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为什么跌,沪深两市涨跌幅限制为什么设置涨跌幅

恒浩网

中国股市为什么跌,沪深两市涨跌幅限制为什么设置涨跌幅?

为了防止股价的暴涨暴跌,减少股市的投机现象,我国对于一个交易日中个股的涨跌幅实行了涨跌停限制。

个股上市当天最高上涨44%,之后每个交易日的最大涨幅为10%,最大跌幅也为10%,比如,一支股票昨日的收盘价为10元,那么该股在第二个交易日的涨停价(也就是最高价)为11元,跌停价(也就是最低价)为9元。

中国股市为什么跌,沪深两市涨跌幅限制为什么设置涨跌幅

其中对ST股票和*ST股票来说,规定每个交易日的最大涨跌幅为5%。

股票市场由资金推动,当市场资金看好个股后市时就会蜂拥买进,此时多头活跃,直到股价上涨到10%(ST股票和*ST股票上涨到5%),此时股价就会定格,不再上涨,此时就是涨停。超过涨停价的买单视为无效买单。

涨停并非不再交易,只要买一涨停价位置有买盘挂单,持有个股的投资者可以随时卖出。

涨跌幅和同一股票当天只能买不能卖?

感谢邀请,A股直接已有28年头,随着体量的增大及股市功能日益凸显,制度问题一直成为争议的对象,特别是经历15年股灾及熔断后及近两年的行情,由于涨跌幅10%的限制,出现过多次个股流行性的严重问题,而10%涨跌幅在出现极端系统性风险行情,缺乏充分换手及资金博弈,无形中会放大悲观情绪,加大市场的恐慌,倘若没有涨跌幅10%,风险也可以集中释放,个股熊长牛短的格局或许会改变,多空博弈将会变得更加理性,但同时也放大了个股的波动,反之亦然,所以涨跌幅也是一把双刃剑。

其实中国股市设立初期也是照搬国外股市的经验,起初股市也是没有T+0和涨跌停制度。在老八股上市不久,交易所就因为设计上存在着缺陷,无法容纳如此多的交易资金,股票数量过少导致了上海股市从1990年12月95点开始,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点,平均年涨幅达到179%;深圳股市从1991年4月开始计点,1992年底也涨到了241点,年均涨幅也有68.5%。

1992年5月21日上交易所在取消涨跌幅限制后实行T+0,当天上证综合指数收盘于1266点,一天之内上涨105%,引发上海股市疯狂的暴涨和暴跌;1993年11月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取消T+1,实施T+0。以上证指数为例,在取消涨跌幅限制、T+O交易规则后,上证指数1992年5月-1994年都经历过大幅的暴涨暴跌。

1992年到1994年的那段时间,是A股市场股指震荡波幅最剧烈的时期,上证指数波幅为378%。深圳指数波动幅度也达到162%。记忆中语言可以形容的只有“惊心动魄”和“异常惨烈”。当时的市场上,几乎每一天都有人顷刻暴富,都有人瞬间倾家荡产。

1995年基于防范股市风险的考虑,沪深两市的A股和基金交易又由T+0回转交易方式改回了T+1交收制度,上海、深圳两交易所自1996年12月16日起,开始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

三、可以说涨跌幅10%、T+1模式是目前中国股市的特点,该不该实行T+0交易和取消10%涨跌幅限制,一直是讨论的重点,随着科创板的即将推出,涨跌幅50%将成为未来A股制度变革的实验地,在国际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A股要争夺国际金融的一席之地,各项制度体制也会逐渐向国际市场靠拢,说不定什么时候A股日益成熟了,投机氛围没那么浓,能为大多数人赚钱了,涨跌幅10%及T+1也就跟随国际脚步取消了。

我是跑赢大盘的王者,欢迎大家热评,如果对您的交易有帮助,认可我的回答,点赞并关注是最大的支持!

贵州茅台市值突破15万亿是不是中国股市的悲哀?

不知不觉中,贵州茅台已经成为中国A股市值第一股了,茅台在500-600之间的时候我同事推荐我买,我一副浅以为然的样子,当时他市净率好像是9倍,我说传统行业的市净率凭啥这么高。呵呵当时投资水平基本上就是小学生的水平。然而现实在三年内是一次次的给了我凶狠的耳光,后续我也在几个夜深人不静的时候思考为啥茅台起飞了我没买哈哈。在我的认知体系下我的分析是有如下几点:

一、龙头的溢价能力

当时几大名酒五粮液、国窖、茅台等,茅台优势并不突出,但中间有段茅台上了国宴,这下好吹了,国宴用酒,其实另一个最重要的趋势是得到了官场的认可,从商务宴请尤其是成了官商合作的高端饭局中的必备饮品,并且由上到下迅速得到了高端以及伪高端人士的青睐,并取得了大家并不认可的国酒称号,从此成为了龙头,龙头肯定会有高溢价。

二、高利润率的产生

茅台的成本和市场价200-300间的酒差不多少,而终端的销售价格1700元+,所以带来了非常高的毛利率。

三、控制产量形成利润最大化

大家知道的说茅台的产量每年是有限的,这个限额是为了最大利润而做,整体的利润是非常高的。

四、低市盈率带来的高估值

因为有了高利润率和高额利润带来了上市公司的低市盈率,茅台最近几年被价值投资者跪地接码,并且由于其他行业的低迷,将热钱推到了吃药喝酒上,于是产生了高额回报,然后由于反身理论,就会有新的价投和趋势投资者的加入,然后基本保持了贪婪的量大大大于恐惧的量,所以茅台估值就飞上了天。

五、消费奢侈品属性和稀缺性饥饿营销

温饱不能带高利润率,只有淫瘾才会有如此高的利润率,同时茅台在人民心中被刻画成了高端国酒的象征,面子,身份的体现,一个妥妥的高端必备消费奢侈品,并加之稀缺性饥饿营销策略,进一步推高了茅台的售价。然后高利润率、高利润、高估值再来一遍。

六、茅台的高投资属性进一步推高销量

加之投资老酒最近几年兴起,年份酒越老越值钱,茅台成了足足的抗通胀投资上品,进一推高了茅台酒价格的攀升,所以高利润率、高利润、高估值再来一遍。

七、瞎扯一下未来:

不知道未来茅台的股价会怎么样,个人觉得现在太高了,利润率不可能永远这么高。股价肯定是有泡沫,啥时候破不清楚,反正我不会买,期望同时未来随着我国政商体系透明度的加大,体制内的监察加大,人们养生的生活习惯,个人认为未来茅台酒和茅台股价会回归到合理的价格,让大家喝的起,投的起哈,在此酸一个。

八、附-中国的BAT没在国内上市

现在全球市值前十包括阿里和腾讯,市值比茅台高,但没在国内上市。

最后,茅台加油,我们随性就好,生活可以没茅台,但生命要make more time!

展望今年中国股市行情如何?

我看好中国股市,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国家层面

对于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完善,国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展开。

1、3月1日,新《证券法》开始实施,明确了全面推行注册制。

2、4月9日,中央又第一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要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等。从另一个方面讲,国家开始考虑投资者回报的问题了。

3、4月11日,证券日报吹风:A股基础制度体系日趋完善 “T+0”改革可期。这可以看做是一个改革的试探,试探社会各方的反应。

历史上A股市场每一次完善,都会产生一次或大或小的行情。

二、经济层面

国家的战略重点一直是实体经济,从去年开始就强调银行贷款要倾向于小微型企业。但是效果却不是很理想。

1、实体产业,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这时候,注册制全面推开了。一个良好健康的资本市场,这个难题就解决了。

2、当前,迫于疫情和外围货币政策的影响,国内也实施了大幅度的货币宽松,这么多的钱,去哪里?这是个问题。资金本来就只有两个大的蓄水池,房子显然是不能再涨了,那么剩下的只有股市!

3、疫情肆虐的今年,我们率先摆脱了影响,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在全世界都被冰封之时,只有我们在前行。这是大机会,大利好。

三、社会个人层面

A股是以企业融资为初衷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个人投资者收益者寥寥无几。这不是个好的现象,也不可能长久,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资本市场必是各方都收益才行。共赢才是最好的局面。

综上所述,我看好中国股市,但像以前那种鸡犬升天的牛市应该不会再有了,有的应该是一批优秀企业带动下的慢牛。

中国股市熊市计划悄然来袭?

我也是一名散户,也曾经经历过很多惨痛的教训,在N年后痛定思痛开始反省自己的错误,败在哪里?胜又是在那里?翻看自己的投资记录后得到一个结论就是“败全在短线,胜全在中长”一次成功的中长就足够完成一年的任务,一百次成功的短线不够一次深度亏损。从那以后就开始变得淡泊了很多,不再热衷于追短线,追风口。只认大方向不再注重小细节。看盘时间也少了,把自己解放了出来不再每天患得患失。

散户之所以是散户就是太散了,完全没有规则,纪律,无法控制自己,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小小反弹,不舍得任何一个热点,成天四处奔命,可是股市不是按劳分配,你多劳不见得就可以多得。明知是下跌途中的反弹却偏要去冒险一搏,明知风险远大于收益却还是要去一试,这不是自讨苦吃是什么?每次跌低了不想买等涨高了就奋勇的追,结果每次都被套在高岗上,回头看看是不是多数这样?散户实力没人家强,资讯没人家通,你能折腾得过人家?与其徒劳到不如以逸待劳落得个安稳。

股市有牛市就有熊市,进入熊市该收手就得收手,不放过每一天,不错过每一秒只能让自己平添压力。如果被套在山顶上不急钱用就先放着罢了,急也没用,只是希望大家以后可以吸取点教训,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稳重,未来一定会有你用武之地。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