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回报,最新股指达到3345

恒浩网

成交回报,最新股指达到3345?

01A股牛市要来了吗?

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市场仍然可以关注结构机会,在阶段性的价值再平衡后,具备内生动力和长期发展前景的行业还有表现的机会。

成交回报,最新股指达到3345

从估值角度来看,上半年结束后,以采掘、房地产、银行、券商为代表的金融和周期蓝筹估值普遍位于历史低位,而以计算机、食品饮料、医药生物、休闲服务为代表科技消费行业估值已接近历史最高点。市场的估值差以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近期驱动估值再平衡的动力,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情况连续超出预期。

6月制造业PMI为50.9,连续4个月站在荣枯线上方。6月地产销售的恢复程度高于市场预期,上半年房企销售额同比也增长了15.8%。

与此同时,央行在6月30日结构性降息,继续强调对信用扩张的支持。在政策层面,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和提速,尤其是近期市场对于国内金融行业打造龙头券商的认知趋于一致,极大刺激了投资者对A股市场战略定位的认知,而券商行业本身的经营基本面和估值天花板均和市场的活跃程度形成正反馈,进而带动市场出现了突破式的放量上涨。

02消费现在上车来得及吗?

站在当前位置,我们仍然看好消费领域的长期发展。

在估值较高的大背景下,未来投资可以考虑这两个问题:一是板块的盈利是否足够稳健且超越市场、能够消化潜在beta波动带来的估值扰动?二是考虑长期机会和持有感受,投资者对重仓股的发展前景是否有足够坚定的信念。

相比之下,消费领域整体的业绩可见度最高,成长性低于科技医药但稳健性胜出,同时行业beta波动较小。同时,消费各个子领域之间的同质性较低,必需品投资策略、可选品投资策略甚至也存在部分强势的主题投资策略,均在不同市场环境和风格背景下为组合贡献了收益。

因此相比其他领域,消费领域的子板块轮动策略会由于投资逻辑的差异化而表现的更加有效。退一步讲,即使在当前整体估值较高的背景下,在消费领域,我们仍然能够找到估值合理甚至较低的价值白马,这些股票近期也正在伴随市场的估值切换、刚刚启动修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消费领域的长期前景伴随中国社会消费升级的大趋势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接受,这与科技突破、制造升级等驱动逻辑相比,消费领域的逻辑更加清晰、确定,消费组合所持有的底仓个股无论业绩、估值还是现金回报、股价回报等都更易于投资者接受。

03下半年消费持续增长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疫情不出现反复的情况下,可选消费有望稳定恢复,线下消费的恢复会导致可选消费的投资机会更加突出,而必须消费属性较强的公司会分化,对消费者有粘性的好产品依然会呈现出很好的成长性。

我们认为在本轮疫情过后,与疫情的长期相处将带动人们的出行、社交、餐饮等各方面习惯发生变化。这在短期市场上,可能表现为必需消费品和可选消费品的切换交替,基于子行业的基本面趋势,目前位置上可选消费品相对占优,主要得益于经济预期修复的逻辑,这是支撑消费板块的主要背景。

后续如果疫情反复超预期,经济预期重新下修,则可能需要再次关注必需品。但是除了这半年的股价表现,我们还更应该关注中长期维度上人们消费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变化,对应的是不同消费领域的估值中枢和天花板出现变化。

04必需消费行业前景如何?

我们关注的消费板块,包含的子行业众多,我们还关注家电、汽车、消费电子、教育、家居、医药等行业机会。

我们能看到,虽然中国经济整体的增速放缓,但是跨过刘易斯拐点之后,我国劳动力成本逐年提升,居民的劳动收入水平提升速度会持续高于经济整体的速度;这一方面意味着很多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需要思考转型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全社会的消费能力会持续提升,投资消费就已经是投资经济中比较好的赛道。

从中观景气的角度看,消费能力提升的过程中,人群的老龄化和对教育的重视是两条比消费整体增速更高的赛道,因此我们会在医疗健康、教育等行业倾注大量的精力。

另外,我们希望在消费的其他子版块发现更多长跑冠军,这其中包括有品牌护城河的食品饮料公司、化妆品公司,也包括有规模效应和产品创新的零售公司、家电公司等等。

05可选消费增长空间如何?

展望下半年,可选消费的看点应该是比较多的。包括国内经济活动和企业生产经营持续修复,可选消费类公司经营也是逐季度改善;下半年还有国庆中秋两大节日,消费旺季对需求的拉动较为明显,上半年被抑制的需求也会得到有效释放;展望2021年,不少公司的估值仍有吸引力,估值切换行情值得期待。

06投资者如果想要借道基金把握后疫情时代投资趋势,有哪些建议?

投资者要树立对A股市场的信心,建立长期投资的心态。市场即使遇到个别突发事件的影响,都不应该恐慌。我们对A股的底部不悲观,当前位置的A股市场,上行动力和空间都要大于下行风险。

近一年以来的A股的经历了外部摩擦、新冠疫情和3月份的全球疫情恶化、美元流动性危机恐慌这三次较强的系统性风险冲击,经过反复考验,我们预计未来即使有外部扰动,比如某些突发事件影响等因素下,市场破新低概率也不高。反而,考虑流动性不会趋势性收紧和自上而下盈利会逐季改善的背景下,下半年市场的点位中枢将会逐步抬升。目前的宏观景气高频指标超预期也佐证了我们对盈利的判断。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建设以投资者要对A股有信心。

其次,建议投资者更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和理解市场,选择具有长期价值的赛道和领域进行投资,分享中国转型发展的红利。

我们从资金与交易层面来看,市场的动力一部分来自“股民变基民”,而且基金产品在结构上不断向主动权益类产品和头部管理机构倾斜。

投资者可以根据披露的公开资料,分析某支基金产品的持仓特点,是不是符合您的预期收益率和关注的投资方向,是不是有长期稳定的收益回报;如果没有精力研究,也可以选择指数类的产品,比如沪深300或者中证500类的指数基金。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请 点赞关注或者分享给朋友吧!

空仓等待还是坚定持有成长股?

现在行情的特点:

--------

第一:绩优股一定会保持继续向上,一方面基金和国家队的标配;同时也是稳定证券市场的压舱石。

--------

第二:科技股,独角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也在大力的支持科技创新,无论是工业4.0,还是互联网+,以及新能源、大数据等等,这是以后中国和西方进行科技话语权和专利溢价的竞争核心。

--------

第三:如果说创业板去年遭受了重创……那么今年就要多多留意机会了。因为创业板指已经率先放量突破年线,比上证和深证都要强;而放量就意味着一些好的企业,也许就是为了的独角兽。

-------

第四:大盘的月线周线都没问题,日线也不算差,只不过跟我以前发的文章所说的一样……如果大跌之后反弹,一旦反弹过了年线,大多数是一定会回踩年线下方的,这是必然。今天最低点就恰好在年线下方,收盘又恰恰好在年线上方一点点。

-------

这种情况下,大盘的拉锯其实就是调仓换股的时机!……为了不要换错股,所以半仓到六成仓是最好的。

个人见解……沟通为主。

都美竹爆料吴亦凡?

都美竹爆料吴亦凡,是为了利益吗?

这事啊我还真亲身经历了,听老衲给你细细道来!

记得那天是一个38度高温的大中午,闲着无事在溜达,然后就看到路边有在卖西瓜的,瞬间感觉很想吃,就去买了一个。

也就在这个时候,付完钱刚准备走人呢。突然看到一条惊爆眼球的消息,

都美竹爆料吴亦凡!

当时就迈不开腿了,我听到他们都在热烈的讨论这件事,卖瓜的老板还很热情的砸了几个西瓜分给我们吃,我当时还挺不好意思,老板说大兄弟别客气,吃~吃~这瓜可甜了。我也就拿了一块吃,你别说这瓜确实挺甜,特别解暑!

刚啃了一口西瓜,老板就搬来几个小凳子,我和几个大哥大姐,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就一边吃着西瓜,一边震惊于这个消息!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这时候忽然一个阿姨大喊一声!哎呀!这天太热了,没空调啊!当时我们心里都一咯噔!对啊,我们为啥不去空调房里吃西瓜呢?然后我们就一哄而散了。

我抱着西瓜就往家跑,跑的时候脑袋里就控制不住的在想“美竹是谁啊,吴亦是谁啊”越想我心里越难受,我就立马转头跑回去了,到老板瓜摊一看,刚才的大伙都在呢,他们也都跑了一头汗!

大伙一合计,嗨!都不知道这两人是谁!又是一哄而散!

我转头抱着西瓜就跑了,到家的时候都已经快累中暑了,我麻利的打开空调,然后去洗了个澡,洗完澡我就舒服的躺在床上,手机连上Wifl看视频了。没一会就睡着了。

晚上睡醒就去吃饭了,坐在小饭馆,突然!我又想起了那件事!在瓜摊时大妈说的真对,空调房里真舒服!然后我就让饭馆老板给我拉面里加了个煎蛋🍳,毕竟老板开空调了,不热,我就想多买点吧,老板也不容易。

这就是那天我的亲身经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这是阴跌开始还是变盘上攻的信号?

谢谢邀请!

854亿,这个量是除了熔断外,刷新2014年7月21日以来新低。

地量地价,底部不远矣!

1.从6100点到1600点

经历牛熊转换,历时55周

2.从5178点到2600点

在34周打到2638点政策底,随后在55周确认市场底,走出了2017年的上证50结构牛

3.从3500点到2500点

2018年伊始50开始回落,大盘展开一年的回调走势,按照时间周期在38周走出政策底2450点,目前走到46周,距离55周还有9周的时间,用来检验政策底,同时也是夯实市场底的过程

这个位置持续缩量,不一定就是绝对的底部,不放量的反弹很可能会再次来个急杀。短线来说还是谨慎为宜,以防缩量反弹诱多,什么时候走出放量阳线再进场也不迟。

总之这个位置,政策底,技术底,市场底需要反复的确认,不断地夯实。

360上市跌停?

不是。

360过高的估值

市场对360市值很有争议,它的营收根本无法支撑目前庞大的市值。

目前360市值为3585亿,令人无想象的是360的市值竟然是网易的两倍,约等于京东,接近百度。

我们看看360在美国退市的时候的市值,不过区区93亿美金,也就是646亿人民币,回归A股就值翻七倍吗?

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360承诺2018年净利润不低于29亿元,就是承诺兑现,市盈率也高达100多倍,阿里巴巴和腾讯不过区区50倍。

个人认为360的市值不值这么多,比较合理的市值范围在1500亿左右。

所以慢慢跌到这个价格,360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60的难兄难弟

暴风市盈率曾经一度高达千倍,在经过漫长估值回归之后,暴风终于走下神坛,现在股价只剩下当初的零头(327元跌倒20元)。

360营收无力

近几年除了360浏览器和360搜索广告多起来之外,我看不到360有何新的变化,我总觉得360在收割它这么多年的投入了,不过360软件并非排他性的,不知道这么干会不会赶跑一部分用户呢。

在手机端的无力,从PC端必备的软件,变成手机端可有可无的工具软件。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上并无太大建树,360网盘直接关闭,转向企业用户。

360在手机市场、移动端上几斤毫无收获,曾经想要打败小米现在溃败成好几线的手机品牌。

阿里巴巴腾讯收购了那么多公司,360呢?就算百度也收购了不少公司。

360就靠广告赚钱,不像腾讯赚游戏的钱,阿里巴巴赚平台的钱,也不像百度有那么高的市场。

曾经霸气十足的红衣教主周鸿祎已经老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