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股东,京东摒弃华为携手高通

恒浩网

苹果的股东,京东摒弃华为携手高通?

消息是真的,大家第一时间很困惑,一个卖百货的咋就和一个卖芯片的混在了一起,但了解到真实情况后,也许就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了。

6月2日,京东和美国高通公司宣布升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启“5G远航计划”。主要目标:

加入我国5G新基建的阵营。加速5G行业的商用落地。对现有产业带来数字化转型升级。京东到底是干啥的,只是卖货的?

说起京东,人们一下子就会想起淘宝,也会想起拼多多,不就是个电商吗?说白了就是个提供舞台让大家在网上摆摊的,这一整,还真让人小看京东了。

苹果的股东,京东摒弃华为携手高通

任何一家互连网企业,如果只是表面赚点钱,而忽略了技术或者业和上的多元化投资,一旦业务失去支撑点,日子就难过了,所以,你看淘宝背后的阿里,京东了也是一样,本来京东初期的定位就在电器方面,在电商稳定之后,也会开辟多个营利和支撑点,与高通的合作就属于这个策略之中。

京东和高通合作的项目是什么

和高通合作什么?5G的终端产品,这个就多了,涉及到各个方面,当然手机也算是5G的中一个应用,其他应用就多了,包括物连网等。

1、5G新基建,帮高通卖产品

啥是5G新基建?粗暴地说,就是5G终端产品。当然也包括手机,当然核心枝术是高通公司,京东根据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等大数据,提供场景,双方进行研发。就是技术+运营=5G终端产品,来去占领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这和华为的5G技术本质上也不算冲突的,要知道华为的主要核心业务是5G网络建设和相关的网络产品,而京东和高通主要的核心业务是5G的终端产品,这就好像,华为是建高速公路的,京东和高通主要是造交通工具的一样。

2、加速5G行业的商用落地,如打通5G技术在物流领域的使用

作为一个电商,京东在物流和仓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可借鉴,高通技术+京东经验=5G物流应用产品。简单来说就是京东提出需求——物流在5G场景下的应用,高通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3、现有产业带来数字化转型升级

这个方面太大了,包括现有的所有应用到5G的行业,所需要的终端设备等。

京东和高通什么时候开始合作的

2013年的时候,高通和京东就开始了战略合作。比如“京东骁龙专列”,“骁龙专区”,“骁龙旗舰店”等,当时双方的合作推动了中国市场上4G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普及。

现在到了5G时代,所以合作继续,仅2020年以来,双方一起首发了超过10款手机新品。所以,5G商品已成为领衔‘新基建。

京东为何不和华为合作呢

因为京东本身就和高通合作,本次只是“升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所以本来就有合作,只不过属于产品延伸而已,所谓的升级吧。

那为何京东不支持华为与之合作呢?

1、京东一直和高通合作,如果中间更换合作商,势必造成损失。重新谈的新项目,很多问题要解决。

2、和华为合作,但华为什么态度呢,也不得而知,双方肯定要谈条件,这个也是未知数。

3、如果与华为合作,但由于美国对华为的管制,华为的硬件芯片能不断保证支持开发的技术要求,这些都是问题。

4、高通的5G虽说是Nsa组网模式,但Sa模式没有完全成熟前,任何一家也不会错过风口期。

京东关于对5G模式的考虑

首先5G分为两种组网方式, NSA非独立组网和SA独立组网。高通目前使用的NSA技术成熟,并已实现商用,SA目前还只是在小范内使用,华为的手机就使用了这种技术,未来必然是以SA为发展趋势,但现阶段我国正处于5G建设的初期,还是要以已经成熟的NSA为主,之后再慢慢的转向SA。这个中间有一段时间过渡,可能3-10年,所以京东的选择也是考虑了这些。

同时,毕竟现在华为多次遭到美国的“打压”,芯片的代工或将遭到困难,京东总不能在那等着华为吧,所以这次选择和高通合作,首先不能错过5G应用风口,如果你不合作,其他的商家同样会合作。

京东与高通的合作,对华为可能是好事

京东与高通的合作主要在终端的产品上,也就是所说的基建,当然对华为的手机有一定的冲击,但华为的核心业务在手机上吗?显示不是,它是在5G技术和网络的布局上。同时,中国市场那么大,手机终端的冲击毕竟是微乎其微的。

如果京东和高通合作的终端产品多了,对5G的基础建设需求量大,那么会促进5G建设的,是有利于华为的,这和马化腾投资5000亿搞5G基建是一个道理。

打个比方,华为是造高速公路的,也造小汽车,但总不能只跑自家的车吧。京东和高通就是造车的,车多了需求大了,对高速公路的发展需求更大吗,华为就可以接到更多的订单。

总之,合作并不一定是坏事,如果是对民族产业对国家不利的,估计不用我们说,国家就会把关的。所以看问题要看到本质。当然中国能有一家像高通那样的技术企业,估计也不会有京东与高通的合作了。

欢迎评价,谢谢点赞!

人工智能可以炒赢股票吗?

我认为好的交易策略可以做到盈利,当然好的交易策略写出来不容易。

(一)人工智能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人工智能建立在计算机科学、数学、数理统计等理论课程基础之上,不是空中楼阁。人工智能炒股其实就是程序化交易股票,说的高雅些就是量化分析与程序化交易,这是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阶段的一门专业课程,一些名校的金融硕士培养方案里有这门课程,如复旦大学等。

(二)具有现实可行的案例。美国程序化交易额占总交易额一半以上,据报道,位于纽约的程序化交易商Virtu Financial在连读5年的股票交易日中,只有一天亏损。

(三)国内期货市场支持程序化交易,基于人工智能的程序交易得到快速发展,有影响力的程序化交易平台有文华财经,开拓者等。

(四)程序化交易避免了人性的不足。个人买卖股票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并带有情绪化,人工智能炒股可以避免情绪化。

(五)中国股票经常暴涨暴跌,有的股票瞬间拉升涨停,对于有三千多支股票的市场,个人手工操作根本无法监控到瞬间拉升的股票,程序可以监控到并可能瞬间成交。

(六)在期货市场,笔者个人开发使用过交易程序,图二是我开发的交易策略,向下黄箭头是自动交易卖出信号,发出的信号具有明确向实用价值。对于上班族来说,上班没时间盯盘,用程序交易多了一种选择。

国内股票市场没有放开基于人工智能的程序交易,我想主要因为国内市场交易者80%为散户,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我想随着股票市场的成熟会有一天支持程序交易。

|

巴菲特成苹果第二大股东?

牛熊交易室统计3月1日最新的福布斯实时富豪排行榜数据显示,王卫身家高达289亿美元(约1986.5亿元人民币),超过马云的288亿美元(约1979.7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第二富豪。如果持续保持这个态势,超越王健林成为首富指日可待。

3月1日福布斯实时富豪排行榜

3月1日顺丰开盘再涨停,截止开盘,报73.48元,涨10.00%。连续五个交易日涨停,市值已超3000亿元,远超其他快递公司三通一达的总和。根据顺丰控股借壳方鼎泰新材发布的公告,第一大股东是明德控股,持股比例为64.58%,而王卫为明德控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 99.90%。顺丰的五日涨停,如果能持续保持这个态势,将直接把王卫送往首富的位置。

从今日早盘资金流向看,早盘大单流入近1000万,山东帮和深股通专用席位还保持持股不动的状态,从K线技术形态上看,量能持续缩小,新首富即将出现的情况下,名人曝光量暴增,使得该股在各大新闻媒体持续出现,个股被广大投资者知晓,名人效应和争相买入。

5苹果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是谁?

亚瑟·莱文森

目前最大的苹果个人股东是亚瑟·莱文森,共持有114.7万股苹果股票。

阿特·莱文森(Arthur D. Levinson)自1999年,担任美国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的董事会主席。2000年,亚瑟·莱文森加入苹果董事会,从2005年开始联合管理苹果董事会,服务于董事会的三个委员会:审计和财政、任免和企业管理、酬薪。

台积电为什么能垄断代工芯片行业?

虽说,台积电有着“高通,苹果,麒麟”等芯片的大大单,但是要说台积电垄断了芯片定位制造。那么,把三星,因特尔,中芯国际等芯片制造企业放在哪里了?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大环境和人才是分不开,台积电也同样如此。

个人觉得,台积电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米国为了打压日韩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需要再扶植一个新兴的半导体制造企业。第二:台积电笼络了半导体行业大量的人才”。也只有符合了这两个条件,台积电才发展成为今天的状态,基本上占据了所有高端芯片的订单。

米国需要一个新兴企业来抗衡日韩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晶体管制造国,而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已经威胁到米国自己的半导体公司。那时,米国的大部分电子公司都是进口日本的半导体产品,那么米国自己的半导体企业自然不满了。紧接着在1986年,就签署了美日半导体贸易协定,基本上在1996年之前,日本的半导体企业都在遵循美日半导体贸易协定。随着日本半导体在全球所占份额的减少,尤其是内存上。但是日本半导体企业放弃的市场份额并没有被米国企业得到,而是被三星给占据了。

如此一来,世界半导体制造分布也就日美日韩三国了。既然,日韩都各有各的优势半导体行业,那么为了制衡两国半导体的发展,米国又扶持了湾湾的半导体行业。像联发科,台联电,台积电都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米国之所以选择湾湾,主要是因为湾湾必须要依靠米国,才有抗衡的资本。米果认为,湾湾基本上是不会有不听米国话的那一天。所以,扶持湾湾的半导体行业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现在可以看到,基本上高端的芯片都是由台积电代工的,而晶圆制造产业也湾湾也有环球晶圆。要知道台积电的大股东是米国。

台积电有大量的半导体从业人才

就那,7纳米制程工艺来说,同样的DUV光刻机,在台积电就可以用于制造7纳米制程的芯片,而三星就搞不出来,这就是人才的优势。台积电的ZZM和LMS都是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人物,ZZM创立了台积电,而LMS推动了台积电芯片制程工艺的前进。可以说,LMS在台积电时,台积电的制程工艺是最领先的。当其进入三星后,三星的制程工艺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突破。在进入中芯国际后,中芯国际的制程工艺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由此可知,半导体行业领军人才是多么重要。

此外,在台积电的5万多名员工中,仅研发人员就有6500人,而且大部分都是高学历的。所以说,台积电拥有从事半导体行业的优秀人才,且宽松的外部环境。成为芯片代工厂的龙头也是正常的。

既然台积电在芯片制程上有绝对的优势,那么,高端芯片的设计企业肯定要找台积电。因为越小的制程工艺,意味着越高的性能,越低的能耗。现在的芯片竞争不就是看参数的么?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