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2317,富士康普通工种有哪些?
富士康普通工种:机台操作,维修,装配,精密组装,测试电子功能,车工,钳工,铣工,焊工,机电,磨床,冲压,成型,压铸,放电,线割,咬花,镭雕,电镀,烤漆,移印,点胶,热熔,烧结,光学测量,抛光,绘图,品管等。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台湾鸿海精密集团在大陆投资兴办的高新科技企业。1988年在深圳地区投资建厂,总裁郭台铭。在中国大陆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到环渤海、从西南到中南到东北建立了30余个科技工业园区、在亚洲、美洲、欧洲等地拥有200余家子公司和派驻机构、现拥有12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客户群。
2014年12月12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富士康宣布,由于订单不足,公司将于12月24日关闭公司在印度钦奈的工厂。该工厂的1700多名员工有可能面临失业。
2016年5月19日报道,富士康和芬兰公司HMD Global以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亿元)价格接手微软旗下的诺基亚功能手机相关业务。
2017年7月16日 ,富士康宣布在美国威斯康辛州投资100亿美元建立LCD面板工厂。该项目创造1.3万个新的工作岗位,在2020年底前完工。
富士康科技集团(Foxconn Technology Group)是以台湾知名企业家郭台铭所创办的鸿海精密(台证所:2317,LSE:HHPD,NASDAQ:HNHPF)为核心所构成的企业集团,成立于1974年2月。专注于电子代工服务(EMS),旗下多家企业在台湾证券交易所、那斯达克、香港证券交易所或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鸿海和富士康是什么关系?
鸿海精密集团和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一个公司。
富士康集团在中国台湾地区被称为鸿海科技集团,鸿海科技集团在中国大陆叫富士康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陆投资兴办的高新科技企业,专业研发生产精密电气连接器、精密线缆及组配、电脑机壳及准系统、电脑系统组装、无线通讯关键零组件及组装、光通讯元件、消费性电子、液晶显示设备、半导体设备、合金材料等产品。 所以,鸿海精密集团和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一个公司。
富士康对于中国是怎样的存在?
富士康公司对我们来说有种复杂的感情,难于用言语简单的表达出来,对它既应感激、也有不满,同时也有一种家国情,还有一份期待和寄托,最近“富士康工业互联网”IPO也让大家对它更加关切起来。但整体来看,对它的评价还是较为积极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富士康作为台湾省著名的企业,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代工制造企业,1974年成立,1991年6月18日,鸿海股票在台湾上市(代号TWS2317)。1992年3月开始在深圳设立工厂及办事处,自此拉开了对大陆的投资,随后在深圳、昆山、晋城、南通、北京、太原、杭州、烟台、天津、郑州等地建科技园及生产基地。由于富士康主要以代工制造业为主,需要大量技术人员,富士康积极和各基地所在地区大学建立培训技术人员的合作,不仅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同时培养出一大批技术型人才,还为当地区GDP和进口贸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各省份见到富士康来当地投资考察,如见到“唐僧肉”一样各地都给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建厂,毫不夸张的讲,省委书记和省长见郭台铭都要排着队,实在是太受欢迎了。富士康对当地就业和经济及进口贸易贡献非常巨大,就按河南来说,能从中部省份崛起并排名第一,富士康公司的贡献功不可没,所以说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富士康作为密集型的代工制造业不仅为大陆解决就业,而且拉动当地经济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其次,员工跳楼事件给富士康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不满:由于富士康生产基地主要是为电子产品代工,所以工作相对比较机械化,多数属于流水线型,再加上日常工作和生活比较压抑,员工常被认为当“机器”使,平常工作生活的心中不满无处发泄,最终引起多名员工的跳楼事件,自2010年1月23日至11月5日,11个月内发生14起跳楼事件,随后2012年6月再次发生跳楼事件,自事件发生后,引起社会强烈的不满,人们也开始反思,富士康给大陆带来了就业、经济发展等各种益处外,同时也带来了隐患,自此各地区政府和富士康公司也非常重视此问题,除了日常工作外,增添了更多员工日常生活娱乐设备和项目,减轻由机械化及流水线工作给带来的压力,后来跳楼事件就基本很少听到了,也因此,社会对富士康的评价多了一份不满。
然后,因为是台湾有影响力的企业,有家国情也有期待和寄托: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目前台湾和大陆目前状况,但大陆对台湾的感情,就像母亲对孩子一样时刻关心着,同时也期待着早日回家。而富士康作为台湾有影响力的企业,大陆一直给各种优惠政策,不仅因为是招商引资,同时也是带有一份家国情,通过民间企业的交流沟通,成为大陆和台海来往的一条纽带。特别是在蔡英文上台后,两地关系就紧张起来,官方交往立即减少,那民间企业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据2017年5月15日台湾《时报周刊》最新民调显示,当明天若是“大选”支持率,台湾民众支持蔡英文仅24%,而富士康负责人郭台铭支持达35%,这让岛内政界人士大感意外,但可以看出富士康整体的影响力,所以对大陆急盼版图一统来说,有份期待和寄托。
最后,来说说A股最火的“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富士康IPO创造了中国IPO史上最快过会纪录,仅前后用时36天,2月1日报送材料,2月9日招股书申报稿和反馈意见同时披露,2月22日预披露更新,3月4日上会公告,3月8日上会并全票通过审核,这就是富士康速度!此事件有监管层对新经济体的特别照顾,同时也是给台资进A股打开的一扇门。富士康IPO也让A股关于“工业互联网”、“独角兽”的股票火起来了,A股投资方向也由传统企业转为科技新经济体,富士康功不可没。
【股市投资是门技术活,需要不一样的眼光和智慧,非常欢迎股民朋友点赞留言,感谢关注👉👉博股论今】
如何评价台湾最大的企业台积电?
台积电全名台湾积极电路制造公司,台积电于1994年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号2330。1997年台积电到美国发行美国存托凭证,并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以TSM为台积电代号开始挂牌交易。这家工厂是被华为、苹果、高通、英伟达、AMD等芯片设计大佬集体下单的顶级公司。
然而成立30多年来,这家全名叫做台积电的芯片厂,却不是科技股一夜暴富的代名词。对于无处不在的台积电,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手机里与通信网络密切相关的射频模块背后就藏着一个市值高达197亿美元的美国射频巨头skyworks,而它们的射频芯片就需要交给台积电。因为后者拥有先进的射频制造工艺。
第二个例子7月6日媒体报道称,台积电近期再获索尼CMOS影像感测器的订单。而且双方合作延伸至28纳米,索尼的市占超过50%以上。CMOS关系到我们手机摄影的时候,每一秒你能够合成几张照片,以前是240到760张,现在索尼可以到1200张以上,这是可以展现完美的超慢动作,同时像素可以达到1亿。
今年年初,索尼首次将CMOS部分订单交由台积电代工,而对于此次的新订单,台积电将在南科14B厂打造专门的生产线,等同于索尼包场。报道称新订单将是既有订单的数倍,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据。有业内人士分析,拿下索尼先进的高阶CIS影像传感器,意味着台积电先进制程与成熟制程订单都完全掌握。
随着5G带来自动驾驶等应用潜力大,以及智能手机搭载更多CIS,带动全球CIS市场大爆发。市场也普遍看好未来高阶图像传感器的应用前景,可见近日代工龙头台积电真的是无处不在。
台积电目前稳居世界芯片代工龙头,拥有非常高的技术壁垒和其他方面的几大护城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道护城河就是台积电拥有世界上顶尖的精密设备和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在规模化的生产能力上,现在的台积电具备了一年内为500个客户生产超过10000种产品的能力,芯片年产量超过1200万块。这些芯片都需要用到台积电多达272种不同的制造技术和复杂的生产线管理流程。
第二大护城河就是技术迭代的马太效应。业内人士指出,台积电与其他类似厂家的区别不是纳米级别的制程差距,而是有没有最先进的芯片设计公司给他们试错。台积电建立初始阶段,邀请英特尔为自己挑错,再早期收购了很多芯片设计公司,用来帮助自己把几十道复杂制程工序跑通顺。但即使这样产品的良品率也只有20%至30%左右,英伟达、AMD这种芯片设计公司来帮他调试良品率后成品率慢慢的提高。再之后苹果、华为等全球几百个客户纷纷加入,不同客户设计的芯片肯定千奇百怪,中间一定会产生很多问题,解决了问题积累了经验,同时提升了制程工艺良品率,也就有了很大的提升。
比如现在的7纳米有AMD、英伟达的大笔订单,帮他们去提升良品率与产能。5纳米已经被苹果以及英伟达提前预定。也就是说,随着这些设计领域的核心玩家用自己最先进的技术能力,帮助台积电调试升级芯片工艺。马太效应与规模经济效应将会在台积电身上加倍呈现。
2019年美国硅谷的一场半导体光刻技术研讨会中,业界就提出半导体工艺蓝图。虽然在未来10年可以一路推进至1纳米,却可能因光刻胶材料的瓶颈,让工艺发展到3纳米节点时就出现阻碍。3纳米对半导体世界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台积电之前成立了一个400人的团队,在研究了包括材料操作制程工艺都是全部需要创新。
估计到时候所有的公司都会争先恐后的加入这一行列,台积电今后会越来越强,靠客户帮他们的产品越调越好,把竞争对手抛得越来越远。
第三大护城河就是诚信,诚信是张忠谋创业之初定下来的。诚信是台积电仅次于生产能力的竞争底牌。对于一家拥有上万名员工的国际企业,替客户保守秘密是非常难的。好多公司都扬言说自己可以帮你做代工,但代着代着你就发现怎么这些代工厂就自己开始做芯片设计了。甚至出去偷偷另开一家IC设计公司,转身抢你的生意。
这里举两个例子,2005年就大力涉足晶圆代工业务的三星在2011年被苹果控告抄袭自己的手机和平板设计后,便陆续丢掉了苹果后来的处理器代工订单。三星没抄袭是不可能的,拿着别人的芯片设计图纸,可以顺藤摸瓜把手机设计搞出来。
iPhone的出货量后来被三星抄了,追根溯源就是找三星做了代工,而后这笔订单自然就落在了台积电手里。去年高通把自己的旗舰移动处理器骁龙865代工权也交给了台积电,而不是三星。怕的就是自己的核心商业机密被三星抄走,毕竟苹果之前已经有了前车之鉴。
第二个例子就是台湾第二大晶圆代工厂联电,早年高通索尼把自己的芯片给联电做,最后就发现怎么联电自己就去做IC设计了。联电曾在1996年被客户质疑,偷偷设立IC设计部门之后,联电将设计部门剥离,也就是后来的联发科、联咏、联阳半导体等设计公司。这也是为何英特尔还坚持做一体化的部分原因,因为他们觉得代工厂不会帮客户保守好秘密,这么多年真正做到了保守秘密,或者说真正取得了所有芯片设计公司信任,唯有台积电一家,为了保守秘密张忠谋甚至坚持将对客户的承诺凌驾于利润之上。
第四大护城河就是台积电拥有非常雄厚的技术积累和完善的人才体系。台积电积累了很多成熟的技术,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工艺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台积电拥有55000多项的专利。2019年有1333种发明专利被申请,申请专利的员工人数也首次突破了1000人,台积电被称为世界上最能给技术和人才买保险的公司,他接待的人才储备来自于全世界,同时每年的研发费用都有增加,为的就是保持技术领先的地位。
查看台积电的现金流量表,负的流量跟正的流量刚好抵消,他把赚的钱全部用于再投资。这个中间完全没有浪费,之前台积电在美国建厂台积电的董事长刘德音是这样解释的:『取得美国市场有利地位最好的服务于每个客户,长期来讲与其说是为了风险管理,还不如说是为了利用全球人才,且知识产权不会有所影响。』
说完了台积电的护城河,下面简单说一下台积电最近面临的问题。由于美国实施限制,在未经美国允许的前提下任何芯片代工厂都无法使用美国半导体设备或者美国软件为华为生产芯片。2019年,华为已经成长为台积电的第二大客户,贡献约14%的年营收,之前一直试图保持中立的台积电迫于美方的压力断供华为。
谈到华为的海思麒麟芯片遗留的订单缺口,对台积电的影响,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说:『我们希望不会发生,他同时又补充说我也很难预测它将以多快的速度发生。』刘德英还称:『如果这样做,我们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填补它。』台积电为华为海思原本预定的第四季先进制程产能已开放给其他客户。包括苹果、高通、联发科、超微等大客户立即追加下单。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第4季度7纳米产能将维持满载,5纳米利用率以维持高档,预计台积电第四季营收将与第三季持平。虽然失去华为海思订单,但对台积电日常运营影响不大,全年营收较去年增长15%至18%的目标将可能顺利达成。
最新消息称台积电已向美方递交意见书,力争为华为继续供货。关于华为和台积电的商业细节,外人亦无从知晓,是不是会完全断供还是要等9月份结果出来才会更清楚。
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企业生存休戚相关,唯一合作才能共赢。人为的贸易壁垒也许短时间内会让某些利益相关方获利,可长期来看,将会导致产业格局的变化,进而出现更为深远甚至始料未及的后果。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公司的营收和财务状况。台积电于7月10日公布了2020年6月的净营收。该公司6月营收约为1208.8亿新台币,折合约41亿美元,较上一个月增长了28.8%,同比增长了百40.8%,第二季度销售额为3107亿新台币,同比增长29%,市场预估3087.7亿新台币。
2020年1月至6月的营收合计约为6213亿新台币,同比增长了35.2%。从这些数字上特别是台积电6月营收环比大增,或预示苹果A14处理器以大规模出货。
从2016年iphone 7系列所搭载的A10处理器开始,台积电就是苹果A 系列处理器的独家代工厂。今秋新的iphone 将搭载的A14处理器,也是台积电独家代工,采用目前最先进的5纳米工艺。这个5纳米工艺是目前行业最先进的工艺,台积电也是在今年才开始大规模量产,是全新的工艺。在其他工艺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新工艺的大规模量产也就会使台积电的营收大规模的增加。
在2020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自研Mac芯片正式亮相。苹果公司宣布旗下Mac设备将从英特尔芯片转向ARM,芯片到今年年底,我们将可能看到第一台带有苹果自研芯片的Mac。
但是我们很少有人知道台积电实际上是这一转变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因为他们已经投资了300人的研发团队,来帮助苹果公司迈向这一巨大的转变。并且台积电团队的人功成身退,还在协助后继续的研发。
台湾媒体报道说,苹果自己开发的Mac芯片将来将由台积电独家生产。总的来说,台积电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平均毛利率常年保持在40%以上,收入和资产都是每年稳步上升,现金也比较充沛。
今年台积电CEO刘德音在股东大会上宣布台积电也将会推出4纳米工艺N4,是其最先进5纳米工艺N5P的进一步加强版,预计2023年投入量产。根据规划台积电将在今年第4季度量产初代5纳米,同时已完成3纳米工艺的设计工作。预计该产线将于2021年投入风险市场,于2022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并且还在加快推进2纳米工艺。
综合来看,台积电制造的芯片应用范围非常广,从智能手机、晶片、车用电子晶片、消费型电子设备晶片、5G基站,再到将来的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甚至是武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