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停牌,中字铁建还可以追吗

恒浩网

中国铁建停牌,中字铁建还可以追吗?

可以追。因为中字铁建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视剧,剧情紧凑,制作精良,演员的表现也很出色,深受观众的喜爱。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观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观看这部电视剧,如视频网站、电视台重播等等。所以,即使是现在,也可以继续追看中字铁建。中字铁建不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部反映社会历史、人情世态的作品。通过观看这部电视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建筑工业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和对家国建设的热爱。因此,我们可以将追看中字铁建看作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追寻和传承。

但它的市值不如茅台的三分之一?

新四大发明:高铁、移动支付、网络购物、共享单车。中国中车,就是高铁的重要代表,高铁也是我们领先全球的一张名片,速度和质量都已经超过德国和日本。

中国铁建停牌,中字铁建还可以追吗

投资是一场旅行,很高兴在旅途,与您相遇。

我是雄风投资,20年投资实战经验的老司机,在中信证券工作期间,曾获腾讯2012中国最佳投资顾问。

一,中国中车的市值和贵州茅台的市值。

目前中国中车的股票市值是2884亿元。

目前贵州茅台的股票市值是8587亿元。

3,一个贵州茅台市值等于接近四个中国中车,贵州茅台市值8000多亿,中国中车市值2000多亿。这个差距,确实会让一些股民,感到非常纳闷。

二,中国中车与贵州茅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1,利润的区别。

贵州茅台的2017年利润是200多亿元,中国中车是112亿元,利润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贵州茅台的市值比中国中车更高。

2,行业的区别。

贵州茅台是白酒行业,属于消费品行业,估值定位更高。中国中车是制造业,属于机械设备行业,估值更低。不同的估值,获得不同的市盈率,导致股票市值区别很大。

3,行业增长的区别。

贵州茅台的消费品行业,增长具有确定性。中国中车的制造业,增长性没有贵州茅台那么确定。所以,贵州茅台的市值更大。

4,稀缺性不同。

贵州茅台,非常稀缺,供不应求,利润率很高。中国中车,还是有很多国外的竞争对手,公司利润率不高。

以上四个区别,导致中国中车与贵州茅台的市值差距。

三,不同与人生。

在股票市场里面,股票由于自身的情况原因,不同的股票之间,估值和市值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就算是同一个行业的公司,它们的股票市值之间,也是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贵州茅台市值大于五粮液。

人生也是如此,同一个学校,大家都是同学,未来的命运也不同。同一个村子,各自命运也不同。有的人,飞黄腾达,有的人,普普通通。同一个世界,不同的命运。

遇见是缘,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您点赞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

如您有投资的问题,可以留言或私信联系我,如我有空,将进行专业解答。

360借壳回归A股?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资本市场经历了太多的波折,其中最让人觉得震撼的无疑就是中国一批中概股想要回国的不平凡的道路,在这其中不乏360、万达这样的业界巨头:11月7日A股上市公司江南嘉捷发布公报称,江南嘉捷拟通过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方式,以504.16亿元收购360公司100%股权,交易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及其控制的两家天津公司将合计持有江南嘉捷63.7%的股份,周鸿祎成为江南嘉捷实际控制人。而这也意味着360公司回归A股尘埃落定。于是11月7日江南嘉捷复牌当日就封涨停板,然而好景不长,本来寄希望于一年半之后重启A股借壳上市大门的360,很快就碰到了大麻烦,关于360水滴直播“涉黄”的新闻可谓是风起云涌,给360的回归上市之路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就在这个时候,还是资本市场,另一家业界巨头也出事了,这就是也希望于回归A股的万达集团,近日,一篇名为《王健林的滑铁卢》的文章在各大财经媒体疯传,很多国内主流媒体都进行转载。文章指出,万达以两倍价格抢央企中铁建在马来西亚的大马城项目,并称万达的现金流断了,还列举了其余种种事件。这也给万达商业的回归之旅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著名资本市场专家张立洲先生在其新著《战略与套利》一书中说,很多的中国企业像赶海一样赶到海外上市,然而之后却还要回到中国,这可以说是中国企业的一场资本救赎与回归之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360、万达们到底走了一条怎么样的回归之路?

一、中国企业为啥要海外上市?

在上个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这十几年间,中国企业大量海外上市,这些在国内被称为优质企业的名单里有很多享誉全球的大品牌,比如说阿里巴巴(香港、美国上市)、腾讯(香港上市)、万达商业(香港上市)、360(美国上市)、新东方(美国上市)等等,如今很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比如说趣店、拍拍贷、融360等等也都步上了海外上市的步伐。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放着国内那么大好的股市不去,偏偏都要去海外上市呢?根据张立洲先生的观点:

一是中国股市的上市盈利条件。这个就和中国长期以来的股市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按照国内资本市场的监管理念,为了保证上市公司业绩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企业在上市之前必须要有一定的盈利规模,就以条件最为轻松的创业板为例,创业板要求企业在3年之内达到500万元的盈利,并且逐年递增,如果要去主板的话,这个要求似乎更高。但是,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优质互联网企业却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比如说美国有着大名鼎鼎的亚马逊,就是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互联网企业如果想在国内上市几乎没有可能。

二是国内有着显著的IPO门槛。国内的企业如果需要IPO的话,企业的股权激励,资金的定向募集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而众所周知,在互联网公司中,由于互联网企业具备着快速更新换代的特征,这样就导致了互联网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竞争转换自己的资金投向,但是这在A股这却是几乎不被允许的现象。再说股权激励,几乎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标配了,在这样的状况下,想要上市难度颇大。

三是上市制度本身的制约。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股市的A股上市经历审批制、核准制等多种制度和变迁,虽然上市的条件是放宽了,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股市依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态,大量企业排队上市,各种市场的波动甚至发审委的调整都能让企业上市处于一个暂时的停滞状态,其中最长的一次IPO暂停就停了整整两年的时间,IPO堰塞湖的现象让中国企业想要国内上市真的太不容易了。一般情况下在美国上市或者香港上市企业的时间等待周期大概是6个月,但是在A股上市则达到了两到三年,甚至5年以上,这是很多企业都难以承受的周期。

于是乎,很多企业选择了曲线救国的战略,通过在海外实现上市的目的。

二、回归A股会给市场带来什么?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投资者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创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发展方式都逐渐认可,国家对于国内上市的新兴产业企业的扶持政策也逐渐增加,这让大量的企业又开始走上了一条回归国内的道路,然而这条道路注定了不会平静,从开篇我们看到的360和万达的案例就能够看出,在这个市场上想要阻击他们回归的力量恐怕并不在少数。而回归A股到底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呢?

一是加速资本的外流和汇率的稳定。体量较大的公司回归A股往往都面临着在私有化、返程上市过程中需要跨境投资、并购贷款动辄数十亿美元的情况,势必形成巨大的外汇需求,需要消耗大量的外汇储备,并且随着美国政府减税,美联储加息等一系列的政策,中国其实现在已经面临着一定的资本净流出压力,这个时候的企业回归有可能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二是造成炒壳风潮和暴利神话。像360等著名企业的回归,带动了整个证券市场的风气的调整,在证券市场上有着一批被称之为壳资源的企业,他们的存在让市场上总有着“乌鸦变凤凰”的神话,由于大量的企业想要回归,想要上市,这让市场上充满了小道消息,从而也导致了某些投机机构的借势炒作,通过炒作所谓的壳资源,从而引发一场场投机的神话,引发了对于股市正常估值的一种严重骚扰。

三是导致了市场的巨大波动。对于大量公司回归A股,一方面导致二级市场的各种游资在想尽手段爆炒壳资源,引发了股价的大量波动,另一方面,对于财富的造富神话让很多企业放弃了原先的主营业务将资金挪移到参与投资的地步。这种投机带来的潜在暴利可能让企业回归A股成为了一场资本的盛宴。投机套利行为让钱来的太容易了,从而导致了投资者对于实体经济和产业经营逐渐失去了信心。

然而正是因为企业回归所带来的暴利,让很多非常规手法的盛行,举例来说,针对360在如此重要节点的攻击,针对万达的重点打击的背后都有着资本让人捉摸不透的影子,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企业的回归这么不易的根本原因。从目前来看,国外上市的公司回归趋势还会延续,恐怕这种基于资本的各种闹剧可能会继续下去。

持有时间最长的一只股票是哪只?

持有最长时间的股票是:中色股份,持有时间2年半左右,累计获利70%,这收益率,也值得我吹一下了。

具体哪一年不记得了,应该3-4年前了,是在上一次大牛市之前。简单说一说我是如何获利70%的:

股票开户,买的第一只股票就是这一只,中字头,国企,主要业务是有色金属工程类采掘设备,在全球都有业务。

因为之前炒股都是亏损的,所以那次买过之后,决定更换一种新的炒股方法:长线短炒做波段。

说起来也简单:购买第一批以后,就开始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走,每涨10%卖掉一部分,每跌10%买入一部分。就这样断断续续,积少成多,一共收益20%。

在我收益20%的时候,横空杀出一个熔断机制。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实行了熔断,还傻不兮兮的打电话去证券公司问:为啥线都成了直线,看不见行情了?

熔断,让我从获利20%直接变成亏损20%,没办法,重新慢慢操作。没过多久行情回暖,获利大约35%。

等啊,熬啊,终于等到了一个重大利好:公司年报,纯利润预增300%多,而且这个公司还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

半个月后,股价开始发力:收益从35%涨到40%、50%、60%、直线上升,期间我也是逐步卖出。当最后一手卖出后,一查收益:70%,所用时间:2年半。

这次成功的操作,也让我获益匪浅,直到现在,我还是用这种方法炒股。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股市的机会是等出来的,也是跌出来了,最终还是熬出来的。

顺带说一下,我现还在持有这只股票!

经过来回高买低卖成功的把20万炒到八千?

反问个问题:从20万到8000,内心是否崩溃过?如果没有,说明您资本充足,不在乎这点钱,那您的问题意义不大!假如内心崩溃过,也许您就已经割肉离场了,至少还保有这8000。假如离场后又想继续进场,说明你离不开市场,无论您是打着兴趣的口号还是其它行业没有适合你的出入,本质来讲都还是逃离不了您的人性束缚,您还是想从市场里赚钱、赚快钱!可以回顾这两年的炒股经历,是否频繁的变幻策略?每次交易是否有做总结?每次总结是否从市场环境、基本面、技术面以及人性变化上去抠根?在市场里玩,认识自己很重要!假如您对自身认识不够建议先行退出,场外休整休整,好好做些工作,积累点资本,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好好思考思考市场以及自己之前的失败是什么造成的?假如要再次进场,该以什么状态,什么方式来进行?哪天真觉得可以再进场了,先小量测试,有把握了再加大资本!如果研究不透,就不要进场了,定投买点指数基金,给时间一点时间,赚钱的概率也比在股市里头搏杀要好,个人时间与精力也可以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中去!给股市里一些迷途小羔羊的建议,人只能赚到认知以内的钱,赚到的认知之外的钱都是运气,运气赚的钱也总有一天因为实力而亏出去!所以,认知的边界决定了一个人可以最终获取财富的大小,提升认知比在市场里不断搏杀更有价值!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