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收购百度,又一巨头百度正式宣布进军社交?
社交是个大蛋糕,基于社交的强大用户群体,可以衍生出各种产品。各大互联网公司以及后起之秀都想分一杯羹。
目前国内做社交最好的就是腾讯:微信和QQ都是10亿以上月活的APP,基于这两款产品,腾讯视频、游戏、音乐、新闻等都跻身国内各领域前三名,可见社交是多么的强大。
百度贴吧是百度第一款社交类的产品,于2003年就上线,这一批用户迅速的被百度抓住,继而衍生出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一系列产品。
然而百度在2006年又发布了百度空间,百度圈子和QQ差不多,但是水花不大。
之后百度在2008年又推出了即时通讯工具百度hi,百度上下以及李彦宏本人都对此十分期待,但是用户迁移成本极高,很多用户不愿意从QQ转过来,当百度Hi还没站稳脚跟,微信就横空出世。百度Hi彻底沦为百度内部的办公通讯工具。
其他互联网巨头都怎么玩社交阿里巴巴内部孵化过来往、阿里旺旺、旺信等等一些列产品,其中只有依托于淘宝和天猫的阿里旺旺存活了下来,但是并没有形成面向全部用户的聊天产品,有局限性。之后又在支付宝内孵化好友关系链,但也没有对微信造成威胁。
除了百度之外,小米做过米聊,移动做过飞信,头条做过多闪,但都没有对腾讯造成威胁。
所以想要在社交领域分得一杯羹,打破腾讯垄断,就要先解决用户迁移成本的问题。让大家可以转移自己的社交网络到新的APP上。
现在SEO的出路在哪里?
我一直认为SEO是一种思维,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不管互联网怎么发展,只要人们有求知欲,有信息需求,那么就一定离不开搜索,百度不行了还有必应、谷歌、搜狗,甚至这几个搜索引擎都不行了,还有头条、知乎、微信……,总之会有新的入口分流或是取代老的入口,释放信息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如果具备了SEO思维和意识,不管平台和媒介怎么发展,你都能找到用武之地,这就好比一个优秀的渔夫无论是在小河流或是在大海上都能钓到鱼,同理,只要你具备了SEO思维,你能应用到任何平台任何领域,包括头条、知乎、小程序、Appstore、京东、淘宝……只要是有搜索的地方,就需要有人满足搜索,无非就是逆向思维、换位思考,但凡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就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是有规则的,技术是死的,就那么多东西,把百度的站长白皮书看几遍就全会了,但思维差异就是天壤之别,顶尖的高手比拼比的一定不是技术,而是认知、思维、文化、心态等无形的东西,这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自己去观察和思考,千万不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不停发外链,做锚文本的技术民工,没有策划和思维自我驱动力的SEOer越来越不值钱了!但如果你具备深刻的SEO思维,并且能够平移到其他平台上,那就是奇货可居了。
搜狗搜索360搜索微信?
论取代百度搜索,我只看好印象笔记,谷歌都不如它,PDF格式的OCR识别内容都能搜索,你说牛不牛,所有有价值的网页直接剪藏,就算网站挂了也照样可以搜索并浏览,养成归类的习惯,形成自己知识库,这就是印象笔记的强大之处,建立属于自己的搜索引擎,不仅如此,还可以把电子书保存到里面,你能想象到包含一个图书馆的印象笔记是多么便利吗?
搜索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吗,并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保存整理下来,方便以后存取,这样流程化的操作还不够完美吗?
说到底还是要解决信息源的问题,因此多年前的RSS到现在的即刻app,都是帮助我们集中高质量的信息源,一定要相信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同样用专业的网站去解决专业的问题,搜索引擎只是带我们去找到专业的网站,或许一些简单的搜索语法可以将这个过程简化,更重要的是从专业的人那里,你更容易得到这些专业网站的地址,收藏好下次直接打开用就可以了。
现在我养成一个习惯,就是一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先去印象笔记里搜索,因为我的印象笔记里的内容已经相当丰满了,并且都分类好的,找不到的话,我再去谷歌搜索看看,一旦找到答案,就用剪藏功能保存到印象笔记,输入好关键词,方便下次找到。
还有一个分享的功能可以方便大家共建印象笔记,更适合团队来建立一个强大的搜索知识库。
字节跳动宣布要做全网搜索?
字节跳动无意于抢滩登陆全网搜索抢百度的饭碗。
如今,PC端搜索引擎入口逐渐式微,丛林般密集的APP让信息流正在变成一座座孤岛。填鸭式的信息流(推荐给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取代了曾经的茫茫大海主动搜索。专业社区、短视频、直播等层出不穷的新招式在疯狂的抢夺用户的碎片时间。
为什么会说是一座座孤岛呢?
比如:从百度搜索不到微信公众号里的内容,搜不到今日头条的内容。2019年时抖音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百度诉至法院看,因百度在搜索中窃取了海量抖音短视频。
百度和谷歌都始于传统的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多是通过爬虫抓取绝大多数网站的开放式、免费的信息,搜索引擎凭借着大体量丰富的“信息库”牢牢的黏住用户。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小小的显示屏已经不适合用户从茫茫大海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推荐给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意味着能锁定更多的用户,这样一个个超级APP变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截断了百度“信息库”的供给。每个APP的内容和服务无法通过搜索引擎或第三方程序获取,每个APP都锁定了属于自己的一群用户。
百度在焦虑百度自2000年创立至今整整20年。10年前谷歌退出中国,百度超越了腾讯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第一。但如今和百度同时代的阿里巴巴、腾讯等在营收、增速、业务规模上都已经远远的将其甩开。
百度在焦虑,源自于内容信息的枯竭、搜索精准度从60%提高到90%、短视频的兴起、用户逐渐不再依赖搜索引擎。“魏则西事件”、“血友病吧被卖事件”、“莆田系医疗广告事件”等一系列事件更是导致用户积怨颇深。网友一篇《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甚至将百度推上了风口浪尖的上。
风雨飘摇中的百度不得不“大刀阔斧”,通过人才换血、组织升级、业务整合、多线投资来角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局,基于百度系列APP、百家号、小程序、托管页等来构建移动生态棋局。
李彦宏曾表示:“过去传统的搜索是人在找信息,现在要逐渐演进到信息找人。人在没有主动表达他的信息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能够猜出来这是他喜欢的,这是他需要的信息。”
百度在今日头条迅速崛起、BAT联合围剿的情况下(阿里大鱼号、腾讯企鹅号),于2016年下半年百度在手机百度中推出信息流。
字节跳动攻城略地不是针对百度而是自我成长字节跳动是一家敢于尝试的年轻互联网企业,自2012年创立至今就成为了一家体量巨大的公司,是未来最有可能和谷歌叫板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字节跳动的格局着眼于整个世界互联网市场,以智能算法为核心“技术出海”。这点从海外版的抖音TikTok就可以看出,而百度依然靠着中国市场发力。
“头条搜索”就是智能算法不断打磨的结果,一方面更加精准的对作者的内容进行分类、推流,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精准的推荐给用户他想要的内容(广告)。“头条搜索”并不是要和百度一争高下,而是不断的通过技术手段盘活库存信息流,产生实际价值。
年轻有朝气、富有生命力的字节跳动一直都在攻城略地
今日头条对抗腾讯、百度、搜狐等;微头条对抗微博;悟空问答对抗知乎;头条百科对抗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多闪对抗微信;飞书对抗钉钉、企业微信等;字节跳动生产了很多APP,以今日头条(图文)、抖音(短视频)为核心。花大力气打造悟空问答、头条百科也是为了丰富内容库打造自我,增加用户的粘性。因为这些内容都是封闭的并非免费,不能直接从其他的平台上摘抄(摘抄就意味着给别人引流)。
综上所述古语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字节跳动宣布要做全网搜索,并不会颠覆百度搜索,因为百度、谷歌并没有固步自封一成不变,他们也在积极的拥抱未来。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
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李彦宏全资拥有的Handsome?
谢谢邀请。
李彦宏是百度的自然人股东,持有561万A类股,占总股份的16.1%,一家注册在英属维京群岛的公司,Handsome Reward Limited,是百度的法人股东,持有555万B类股,占总股份的15.9%,但李彦宏对该公司是全资持股,即一人有限公司。
AB股有什么不同吗? 从持股比例看,持有人可以将B类股等额转换成A类股,所以,李彦宏一共持有百度32%的股票。
从投票权看,AB股有很大不同。因为,B类股投票权是A类股的10倍。这个AB股同股不同权的设计由谷歌首创,也称为牛卡计划,主要是为防止恶意收购和保持创始人对公司的绝对控制。
比如,如果你拥有百度公司1000股的A类股票,你就有1000票的表决权。如果你拥有的是1000股的B类股,那你所拥有的表决权就是1000乘以10,也就是 10000票的表决权。百度是首家赴美上市的AB股权公司。
根据2017年财报披露的信息,我们可以算出百度A类股和B类股的投票权占比。
可以看到,虽然A类股的数量是B类股的将近四倍之多,但是B类股却占据了72.3%的投票权。
李彦宏A股投票权561万,B股投票权5551万,合计投票权6112万,占全部投票权的61%。
…………………………………………………
欢迎关注,我们换个姿态聊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