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停牌,风险是不是要小一点

恒浩网

格力电器停牌,风险是不是要小一点?

你提的问题,说起来艰容易,其实还是很复杂的。这里边有三个问题,第1个是散户。第2个是绩优股,第3个是风险。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不一样,就会导致投资策略,行为和结果的很大不同。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说一下,我的投资经历。我做了很长时间投资,应该有20多年了吧。各种方式都尝试过。都有收获,也都有教训。也经历了几波牛市,也经历了几次熊市。既用自己的资金进行投资,也给亲戚朋友进行投资,同时也做过私募基金的经理。说一下近来的投资吧。我从2011年开始建立一个专用账户,来进行投资。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因为以前有盈利有亏损,没有详细的进行业绩统计。而这个账户呢,是进行了业绩统计。从2011年到2017年。7年的实践中,有一年是亏损的,其他都是赚钱的。年复合收益率在55%。应该还是不错的。去年,我把我的投资经验,写成了一篇论文。基于动态价值理论的投资方法研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然后去年我开始做私募。所以现在我开始回答你的问题。第1个问题是散户。我们一般认为,散户都是,资金少,经验少,缺乏理论指导,然后又没有团队的投资人。而与其相对的是机构投资者,资金多,也有团队,信息来源,又比较广泛和可靠。其实这个理解,是有点误区的。我作为一个散户,投资的时候,最多的时候资金也有几千万差不多,快上亿了。但是做基金的时候也就几百万,实际上现在很多私募基金,尽管也是以机构名义进行投资。实际上资金并不多,也就几百万。个人投资者,其实也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投资起来,风格灵活,又没那么多限制,那么多要求。可以轻而易举的,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而机构投资者,有其优势,但是也有缺点。所以散户投资者有时候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随着监管的要求更加严格。以前那种,利用资金量大和信息优势,进行坐庄的模式,慢慢的已经消失了。所以作为散户投资者,没必要,在心理上胆怯。要有自信,可以战胜机构。这个观点,在彼得林奇的书上,充分展示了出来。有时间可以阅读一下彼得林奇的书,战胜华尔街。

第2个问题是绩优股。我们一般把业绩比较好的股票理解成绩优股。事实上,很多人,对绩优股的理解,并不完全透彻。如果投资者的获利,只是想靠股票分红,那么买绩优股,可以保持每年稳定的分红。这种概念在格雷厄姆的投资圣经中,证券分析书中,表达的非常明确。那就是用投资债券的方式来投资股票。美国人有专门做这样方面的投资研究的。也就是说,dog of the dow。就是投资那些分红率比较高的股票,可以获得超额收益。也就是所谓的蓝筹股。事实上,绩优股并不代表未来的业绩非常优秀。每种企业的发展都是遵循s型曲线成长起来的。当企业高速发展期过了以后,企业的盈利,就非常稳定,现金流比较充沛,分红也比较稳定,这时候,我们就称之为绩优股。但是,企业就像人一样,也有生命周期。一旦过了周期以后,过去的绩优股,并不代表未来的绩优股。由于绩优股在市场上,股指相对高一点。未来业绩突然下降,有可能形成戴维斯双杀。也就是说,业绩和估值都会降低。这样投资绩优股也是有风险的。比如去年,很多股票都是这样的。一支盈利稳定增长,分红较好的股票,突然陷入巨额亏损。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个绩优股,第1个是柯达。因为照相胶卷过时,而没有及时转型,最后绩优股变成烂股,投资者损失惨重。另一个很好的股票IBM。一直是大家认为必须买入的Top50。巴菲特曾大量买入IBM的股票,最后也是以亏损的形势,而斩仓。所以投资绩优股并不一定能赚钱。在市场上,大家对好的股票都会给予过高的估值。此时买入股票,并不见得能够获利。只有买入那些具有内在价值,并没有被市场发现的股票,才能获得较高的盈利。也就是说,有一些好的股票,还没有被大众发现,而你却慧眼识珠。一旦大家都认识到了,这是只好股票,其股价也就上去了。此时买入,并不会获得较理想的回报。所以买入绩优股,是你确定未来5~10年,公司会稳步的发展。而不是仅仅看到过去的经营情况。特别是一些不诚实的管理层,通过财务处理的方法,把业绩做的肥肠靓丽和稳定。这些股票,不是绩优股,尽管它的业绩非常好,而仅仅是价值投资的陷阱。投资者要避免陷入价值投资的陷阱。第3个问题是风险。对风险的认识,每个人都不一样。这样也就在制定投资策略上,是不一样的。根据目前的理论研究,对风险的认识,应该有三种情况。第一,是格雷厄姆的观点,那就是购买力的永久性损失。也就是说把钱赔掉了。第2种情况,认为面值的波动,也就是股价的波动是风险。就是你买入以后,股价可能会暂时上涨,会下降,这是风险。避险方式最好是采取组合的投资原理。组合投资理论,号称为现代投资理论。是目前很多机构采取的投资方法。第3种风险叫不确定性。这种思想认为,波动性不是风险,通过数学统计方法,可以弥补的波动性,不叫风险。而只是那些人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也就是说,黑天鹅才叫真正的风险。所以对风险不同的理解,你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果你认为格雷厄姆的投资风险理念是正确的。那么你就做好一个价值的投资者,在股票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买进来。在价格等于价值会高于价值的时候卖出去,进行获利,而不关心股票的暂时下跌或上涨。如果你认为波动性是风险,那么就要采取组合理论,买很多股票,股票有涨有跌,相互抵消,这样的话,风险就会较低。对此的业绩评价,要经过波动性调节,也就是说,经过费雪系数的调整,才是真正的业绩。如果你认为不确定性是风险。那么就要限制自己的投资范围,把投资的标的,放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宁愿少投资,也不要投资到自己不了解的地方。投资一家公司,最少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这是一家,有诚实而优秀的管理层管理的公司。也只有这样,信息披露才能准确,及时,全面,以此为基础,进行价值评估,才是准确的。否则,用一些管理层和会计师,造出来的业绩,你不管怎么评估,最后的结果都是不准的。第二,你要对公司,从产品,生产,经营,商业模式,融资管理战略等方面,有深刻的了解。找出那些有竞争力的,而且有一定,护城河的企业进行投资。第3点,你找出了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这种公司,经营非常好,有一定的竞争力,又有一定的护城河。你要确保未来的5~10年,这种竞争力,依然会存在,而不需要投入大量的维护成本。也就是说当一家企业发现一座非常好的金矿石,就发财了。但是,其他的企业就会眼红,也会来抢夺金矿。这家企业应该有能力来保护已经发现的金矿,并用有效的方式来开采金矿。对于你的问题就简单的回答这么多,不知满意与否?有不妥之处,还请提出共同学习。

格力电器停牌,风险是不是要小一点

如何看待格力电器表示对银隆投资是董明珠个人行为这件事?

董明珠投资银隆的钱是别人借给她的,在2016年11月份,收购珠海银隆的计划并没有得到格力中小股东的支持,被反对告吹,之后以自身影响力联合了刘强东和王健林等大伽增资30多亿元,获得珠海银隆22.39%的股权,董明珠后续获得其它股东股权后自身占比达到17.46%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而此次投资可谓踩到雷,珠海银隆曝出欠员工薪资,停工和土地被查封等负面新闻,对于董小姐而言显然是已经投资失败,至于后续能否起死回生也需要关注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珠海银隆此次被查封主要还是现金流出现危机,新能源汽车是非常有前景和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的产业,但是这个行业烧钱过快,没有充足的现金和融资渠道是很难维系。2018年1月份珠海银隆本想通过上市来实现融资,结果IPO被搁浅。其它渠道的融资成本又太高让董明珠也是望而却步,加上新订单的持续下滑导致困境袭来,2017年珠海银隆新能源客车销量比2016年下滑了46%,净利润2.68亿元比2016年下滑50%,这导致处境愈发艰难。而新能源客车补贴标准被下调20%和新签的产业园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使的珠海银隆不堪重负,曝出了各种负面新闻,拖欠供应商12亿元,直到后面拖薪,停工再被查封。

但是对于格力电器而言,当初收购珠海银隆时被否,中小股东并不同意这种多元化扩张战略,实属董明珠单干行为,对格力并不会起到多大的影响。

你曾经错过哪些大牛股?

在炒股生涯中,我曾经错过海康威视和格力电器这两只大牛股。错过的原因是因为信心不足和企图高抛低吸赚取更多交易差价。

喜欢阅读各种股票书籍的我,非常崇拜书中的巴菲特,也被价值投资理念所深深吸引,并在2012年为自己规划了走长期价值投资的个人风格。作为一个新手初哥,在略懂价值投资皮毛是便迫不及待地寻找属于自己的第一只价值投资股票。

当时第一只相中的股票是上市仅两年多的海康威视。买入的理由非常简单,一是当时大街小巷和很多公众场所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摄像头;二是查看海康威视的财务报表各项数据,发现盈利能力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特别出色。三是市净率和市盈率很低,在高盈利能力成长股之中有明显的低估值优势。

根据这三个理由。我买入了1000股海康威视,并下定决心准备长期持有股票不卖,模仿巴菲特所说的“以足够低的价格买入一只好股票,通过长期持股分享上市公司成长的利润”。

还记得当时的信心满满,也满怀憧憬,坚信自己也可以做一个成功的价值投资者。

可事实上证明,散户炒股赚钱没那么简单。尤其是长期持股不卖的过程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干扰,导致投资变投机,盈利变亏损。在持有海康威视一年多后,股票从最高上涨一倍跌去30%,盈利也由100%变成50%多,但我仍然信心十足。可谁知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中,我向另一个朋友推介了海康威视,但他认为在A股炒股谁会重视基本面,炒股赚钱就是要看盘面和找到庄家,跟庄炒作才是赚大钱的最好方式。

当时我并没有简单的相信朋友的话,可是不久海康威视继续下跌,盈利减少至20%左右。此时我竟然开始怀疑价值投资在A股有没有前途,进而提前卖出决心长期持有的股票。至次,我的第一次价值投资之旅虽有小赚,但却提前夭折。

在我卖出股票半年后,海康威视开始一路上涨,直到2015年大牛市,如果以当初买入价计算,最高涨幅接近4倍;如果继续持股至今,最高涨幅达到8倍以上。

另一只错失的大牛股是格力电器。同样是以长期持股为目的买入,可是在持股过程中,妄图通过高抛低吸赚取更多利润。可是后来在几次高抛低吸中竟然把股票抛没了,最终也是价值投资变短线投机,赢家变输家,

价值投资看似简单,但股市终究是少数人获胜的地方。投资者在找到和买入好股票的同时,也需要加强自己长期持股能力,才能避免错失大牛股,享受抓到大牛股的美妙投资体验。

海尔的市值为什么差这么多?

对于投资股票而言,不能单纯的只看市值来比较公司的实力。做为一个在股市沉浮10年的人来说,影响市值的因素有很多,除开自身的硬件以外很大一部份来源于市场热度。

那我们看一下几家公司市值差距:

美的:3698亿

格力:3157亿

海乐:1220亿

从市值上看,海尔与他们之间相差确实却拉大了,2000亿差距,相当近三家海尔之和。

那先分析一下,几家公司近一年股票增长幅度:

从上图来看,近一年反而是海尔预期值最大涨幅最高为89%。

那再看一下公司营收规模:

从营收规模来讲,美的体量最大,格力与海尔相当。不过在净利润海尔却被拉开了,而且资产收益率也是最低的,但是企业竞争力却高于美的与格力当相。

所以总的来讲,海尔的企业竞争力要稍差于格力,净利润差距有点大。当然,影响因素也有可能是负债结构造成的。

那我们再分析一下几家公司的净值及负债结构:

从上图几个指标来看就很明白了,美的、格力与海尔之间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海尔净资产最少为440亿,美的最高为802亿。可是在负债这一栏,美的与格力却高出海尔近600亿,如果海尔与他们把负债拉平,那们他们三家公司之间的资产为:1821亿、1607亿、1444亿,最高的美的也就拉海尔26%的涨幅。再加上美的市盈率本就比海尔高15%,也就是说他们几家公司的差距在10%之间。10%,在波动无常的股市而言,也就是几天的差距。所以从公司价值上而论,他们的体量都是差不多的。

综上:经过几个方面的分析,海尔与他们之间的价值是差不多的,都是属于价值性公司,反而财务性风险更小。

格力集团拍卖格力电器15?

格力股票上涨30%轻轻松松。

格力做为中国制造业中国创造的优秀代表,其市值今天不到3500亿。格力2017年纯利224亿,同茅台2017年纯利270亿今天市值1.2万亿相比。格力的利润比茅台少20%,市值少70%。市值算少一半,我认为是合理的,市值5、6千亿这么样,你估算一下格力的股价应该多少?

这次珠海国资委公开征集转让格力15%股权,是国有混合改制透明化的具体表现,这种方式有利于各方资本的公平竞争,对有抱负想进入实体的资本大开方便之门。无论是以董明珠营销团队为代表的河北京海、万达、富士康等,还是以美国高盛为背景的厚朴基金等外资都虎视眈眈地盯着格力这头现金奶牛。格力上市以来共募资52亿,派现分红近418亿,股票获利百倍。

近期格力股票必将有一个好的期待。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