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股东,腾讯淘宝这样的国外入股企业该如何保障中国股东的权益?
谢谢邀答
具体签明与公司基本信息,公司现有资产总额,具体的持股方式及比例,股数。利润分享,亏损分配如何退股。违约责任和合同争议处理办法,一,一签明。有外国股份有无差别实不知,可询律师。
供参考
腾讯可以反向收购大股东南非报业吗?
大家都知道,腾讯的主营业务虽然都在国内,但其实大股东并非是中资企业或者马化腾等创始人,而是一家叫MIH TC的外资公司。
MIH TC即“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它又被南非报业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Prosus控制着。
有人可能会问,腾讯作为互联网巨头,大股东为什么会是外资企业?
这就要提到腾讯和南非报业的渊源,简单来说,在2001-2002那个互联网行业寒冬里,资本并不看好创立刚满三四年的腾讯,都想抓紧把手中的股份抛售掉,落袋为安。
那个时候腾讯还在为资金发愁,就在投资机构都对连续亏损的腾讯避之不及的时候,南非报业站了出来,分别从原股东盈科和IDG手里收购了20%和13%的股权,然后又从腾讯创始人手里收购了13.5%的股权,累计占股46.5%成为最大股东。
所以当时南非MIH收购腾讯股权实际是相当于帮了腾讯一把。当然,无心插柳柳成荫,20年间腾讯迅猛发展,如今已是国内互联网巨头,而南非MIH也因得益于腾讯版图的扩张和超强的赚钱效应而赚的盆满钵满,早年收购股权所付出的3200万美元早就收回成本了。
以上就是南非MIH和腾讯之间的渊源,不过,有增持就有减持,近些年南非MIH也在陆续抛售腾讯股权,以今年为例,累计减持已超过390万股,最近一次减持发生在9月份,减持高达111.5万股。
股民都知道,大股东减持动作在基本面上属于负面,甚至会被市场认为是对公司未来发展不看好的表现,极易引起股价下行。
果然如此,受南非MIH减持等影响,年内MIH大幅减持390万股的同时,腾讯港股开始大幅缩水,目前市值为2.17万亿港元,相较于2021年2月7万多亿的峰值,已下跌7成。
随着近些年南非MIH陆续大幅减持腾讯,目前持股比例已经从最初的46.5%降到了27.99%,但相较于其他股东,MIH仍是腾讯最大股东。
可以这么说,虽然腾讯今年年内股价腰斩不能完全归咎于大股东减持,但MIH的减持确实是促使股价下行的因素之一。
再者,腾讯目前是国内最具赚钱效应的互联网巨头之一,而主要利润来源无疑依托的是国内市场,与“南非”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MIH作为大股东,却躺赚分红,中资股东和创始人难免会心生不甘。
鉴于以上两个方面,腾讯能否反向收购南非MIH的股权呢?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取代MIH大股东的地位?
首先,理论上来讲,腾讯反向收购南非MIH好处多多,比如一方面可以剥离MIH大幅减持给股价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利润全部锁在自己手中。
事实上近些年腾讯在各板块遇到竞争对手的时候,曾经不止一次地上演过“大鱼吃小鱼”的戏码,比如腾讯并购过搜狗、枫树浏览器、安全管家等等。
只要钱给到位,并购或收购一定能实现,毕竟任何一家企业的创始人都难以抵挡高价收购的命运,就算是马斯克,当年不也是把一手创立的Zip2、X.com”和“PayPal”都卖了嘛?只要能变现、只要价格合适,“公司”本质上就是一种商品。
所以说,假设南非MIH不是一家上市公司,那么腾讯完全可以在一级市场上实现对MIH的反向收购,只要双方价格谈妥就可以了。当然,腾讯愿意收购,对方可能拒绝,比如游戏公司米哈游之前就拒绝了腾讯的收购。
不过,想要反向收购MIH需要大量的资金,且不说MIH还有其他资产,单就其持有的27.99%的腾讯股权来说,按照现在腾讯2.17万亿港元的市值,腾讯至少需要花费6000亿港币。
腾讯能一下子拿出来6000多万港币吗?按照腾讯今年的中报,其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有1847亿元,虽然只有6000亿的1/3,但腾讯可以通过融资渠道来凑够6000亿,想必反向收购不过是“小菜一碟”。
综上来说,理论上只要腾讯和南非MIH谈妥,商量好一个收购价格,那么完全可以成行,以腾讯如今的财力和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不存在什么障碍,除非MIH像米哈游那样拒绝被收购。
当然,以上所说是建立在MIH未上市的前提之下的,实际上MIH是同时在纳斯达克和阿姆斯特丹上市交易的公司,通过一级市场来实现反向收购根本不现实,因为绝大部分的股份在散户手里。
也许有人会说这更简单,只要腾讯不断在二级市场买进腾讯的股票就可以了,直至实现对MIH的控股。
想法虽好,但不现实,实际上各证券交易所都建立了“举牌”制度,即当购买某家公司的股票达到一定比例之后,必须“举牌”揭示,一般以5%为准。比如马斯克在年初连续买进推特股票的时候,当比例达到5%的时候,全市场因为“举牌”制度的存在,都知晓了,毫无秘密可言,“悄无声息”的连续买进来实现控股是行不通的。
所以如果MIH拒绝被收购,此时便也可以通过赎回等方式来防御,反向收购也就行不通了。
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鉴于南非MIH是一家上市公司、鉴于举牌制度的存在,所以只要MIH拒绝被反向收购,纵然腾讯财力再大,也是行不通的。除非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MIH“点头同意”。
事实上腾讯也完全没有反向收购南非MIH的必要性:
且不说20年前在腾讯最困难的时候,MIH出手相助对腾讯“有恩”。就算是现在,纵然MIH是大股东,但也仅仅享有分红权,管理和决定权还是牢牢把控在马化腾等高管手里,MIH作为大股东,其地位是被“弱化”了的,只要不参与决策,一切都好说。
退一步讲,如果腾讯手里有闲置资金,与其想着反向收购MIH,还不如想想如何扩张发展,这才是企业首先应当考量的。
最后,近期有传言称国有独资企业中信可能会收购南非报业集团手中全部的腾讯股票,甚至传闻传闻中信为主导的财团正在与南非报业方面接洽。
当然这一消息一出,立马就被包括腾讯在内的多方否认了。
实际站在资本逐利的角度来讲,我个人也觉得可能性不大,除非南非报业真的遇到了严重的财务危机,急需回血,否则怎么会抛售全部持股呢?这不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商业逻辑。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腾讯大股东再次减持?
感谢邀请!咱也不清楚大股东的想法,也不持有腾讯的股份。小民只能无端猜想。无非就是南非大股东没钱了,要不就是觉得现在是个理想的高位,适当的减持回笼资金很有必要!减持2%就可以回笼11000多亿,这个是相关恐怖的,一下子抽走了股市1100多亿的现金白银。目前据说是占股28%左右,也宣称3年内不在做任何减持!不必过多的解读。
刘强东还是玩不过马化腾?
企业是逐利,而有些企业一旦有了利就会慢慢负起社会责任,而有些企业就不想要这样。京东没将企业员工外包,解决了五险一金等,这就是社会责任。而马在社会地位及资金上比刘更高,但是口碑就不太好,不单单是腾讯做游戏逐利一方面,在很多方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蓝洞公司被腾讯公司买下了吗?
在最近几天,腾讯又是搞了一波大动作,以5000亿韩元收购了蓝洞8.5%的股份,折合人民币大约30.5亿。
这次腾讯收购蓝洞8.5%的股份后,加上之前的1.5%足有10%的股份,据悉蓝洞创始人之一的张秉圭也是目前蓝洞最大的股东才持有股份20.6%,腾讯的10%的股份可以说是蓝洞目前第二大的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