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大智慧,司马炎为何将天下交给傻儿子

恒浩网

东吴证券大智慧,司马炎为何将天下交给傻儿子?

公元259年,司马炎的老婆杨艳生下了司马衷。这是他们的第二个儿子。

司马炎无比高兴,因为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已经夭折。司马炎为表喜悦之情,悄悄跟杨艳说:“将来一定让衷衷继承我的王位。”

东吴证券大智慧,司马炎为何将天下交给傻儿子

265年,司马炎如愿继承父亲晋王的宝座。几个月后,建立西晋,自己当上皇帝。

当上皇帝后,册封杨艳为皇后。接下来就是立储。

按照中国传统宗法制,嫡长子要立为太子。司马衷是实际上的嫡长子,应该顺理成章被立为太子。可是,司马炎却纠结了。

司马炎发现司马衷有点傻,所以想另立太子。杨艳看出了司马炎的心思。

杨艳对司马炎说,祖宗留下的规矩是嫡长子继承制,不能违背祖宗的制度;儿子还小,看不出来傻不傻,有的人是大器晚成。

司马炎觉得有道理,想等等再说。杨艳着急,总是找机会对司马炎施加压力。

268年,司马衷9岁,司马炎下诏,将其立为太子。

立为太子不一定就能当上皇帝。从立储到皇帝,需要一个过程。

司马炎到290年才死亡,在位二十五年。难道经过二十三年的考察,还没发现太子傻吗?难道晋武帝心甘情愿把江山交给傻儿子吗?

司马炎贪欲斗富、无心理政

司马炎当政前期,虚心纳谏、用人唯贤、厉行节俭、勤于政事。司马炎后期非常腐败、荒淫无度、奢侈斗富、无心理政。

273年、274年,晋武帝连续两度下诏,大选嫔妃,仅第二度选妃达五千人。

平定东吴后,晋武帝把东吴后宫数千美女占为己有。后宫嫔妃激增到万人。司马炎贪欲有多强烈,可以看到了吧!

司马炎色心太重,自己都不能确定临幸哪一个美女,于是,整天到晚乘坐羊拉的车在后宫内乱跑,羊停在哪个宫女门前,他便下车前往临幸。

万名宫女为了能让皇帝临幸,都在住处前洒盐水、插嫩叶,引诱拉车的羊停留下来。这就是“羊车望幸”的来历。

皇帝如此贪恋女色、放纵淫欲,哪有心思管理朝政。除此之外,晋武帝还与皇族、贵族斗富。

晋武帝偶然想到:太子长大了还傻不傻呢?他自己连测试太子都不想亲自面试,而是安排大臣去测试一下司马衷。

大臣把写好的试题、答案拿来,晋武帝看过后觉得太子不傻,于是又忙于自己享乐去了。傻子为什么能写好答案?后面再说。

晋武帝司马炎荒淫无度、荒废朝政,连测试太子的时间、精力都不想花费,哪还有心思去另立太子?其他人乘机操纵权力、插手朝廷大事也就是十分轻易的事情了。

杨皇后用心太深、篡权保位

杨皇后当然清楚司马衷是个傻子。作为母亲、爱子心切,也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对于有缺陷的子女,母亲更是心有愧疚,总想在后天多给一些补就。

从母亲的情感来看,杨皇后一定会尽力维护司马衷,不能让晋武帝改立太子。

再从自己私利方面来看,杨皇后也还是会努力保住司马衷太子地位的。

保住儿子的太子地位,才能让自己更有颜面,才能有更多操控朝政的机会,才能为自己杨家获取更大的权益。

杨艳很有心计。每当太子司马衷遇到困难时,母亲杨艳都能出谋划策,使其顺利度过难关;甚至杨艳还能未雨绸缪、提前安排好晋武帝身边事务,从而确保司马衷太子不被废黜、顺利登上皇帝宝座。

上面提到晋武帝要考太子。大臣试题拿去给太子,太子不会回答。太子妃贾南风头脑反应快,她安排其他人把答案写好。

大臣把答案再交给司马炎,司马炎看看答案不错,也就放心了,同时也相信皇后杨艳讲过的话:太子长大后不会傻的。

太子司马衷能够考试顺利通过,杨艳是指使太子妃干的,至少是默许让她干的。

皇后杨艳自知在世时间不长,担心晋武帝另立太子。她恳求司马炎娶自己的堂妹杨芷、并且要册封杨芷为皇后。晋武帝照办了。

杨艳死后,有杨芷和杨芷的父亲杨俊在晋武帝身边斡旋,司马衷不仅保住了太子地位,还顺利登上皇位。

晋武帝司马炎快要死的时候,安排汝南王司马亮、国丈杨俊两位顾命大臣辅助司马衷。但皇宫已经被杨俊、杨芷把控。

杨俊将诏书改换,只让自己一人辅助司马衷,根本不让司马亮有接触晋武帝的机会。并且在皇宫布置好自己的武装力量,随时准备歼灭司马亮。

司马遹有点聪明、帝后都爱

司马衷是个傻子,可他有一个儿子很聪明。这个儿子叫司马遹。

一天晚上宫中失火,很多人在救火。司马炎登上城楼观望。

年仅五岁的司马遹悄悄走到爷爷身边,拽了拽司马炎的衣角,对爷爷说:“晚上到处很黑,这里人多杂乱,危险随时发生。不能让光亮照见皇上,以免有人暗害。”

司马炎感触很深,觉得这个孙子绝非等闲之人。于是拉着司马遹的手一起走开了。司马炎发自肺腑赞叹一句:“这个小孩将来会振兴我司马家族!”

尽管司马炎知道太子司马衷不是人才,但是考虑到孙子司马遹聪明超人、智慧出众,还是不想重立太子,坚持让司马衷继承皇位,以便将来孙子司马遹能继承皇位。

皇后杨艳,作为司马遹的奶奶更是无比疼爱。为儿为孙为自己,杨艳一心一意要保住司马衷的太子宝位。

290年,晋武帝司马炎一命归西。在杨芷、杨俊、贾南风的精心安排下,司马衷终于当上西晋皇帝。

司马衷就是晋惠帝。

晋武帝司马炎贪色纵欲、玩物斗富,把辛苦打来的天下交给傻儿子,以致于西晋江山不久丢失,真是可惜可悲啊。

你觉得司马衷当上皇帝主要在于谁?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真的是所谓的大智慧吗?

刘禅降魏后,难道是真的“乐不思蜀”吗?我看未必,这不过是明哲保身之计罢了。试想,当时掌握魏国军政大权的司马昭,连自己的君主都敢弑杀,更何况刘禅一个亡国之君呢!刘禅对司马昭,前几年弑其君的事情不可能不知道,推其原因都因魏帝曹髦太血气方刚,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不懂自保,结果丢了性命。如果曹髦能够隐忍,司马氏能否夺取曹魏江山就不得而知了。

在韬光养晦方面恰好是刘禅的优点,他在司马昭为其举行的宴会上,当魏乐蜀乐相继演奏时,故意嬉笑自若,显得一点儿也不思念故国,让司马昭感到他没心没肺,从而对刘禅放松了警惕,解除了戒备。进而能够无忧无虑的安度晚年。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刘禅是一个贪酒好色,听信馋言,不理政事的无道昏君。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如果真的如人所说一无是处,刘备临死前会立他为帝,诸葛亮会竭尽全力铺佐。诸葛亮平定南中,六出祁山没有稳定的战略后方,没有刘禅组织的粮草、兵员补给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诸葛亮在公元234年病逝后,蜀汉又存在近三十年。昏庸无能的刘禅又是怎样做到的呢?

三国中后期,魏吴两国都出现了权臣专政,朝臣相互倾扎的恶性事件发生,而蜀国一直很稳定,这显然离不开刘禅的精心治理,以及对各派权力的平衡。

刘禅在位四十一年,是三国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但从这一点就不得不说他有过人之处。在当时乱世,弱肉强食权臣走马观灯,魏吴两国弑君纂位如同家常便饭,国家内乱不断的时代,刘禅却能对蜀汉的大臣很好的驾驭,保持四十多年的国家稳定,不得不说其高超的政治能力和用人艺术。

到了三国后期,随着曹魏经济军事实力的日益强大,吴蜀两国却日益衰落,刘禅以今日四川一省之力,岂能和占据整个长江以北的曹魏相抗衡。当钟会、邓艾大军伐蜀时,其实蜀汉的灭亡就以成为定局。这一点刘禅比谁都清楚,所以当邓艾偷袭阴平,进入蜀国腹地后,刘禅便听从了郤正之言,率众投降了曹魏。

在这一点儿上,刘禅其实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在当时背景下,如果刘禅在司马昭面前显得高风亮节,大义凜然的样子,难免一死甚至满门抄斩。他“乐不思蜀”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人人都做项羽,为自己死后博取高名,中华民族的文化又怎么能渊源流长,能久不衰呢!

史书上记载的?

中国史书以二十四史为代表,一句话概括,从整体上看,其记载的史诗大部分是真实的,但是从一些细节上看,也有夸大和虚构的部分。

1.从整体上看,大部分史书记载的都是真实的。如《史记》中对长平之战的记载,对巨鹿之战的记载,通过现代考古的论证证明是可靠的。当然,随着君权的集中和君主对史书的重视,史书里也加了许多假的或者夸大的成分,如《明史》中,记载张献忠在四川大屠杀的事就有满清故意夸大的成分。但是从整体上看,《明史》大部分写得还是真的。比如关于对万历皇帝的描写,对他死后下葬的描述,通过对定陵的考古,证明史书写得都是真的。

2.从细节上看,有许多细节是经不住推敲的。比如对历代开国皇帝出生的描写,要不有龙,要不有七彩云,要不有强光等,明显假的。还有更过分的,整个事件都是假的,比如宋史对太宗赵光义夺权的描写,这明显就是另一个版本的黄袍加身,但是整个事件被描写成了合法的,大智慧的禅让事件,这种事情在史书记载里很多,但是真实反映事件真相的记载几乎没有。

3.由于作者的出身遭遇或君王的强势干预,有一些史实虽然从整体上看是真实的,但是是片面的。比如,司马迁对屈原,对李广,对李凌的描写,提现了对他们的同情,对他们的才能赞不绝口,明显有夸大的成分。比如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点评,明显受作者个人情绪的影响,贬低了不少。(陈寿的父亲陈式原是诸葛亮手下大将,因违反军规被斩)。如新唐书中对大唐得到天下的记载,明显夸大了李世民,而贬低了李渊,李建成等,但是这些细节并不影响整本书的真实性。

4.中国二十四史一直以史记为榜样进行修订。后代修前朝史书,官方出钱出人主持。而修史也被认为是盛世应该做的事,同时也希望本朝能从史书中吸取教训,避免衰落。修史的内容要从官方资料中提取精华,同时还要到民间采风,到事件发生的地方去游历,掌握第一手的资料。这样由于君王的重视,事件居当时很近,又是前朝的历史,所以造成中国史书的真实性很高。同时也是由于君王的重视个修史人的个人立场和喜恶造成了一些细节上的不真实。

三国东吴为什么这么在乎国太?

那个年代都在乎母亲,而不仅仅是国太,即便是国太,魏国何尝不是如此?

曹洪很有钱也很吝惜,曹丕少时曾向曹洪借钱,曹洪不借,曹丕很生气。

骠骑将军曹洪宾客犯法,曹洪坐罪当死,曹丕可逮着了,想借机处死曹洪。

群臣纷纷求情,曹丕不答应,卞太后听说后,很气愤,责备曹丕:“梁、沛之间,没有子廉没有今日。”,卞太后又吓唬曹丕的宠后郭女王说:“如果曹洪今日身死,我明日便敕令皇帝废去皇后了。”郭后急急忙忙哭求曹丕,曹丕无奈赦免曹洪死罪,但没收曹洪家产。卞太后又为曹洪说情,曹丕只好归还曹洪家产。

三国时期真实的刘禅是一个怎样的人?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

这句话流传很广,以至于提到刘禅,都觉得是一个庸才,无能之辈。在平时生活中对些能力差的人,也会经常听到说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那么,阿斗真的是扶不起来么?其实未必。三国演义如此加工而已。

刘禅生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当时刘备劝说刘表偷袭曹操。因为曹操北征乌丸,许昌空虚,刘表不听,刘表病故,荆州归于曹操。三国演义中刘备携民渡江,张飞横矛当阳桥,赵云单身救主,就是刘禅1岁左右的事。此后,刘备集团经历浴血奋战,落脚荆州,再取西川。刘璋迎接刘备进成都,这些事情。刘禅都是清清楚楚的。

公元208年,刘禅2岁。刘备和东吴联合抗曹,赤壁之战。

公元209年,刘禅3岁,刘备在抢占地盘,借荆州。

公元211年,刘禅5岁,刘备进川,军师庞统。

公元213年,刘禅七岁。刘备与刘璋反目。

公元214年刘禅八岁,庞统中箭而亡。诸葛亮带张飞赵云入川。

刘备入驻成都后。刘禅随后进入成都。刘禅的少年时代听到最多的就是父亲刘备在打仗。在创业打天下。一个孩童,刘备顾不上照顾,能保证他们有一个住处,就不错了。

公元219年,刘禅13岁。刘备进位汉中王,封刘禅为太子。这个时候对于刘禅来讲,可能是相对稳定了。结果这一年冬季,关羽被东吴杀死。荆州丢了。还是不能安稳。

公元220年,刘禅14岁,曹丕称帝,汉朝灭亡。消息传到成都,众将大臣劝刘备称帝。

公元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史称蜀汉。以诸葛亮为丞相。这个时候,刘禅15岁。养尊处优过太子生活。凡事几乎不用操心。

这年秋季,刘备率军进攻东吴,要给关羽报仇。通知张飞前来,不料张飞被部下杀害。刘备更加震怒,领兵东进。

公元222年春季,与东吴对阵于湖北宜都(猇亭)。两军对阵长达七八个月,后因天气炎热,刘备军队扎营于山林之中。结果被东吴火烧连营,一败涂地。刘备败归白帝城。

公元223年二月,刘禅17岁,被宣到白帝城,刘备临终托孤给诸葛亮,刘禅拜孔明为相父。这个17岁的孩子,就要靠诸葛亮辅佐治理天下了。

可以想象,在这17年中,经历多少兵荒马乱,血雨腥风。生母又英年早逝。这个刘禅过得不会开心。不过是刘备罩着,有一个相对环境,可以学习,可以衣食无忧。现在要挑起重担,对于刘禅,显而易见是无能为力。因为这一战的失利,国中军马锐减,周边骚乱陡生,平定疆域,保境安民,诸葛亮用了四年的时间。这四年,刘禅能干什么?只需要好好活着就行了。

公元228年,刘禅22岁。相父诸葛亮说:“我要北伐。”又要打仗?不打不行吗?不行,蜀国力弱,不主动出击,更加危险。于是诸葛亮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征战,直到病逝于五丈原。住在成都的刘禅有诸葛亮在外撑着,可以无忧的欢喜度日吧。空闲的时候,身边的人讲故事给他了解天下事。也是很正常的吧。

刘备传位给刘禅,仅仅过了12年,诸葛亮就病死在五丈原。对不到30岁的刘禅打击很大。虽说姜维继承孔明遗志,看着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那些虎将逐一离去,刘禅又能作甚?即便如此,坚持守江山41年。不容易啊。

刘禅有依靠,诸葛亮是相父啊。当年周武王不就靠相父姜子牙打下的天下么?只是那时武王兵精粮足,天下归心,所以能打破朝歌,消灭商纣。刘禅的蜀国就不同了。兵力不足,将官不齐,疲惫不堪,缺少后蓄力量。没法比啊。

刘禅非不关心国事,刘备病死之初,曹丕发五路大军攻来,刘禅就很着急。亲自到诸葛亮相府去请教。想当年刘备在新野,曹军十万来袭,不也是赶紧找孔明出主意?所以说,都是遇到问题靠诸葛亮。不能到刘禅这里就说无能。

站在刘禅的角度,看到的,听到的关于城破战死与全城投降事件,比我们多。张飞进西川严颜投降,父亲刘备还给加封了。关二叔父在曹营还得到汉寿亭侯的封爵。这一切一切在刘禅看来,胜败就那么回事。所以在电视剧中,观众看到刘禅是一个憨胖形象,似乎二傻子一样。

当魏国大军兵临城下,投降,可以保全民众。也许自己也会象刘璋头一样,被安排一个地方,也可以啊。真的不想打仗了。也不想胆战心惊。这以后的刘禅成了“安乐侯“享了八年清福。于公元271年病故,享年65岁。他真的象刘璋一样,落到一个满意的结局。此间乐,不思蜀也。不正是刘禅追求安逸生活,远离战乱的心声么?

若说刘禅无能,历史上比刘禅不如的太多了。所谓气数将尽,无力回天。历史毕竟要前进。刘禅挡不住历史的脚步!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