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锤定音报名,踩线被大学录取的学生?
2009年,印象中山东理科一本线录取线是586,我同家族的一个侄子,考了589,算是“踩线”。
暂且称呼他小刘吧,我与他之间的关系,亦长辈、亦朋友,而且是那种无话不说的朋友。
小刘第一次高考是2008年,人聪明,但贪玩,这年只考了400多分,这个分数连个正经公办大专都上不了。
奥运会开幕式的那天晚上,他找到我,问复读一年,还是去读青岛某私立学院的动画专业。我说“你一点艺术细胞没有,动画不适合你,况且以你的能力,只要好好学,来年考个二本不是问题”。
他听进去了我的意见,当年9月份就背起行囊到了复读学校,准备再战一年。那时候通讯还没那么发达,加上他是住校生,我们聚多离少,一直不知道他学习成绩怎么样。但凭我对他的了解,但凡用点心,提高个200分不是问题。
2009年6月,高考如期来临,小刘也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高考。依稀记得,当年查分数还是拨打电话输入准考证号,不像现在微机查分。查分数那天,我就坐在他旁边。放下电话,我问他多少分,他说589分。
589分,这个分数比较尴尬,只超了一本线3分,985、211别想了,省属重点恐怕也只能上个冷门专业。换句话说,分数不上不下,一本学子中的“学渣”、二本中的“佼佼者”。
小刘可不这么想,经常把“多考一分浪费”挂在嘴边。不知道他真的是这么认为的,还是出于无奈的自我调侃。
填报志愿前,小刘又找到我征询意见,因为刚刚“踩线”,当时他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报考一本院校,不过专业没得挑,只能报考冷门专业,毕业后就业恐怕没有保障;二是报考二本院校,但必须报学费较高的“校企合作办学”专业,才有被录取的可能性。
那年,省内本科专业的学费多在三四千元,而校企合作办学的专业,学费是前者的四五倍,大概一万出头。
我问他“你是怎么想的”?他说没想那么长远,不如直接上个一本冷门专业算了,二本校企合作太贵了,算上生活费杂七杂八,4年要七八万了,不划算,家庭条件也不允许。
我说我尊重他的意见,但不管是二本还是一本,大学里要好好学,争取考研再转个好专业。他点头,这事就这么定了。
填报志愿那天,他果真填报了省内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这个专业报考得少,如愿录取了。小刘算是踩着一本线上了大学,本应是件高兴的事,但后来还是偏离了当初考研转专业的设想:
因为是踩着线进的,小刘专业上没得选,可工商管理专业恰恰是他不喜欢的,用他的话说就是“虚头巴脑”。
我知道,确实是为难他了,高中他是理科生,更擅长的是逻辑分析,数学、化学、物理才是他的强项,如今让他学管理,确实与他的兴趣、强项不符,学起来自然没有动力。
大学四年,我们当初的约定,他彻底抛在了脑后,对专业不感兴趣让他彻底放飞了自我,多次挂科、补考,英语4级考了3次才勉强过关。甚至连高中时代最擅长的数学都挂了科,更别提考研转专业了。
有一年暑假,我问他“你打算毕业干什么”?他说没打算,读一天算一天吧,争取能拿到毕业证。
听到这里,我知道现在给他灌输再多的心灵鸡汤、上再多的教育课,也无济于事了,只能寄希望于顺利毕业、顺利就业。
4年后,毕业倒是没遇到太大问题,毕业证、学位证如期拿到了,只不过工商管理这个专业本身就业面就窄,很难找到一个父辈眼中靠谱的工作,比如教师、医生……尤其是在山东。
毕了业,找工作处处碰壁,这个时候小刘才意识到踩线上大学不是幸运,而是无奈。当初的踩线,也为如今的四处碰壁埋下了伏笔。
不过,人生是漫长的,一步走错不要紧,还有修正的可能,人生可不是“一锤定音”的。
毕业三年,在“就业、失业、再就业再失业”之间,小刘换了多少份工作恐怕连他自己都不记得了。好在他及时转变,沉下心来朝着银行、国企方向努力,前几年入职了一家地方国企,从事人事方面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总算是稳定了下来。
我曾经问他后不后悔,毕竟我是了解他的,以他的聪明和思维能力,如果向着技术、理科方向发展,搞研究是最适合他的。
他笑笑不说话,没有给我答案,但分明已经给了我答案。
这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例子,我经常用这个例子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外甥,告诉他们有本事考得更高,就一定不要蜷着力,往高了考,选择更多、主动权更大。
有些学生,包括我的孩子在内,看待学业和成绩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总以为“及格就行”、“优秀就行”,或者“中上游”、“前十名”就行。
他们不是不思进取,而是眼光和境界过于局限了,小考是在班级、小学小范围内的竞争,而高考则是在全国范围内与几百万上千万的学子竞争,一分之差,足以拉开距离,甚至一分之差足以名落孙山。
踩着线被大学录取,当时会觉得自己足够幸运,其实也为后期的无奈留下了伏笔。
多考一分就多一分选择,人生就多一种可能。有10分力就尽10分努力,千万别“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无论是学业上,还是工作上。
“争当第一”,这句话可不只是贴在黑板报上说说而已,而是要实践!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朱婷在颁奖仪式结束后第一时间找到爸妈并介绍给古德蒂?
首肯婷队是个大孝之人!
众所周知大婷的父亲朱安亮先生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母亲也是相夫教子的普通农民。
就是这样一个家庭,拉扯大五个女儿,最出名的就是朱婷了,她是排行老三,算当今女子排坛第一人,没毛病。
朱婷还有两个妹妹,大妹朱家慧已经报名体校,专业也是排球,郎导已经放话了,让基层教练时刻注意小家慧的动向,看来用不了几年,或许能看到朱式姐妹花共同出场在排球赛场上,想想就感觉很激动,那画面相当有感了。
世俱杯2010年才二次恢复的,去年朱婷也是代表瓦基弗出战,获得了冠军、最佳主攻和MVP。
一转眼一年过去了,瓦基弗蝉联了世俱怀冠军,朱婷个人再次获得MVP和最佳主攻。值得一提的是世俱杯这种大型比赛,蝉联冠军,一个人蝉联两项最好奖项,之前没别人做到过。
瓦基弗银行是给了朱婷机会,但我们婷队给他们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个人这点荣誉。因为有了朱婷,中国人才知道土耳其联赛,因为朱婷中国人才关注土超,因为朱婷浙江才不小惜斥资举办世俱杯。
现场几百名“小黄人”就是黄金耀眼的例证,瓦基弗银行队感动了,教练古德蒂感动了。丝毫没有异国他乡的感觉,中国就是他们的主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5号朱婷加油!是整场比赛DJ的主旋律,球迷和婷迷的加油声是主导,古德蒂能不感动吗?
土耳其国小人稀,在他们国内夺冠,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古德蒂毕生应该不会忘记今天,中国人绝对够意思,个人认为他接下来会更加善待朱婷,因为朱婷的背后还有强大的中国,不可估量的球迷力量,这是奇迹!朱婷做到了。
朱婷在比赛结束后,第一时间找到父母和姐姐,同时把古德蒂介绍给她们。看老褶子表情很高兴,或者说有点激动,一直在竖大指称赞。一直说Verygood!一直重复!
朱婷家人肯定听不懂得,婷队充当翻译,给父母说,他说欢迎你们到伊斯坦布尔做客,土耳其欢迎你们。
现场气氛被点燃,这就是一个大孝大爱的朱婷,做人就得这样,父母是首位的,获得这么多好成绩和荣誉,应该感谢的人首先是父母,郎导可算第二位,古德蒂识人善用,算第三人吧! 这样的朱婷谁不喜欢,接下来朱婷要回土耳其打土超了,几乎是全年无休的,没办法,谁让你是中国婷、国际婷呢!
本届世俱杯,朱婷状态回暖太多,比之世锦赛时强太多。我们希望中国队夺冠,同时更希望朱婷健康、快乐,那样才能大杀四方,才会有虎虎生威的大朱婷。
不知道朋友们怎么看,观点相同请关注我们,不尽相同请留言,您的支持永远是我们的动力哟!谢谢大家! (胡是一哥)有什么高考励志语录?
从此以后你必须堵上你的耳朵,别听那些吵吵嚷嚷的声音。
——舍伍德·安德森
我经常告诉自己“有朝一日,我能搞定生活。”
——莉兹·默里
想好了就干吧!能改变你命运的只有你自己。
一旦有了目标,就要下决心去实现它。
说走就走,是人生最华美的奢侈,也是最灿烂的自由!
想出发,任何时候都不晚!
大家知道巴拿马运河吧?它为什么叫运河呢?因为它是人工开凿的。谁下令开凿的巴拿马运河呢?是美国的第26任总统罗斯福。仅仅是这一个决定,就使得老罗斯福总统名垂青史。从华盛顿开始,25任总统都可以下令开凿巴拿马运河,而且也都能够做到,但是他们都没有做,直到罗斯福做了美国总统,才以超凡的想象力和勇气下令开凿了这样一条运河。
果断的决策吧,果断的行动吧!只有行动,才能够成就梦想。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致富经》节目的口号就是: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
亲爱的同学,如果你现在对自己感到失望,就请你好好想一想,徘徊得是不是太久了。你是不是因为几经努力而成绩没有赶上来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可是你得这样想,人生总得前进啊,你总得干点什么吧。既然我们在学校里面,既然我们还要去参加高考,那我们为什么不去努力一把。
我国明代最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王阳明,是我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出身名门,二十八岁中进士,三十五岁因替忠臣求情而入狱,后被贬到贵州龙场。被贬期间,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说。此后,仕途道路几经变迁,先后平定南方匪患、宁王宸濠之乱,立下汗马功劳。
在日本,王阳明极受推崇,阳明学被认为是行动哲学。享誉国际的当代日本著名阳明学家冈田武彦在《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一书中称:“阳明学是一门重视实践的学问。只强调博闻强识,不修德行,或者对经世致用漠不关心,这些都违背了阳明学的主旨。”
我国的传统儒学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强调“经世致用”,这是一种积极的入世态度。王阳明不仅从理论上对传统儒学的这一观点进行了继承和发扬,而且从个人实践上践行了这一学说。这正是日本人民特别推崇王阳明的原因。
冈田武彦说:“日本民众对阳明学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即如果不经世致用,不具体实践,那么就不能称之为阳明学。阳明学“知行合一”观点的核心是“行”而不是“知”,这是一种实践主义的思想。
我们之所以谈到王阳明,是想进一步告诉同学们,理论永远是服务于实践的,实践,唯有实践才是真理。就拿学习来说,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增强自己的意志力、提高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学,持之以恒地学才是根本。
行动,唯有行动,才是实现一切理想的途径。
想出发,任何时候都不晚!
历史上绝不缺乏大器晚成的例子。
丘吉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担任英国首相。
丘吉尔曾因成绩差而放弃了考大学的念头,转考陆军士官学校而又两次落榜,第三次才好不容易考取。
丘吉尔少年时很淘气,而且对学科的好恶非常明显。他小学时的一位女班主任老师说:我那时对丘吉尔的印象是:这个矮个子的红脸孩子是全班最淘气的孩子。我甚至还认为他不仅是在全班,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淘气包。
他以最低的成绩考入了哈洛学校(英国一所历史悠久的公立中学)。
关于丘吉尔进入哈洛学校,还有一个秘闻——在入学考试中,丘吉尔的拉丁文考卷答案中,只有一个字母和钢笔水的污痕,当然不及格。可时,校长却说他合格,准许他入学。校长的理由是:伦道夫的儿子肯定不是那种劣等生。
在哈洛学校,他特别不爱学希腊语和拉丁语等古典语,成绩总是不及格。
丘吉尔回忆自己在哈洛学校的经历时说:我的老师们如果想到我年龄这么小却读那么难的书,而我的成绩又很差,似乎苦于难以断定我究竟是早熟呢,还是智力发展迟钝。
中考失败意味着什么?
中考失败意味着家长要冷静分析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学习能力、家庭就业渠道和家庭经济条件,从新对孩子进行学业规划和未来职业规划。还意味着孩子走普通教育高考不合适,只能走职业高考这条路试试了。
无论就读什么样的大学都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国家今年五月一日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已经平起平坐,职业学校学生像高中生一样,可以考本读研,报考公务员事业编等等,是低分中学生的福音。
职业院校的就业展示:
考华中科技大学中文专业有希望吗?
华中科技大学,简称华中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原985、211工程院校,与哈工大同属于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武汉七校联盟成员,去年入选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34所自主划线高校,中国语言文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学科。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各专业2015-2017年近三年来的复试分数线情况: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各专业复试分数线:
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各专业复试分数线:
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各专业复试分数线: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近三年来中文系各专业的复试分数线变化还是比较大,并不稳定,这与当年的考研试卷难度和报录比有直接关系,特别是汉语国际教育呈现一年高一年低的大小年现象,其他专业复试分数线相对还算稳定,但依然是稳中有升。
您考的383分根据这几年的复试分数线分布,还是有希望进入复试的,但是优势一定不大,所以一定要好好准备复试科目,华中大作为985高校报考的学霸众多,复试竞争是比较惨烈的,所以也不妨让家长、同学帮忙留意一下调剂信息,两手准备,心中不慌!
加油,稳扎稳打,争取复试一锤定音!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