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的四种编制方法
一、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为正确编制资产负债表,人们通常采用工作底稿法:
1.根据各账户的期末余额编制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
2.按照资产负债项目分类整理试算平衡表,形成工作底稿;
3.根据工作底稿填写试算平衡表的相关项目的金额;
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金额分为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两列,“年初余额”各项目金额,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直接转录填列。
二、“期末余额”项目的填列方法为:
1、方法一:根据总账余额直接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多数项目可以根据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可以直接填制的项目有“短期借款”、“应收票据”、“长期借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科目。
2、方法二: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某些项目可以根据若干个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应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存货”项目,根据“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周转材料”等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3、方法三: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1)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商誉”项目,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应扣减相应的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项目,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扣减相关的累计折旧(或摊销、折耗)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扣减相应的减值准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上述资产,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4、方法四: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主要包括:“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项目,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1)“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之和+“预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之和
(2)“预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之和+“预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之和
(3)“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之和+“预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之和
(4)“预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之和+“预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之和
扩展资料:
损益表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可以用来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营成果,评估投资的价值和报酬,进而衡量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成功程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损益表可作为经营成果的分配依据。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以及营业税金、各项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收支等项目,最终计算出利润综合指标。
损益表上的数据直接影响到许多相关集团的利益,如国家的税收收入、管理人员的奖金、职工的工资与其他报酬、股东的股利等。正是由于这方面的作用,损益表的地位曾经超过资产负债表,成为最重要的财务报表。
2、损益表能综合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可以有助于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等各项活动中的管理效率和效益都可以从利润数额的增减变化中综合的表现出来。
通过将收入、成本费用、利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对比,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而来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和效率。
3、损益表可用来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损益表揭示了经营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的收支净额的详细资料,可据以分析企业的盈利水平,评估企业的获利能力。
同时,报表使用者所关注的各种预期的现金来源、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如股利或利息、出售证券的所得及借款得清偿,都与企业的获利能力密切相关,所以,收益水平在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货币头寸?
货币头寸(Cash Position)
头寸又作头衬,意即款项或资金额度,通常指收支相抵后的差额。收大于支叫多头寸,支大于收叫少头寸。
货币头寸又称现金头寸,是指商业银行每日收支相抵后,资金过剩或不足的数量。货币头寸是同业拆借市场重要的交易工具,是由金融管理当局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引起的。
是金融行业常用到的一个词,在金融、证券、股票、期货交易中经常用到。
比如在期货开户交易中建仓时,买入期货合约后所持有的头寸叫多头头寸,简称多头;卖出期货合约后所持有的头寸叫空头头寸,简称空头。商品未平仓多头合约与未平仓空头合约之间的差额就叫做净头寸。只是在期货交易中有这种做法,在现货交易中还没有这种做法。
在外币交易中,“建立头寸”是开盘的意思。开盘也叫敞口,就是买进一种货币,同时卖出另一种货币的行为。开盘之后,长了(多头)一种货币,短了(空头)另一种货币。选择适当的汇率水平以及时机建立头寸是盈利的前提。如果入市时机较好,获利的机会就大;相反,如果入市的时机不当,就容易发生亏损。净头寸就是指开盘后获取的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交易差额。
另外在金融同业中还有扎平头寸、头寸拆借等说法。
头寸日有分很多种的:第一头寸日(期货交割过程的第一日)等等,多数就是指对款项动用的当日。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准,国际投资头寸表的项目按资产和负债设置。资产细分为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四部分;负债细分为来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三部分。净头寸是指对外资产减去对外负债。
数字货币你知道多少?
1:从贝壳到银锭再到纸币,货币形态更迭不断。当前,我国为什么要推出数字货币这种货币形态?赵锡军:随着目前各类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的发展,很多交易活动产生的支付、清算、结算都可以在线上进行,那就要有一种线上的支付和清算结算的方式,如果用物理形态的货币在线上交易就很难,必须通过电子支付。不过,并非所有的电子支付都是数字货币来完成的,比如信用卡支付、支付宝和微信财付通。
答:央行数字货币是中国的货币体系应对已经到来的数字经济时代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金融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央行数字货币将提升中国的金融支付基础设施,助力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小微企业的支付成本。
2:现在有了支付宝、微信支付这么方便的支付手段,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数字货币?赵锡军:数字货币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方式不一样。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还是基于信用卡支付这种电子支付的方式演化出来的,他们并没有建立一个新的货币,本质还是使用人民币支付。而央行目前正在设计的数字货币,是基于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进行开发的,区块链本身是一种完全基于互联网的加密技术进行信息的加密传输,只不过这个信息赋予了经济的含义,赋予了价值,也就是形成了我们说的数字货币。
答:央行数字货币和目前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比如支付宝、微信支付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并不是替代关系。央行数字货币是国家法定货币,由国家信用背书。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主要是货币的支付方式,未来也很大概率可以连接央行数字货币。或者说,央行数字货币能够使得移动支付这种形式更加安全和便捷。
技术路线选择仍是难点
3:从2014年央行宣布开始研发到如今已经6年,数字货币仍未面世,您认为数字货币研发重点和难点分别是什么?
答:这里面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技术是否成熟。最早出现的比特币,实际上就是数字货币最初的雏形,从技术层面来讲,比特币是有一些缺陷的,一旦支付量变大,就会出现支付困难或者效率下降;另外,比特币出现过被盗等安全问题。现在看来,伴随技术不断进步,原来的困难都得到克服,我曾经听央行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青的一个内部研讨会,讲到我们央行开发的数字货币,效率是非常高的,支付能力很强,说明技术方面的问题已经克服了。二是数字货币被引入后,如何与我们传统的货币和货币管理运行体系进行融合。传统货币的发行,从造纸、印花到防伪等,管理方面它要由央行进入到储备发行库,然后才能够进行发行,这其中有一系列的管理要求。数字货币的发行,是基于区块链的基础,它是有上限的,从目前来讲它的发行规模取决于互联网的算力。尽管穆长青所长也提到,我们现在可以突破区块链的上限限制,但是破获以后,它的发行究竟是怎么样的,是否能够跟我们目前的人民币发行顺利融合,这需要在制度层面有所安排。我目前看到央行正式发布的文件里,都把数字货币作为纸币的一个补充,而不是说完全能够取代现有的流通纸币,这两者之间如何能够更好契合,为大家所接受,如何把数字货币管理纳入现有管理体系,这是一个制度方面和市场接受方面的问题。
主要的难点还是技术路线的选择,重点是如何推动数字货币投入实际应用和防范数字货币使用中的潜在风险。
我国数字货币开发步伐最快
4:国际上看,其他国家央行对数字货币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从国际上看,各国民间机构是比较积极的,最重要的就是美国互联网公司Facebook联合了一些互联网公司、支付机构和金融机构,发布了Libra白皮书,声势很大。但是,各国的官方机构特别是货币管理部门都比较审慎,并没有非常激进。比如全球最著名的货币管理机构美联储并没有开发自己的数字货币,但他们并不是没有关注,美国的国会甚至为Libra召开了多次听证会,但是他们对这个问题非常谨慎,怀疑的人比较多,最担忧的就是安全性。更加让人担忧的是,如果这种数字货币发行掌握在私人机构里面,可能会冲击现有的货币管理制度,各个国家的货币管理部门尤其是中央银行是非常审慎的。不过,大家都开始正面地关注这个问题,同时也在想一些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由央行来开发数字货币并进入到发行试点这么一个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在全球所有的央行中间应该是最快的。
目前,不少国家央行都在积极地研究和筹备央行数字货币,准备入场,比如欧洲央行、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央行。但是,相比而言,中国的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基础最好,对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积累最深,具有比较明显的先发优势。
或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5:数字货币出台后,对现有的支付体系和人民币国际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就支付来讲,数字货币的出现,肯定会对传统的货币和支付方式构成比较大的影响。至于说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要取决于我们的贸易伙伴、投资伙伴对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数字货币比传统的支付更加安全、更加高效、成本更低,如果大家能够接受数字货币这种支付方式,那人民币就会更好地走出去,对人民币国际化可能有更加积极的作用。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交易是通过网上来进行的,跨境交易的平台也越来越多,交易规模越来越大,这有助于数字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也有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但具体有多大影响,还要靠我们前面讲到的多个层面的逐步推进。
首先,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的定位是取代现金的使用,对目前的银行体系冲击不大。但是可能会对目前的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主要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家独大,央行数字货币可能有利于其他移动支付平台的发展,比如银联推出的云闪付,有利于市场竞争。
2021央行印多少钞票?
截至到2021年3月,中国的货币发行量为227.65万亿。
2000年中国的货币发行量为13.249万亿,据人民银行2019年4月份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到2019年3月末,人民币发行总量余额为188.94万亿人民币,2018年人民币发行总量余额为183万亿人民币。中国的货币发行量在逐年提高。
21年国家发行了多少货币?
2021年国家发行了0.6542万亿元货币。以上数值是根据2021年末数值9.6165万亿元减2020年末数值8.9623万亿元得来。
货币发行可以在央行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查到,全年共有12个月末的数值。
应该指出的是货币发行不是货币供应,货币发行量不是货币供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