估的市场价值,跟企业资产多少,及负债有关,不能看出未来净资产是否会增值,更看不出增值多少。
所以,净资产在企业重组、收购中往往应用比较多。
二、什么是市盈率市盈率是指股票价格除以每股盈利的比率。
从投资角度讲,市盈率=股票市价/每股收益。
市盈率常用的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计算时,市价通常取最新收盘价,而每股收益方面,一般用市场平均预估的收益为准,即根据公司业绩预估,由市场分析师的预测所得到的预估平均值或中值来衡量。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市盈率实质上是对企业未来盈利预测下的投资价值,跟股票现价以及未来盈利有关,不能看出未来企业盈利是增加还是减少。
所以,净资产在股票投资中以此来评估企业未来业绩如何,是否值得投资。
三、破净资产与市盈率之间的关系从市场数据来看,除了牛市过程中,大量破净资产大量分布在银行股、金属、公用事业以及亏损股,ST股等,那么这些破净资产股是否值得投资呢?显然不可一概而论,其中肯定有值得挖掘的价值股,但是大部分缺乏上涨动能,不被市场看好,甚至被市场淘汰出局,相信今后随着退市制度的严格执行,会有越来越多的股票退市。
另外一方面,我们看高市盈率的股票,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仅每股收益很低,甚至为负值,在上面提到那些破净资产行业中,就有不少是高市盈率股票,业绩增长乏力,或者亏损。
在投资学中,有个叫捡烟蒂的理论,说的就说股票破了净资产,市盈率又低,而且预期未来有良好的增长预期,企业业绩将出现大增,这样股票价格有大幅上涨的预期。
所以,股票跌破净资产,又是高市盈率,说明企业缺乏投资价值,企业业绩堪忧,投资者对企业增长前景表示悲观。
综上所述,破净资产了,市盈率还特别高是因为股价在下跌过程中跌破了企业现有财务价值,但是不代表未来业绩好转或有较好的成长性,导致目前或预期的每股收益非常低,甚至为负值,这样就产生了高市盈率的现象。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市场上有一种高市盈率,但一般不跌破净资产的股票,比如成长性非常好,尽管现在看不出业绩,但是预期未来有高成长性、高增长,这些股票一般拥有高科技,市场需求大、资产投资收益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