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sdr,大胆设想现代世界金融体系将被什么体系机制淘汰

恒浩网

中国加入sdr,大胆设想现代世界金融体系将被什么体系机制淘汰?

我佩服提问者的思维,这种大胆的存在,是稀有的,然而,就是这种稀罕的存在,往往就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终究在某一天,升华成一种华丽丽的现实!

那么就让我在此配合你一下:

中国加入sdr,大胆设想现代世界金融体系将被什么体系机制淘汰

世界金融体制历史上的几次大转变。

18xx年后期的金本位体系,是近代金融史的一个阶段性世界范围的存在,之后,在黄金的产出远远跟不上物质文明的上涨速度之后,大约于191x年左右逐渐出现“不适之态”,乃至最后出现了崩溃。

究其根本原因,尽管有战乱等成分,但最为直接的还是“社会物质发展速度超过了黄金的供应速度”。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金本位制度破灭之后,大约1944年,世界金融体系出现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之间的贸易行为加速,世界上代表性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金融体系“模型”,在这个体系里,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

这个体系,就是现在称之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又过了100年左右,世界金融交易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繁盛和复杂,原本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种,美元的信誉是需要建立在美国黄金储备保障的基础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发行美元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后来已经不能让黄金储备随着美元的需求而保持同步的储备量,如此一来,使得美元的信誉快速受到了打击。

于是,过度的发行令美元的信誉下降到世界各国已经不再信任的地步,终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1年8月15日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

当前的世界金融体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当前的世界金融体系,处于一种以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组织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组成的一种混合式的模式运行着,其中“一揽子货币”中的不同品种,在国际金融业务中各自占有着一定的权重,最大地位霸占者仍然是美元。

然后,这种“多年霸主”的地位已经在最近的2-3年开始,不断出现“有人不满意”的趋势了。

置别国兄弟利益而不顾,只管自己滥发、连续滥发、无上限滥发的做法,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货币组织不满。

这就是近期“去美元”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国中一种“共同的呼声”明显表现!

未来世界金融变化的“华丽丽猜想”

华,是中华的华!

自2016年中国加入SDR之后,人民币便具有了世界货币的特质身份了,这无疑为后续可能的“世界货币占比权重”的崛起,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

近年,中国已经在陆续推广“中国直接和间接参与国际贸易中的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使用率”。

过程肯定是缓慢的,然而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因此,在后续时间里,世界金融体制的最可能的巨大变化是:

美元从多年的霸主的位置被拉下,世界货币呈现“多家平分”的局面,无疑,到那个时候,人民币的占有率会处于与美元“几可并肩甚至超过他”的地位。

区块链上诞生出个新生儿。

每一种货币都是建立在“信用保障”基础上的,在单个货币无法得到全部国家信任的局面上,如果一定要出来一个“地球人都可以信任的货币”,那会“币洛谁家”呢?

区块链,就是一个具有无限想象的所在嘛!

在科技发达程度没有到来之前,你永远不要否认,未来或许有一种“机制”能够实现“地球人共同的信任”这样一种活在区块链上的电子货币。

“规则不受个人、机构、国家控制”的一种存在,无疑也是一种“信任保障”,只要在规则出台的时候,世界各国一致认可!那不就OK了!

因此,这种可能性,也是世界金融体制未来有可能实现“巨大变革”的一个方向!

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体系的份额如何?

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的份额从今年9月份的1.85%下降到10月的1.46%,为2014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好消息是——这不一定是件坏事。

中国一直在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入SDR储备货币是这一进程的里程碑式进展。尽管成绩不菲,但国际化后,人民币真的能享受到那么多好处吗?冷静思考可以发现,未必。

一般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能带来诸多好处,比如,中国的企业能更好地规避汇率波动风险,货币的国际化也意味着一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的上升,等等。但事实上这里存在几个误区。

首先,有人认为国际货币有一种“过度特权”,但几乎没有人尝试过将这种隐含的优势具体化。

其次,有一种看法认为如果一国的货币不是主要的国际货币,则该国的经济管理能力相对于拥有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弱势。比如新兴市场国家易受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这样的影响的确存在,但这种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性主要来自美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几乎占世界经济体量的1/4)和美国巨大的金融市场(占将近半数的证券),而不是来自美元的国际使用。

最后,一个国家完全不能通过货币贬值而导致的资本增益来提高他们的福利水平。货币升值并不会使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上的实际购买力发生变化,只是常规的会计准则使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外汇储备由于本国货币币值的变化而导致的账面变化而已。

总之,有许多看似与国际货币相关的益处实际上是比较小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成本和条件却是实实在在的。中国政府应该在推动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和促进国际广泛使用前考虑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即便是这样,对于中国来说,为达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各项措施,比如建立更加稳健高效的金融体系和公正的司法体系等等,即使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也是值得做的。

什么是大牛市?

关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大多数股民想知道的!

既然是大牛市,就是指数和个股都是呈现上涨格局!单纯涨指数不涨个股,或者是单纯涨个股,不涨指数,都不能判断为大牛市!

客观分析 A 股历史上,市场典型的牛市特征,既可以为我们理解历史上 A 股牛市的演变规律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也可以为我们分析当前 A 股市场走势提供一些比较可靠的参考!

作为大牛市,我们可以从市场的行情特征、交易特征、投资者交易活跃度以及市场的赚钱效应几个方面来进行考量!A股市场近十几年来出现过两次比较大的牛市!那就是2007年和2015年,两次级别比较大的行情。

2007年大牛市,沪市大盘从最低2541点,涨到最高6124点,指数翻一番还多,沪市总成交额达到了30.97万亿元。6124点,成了A股历史上的天花板!A股在指数大涨的同时,很多个股呈现十倍甚至几十倍的上涨,很多投资者跑步入场,股票成了抢手货!几乎是买啥股票,就涨啥股票。市场涌现了很多股神!这就是2007年的大牛市!

2015年大牛市,指数最低2850点,最高5178点,振幅2327点。这一年的牛市时间比较短,指数从2015年2份开始启动,到2015年的6月份达到顶峰!随后指数逐步走弱!这一年,市场成交额达到天量,沪市总成交额达到了132.27万亿,是2007年大牛市的好几倍。这一年,在指数大涨的同时,大涨个股和翻倍牛股到处可见!证券公司开户人数急剧上升!赚钱效应急速增加,股民成了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人!

从题主的问题来看,A股历史上最近的两次大牛市,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沪市大盘指数从低点到高点的比例在一倍多【2007年振幅1.33倍】,甚至还不满一倍【以2015年牛市为例】。主要还是大涨个股和翻倍牛股多!

在牛市行情里,持有优质的牛股一路持有,往往会比超级短线盈利的比例更大,这一点题主说对了:在牛市里要学会捂股!

在牛市行情里,券商板块肯定不能缺席!在2007年和2015年的大牛市,券商板块都有不俗表现!这次A股市场发动券商股持续拉升指数,已经初步显现牛市特征!

今天A股市场券商板块个股掀起了涨停潮,今天主力资金净流入券商板块达到了59亿元。整个券商板块总成交额达到了1400亿元!

既然是大牛市,个股就要形成普涨格局,今天两市依然有33个股票跌幅超过5%。

和那么多涨停股票比起来,还是有点美中不足!

我是海洋,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你的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祝您周末愉快!

人民币加入SDR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01

SDR是什么?

小白在此前的问答专栏中提到过外汇储备,黄金也是外汇储备的一种,其实,SDR也是,只是它个头比较小,很少被人注意。那SDR是啥?它的中文名叫特别提款权,英文名是Special Drawing Right,那既然是国家储备的一种,那就是另一种货币咯?错!

其实小白刚认识它时,也被误解了,但后面弄明白后,就发现好简单。SDR本质上就是一种记账单位,如果你关注财经新闻的话,有时会听到“外汇储备增加了XX个单位的SDR”,它是IMF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可偿还IMF债务、会员国之间的国际收支差额等的一种账面资产。如果把SDR比作你的话费积分就很好理解了。

你话费交得越多(国际地位越高),那么你APP里显示获得的积分就多(SDR份额就多),这样,等你万一要支付国际债务时(欠话费时),你就可以用积分来偿还话费(以SDR为标准,向IMF或其他会员国贷款、换外汇来偿还债务)。这下是不是很明白?

积分不仅能换话费,还能换流量、礼品、会员卡等等,相当于“货币”;SDR也是一样,偿还债务、国际收支、甚至国际航运、国家赔偿等等都能用,就像一种“国际通用货币”(它本质不是货币)。这么好的东西,国家当然要好好储备起来啦!

02

再来简单说说它的意义。

2015年底,人民币终于加入SDR,也就是说,以后不但可以用“美元积分”换话费,也可以用“人民币积分”换话费,而且最多可以换10.92%。人民币加入SDR后,人民币的权重即10.92%,美元下降至41.73%,欧元下降至30.93%。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意义不言而喻:

1、首先当然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了。比如英国欠了中国10亿人民币债务,这时美国就把手中持有的人民币SDR卖给英国:“拿着它去换成中国的“专属礼包”——人民币吧!赶紧还人钱,别跟我搞事!”国际上使用人民币更加频繁后,人民币的需求就更大,币值汇率就更坚挺。但目前人民币自由可兑换依然范围不大,在东南亚地区还好。所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减少外贸企业的汇兑损失。啥意思呢?典型的例子就是出口贸易公司,出口的商品都是由美元计价的,人家给你的都是美元,要花还要换成人民币,多憋屈!万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话,到手的人民币就少了。那如果人民币SDR够强大的话,进口国可以直接用自己储备的或成员国卖给自己的人民币SDR,换成人民币直接偿还给中国,避开外汇波动风险。至于SDR的兑换比例,1单位SDR可换约1.2美元,约8块人民币。

3、大国地位和政治博弈。大家都在用人民币SDR换成人民币交易,这地位还用说吗?

4、对于咱老百姓来说,人民币自由兑换度大了,结汇费用、手续也就更低、更顺畅了,自然有利于咱们的海外消费和投资。

不过,目前中国持有的SDR仅约100多亿美元,对于中国每年数以万亿计算的贸易额来说,真是“杯水车薪”。其实,IMF分给成员国的SDR份额也没多少,仅占全球国际储备的2%左右。不过,人民币入SDR的标志性意义重大,虽然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很长,但我们从没停下过脚步!

欢迎关注:小白读财经

人民币加入SDR?

SDR实质上是成员国央行的外汇储备,成员国可将IMF分配的SDR转化成需要的外国货币,以方便国际贸易结算。因此,SDR篮子货币通常被视为避险货币,人民币加入SDR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到广泛认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朝着更加灵活。

加入SDR这无疑会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1、 让企业国际结算和海外投资越来越便利,还可以进一步控制汇率风险敞口,降低汇率风险管理成本。

2、 降低国际贸易风险。目前石油、化肥等大宗商品均以美元计价和结算,作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需求国,中国的国际贸易受到美元制约,一旦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进口成本就会上升。如人民币在全球能保持‘自由使用’和‘自由兑换’,将增强我们对大宗商品定价的话语权。在国际贸易以人民币计价后,相关损失也会大大减少。”

3、 在境外投融资中,企业能更灵活运用境外人民币市场,不断优化企业投融资结构,提高境外市场活跃度。

但是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事,也会给我们的实体经济带来一定的挑战,因为人民币加入SDR,强化了人民币的国际计价与结算功能,人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人民币贷款、发行人民币债券等方式投资收益率更高的地区和多样化的国际金融产品就更方便,所以这样有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如果中国优秀的制造企业在全球资源配置驱动下大规模“逃离本土”。形成类似于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经济“空心化”,将不利于中国经济的结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能力。而且国内实体投资收益率不高,这也容易导致资金流向回报率更高的股市或金融交易产品,发生资源错配现象,加大金融资产挤压实体经济资本需求的风险,使得实体经济发展“缺血”,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