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股市,李大霄是死多头

恒浩网

谢国忠股市,李大霄是死多头?

“死”代表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态度,李大霄确实是“多头”论者,水皮也确实是“空头”论者,但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简言之两者只能说都属于“滑头”,而绝不能以“死多头”来概括李大霄、以“死空头”来定义水皮。

因为不管股民怎么说、怎么骂,李大霄和水皮都是股市中有名的专家、学者,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李大霄虽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各种底,也让人觉得其是坚定的看多主义者,但观其这些年的全部言论来看,他一直在看空与看多间徘徊,只不过多数情况下是看多,所以李大霄更多的可以看作是宏观层面的学者,大方向把握的住,但微观层面的走势他就不如水皮来的专业了。

谢国忠股市,李大霄是死多头

对于水皮,大众对其的认知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认同他的人觉得他是股市专家当中最有水平的一个、不认同他的人觉得他就是一个“大忽悠”,我个人认为水皮是个聪明的学者,对A股牛短熊长的特点把握的很准,“看空”比“看多”更不容易挨骂,简言之他才是最配“滑头”称号的人!

所以,李大霄既不是“死多头”,水皮也不是“死空头”,这更多的是他们所塑造的外在形象,毕竟股市需要他们这样的人,他们也需要一个这样的形象!

郑州房价会降下来吗?

最近各种房地产降价声音引起市场恐慌,很多房产大V以及开发商爆出很多负面消息,好像将要崩盘似的。我觉得房地产销售压力是有的,但不至于那么大吧,一年来政府刺激经济投了那么多,资金并没有像以往流向房地产,没有分到蛋糕,现在抖音公众号都在讲郊区站岗10年什么的,刚需买郊区站岗,市区又买不起,完全不见了16/17年宣传绿博多牛、南环多好、港区很有前景的劲头!

河南除郑州以外的其他城市又解除了落户限制,刚解除限制的南阳就刷新了房价上限,政府又发布了郑州15年规划,1800万人的城市规模,又提升为中心城市,近期房价下降区间有限,如果全球经济回暖,再解除限购,可能未来两年内就会迎来猛涨!参考09年、13年、16年房价暴涨,起源于08、12、15年的经济刺激,经济回暖后热钱流向房地产的缘故。

2006-2020郑州市土地利用规划

2008-2020郑州市总体规划

抖音公众号微博那么统一的唱衰房地产,害怕不害怕?感觉就像重置周期的集结号,重置必须解除限购,是否解除限购要看房市,当方式被进入寒冬即将崩盘时,政府不得不解除限购,现在就看政府决心有没有地产商决心大了

这个世界有靠谱的证券分析师吗?

谢谢邀请,当然是有的。

1、证券分析师这个行业远比我们一般人想象的要大

说起证券分析师这个行业,很多人估计都会自动脑补这样一些细节:名校毕业、西装革履、智商高绝、学历硕博以上,工作生活节奏超快,要么是在调研的路上,要么就是在电视上面对镜头侃侃而谈。这个群体被普通投资者认为掌握上市公司内幕、左右机构买卖行为,通常就职于证券公司研究所或研究机构。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度研究之后写出来的研究报告往往是市场主力的投资决策依据,影响股价变化。为此,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每年向他们所在研究机构支付高达数十亿元的研究分析费用。

但在市场上,真正被广大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分析师其实并不多,无非李大霄、谢国忠、苟玉根、姜超寥寥数人而已,而且这几人还往往是所在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或者证券研究所的所长,算是这个群体里面的顶尖人物了。但实际上这个行业要大的多,在证券研究机构中,除了包括首席经济学家在内的策略分析师之外,还有很多行业分析师,以及分析师助理,就国内的数量来说,至少从业者达到万人以上。

2、有什么办法来评估分析师是不是靠谱

事实上,股市的走势是非常难以预判的,绝大部分的分析师的判断和策略也只是概率而已,甚至于大部分人长期下来,他们的分析能有50%靠谱就已经很难得了,所以在华尔街,比如华尔街日报就是根据历史数据的客观结果,综合评价分析师的评估结果,根据其准确率和策略的有效性综合判断一个分析师的水平到底如何?唯有坚持客观,公正才会回归,只有用数据说话,才能找出真正靠谱的分析师!

国内却没有这样的机制和制度,我们更多的是采用评奖的方式来判断一个分析师的水平,比如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金牛奖评选,金翼奖评选等等,而往往分析师上榜之后,身价就会倍增,所在研究机构则能获得更多的基金分仓。巨额利益面前,分析师评选开始变味,一些分析师和研究机构就开始搞不正当的手段,拉票拜票,送礼等乱象迭出。这种行为其实是自毁长城,反而引发公众的质疑。

而且,有些分析师的研报一出来,反而会成为散户接盘的助推器,这里面要是没有利益输送的话,实在很难令人相信。

3、从目前现状看,靠谱分析师的机制正形成,会越来越多的

现在已经有一些财经媒体,在建立分析师档案,他们会把每一位分析师的每一次观点、每一份研报都会记录在案,从各个角度去验证一名分析师的能力和水平,最后用累计的数据来评价一个分析师到底是不是靠谱,当然这项工作其实刚起步不久,所以还有一些道路要走。

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中国现阶段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泡沫?

大家好,我是勇谈。对于中国现阶段的房地产来说,到底有没有泡沫?其实答案多数人是有的,肯定有泡沫。只不过这个泡沫有多大?没有办法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毕竟房产泡沫产生的原因其实就是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房价过高与人们实际收入之间的矛盾。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肯定有泡沫,这点大家心里已经跟明镜似的什么是房产泡沫?这点大家需要统一下认识,简单来说就是价格严重背离价值

对于中国的房地产来说,目前的价格其实已经早已背离了实际价值,房地产“泡沫”是指由于虚拟需求的过度膨胀导致价格水平相对于理论价格的非平稳性上涨。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非理性上涨,一般来说我习惯于用GDP增速来作为房价是否有泡沫的参考之一,房价同比上涨不高于GDP增速,我们可以理解为无泡沫或者泡沫过小;反之就是泡沫过大。那么目前来看国内房地产泡沫有多大呢?几点观察:

我国房地产泡沫急剧扩大的年份其实是集中在几个年份,2008-2012和2016-2018年底。当然包括2003-2006年一段时间内国内房价也处于一种高速上涨阶段(部分时间段房价同比增长超过20%以上),不过当时的市场情况是房产相对供不应求,泡沫还是可以被市场需所消化的。泡沫开始急剧扩大的年份其实就是上图所示的2008-2012和2016-2018年底之间,基本上国内多数城市的房价在这个两个时间段房价都是实现了翻两番。经济快速发展也可以消耗掉部分房地产泡沫,不过可惜这么多年来我国GDP增速跑赢房价上涨的年份很有限。

图上所示是近20年来我国GDP增速走势图,可以看到一个十分明显的走势,进入2010年后我国GDP增速开始走弱进入了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速减弱意味着老百姓、企业的收入水平减弱,但是房价在这个阶段却迎来了几波大涨。

如上表所示,标注的年份也基本上是国内房产泡沫急剧形成的年份,其中2004年GDP增速为10.1%,同期房价上涨为17.8%;2009年GDP增速为9.4%,同期房价上涨为23.2%;2016年GDP增速为6.8%,同期房价上涨为10.1%;2018年GDP增速为6.7%,同期房价上涨为10.7%;正是因为这些差距才导致了国内房产泡沫急剧增加。

国内房地产泡沫到底有多大?这个不好说,只能用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自己琢磨

一个大家最容易接受的数据其实就收入与房价之间的比值,以2019年为例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2.85元,2019年我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9310元/平米。按照2019年人均住房40平米来计算,也就是说普通老百姓要想拥有40平米的商品房需要不吃不喝12年!!当然这个还是建立在房价不再上涨的基础上。所以,我国房价高已经是公认事实,房价泡沫到底有多大希望有权威的机构给出答案。

房地产泡沫确实存在,而且这个泡沫已经体现在房地产企业身上,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对于多数行业来说一般企业的负债率不会超过70%,过高的负债率必然导致企业破产,房地产企业早已经突破了这个界限

用“含着金钥匙出生”来形容国内的房地产企业不为过,从2000年开始(基本是商品房初期阶段)房企的负债率就高达75.6%!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房企20年来负债率最低的年份竟然是2008年;更让人感到害怕的是2018年房企的负债率已经高达79.1%,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负债率突破80%只是时间问题。当一个行业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靠贷款和负债过活的时候,各位觉得泡沫会有多大呢?这里只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国内工业企业2019年的负债率不过56.6%而已(负债总计673949.80亿,总资产1191375.30亿)!

房价如今已经是虚的,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的二手房市场,投资需求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势必会进一步加剧房产泡沫

房价的不正常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过多投资、投机资本的进入。这些资本大量进入房地产行业的阶段基本就代表着房价会出现较快上涨,图上所示是近10年来房企实际到位资金走势图,可以看一个基本的逻辑“2013-2015年房企到位资金减弱,这几年的房价走势也偏弱”,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房价同比上涨只有1.4%;这就是资本不流入楼市后的真实反应。2016年后的房价大涨,除去棚改、货币安置因素刺激外,也跟包括民间、银行、居民购房资金大量涌入有关系,这些影响哪怕到2020年也没有完全消除。

中国现阶段房地产泡沫到底有多大?我们不知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还不到“爆”的时候目前来看资本主义国家对于房地产泡沫的处理方式很简单粗暴“让其爆”,这点在日本和美国身上就可以得到真实体现,不过显然我国的处理方式不同

除去本身的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外,国际社会对于我们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因为本身体制的问题至今多数欧美国家对于中国的态度是“不信任居多”,所以为了证明自身的价值必须用更加出色的成绩来他们信服。面对房地产泡沫我们一直在试图用“时间来消化”的方式来解决,这也是为何早起很多房产调控总是“紧三年,松三年的原因”,那么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解决掉房产泡沫吗?几点观察:

让时间来消化房产泡沫的前提是产业快速转型和人们的收入水平增长高于房价上涨,目前来看我们正在这样做。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到民生问题,收入问题,包括此次疫情后国家首先考虑到的也是解决居民的收入和生活问题。如上图所示虽然说这些年的收入增长没有达到理想,不过从平均值来看居民的收入水平增长还是高于房价上涨速度的。只不过基数不同,大家的感觉不是那么明显而已。国内消化房产泡沫的手段其实还有很多,这就应该归咎于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市场容纳力。目前国内只有60%左右的城镇化率水平为消化房地产泡沫提供了最佳的机会,加上国内仍有1-2亿人未进入城市生活,这部分完全可以消化掉目前产生的房产泡沫。不过有一个前提就是,房地产建设速度必须减慢,而且必须严格控制房地产投资风。这也是为何2016年底就提出“房住不炒”的原因。减弱房产泡沫产生速度的关键就是减小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溺爱”,类似于预售制度等其实可以适当退出历史舞台了。预售制度从某些方面来说确实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不过目前来看预售制度却为房企和投资者提供了杠杆机会。就算国内多数城市不符合取消预售制度的条件,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却是完全可以取消的,毕竟他们对于房地产经济的依赖度不高。

综上,我国房地产行业确实存在泡沫,这个泡沫到底有多大需要权威部门给出数据。不过我们确实到了必须减弱泡沫的时候了,既然选择了用时间来消化泡沫的路子,那么就需要给房地产业立规矩了,就从取消预售制度开始吧。各位觉得呢?原创不易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喜欢房产等问题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订购勇谈的专栏,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