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跌的原因,医疗板块都快跌没了

恒浩网

股市暴跌的原因,医疗板块都快跌没了?

网叔的解答最全最优质!集采对于医药板块短期来讲,就是杀猪!

大的集采已经经历三轮了,从化学药到医疗器械,无一幸免,中成药也在路上了。

股市暴跌的原因,医疗板块都快跌没了

每轮集采,降价动辄90%。

原本赚的盆满钵溢,一下子变成了微利。

这情势,二级市场的反应可想而知:剧烈波动,剧烈波动下行!

国内的医药95%都是仿制药,没太多创新能力。所以集采对于医药行业,短期就是杀猪,杀得这头猪哇哇叫。

1、盘点一下2018年以来的主要集采事件:

2018年11月,第一批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启动,实行“4+7”药品集采试点,最终25个品种中选,6个弃标,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这一轮让医药板块跌去2000亿。中证医药的估值跌破20,是近些年的历史最低点。2020年1月,第二批药品采集从25个品种扩大到33个,向全国扩围,最终平均降幅53%,个别品种降幅接近90%。2020年9月,第三批药品集采落地,共涉及52个品种,86个品规,平均降价幅度超过70%,多个品种出现降幅超过90%的情况。

个别药物单片价格跌到了1分钱。80元一粒的伟哥(西地那非),现在2元一粒,比可乐还便宜。

2020年7月15-16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座谈会,就生物制品和中成药集中采购工作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2020年11月5日,冠脉支架集采落地,宣告了医疗耗材集采时代的到来。医疗集采,不管是药,还是医疗器械,谁都不能幸免。

这一次,心脏支架从平均13000降价到700左右,最低报到469。

2、为什么要医药集采?

答案是医保没钱。

未来10年中国的老龄化将增加到1.5亿以上,大概率会走入医保基金每年盈余为负,总资金规模逐年下降的尴尬。

随着国内的出生率下降,开源越来越难,节流必然提上日程。集采就是节流的一个重要手段。

3、集采对于医药行业的影响几许?

(1)短期即杀医药企业的业绩,也打击医药赛道投资人的信心。

在股市我们赚两个钱,业绩增长的钱 + 情绪上涨产生的泡沫钱。

业绩增长受阻,泡沫也会被挤去不少。

被采中的企业,利润下滑是肯定的。没被采中的企业,市场丢失,利润,业绩更是下滑。

(2)中长期看,被采中的企业因为在市场获得了“垄断”地位,扩大了市场份额,很有可能成长为医药板块的核心企业。

当然也需要关注其旗下药品集采之后的利润,毕竟市场规模再大,一旦降价到“不挣钱”,也只是瞎折腾。

(3)低价集采也会逼迫医药企业转向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端的投入。

长期讲,集采也不能一味看成是医药股的利空。

国内仿制药占95%。

2017年我国全部医药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不到全球前十公司总和的5%,创新的能力和动力都非常脆弱。

这个行业发展,急需外部力量鞭笞。

11月份落地的第一批冠脉支架集采为医保节省了100亿元,但仅占总开支的0.5%。如果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实现进口替代,节流的空间巨大。

中国药品和医疗器械总体对外依存度分别约20%和30%。只有提升国内医药企业的技术水平、推动国产替代进口,才能真正带来中国医药行业繁荣。

(4)日本经验看,医药行业的政策风险虽然巨大,但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严重老龄化的日本,国家对于医药企业的政策打压也非常严重,用企业利润补贴老百姓,大大影响了医药行业的利润回报。

不过即便如此,从1992年到2012年,在日本经济“失去的20年”中,医药行业指数依然逆势上涨了92%,14年跑赢日经指数。

(5)利好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的企业,仿制药和创新药产生巨大的分化

创新药、创新器械、医药外包等医药的创新产业链不仅不受集采影响,更是利好。投资医药的朋友,可以重点关注一些医药创新龙头企业。

另外,药店、民营专科医药、医美、特色原料药等医药领域,集采也几乎不受任何影响,可以关注。

今天下午A股突然跳水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今天的大盘整体上比较偏弱,关键还是在尾盘的那半个小时,出现了一波跳水,同时还是两个头部券商股带头跳,消息面上面也没有大的利空,让人感觉莫不着头脑。

对于这种恐慌性下跌,我的观点是,这是一种技术性的测试,并不代表一种见顶行情。其次3400点不可能一蹴而就,今天站上去了,反倒是一个重大隐患。故此大盘会依旧上行。

这点在今天大盘跳水时,外资确在坚决的逢低吸纳。可以证实,本人判断不会失误。

股票价格的升和降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

股票价格由什么因素来决定?决定股票涨跌有三大因素: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是大环境,只有大环境好了,上市公司才能赚到更多钱,那么如果宏观经济不好,市场就会比较萧条,投资者就没有信心,整个市场都会低迷。但是需要注意一点,宏观经济是滞后于股市的,也就是说很多专业人士和大机构,是能够提前知道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所以你会发现经济不好的时候股市反而涨,而经济增长强劲的时候反而不涨了,感觉很不可思议,但这恰恰是股市的奇妙之处!

供求关系

股票涨跌,最核心还是由交易来驱动,有人委托买进,有人委托卖出。它也是一个商品,我们知道平时买东西,供不应求就会涨价,供大于求就会跌价。而股票也是一个商品,只不过它是“金融商品”,相对于实物商品来说,受供求的影响更大,而且反应更快,因为股票并不需要库存周转生产这么复杂的周期,只要供求关系改变,立刻反应在股价上。因而当市场中钱多流动性充足时就会上涨,比如2015年早期加杠杆,而市场缺钱时就会大跌,甚至出现股灾,比如2015年中后期去杠杆。

公司基本面

前面两条,主要是从背景和行为上来影响股价,而这一条则是从价值上来影响股价。股票只不过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凭证,平时虽然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但最终价格还是要由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来决定,如果一家公司经营不善连年亏损,不管炒多高最后都是一地鸡毛,比如乐视网。而如果一家公司经营稳定持续不断的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虽然中途也会跌,但只要业绩持续向好长期都是上涨的,比如格力电器。

对其它大城市有什么借鉴意义?

首先感谢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青岛房价大跌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回答。

1、青岛的工资水平低。

不了解青岛的人都只知道青岛是北方的一颗明珠,作为北方第三城,经济发达、环境优美、适合旅游和居住。但是只有去过青岛奋斗的年轻人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青岛很适合有钱的人居住,却不适合年轻人奋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工资低,并不是青岛的绝对工资低,而是对比青岛的消费和青岛的房价来说,青岛的工资根本不适合年轻人继续待下去。

加上北方的产业一般偏向制造业,本身利润就偏低,工资自然也没那么高,同时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需要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少。青岛的支柱产业是以物流为主的外贸行业,现在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的也只是那些真正高精尖的人才,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要被淘汰的。加上青岛另一个主要产业是旅游业,更不需要什么年轻人,总的来说青岛不缺劳动力,所以也就不会有那么高的工资。

2、青岛的消费太高

青岛作为一个二线城市(也是新一线),却有着一线城市的消费水平。其实青岛消费高是必然的,作为一个旅游城市,不拉高当地的消费,怎么能赚到外来人的钱,拉高消费的方式确实提高了旅游业收入,但是牺牲的却是当地人和来青岛奋斗的人。

这种消费高的城市一般很难容纳下年轻人,但是不要忘记,年轻人才是未来购房的主力军,没有年轻人的支撑,市面上的二手房就会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这样会促使房价进一步下跌。

3、城市的发展潜力

其实青岛这个城市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气候条件是很有潜力的,但是青岛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城市活力不够,这是一个享受生活的城市,不是一个奋斗的城市。

其实中国很多城市都有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年轻人生存太艰难,不像北上深广,尽管房价很高租金很高,但是年轻人在哪里可以真的赚到钱,年轻人自然愿意先奋斗几年,就算以后不在那定居也可以挣到钱。另一方面就是城市节奏,很多的城市你会感觉到节奏很快,感受到年轻的活力,但是在青岛这样的城市你感受到的是享受,给人一种养老的感觉。

其实青岛就是典型的不适合年轻人生存的城市,但是未来购房的主力军还是年轻人,所以这就注定了青岛未来房价的下跌。

4、全国房价的走势

其实不止是青岛,随着人们逐渐从炒房的热潮中冷静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二手房市场会出现饱和,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新房市场,尽管短期内开发商可以死撑着不降价,但是长期看来,开发商实在撑不住也会做出让利的行为,尤其是那些先要进行转型的房企,最后一定会做出一轮抛售。

其他城市对比

其实像青岛这样的城市也有不少,最典型的就是天津,我在天津上了四年大学,这个城市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很安逸。

其实我在天津的时候就发现城市有两类,一类城市节奏很快,给人一种很压迫的感觉,让你停不下脚步,最典型的就是郑州;还有一种城市给你的感觉就是你在这就是来养老的,就像天津和青岛这样的城市。

总的来说,随着房住不炒的思想深入人心,炒房客逐渐退出楼市,未来房价主要由人口和地理位置决定,青岛无疑有很好的地理位置,但是最终会吃人口的亏,并非青岛的年轻人少,主要是青岛的年轻人根本买不起房子。

上证指数高低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指数高低有几个原因:总的来说是由购买力决定,简单说,就是当买的人多了指数就会上涨,当卖的人多了就下跌。

当A股总体估值在相对低位时,自然很多股票价格都低,这时就会吸引很多人来买,指数自然上涨,相反,当股票估值也就是价格偏高时,大家自然要卖。

另外,中国的股市还和国际股市相关,尤其是国际股市大跌时,我们的A股往往也要跟跌,但不一定跟涨。

具体到盘面来说,指数的涨跌与大盘股密切相连,比如,银行,保险,钢铁,有色,煤炭,石油,地产这些板块的股票盘子都挺大,往往他们在拉的时候,指数会涨,但行情不好的时候,中小盘的股票不一定会跟着涨,这就是所谓的涨指数不涨个股。

另外还与国家的经济状况有关系,本国经济向好时,股市往往走的也不错,如果经济下滑再来个经济危机什么的,那自然股市也萧条,你想想百姓手上钱多了自然就有投资理财的需要,钱多了就想找地方花,很多人就投资股市,相反,口袋都没钱了,哪还会去买股票呢,只是个人的见解。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