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净值,首批公募REITs上市

恒浩网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净值,首批公募REITs上市?

不要扬长避短,我们客观的来看待每一个产品的本质

这一次发行最令市场关注的是机构认购火爆。从目前询价结果来看,私募基金,商业银行、保险、券商的资管机构均有参与,已经披露的9只产品均实现超比例认购。数据显示,张江REIT、浙江杭徽、东吴苏园、普洛斯、盐港REIT、首创水务、平安广河、首钢绿能这8只公募REITs最终网下有效报价认购倍数分别为8.85倍、4.86倍、3.61倍、5.85倍、8.47倍、8.35倍、4.56倍、11.13倍,而目前最火爆的要数蛇口产园,整体认购倍数为15.31倍(剔除无效报价后的所有网下投资者认购倍数)。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净值,首批公募REITs上市

首先,REITs 是低风险品种吗?答案肯定是NO。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已经有发达市场的REITs产品。比如,上投摩根发达市场REITs指数、广发美国房地产指数、鹏华美国房地产、嘉实全球房地产、南方道琼斯美国精选REITs。

历史数据来看,其波动率年化都超过20%,并且在疫情期间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验来看,房地产收益信托REITs并不是一个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的产品。

其次,REITs的收益来源,主要是房产价格上涨和租金收益两大块,并且每年的租金收益90%将用来分红。但是它的净值,是受到地产价格涨跌影响的。

在海外,我们知道,土地是永久产权的,在土地之上的物业,则可以通过折旧计算摊销并且作为成本项与租金的收益项进行抵扣。

目前国内在土地产权这块则有着天生的缺陷,住宅最多70年产权,并且土地到期后如何续期,暂时还没有明确的政策。而商业地产最多是50年产权,到期是要花钱续租的。

所以说,国内的地产项目并没有支持其证券化的明确法律基础。

对于商业地产项目,不再是拥有永久的土地所有权并且获得出租土地的收益,而是先租50年,然后再零售每年单收租金。有点类似,利率互换的金融产品。

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公募REITs本质上和国际上的公募REITs,不是一个东西。

现在弄一个REITs基础建设公募基金,主要目的有两个:

1、增加基础建设融资渠道,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2、吸收社会上多余的流动性,让闲置资金流动起来,参与到基础建设中来,起到抑制通胀的作用。

所以各位要明白,REITs基金并不是给各位送钱来的,当然也不是有些人讲的那样是来割韭菜的。

机构会偏向宣传优点,忽略其缺点,一些财经大V则更容易放大其缺点,忽略其优点。

实际上这是一个中低风险,中低收益的投资品种。

过去城投债收益率普遍在6%-8%区间,信托收益率普遍在8%-12%区间,收益率高低根据项目风险大小而定。

公募REITs本质上跟过去城投债和地方信托没什么不同,但用了公募基金的形式,降低了投资门槛,最低门槛1000元,收益率就会比过去低一些。

按照官方预期是5%-10%收益区间波动。

这就是一个合理的收益预期。

那么,REITs基金预期收益就会在5%-10%之间,比过去城投债和信托收益略低,上下波动也不会太大。

风险也会比过去的城投债和信托小一些,比银行理财,国债等大一些。

如果从通胀角度看,这个基金收益率大约能够和通胀持平,如果是长期持有的话,收益会相对稳定。

值不值得买?

这个问题就比较主观了,一个是看REITs产品的底层资产怎么样,首批9只产品都是属于特许经营权、不动产产权等,现金流比较稳定;另一个就是要看投资者能接受的收益和风险是怎么样的。Reits现金流稳定性高于大部分股票,低于债券。在风险方面,主要是经营风险,而信用债主要是违约风险。综合来看,目前Reits的收益率和波动率将高于高等级的信用债,低于股票。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停止申购呢?

购买基金的时候,千挑万选选中了自己喜欢的基金,可是在准备购买的时候却发现这只基金竟然暂停申购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不妨来梳理一下基金暂停申购的几种主要情况:

/01/

货币基金

第一种情况,对于货币基金来说,国内法定节假日之前通常会暂停申购。

法定节假日期间,比如春节、国庆节等长假,沪深交易所是休市的,股票、债券等等都是停止交易的,但是货币基金节日期间依旧在累积收益,于是很多闲散资金就会在节日之前投资货基。

短时间大量资金涌入,基金管理人很难进行有效的配置,那就可能会造成新申购的资金摊薄原货币基金持有人的收益。

于是,为了保护原持有人的利益,很多基金公司都会提前暂停货币基金的申购。

/02/

QDII基金

第二种情况,对于投资境外市场的QDII基金来说,境外节假日会导致基金产品暂停申购。

比如,11月28号感恩节的时候,很多投资美股市场的QDII基金就是暂停申购的。

7月1号,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日港股也是休市的,所以投资港股市场的QDII基金那天也会暂停申购。

/03/

基金封闭期

第三种情况,处于封闭期的普通开放式基金和定期开放式基金会无法申购。

首先,对普通的开放式基金来说,基金合同成立之后,会进入不超过3个月的封闭期,也就是基金经理建仓期,这时是暂停申购的,只有封闭期结束才会开放申购赎回业务。

其次,对定期开放的基金产品来说,基金合同中会明确表明多久开放一次申购,一般分为三个月、一年和三年不等。

对这类产品有申购、赎回需求的,一定要关注基金公告中通知的具体开放时间。

/04/

其他原因

第四种情况,其他原因导致的暂停申购。

除了上面说的3种常见情况外,基金可能还会因为各类不可预测的原因导致暂停申购。

比如基金规模短期上升过大,为更好地保证产品的正常运作,保障持有人利益,基金管理人可能会选择暂停申购来控制基金规模。

基金规模越大越好吗?

当然,暂停申购的情况远不止南南说的这些,有时遇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和证券交易所交易时间内非正常停市等特殊情况,也会导致基金暂停申购。

但是总体而言,基金暂停申购主要是为了保护持有人的利益,对持有人负责。

(来源:南方基金《南南说理财》)

基金公司都是怎么收费的?

补充:开放式基金相对于封闭式基金对基金经理提供了更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如果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表现好,就会吸引新的投资,从而扩大基金资产规模,增加基金管理公司的收入,如果基金表现差,开放式基金则会面临来自投资者要求赎回投资的较大压力,吸引更多投资者自然获得的奖励就多! 主要是基金的费率 认购、申购、赎回、托管,都是收费的 别小看它,一家基金公司为例,管理的基金净值在100亿左右,按照基金资产净值1.5%的年费率计提管理费,一年就是1.5亿,而基金公司的平均员工为80人。

换句话说,80个人一年创造利润1.5亿元,而且是旱涝保收。今年收入水平最高的公司为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上半年共挣下15.3亿元管理费,博时基金管理公司上半年的管理费收入为11.9亿元,南方基金公司上半年的管理费收入为11.3亿元,排名前列的基金公司还包括:景顺长城、华安、上投摩根、大成、广发、嘉实和易方达等基金公司。至于投资所得的利润有50%-90%要分给投资人,剩下的还要支付各种系统维护、合作单位费用、员工工资等,剩下的就比较少了 股票

上投内需动力基金今日估值多少?

上投摩根内需动力股票(377020 股票型 2.0541 0.0670 3.37% [05-18 15:03] 每个交易日9:00-15:00盘中实时更新, 按照基金持仓和指数走势估算, 估算数据并不代表真实净值,仅供参考。

2020下半年的医药基金和白酒基金有哪些优势?

先说大的趋势:医药基金和白酒基金都是比较大的盘子,具体来看,全球疫情,利好医药基金,全球都在给资源给资金发力研发,所以是个利好的趋势;白酒基金,属于大消费领域,历年来都占有很高的地位。

从基金二季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医药股占据三席、信息技术类股占据两席,贵州茅台继续稳居第一大重仓股。

二季度,白酒板块龙头股———贵州茅台持续发力,股价迭创新高,总市值超越工商银行,登顶A股。贵州茅台依旧稳居基金第一大重仓股宝座。

如果后面蚂蚁上市,有可能其市值会超过茅台,我们拭目以待。这是后话。

如题,下半年的优势有哪些?

我觉得整体利好,可坚定持有。

下半年上市公司业绩会好转,财政政策利好,货币政策有可能会收紧,政策面已经由宽货币到宽信用,流动性较好,会有些许温和收紧,总体来看,会比较充裕。

多因素参与进来,因此会利好证券市场价格上涨⬆️。

考虑到当前的债券市场的政策支撑是在逐渐减弱的,房地产市场也是受到政策的调控,“房住不炒”的基调已经深入市场,价格因素已经Price in,所以说,整体来看,下半年整个政策环境是非常有利于股票市场的。

另外,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和政策的刺激存在不对称性。相比2008年金融危机,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是短暂且剧烈的,可是恢复的速度也是比较快,对于中长期的影响较小。

而当前呢,无论是海外主要经济,还是我们中国国内,这种政策刺激力度都是远远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的,所以说呢,我们总体来看,本轮经济受到冲击的时间是比较短暂的,同时呢,最剧烈的最猛烈的这种阶段在三月份四月份已经都过去了,未来环比是会改善的,到明年上半年同比的数据会非常的靓丽。

中期潜在的产出损失明显是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的同时呢,我们可以看到货币政策跟财政政策的扩张是明显超过2008年的,当然,由于在这个轮次总体来说比较克制,我们的刺激力度是比零八年那个时机稍微弱一点的,所以说呢,我们认为股票市场有继续上行的动力。

据中国基金报消息:

今年表现抢眼的医药股仍是公募基金布局的核心主线,长春高新、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跻身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有473只、600只、345只基金重仓持有,这几只医药股二季度平均涨幅超过30%。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低估值时买进,高估值时卖出。做好“T”策略。

你提到的优势,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关注股市、关注理财的人都知道这个大方向的事情,因为在一些平台,这样的资讯已经非常多了。

我认为你比较关注的是:消费和医药当下的估值或许已经非常高了,从长远看,又是非常好的投资标的。是在三季度该退出一部分做适当的防御,再在四季度回归?还是用定投的方法跟随市场一起波动,赚取企业价值增长的钱?

我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哈?

终归一点:做好自己的投资收益预期,即目标管理,然后坚定持有优质基金,短期波动是很正常的,长期优势是存在的,大势所趋。

具体操作来看,紧盯沪深300指数,跑赢7-8个点,或者更高;

同时注重自己的仓位;

另外,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业配置,当你认为某一行业的景气度往上的时候,适度超配。

大消费,大医药,大金融仍然是核心底层资产,中短期的收益曲线要从其他品种获取,如科技,半导体,**产业链等,做好择时。

希望对你有帮助,喜欢😍的话给个赞👍吧!❤️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