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道金融产品,是不是房地产不能再投资了

恒浩网

财经道金融产品,是不是房地产不能再投资了?

这里指的是把买房作为投资吗?如果是把买房作为投资的话,那么过去那种随便买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闭着眼睛买房就能赚钱的时代也过去了,现在到了你不得不考虑持有成本和交易成本的时候了。

过去20年是房地产快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房价也是水涨船高,1998年的时候城镇化率只有30%,而在2018年的时候城镇化率达到了60%,20年的时间城镇化率提高了30%,年均增长1.5%,如果按照13亿人口来计算,每年将近有2000万人走进城镇生活,带来的居住需求是巨大的。

财经道金融产品,是不是房地产不能再投资了

不过根据计划,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也就是说未来的12年城镇化率再提高10%,12年提高10%的,年均提高0.8%,按照14亿人口计算,那么平均每年将有1100万人口将进入城镇生活,这个数字仍然很大,但是和从前相比,已经大大减少了。所以未来房价也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突飞猛进,三四年就进行翻倍,这种情况恐怕再也难以复制了。

再从国家的调控方向来看,2018年下半年调控口号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到了2018年年底的时候住建部提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房地产调控方向。从调控方向上也从遏制房价上涨过渡到了稳定房价的方向。

而对房屋供给有重大左右的土地供给也出台了清晰的政策:

库存周期36个月以上的:停止供地;

库存周期18-36个月的:适当减少供地;

库存周期12-18个月的:供地不增不减;

库存周期6-12个月的:增加供地;

库存周期6个月以下的:大幅增加供地;

所以从供地的原则也可以清晰的看到调控的方向:那就是稳定房价。在经过2017年和2018年的调控后,房价上涨的势头被遏制住了,局部城市房价出现回落的情况,到了2019年开始,楼市的调控有所放松,这个不一一列举了,2019年以来首套房利率连续回落,到了2019年5月份全国首套房利率达到了18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些都充分的说明楼市是在放松的,目标也是稳定房价。

那么在房价稳定的大方向下,上涨一点还是下跌一点,哪一个更符合目标?苏州的房价调控目标是5%,这是比通货膨胀率高一点的范围,苏州给全国提供了一个参考,房价以稳为主,微涨也是可以接受的。

房子是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在房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当然是,但是如果不是持续上涨的行情呢?100万你可以选择买一个房子,5年后,房子涨价到150万,你除去交易成本还剩下145万,赚了45万,平均到5年时间,平均每年9%,这个收益率现在是比较高了,但是放在5年前算是一般水平。现在稳健的理财也有5%的年化收益率,如果房价每年的涨幅没有5%,其实你持有房子是不划算的。哪怕你贷款购买,因为基准利率也有4.9%,如果是房贷100万,你的实际付出成本也是每年有4.9%。

总结:如果当下要把买房作为投资,闭着眼睛买都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需要打着灯笼去找了,做充分的城市竞争力和房屋供需的分析,才能找到有投资价值的城市和小区。

财健道是哪里的媒体?

「财健道」是《财经》旗下聚焦于医疗、医药、医保和健康领域的垂直媒体。

《财经》是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主办的财经类杂志周刊。该杂志的主要读者为中国的中高级投资者、政府管理层和经济学界。

集团多年来成功经营平面及互动媒体,旗下拥有《新旅行》、《财经》、《证券市场周刊》、《新地产》、《成功营销》、《美好家园》、《中国汽车画报》、《证券市场红周刊》、《体育画报》、《电脑时空》、《红秀》、《他生活》、《信息方略》、《动感驾驭》、《timeout消费导刊》北京、上海中英文版、《视觉》等二十余种刊物,以及财经网、支点网等网络媒体。

有哪些好的财经节目值得推荐?

1.财经郎眼

《财经郎眼》是广东卫视与上海极视文化传播公司推出的一档聊天式新闻评论节目,具有鲜明的郎咸平风格,它从百姓的经济生活出发,对各类经济学新闻进行解读,具有明显的时效性,适合广大受众群体。

2.对话

《对话》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部2000年7月全新改版之后推出的一栏演播室谈话节目,每次时长60分钟。每期节目都是由突发事件、热门人物、热门话题或某一经济现象切入,通过主持人与现场嘉宾和观众的对话交流,来探讨热点新闻和人物背后鲜为认知的一面,以折射经济社会的最新动向和潮流。

逻辑思维的罗振宇曾经是该栏目的制片人。

3.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是中央电视台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经济深度报道栏目,1989年12月18日正式开播,三十年来坚持着眼于社会热点、经济大事件与业界风云人物作为核心,以严谨、权威的眼光去做精准的报道,透析背后的经济现象。

4.波士堂

《波士堂 》由第一财经、东方卫视、唯众传播联合打造的以脱口秀形式呈现的高端访谈互动节目,节目氛围轻松活跃,却能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中国企业家的人格魅力。

5.生财有道

《生财有道》是央视财经频道一档大众财经专题栏目,专注于农村致富专题的制作,挖拨最具指导性的致富故事,为农民朋友学习交流致富经验提供更多的实际帮助。时长仅三十分钟,给观众呈现了无数喜闻乐见创业生财的故事,它关注大众创业者,既符合时代要求又接地气,深受观众的喜爱。

6.中国财经报道

《中国财经报道》创办于1996年7月1日,是一档财经深度调查和评论型节目。节目以选题精准的理念,坚持以独特的视角“聚焦争议话题、解密市场玄机、关注重大变革、剖析典型案例”,为观众解开财富背后的风险密码,在业界内有着深刻的影响。

7.致富经

致富经是中央电视台七套播出的一档节目,该节目内容定位是以中国百姓的视角去解读他们身边的致富明星,报道中不断涌现时代变迁下的致富经验与创新作法,十分具有时代感,给予观众全新的启迪。

8.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中国第一个跨地域、跨媒体(电视、报纸、广播)的财经资讯信息平台——第一财经传媒开办的全新演播室谈话类节目,立足于国内,面向全球优秀企业管理者的大型财经深度专访节目,时长约1小时。

9.中国经营者

《中国经营者》是第一财经频道和著名国际财经频道CNBC亚太合办的大型人物访谈节目。节目以一对一访谈形式进行,时长30分钟。节目通过对特定经济现象,管理方式,经营观点的探讨,展现了中国企业家的智慧和胆识。节目曾邀请过联想集团的柳传志,蒙牛乳业的牛根生等。

10.财经周刊

《财经周刊》是央视财经推出的一档大数据财经杂志节目,每集45分钟,内容来源丰富广泛,用有深度和实用性。

11.财富新密码

浙江经视高端金融投资栏目。

世界上最早的商用电池?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惠廷厄姆(M. Stanley Whittingham) 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发展”的贡献。

现年97岁的古迪纳夫也刷新了诺贝尔奖的获奖年龄纪录。他是公认的“锂电池之父”,他的发明使得锂电池体积更小、容积更大、使用方式更稳定,从而实现商业化,同时开启了电子设备便携化进程。

在我国,锂离子电池市场整体趋势向好。相关研报预计,到202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产量将达205.33 GWh。未来动力电池是锂离子电池领域增长最大的引擎。

10月9日,亿纬锂能(300014.SZ)的股价未闻先动,尾盘强势涨停,收报32.90元/股,成交17.32亿元,最新总市值319亿元。公司前一日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90.00%-205.00%,盈利6.38亿元~6.71亿元;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0.58%-209.29%,盈利11.38亿元~11.71亿元。

动力锂电预期上升

锂电池是蓄电池的一种,相比其他电池更具前瞻性,主要是因为安全性高、体积小、能量密度高等特性。按照应用场景可主要分为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索尼在1991年采用古迪纳夫理论后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锂电池,从此照相机、手持摄像机乃至电动汽车等领域各自步入了便携式新能源时代。

经历了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周期的消费锂电池,主要被应用于手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产品。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加速发展,消费力电池下游市场需求的扩大带动产量的增加。

而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等产品在全球的增速放缓,消费锂电池的增速也收窄,增幅有限。业内普遍认为,动力锂电池是未来锂电池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据OFweek行业研究中心调研数据显示, 2018年中国锂电池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年锂电池市场规模突破100GWh,同比增长34%,增长主要来自于动力电池领域的快速增长;消费类锂电池领域市场平稳,增幅有限,主要在部分电动工具和智能家居领域带来增长。

相较于已颇为成熟的消费锂电池,动力电池的应用潜力和适用范围仍有一定局限性,主要原因在技术环节难以攻克。

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知名汽车品牌采购部经理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锂电池现在主要应用在两大领域:一是移动式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占锂电池使用量的65%左右;第二大领域便是车载电池”。

据上述人士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时,车用锂电池使用量仅有1%左右,2011年以来飞速发展,今年该数据已超三成。

A股锂电公司潜力可期

本次锂电池获得诺贝尔奖认可,锂电池相关概念股或将更受市场关注。

中原证券研报显示,2019年1-8月新能源汽车合计销售79.29万辆,同比增长33.58%,合计占比4.93%。2019年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4.7GWh,同比增长40.6%,其中乘用车装机占比47.31%,三元材料占比44.13%;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49.SZ)、亿纬锂能位居前三。

“以我们自身品牌为例,2014年前公司的产品企划书仍以传统能源车生产、销售为主。而此后的每年新能源车销售占比营收都在逐年扩大,目前已超过传统能源车销量。电动汽车的出现,给了动力锂电池一个全新的市场和应用方向,下游需求仍在不断的增长。”前述人士表示。

“车载用锂电池不同于应用于手机、电脑的消费电池,从应用落地至今时间较短。新车面世至少需要经历3年的设计、试验、工装等环节,最终问世的产品存在周期性,使用的车载锂电池很有可能仍是设计最初时的电池。这对于锂电池技术的发展也是一项挑战,核心技术仍是续航能力和安全性。”他补充道。

第一财经统计Wind、天眼查等信息梳理发现,A股目前锂电池行业公司数量庞大,从上游关键材料(负极石墨烯材料)相关企业,中游具有关键技术以及布局大型车企供应链中的锂电池龙头,以及下游的各种消费电芯和动力电池,中国的锂电产业已具备完整产业链。目前锂电池行业公司约为92家,总市值约达1.16万亿元。

上游锂电资源企业包括天齐锂业(002466.SZ)、赣锋锂业(002460.SZ);电池材料和设备制造商的杉杉股份(600884.SH)、大族激光(002008.SZ)、先导智能(300450.SZ)、格林美(002340.SZ),以及电芯生产商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002074.SZ)。

股市看盘基础指标移动平​均线​的概述与作用是什么?

用处不大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