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值受益股,它对我们的财富会产生什么影响

恒浩网

贬值受益股,它对我们的财富会产生什么影响?

朋友们好!谈起通货膨胀,能不说起资本论…通货膨胀,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所谓通货,从某个角度,可以把它看成是纸币,因为它能够作为一种价值符号,代表,用于不同货物,劳动价值之间的兑换…所谓的通货膨胀,不言自明:纸币,只是劳动价值的代表,一种符号,本身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但是纸币,印刷简单,费用低廉,一旦印的多了,与其他物品的比价关系就会改变,其他的东西就会显得价格涨了,贵了,钱变“毛了”这既有供求关系,也受内在价值影响!

老百姓的角度看看他对财富的影响:

贬值受益股,它对我们的财富会产生什么影响

一,实际购买力下降!例如,刚拿到钱,两块钱一斤米,一年后,只能买九两…

二,工资劳动收入,明升暗降或者明平暗降!工资涨了,买的东西还是那么些,并没有增加!或者工资没有涨,同样的钱买的东西却少了…三,财产性收入增加!例如100万买的房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现在值150万,去年房租是1000块1个月,今年可能是一千五,一千二…

四,日常开支增大!通胀最先涨价的往往是最基础的原材料和服务行业!这些行业比较敏感!比如: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米面,油盐,生活必需品,教育医疗等等,往往是第一轮,接着,连锁反应…引起其他行业和商品的价格上涨…

综合分析:通货膨胀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适量温和的通胀,有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从而使社会财富稳步增加,而过度的通胀,会使社会财富缩水,影响经济的稳健运行…因此合理的,保持一定的限度范围内,可控的通胀,有利于,经济发展,财富的增加,咱老百姓,共享社会发展的红利…

华安证券2019年策略会指出?

1、其实大家可以回顾一下,2018年策略会,特别是首席分析师张权分析,人家认为2018年第二季度开始,权重蓝筹可能会有一波不错的行情。其实大家也可以看看。其实第二季度开始,我们上证a50,跌的是一塌糊涂。

其实今年主要就是权重个股不给力,本来已经够弱势的中小创,继续创出新低。所以对于券商的策略会没必要抱有太大的期待。一般来说券商的策略会都是偏多的,觉得市场上充满了机会。特别是2015年6月份的时候,长江证券分析师,还喊出为国接盘。(当然喊出的点位4400点附近,离最高点还有700点左右。)

就像李大霄永远看多一样,券商永远希望我们大家都在市场里拼杀,这样他们的经纪业务才能有不错的表现。

2018年前三季度经纪业务收入495.61亿元。

2015年前三季度经纪业务收入2192.95

所以在牛市当中,券商业绩暴涨,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一般来说,牛市的初中期,券商概念股会大涨,因为有预期,毕竟不管是成交量,还是交易次数,都会大幅上涨。投资者也会积极入市。

所以券商总会找寻市场的积极点,策略会上看空的很少,总会找寻市场上的看点,避重就轻

2、不过华安证券今年的报告,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毕竟人家没说反转,(保守了很多)而反弹的确是随时有的。毕竟还有一个月就是2019年了,而目前大盘这个点位,即使创新低也无所畏惧,虽然市场底还没有出现,但是有国家托市,下跌空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可能我们会担心美股的加速下跌,不过一般来说,美股是发生危机的时候,才会转入熊市,最大的可能会震荡,危机没降临之前,谁也不清楚,没必要过于忧心。毕竟现在纳斯达克6600点都没跌破,周线MA120也没有跌破。

估值底和政策底已经相对出现,市场底虽然不清楚到底在哪,但是下跌空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毕竟2019年还是建国70周年,国家不至于让股市太难看,预期也挺大。

现在就看国家相关政策,毕竟牛市的启动需要资金,需要激活。

一般来说M1-M2的剪刀差达到负(9%-10%),差不多就是市场底部了。目前还是负5.3%左右。也就是说还没有达到最艰难的时刻。可能还有的熬啊。最好还是按照估值底来。那样希望大啊。从M1和M2来看,还没有到最艰难时刻。所以目前还真的只能说是反弹,反转还是不要期待了,毕竟要资金的配合。

好了,今天就暂时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关注我,或者私聊我,股票问题,可以互撩

当经济大萧条发生时?

不同的时期,经济大萧条是相对的。也就是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经济萧条的时期,每一个行业之间都会有连锁反应,赚钱都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在这样的时期,有哪些行业相对能够赚钱。我们认为以下几种行业,可供参考。

01

经济大萧条发生时,会有哪些市场表现?

当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对于我们普通人的认知,就是各行各业赚钱特别难了。大多人也不舍得花钱消费了。在经济大萧条发生的时候,会有以下几种市场表现:

1. 赚钱难,几乎是所有行业的面临问题

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些赚钱比较容易,有些比较难的行业。行业之间的划分也很明显,比如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的概念划分。

经济大萧条出现的时候,赚钱难,已经是各行各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出现增长乏力,最主要的是很多的行业,处于衰退的边缘。

2. 消费能力下滑严重

消费能力下滑,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一个时期,不同的行业市场体现不同。我们认为经济大萧条的时候,消费能力下滑,重点是涉及到人们的吃喝住行,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物资资料的消费。当这些行业的消费严重下滑时候,是经济大萧条造成消费能力严重下降的体现。

3. 投资行为减少

每一个时期,市场的活跃度,是和一些投资行为活跃分不开的。这是因为市场活跃度高的时期,投资回报率也非常高。这是市场上一种良性循环。

经济大萧条的时候,一些拥有一定资本的人,一定会缩减投资,更多的是停止自己的投资行为。

以上三个方面是经济大萧条时期市场的重要体现。

02

经济大萧条时期,有哪些赚钱的行当?

我们上面分析了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市场体现,可以看出这个时期各行各业赚钱都很难。所以,这个时期还能赚钱的行业,只是相对的。

我们认为经济大萧条时期,以下几种行业可供参考:

1. 与农业相关的行业

民以食为天,任何时期,哪怕经济大萧条时期,与粮食有关的行业都比较有利。我们认为这个时期,农业方面的产业,是相对发展较好,是可以赚钱的项目。

比如,从事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以及带动养殖业。这类行业只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大。经济大萧条的时期,这类产品一直是有需求的,经营的风险也比较小。

经济大萧条时候,有些人认为是从工业化社会朝农业化倒退的体现之一。

2. 家用产品维修售后行业

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制造商很少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这是因为人们的消费水平严重下降了。大多数的家庭都会降低自己的消费,使用原有的产品。而这些老化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只有进行重新维修继续使用。所以,一些涉及到家庭产品的售后维修行业,相对会有一定的生意。

3. 以物换物的行业

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以物换物的行业。也就是可以拿自己不需要的东西,通过平台换取自己需要德尔东西。但是,这类行业发展的情况并不理想。这其实就是二手物品交换的问题。而经济发展的时期,消费能力是比较强的,有些人就会直接购买新品使用。

而当经济大萧条的时候,人们的消费能力下滑严重,自己需要的东西不愿意购买,或者是没有能力购买。这种情况就会产生以物换物的市场需求。

所以,这类以物换物的行业,在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应该能够赚到钱的。

4. 手工作坊,地摊等经营成本低的行业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市场现象,当经济不发达的时期,一些原始的集市,却是一直存在的。这是因为即使经济大萧条,但不代表没有商业需求。各行各业的经营者是一直存在的。只是生存的比较困难而已。

这个时期经营者大都会考虑如何做大成本最小化,这样才能够生存下去,度过经济萧条的时期。

而手工作坊,地摊这类经营成本低的行业,应该是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可以生存下去的商业形式。

5. 低端产品制造商

当经济处于萧条的时期,无疑消费的趋势,高端奢饰品是一定下滑的。而一些低端制造,也就是价格便宜的商品,才会有一定的市场。特别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但是,低端产品并不一定是劣质的产品,而是一些低端的性价比高的经营者,会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这样的制造行业主要是靠低价,低利润,但是还有一定的需求而生存。

6. 上门生意模式

上门生意的模式,是指走街串巷的行业。这类行业主要是面对家庭的生活需求的必需品,以及涉及家庭服务行业的。我们可以想象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消费下降,很少去一些大型的商场去消费。

上门生意模式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产品大都是价格较便宜的小商品为主。即使经济大萧条时期,也会有一定的需求,也是有一定的利润的。另外就是上门推销的形式,主动销售。

当经济大萧条时期,比如现在发展较好的外卖快递行业都会严重衰退。上门生意模式一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的。

7. 技能培训行业

任何时期,每一个人如果有技能就认为可以生存下去的。一技之长,在经济大萧条时期更是生存的关键。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做生意的难度很大。靠技术吃饭很关键。即使没有技术的人,也希望能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所以,一些技能培训行业的生意,会有比较好的生存能力。

总结:

经济大萧条时期,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行业衰退,市场萧条,消费下滑为特点的。所以,这个时期想找到能够赚钱的行业,是非常困难的。只能是在这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一部分行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赚钱的能力相对较强而已。

(完)

友情提示:本文为个人原创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谢绝转载。

跌的钱都去哪了?

很多看似简单的事情往往放到股市里就不容易被理解了。所以我们先来举个生活中的案例吧,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都说今年猪肉挺好卖的,所以我们去买了500斤猪肉卖。8块钱一斤,我们一共投入了4000块钱。本来猪肉能卖到12块钱一斤,算一下我们这些猪肉能挣2000块钱。但当我们把肉拿到手第二天,有消息说现在的猪都有啥啥病,猪肉不能吃,结果导致大家都不敢买猪肉了,于是其他家就开始降价,从12块降到10块、8块、6块,结果还是没人买。

最终降到4块钱一斤才有人买。 这时候问题来了,本来我们能挣2000块钱的,结果现在只能按4块钱一斤,亏了2000块钱。那我们亏的这个钱去哪了呢?

有人说你亏的钱去了卖给你猪肉那家手里了呀。

是的没错,可是现在猪肉4块钱一斤,包括我们,包括卖我们猪肉的,包括养猪的,都在亏钱。4块钱一斤猪肉,养猪的连成本都回不来。这个市场里,没有赢家,大家都在猪肉降价过程中亏钱。

所以当市场价格下降时,没有赢家,大家都有损失,但这种损失并不完全是财富从一个人转移给另一个人,而是实实在在的大家都亏钱。

股市的道理与此基本相同,但就像开始时候说的,很多简单的道理放到股市里就不容易被理解了。

股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股票交易的平台,这里的产品是股票。股票价格涨跌同样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买的人多,价格就会一路走高。急于卖的人多,价格就会不断下跌。A股目前还没有做空机制,所以下跌的时候大家都有损失,没有人挣钱。区别只在于,如果你的成本低,你只是少挣钱了。如果你的成本高,那就是实实在在的亏钱。

为什么电力类股票无人青睐?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文章为个人观点,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今天在问答区看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电力类股票无人青睐?”,想像很多人也有相同的疑问,那么今天我就从交易的视角来解析一下这个问题,全文将以 个角度来论述,期待你的留言,思维碰撞出真知。

开始之前插一句,我看到已经有其它人分析过,说电力行业发展稳定没故事,产业链短,联动效应差等原因,在我看来不是关键。

第一,现状

首先要纠正一个“常识误区”,你认为电力板块,是指数级板块,还是题材型板块?

答案是指数级!

A股电力行业包含74家公司,总市值17268亿,在6大传统行业(房地产,有色,煤炭,钢铁,石油,电力)中排第二,仅次于全国人民最熟悉的房地产行业,它是煤炭的1.8倍,石油的1.93倍,钢铁的2.34倍,略高于有色。

以交易的角度来看,原本电力就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它不可能被当成题材来炒,在刚刚发生的11月顺周期炒作中,资源股闪亮全场,指数就已经被推到了年内新高附近,如果电力也这么猛,那么上头又要担心金融泡沫问题了。

相反,如果市场想要做蓝筹领跑行情,那么会选择更大的金融、白酒、医药、半导体。这是一张不能当顺子用的,而且又压不死人的牌,因为通常只会在过度行情中看到表现。

同时,传统行业在A股的群体病,电力作为一个不怎么炒的行业同样也有。那就是普遍预期不高,里面的资金原本就是求稳,更看重稳定的股息率,因此不涨大家不交易,大涨反而会出现集体出逃行为。

但如果你说无人青睐,那其实也是误区。以本月为例,在同花顺细分的248个行业指数中,电力行业总成交金额1212.31亿,排在65位,属于30%的头部行业。

电力不止有人炒,而且花费还不小。

只可惜盘子太大,又没有足够大到能像银行那样带领指数的地步,因此把这个成交金额计算成换手率的话,一个月下来仅仅10.16%,排在全部指数的倒数14位,它是花了大价钱但没炒起来,而非无人炒。

这里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问题,市场每天都有大把资金在打水漂,月成交前30%的头部行业中,还有一些也跟电力一样没炒起来,没炒活跃,因此走势延续性就会很差,赚钱效应就不会明显。

第二,动机

A股作为二级市场,融资功能是第一要务,反过来,除去真正具备价值投资效应的少数头部企业和庄股,大多数公司股价上涨的原动力,其实也是融资,为了融资解决公司近期的问题,或者大股东们减持的需求,他们会努力工作把这几年的效益做起来,等融资结束后,大多就看是磨洋工,效益下降。

这是市场功能决定了上市公司天性。

这就类似NBA里,有人合同年打出身价,拿到大合同后就开始各种放飞自我,商业联盟,法不禁止皆可为,谈道德是没用的。

来看电力股,大多数都是央企、国企,地方国资控股,他们几乎没有减持需求,因此这方面的股价需求很小。

至于增发或再融资需求,其实最近几年也很小,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翻一下电力股的增发情况,几乎都处于多年停滞状态。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由于国内电力生产的大规模投资期已过,很多公司结束了发展期,进入稳定经营期,另一方面,电力行业盈利稳定,从银行系统和债券市场拿到不用讲故事的钱。

我们可以从市场零散的信息中发现,电力股并非没人讲故事,光今年,就是4、5、6月洪水引发水资源充足利好水电,RCEP促东南亚发展利好跨国售电等故事,但往往热不了几天,立刻冷却,主要原因还是股东层面没有相同需求。

第三,本身质地尴尬

电力股的股价规律,符合周期行业特征,但并不是标准的周期股。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经济上升期,电力的生产原料会涨价(国内主要是煤炭),增速通常高于CPI,但电价增速往往低于CPI,因此对经济复苏的预期,通常反应到煤炭而非电力上。

而经济下行时,虽然原料价格会下降,但下游用电企业停工会更多,电力企业同样受到影响。

也就是赚得时候,不是最赚钱的那批人,挨寒冬时,它也没什么安全垫,最大的好处,也许只剩稳定不退市罢了。

资本市场对于电力行业的预期是:上游煤炭与电厂整合,提高定价效率。

这在神华过去的资本运作中有体现,但股价表现也只是比其它电力股好一点,没有成为市场明星。

下一步,也许需要电力行业向下游售电企业资源进行整合,才有些新的资本预期出来。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