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钰成,广东经济怎么样?
“东西南北中,发财上广东。”
客观的说,广东省作为我国40年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见证和深度参与了我国经济改革和崛起的过程。
广东经济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重要的地位。
2017年广东省经济总量89879亿元,已连续29年位于全国第一,占全国,gdp的比重约为10.5%。广东省不但经济总量大,而且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1978年时,广东经济总量约为185亿元,而此时上海高达272亿元,是广东的1.47倍。到2017年,广东经济总量89879亿元,此时的上海仅为30133亿元,只有广东的33.5%。
我国有四座一线城市,广东却两座,足见其在国内经济的影响力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外,在企业发展上,我们也可以看见广东实力之强大。2017年世界500强中,有115家中国企业入围。
在这入围的115家中国企业中,有11家来自广东。他们分别是广州的广汽集团和南方电网;佛山的碧桂园和美的集团;深圳的华为、腾讯、招商银行、平安集团、万科、恒大和正威国际。
而且这11家企业中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他们是:华为、万科、恒大、正威国际、美的、腾讯和碧桂园。其中华为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首。
香港大紫荆勋章?
大紫荆勋章(英语:Grand Bauhinia Medal,简称GBM)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授勋及嘉奖制度下的最高荣誉,自1997年开始颁授,表扬毕生为香港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士,受勋人士必须是香港永久性居民。获颁人士可于中文名字及称谓后加上“大紫荆勋贤”或“GBM”。 大紫荆勋章由18K黄金及18K白金嵌成,图案为星光托著洋紫荆,洋紫荆代表香港,一颗星代表中国,体现出“一国两制”,红色和金色的丝带象征高贵荣誉。 中文名大紫荆勋章外文名Grand Bauhinia Medal,简称GBM颁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奖励对象对香港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荣誉等级香港最高荣誉开始时间1997年7月大紫荆勋章(左)1997年6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办公室发言人宣布,香港特区将设立勋衔制度,以标志香港回归后进入历史的新纪元,颁发勋章嘉许为香港回归做出贡献的人士,确认社会价值观及树立新模范、增强市民凝聚力。霍英东等12个人当年就获颁了大紫荆勋章。 1998年1月2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署公布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授勋及嘉奖制度,旨在表扬社会各界人士为香港作出的杰出贡献,或其在所属范畴出类拔萃的成就。 历年的授勋名单一般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即7月1日,在香港特区政府出版的宪报中刊登,而授勋仪式于每年10月在礼宾府举行。礼宾府是香港特区政府接待来宾的场所,特区政府的一些重要典礼也在这里举行,其前身是港英时期的香港总督府,现已成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官邸。衔颁授典一般由行政长官亲自主持和颁授。 香港的授勋和嘉奖的制度分为多个等级,其中大紫荆勋章是该制度下的最高荣誉。 钱其琛、董建华与十二位大紫荆勋章获得者合影(1997.07.02)紫荆花图案代表香港,外围五角星代表中国,两者象征“一国两制”;十八K金制五角星镶在由纯银制的星光托上,寓意本港继续繁荣兴旺;红、金色丝带代表高贵和最高荣耀,造价约六千元。大紫荆勋章获颁者的人士可于中文名字及称谓后加上“大紫荆勋贤”或“GBM”,值得一提的是,只有获得大紫荆勋章,才可被称为勋贤。每年能够获此殊荣的人仅有个位数,邵逸夫、霍英东、金庸、李嘉诚等都在此列,而2003及2004年甚至无一当选。 香港回归后的“紫荆”系列勋章,取代了回归前的授爵、封邑等嘉奖,而“JP太平绅士”的头衔,却从一个世纪前一直延续至今。颇具特色的“香港式荣耀”闪烁在这座城最精英群体的胸膛前,也成为了香港人跨越两种制度、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历史见证。 产生办法编辑港府总部礼宾处每年发出一份吁请提名的通告,之后港府各局局长和部门首长开始拟备授勋及嘉奖的提名,为扩大提名范围,港府也会从非政府机构寻求提名,公众人士也可直接向礼宾处提交提名,再转交有关的局或部门处理。初步的授勋及嘉奖名单会提交给“授勋及非官守太平绅士遴选委员会”考虑,经由遴选委员会筛选、推荐,最后由行政长官决定是否接纳和批准有关名单。遴选委员会由政务司司长担任主席,成员包括了官方成员和非官方成员。 历届颁奖编辑香港授勋仪式开启于1997年,在英国管治时期部分港人曾获英国颁授英国的勋衔,回归后香港特区设立自身的勋衔,以标志香港在回归祖国后进入历史的新纪元。1997年7月2日,回归后的隔天,香港特区政府在礼宾府首次举行勋衔颁授典礼,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颁授大紫荆勋章予12位社会知名人士,包括了曾宪梓、霍英东、庄世平等,当年时任国家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也出席了该仪式。 2000年10月14日,香港特区政府在礼宾府举行授勋仪式,行政长官董建华向303人颁授了勋衔或奖状。列显伦法官、沈澄法官、前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毛钧年、知名文学家查良镛和中国文化研究专家饶宗颐教授,获得大紫荆勋章。 2001年7月1日,香港特区授勋名单刊登宪报,这是香港回归祖国后第四份的授勋名单。方心让、李嘉诚、杨光获得香港特区最高荣誉的大紫荆勋章。2002年6月30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律政司司长梁爱诗 、钟逸杰爵士和前创新科技委员会主席田长霖教授荣获大紫荆勋章。2005年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回归以来第八份授勋名单。代表最高荣誉的“大紫荆勋章”,在连续两年悬空后,出现两名得主,包括有“新界王”之称的乡议局主席刘皇发及香港老牌工业家、震雄集团主席蒋震。 2006年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香港回归以来第九份授勋名单。全国政协副主席、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行政会议成员、前港交所主席李业广和香港友好协进会主席李东海获颁代表特区最高荣誉的大紫荆勋章。 2007年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香港回归以来第十份授勋名单。香港特区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特区政府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立法会议员李国宝和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主席李兆基获颁代表特区最高荣誉的大紫荆勋章。2008年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回归以来第十一份授勋名单,借此表扬一众为香港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士。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李国能、香港树仁大学校监胡鸿烈、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以及著名工业家和慈善家陈瑞球,获颁授最高荣誉的大紫荆勋章。 2009年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在宪报公布香港回归以来的第十二份授勋名单。有三人获颁授大紫荆勋章,包括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印度裔企业家夏利莱,以及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2010年7月1日,香港回归以来第十三份授勋名单于宪报刊登。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诺贝尔奖得主高锟以及“赌王”何鸿燊等7人获颁大紫荆勋章。2011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祖国14周年之际,香港特区政府公布回归以来第14份授勋名单。香港特区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香港海洋公园主席兼兰桂坊控股有限公司主席盛智文获颁大紫荆勋章。2012年6月30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香港回归以来第15份授勋名单。6人获颁大紫荆勋章,包括首席法官马道立和法官包致金、即将离任的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瑞麟和律政司司长黄仁龙、在贸易推广及医疗卫生事务方面建树良多的吴光正,以及推动慈善和教育事业的吕志和。 2013年6月30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香港回归以来第16份授勋名单。特区终审法院常任法官陈兆恺、特区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梅师贤、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释觉光法师,以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谭慧珠4人获颁大紫荆勋章。2014年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香港回归以来第17份授勋名单。香江国际集团创始人杨孙西,因过去三十年长期致力于服务社会并付出大量时间和资源,在维护香港整体繁荣稳定和社会和谐方面贡献良多,被授予大紫荆勋章。星岛新闻集团主席何柱国,因对传媒行业贡献良多以及慷慨捐助各类社会和慈善活动,被授予大紫荆勋章。 2015年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香港回归以来第18份授勋名单。获颁大紫荆勋章的共有四位:曾钰成、郑耀棠、何世柱、李达三。 2016年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香港回归以来的第十九份授勋名单。获颁大紫荆勋章的共有7位:现任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现任特区立法会议员谭耀宗,推动本港贸易和工业发展方面表现卓越的陈永棋,成功企业家罗仲荣,商界翘楚胡法光,曾担任教育统筹委员会主席及免费幼儿园教育委员会主席的郑慕智,曾担任香港大学校长、现担任港科院创始院长的徐立之。 2017年6月30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香港回归以来第二十份授勋名单。获颁大紫荆勋章的共12人,包括现任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律政司司长袁国强,金融发展局主席史美伦,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李国章,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会主席罗范椒芬,行政会议成员叶国谦,贸易发展局主席罗康瑞,以及在教育及社会服务方面表现卓越的企业家郑家纯,商界翘楚及慈善家戴德丰,在推动香港航空业和贸易发展方面表现卓越的苏泽光,多年热心参与社会服务的企业家陈启宗。 2018年10月27日,香港特区政府在礼宾府举行2018年度勋衔颁授典礼,共有4人获颁大紫荆勋章,包括终审法院法官邓桢、长期担任公职及参与社区服务的张学明、商界翘楚及慈善家陈有庆,以及医学研究专家和教育家杨紫芝
怎么汕头人喜欢把广东人叫成广府人?
广东广府人即广东粤语地区人即广东人!!广东主人广东广府人商界:在香港四大家族中,除李嘉诚外不是广东广府人,其他三位李兆基,郑裕彤,郭炳湘家族,全是广东广府人,即广东粤语地区的人,世代母语粤语。
另外吕志和,霍英东,碧桂园集团唯一创办人及唯一老板杨国强家族(世界500强民营企业),美的集团唯一创办及唯一老板何享健家族(世界500强民营企业),加多宝集团唯一创办及老板,格兰仕老板梁庆德,志高空调老板,百丽鞋业集团唯一创办及老板邓耀,联塑老板,海天味业老板,全是广东广府人,即广东粤语地区的人,世代母语粤语。
墨西哥第三大超市集团唯一创办及老板李华文家族及墨西哥连届华人首富,优酷视频唯一创办及老板古永锵,新浪网唯一创办及老板王志东,酷狗音乐唯一创办及老板谢氏家族,YY在线直播唯一创办及老板李氏家族,全是广东广府人,即广东粤语地区的人,世代母语粤语。
李锦记集团李锦记家族,上海四大百货公司先施,永安,大新,新新百货唯一创办老板,周生生珠宝唯一创办及老板周永谱家族,周大福集团老板郑裕彤家族,谢瑞麟集团老板,六福珠宝老板黄伟常家族,钻石世家老板陈小凤家族,全是广东广府人,即广东粤语地区的人,世代母语粤语。
时代地产集团创办老板,奥园集团创办老板,祈福地产或祈福集团老板彭氏家族,海伦堡集团老板,雅居乐集团唯一创办老板陈卓林,香江集团唯一创办老板翟美卿,合景泰富地产集团老板,富力地产集团或富力集团老板,全是广东广府人,即广东粤语地区的人,世代母语粤语。
广州星河湾地产老板黄文仔,上海大白兔奶糖冠生园集团创办老板冼冠生家族,广州长隆及珠海长隆及所有长隆度假集团唯一创办老板苏志刚家族,海印又一城或海印集团创办及老板,全是广东广府人,即广东粤语地区的人,世代母语粤语。
深圳京基一百层或京基集团唯一创办及老板陈华家族,维也纳酒店集团唯一创办及老板,广东喜之郎果冻集团唯一创办及老板,樱花家电集团老板,康宝家电集团老板,霸王家化品集团老板,澳雪日用品集团老板,全是广东广府人,即广东粤语地区的人,世代母语粤语。
健力宝集团创办人李经纬,李宁服饰鞋业集团唯一创办及老板李宁家族(父辈及祖辈为广东广府佛山顺德人),脉动饮料集团创办及老板,班尼路服饰集团老板,佐丹奴服饰集团老板,狮堡龙服饰集团老板陈瑞球家族,福建福州著名富豪即福晟集团唯一创办及老板,全是广东广府人,这些著名富豪,在广东粤语地区,香港,澳门,加拿大,澳大利亚,家喻户晓。
政界:原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琴王"朱执信、原国民党中央军事部长、建国粤军总司令、广东省政府主席许崇智、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民主妇女领袖何香凝、潘达微、潘文治、颜浩长、邓世昌、梁诚。
戊戌变法主要领导人康有为、中共第三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四、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原中国监察部部长谭平山、原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香港特区首任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墨尔本市市长苏震西、塞舌尔共和国前总统、在野党主席陈文景。
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原广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谭天度、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香港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刘千石、何钟泰、石礼谦、陈伟业、刘江华、谭香文、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原香港财政司司长美国摩根大通银行亚太区前主席梁锦松、原澳大利亚高嘉华市副市长邓小颖。严缨、陆敬科、梁士诒、陈汝棠、罗志、郑润琦、陈剑虹、郑金、陈金釭等。
中华民国国父、中国国民党总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杨仙逸、李孙宸、何吾驺、卢兆龙、墨西哥外贸委员会亚太区主席李子文、何耀泰、何士祥、黄标、黄琮、黄培芳、曾望颜、鲍俊、麦炽昌、卢殿标、何璟、何光尧、何长清、何定江。曾任民国内阁外交总长的梁如浩(唐家人)、容星桥(总统府高等顾问)、蔡廷干(曾任外交总长、代理内阁总理)、黄宽(中国第一个留英学医)、唐悦良(代理外交部长)。
清末民初杰出的外交家、法学家、书法家伍廷芳、戊戌变法主要领导人梁启超、澳门行政长官崔世安、美国联邦众议员、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性国会议员赵美心、第26届加拿大总督,成为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华裔总督,也是第二位女性总督伍冰枝、李国章、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美国旧金山历史上第一位民选亚裔(华裔)市长李孟贤。加拿大缅尼托巴省第24任省督李绍麟。
香港立法会议员刘梦熊、梁思忠、梁思宁等。明朝抗清名将,民族英雄袁崇焕、张帼英、罗治伟、张宇人、香港立法会议员冯检基、陈琏、叶富、民国名将蒋光鼐等。原广东省委书记、原广东省省长陈郁。
晚清东河总督苏廷魁、晚清官御史吴桂丹、彭泽民、烈士李炳辉、民国时期陆军总司令余汉谋、民国时期的政治家梁寒操、海军将领邓兆祥、香港执业大律师及立法会议员梁美芬、香港外科医生及香港立法会议员梁家骝等。晚清中国驻美大使陈兰彬、庞雄、原外交部副部长刘华秋。工人运动领袖邓发、原中国贸易部部长
金玉合起来读什么?
金玉合起来是“钰”字。钰,是一个汉语汉字,汉字拼音为【yù】。出自《五音集韵》,其意思是珍宝,宝物,也可以指坚硬的金属,用于人名用字。汉字用法:【组词】:铭钰、士钰。例如,用钰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使用长久有门钰脱落的可能
朱佩君,陈敏,陶祖钰,王洪庆
万新恒,张兴,高文钰,黄如,王阳元
将门框与门钰分开。
曾钰成议员就滥发短讯提出质询。
港台人真的喜欢繁体字吗?
作为香港居民,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香港使用繁体字不能用喜欢来形容,繁体字是目前香港通用的文字,大街小巷使用的文字,政府官方机构使用的文字,这是习惯,是常态,是社会现象,就像大家都写简体字,能用喜欢来形容吗? 美国人写英文用喜欢来形容吗?自然不是这样理解,对吗?
当然繁体字笔画较多,很多人认为复杂没有必要,但是香港的小朋友自小学习繁体字,就像自小学习英文一样,自然就会写。
其实香港作为中国的领土,同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在古文化教育方面其实并不比内地差,现在香港幼儿园学习唐诗宋词、千字文、大学、三字经也是基本要求(除了国际学校)。
这些年内地来港就读学生越来越多,也引发了内地学生看不懂繁体字,并延伸到【香港已经回归祖国,使用简体字的呼声】,为此也闹了不少风波。
立法會主席曾钰成表示,在本港使用及发展在本地通用的粵语及繁体字,不但符合「一国两制」,而且符合国家整体语文政策。
中国宪法有关语文政策的条文第4条及第121条,指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及在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用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
以下摘自香港政府网:
香港的法定語文是中文和英文。在政府部門以及法律界、專業人士和商界之中,英文是廣泛採用的語文。在許多於香港營商或到內地和台灣經商的企業中,精通英語、廣東話和普通話的三語人才都擔任重要職位。按慣用語言劃分的人口比例: 廣東話:89.1% 普通話:1.85% 其他中國方言:3.15% 英語:4.1% 其他語言: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