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b2b市值,电商前景好吗?
我是宇震,一个正在创业路上挣扎的互联网运营,欢迎大家关注我。
电商是目前前为止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如果你想好好的,在这个行业发展的话,电商绝对是有前途的。如果现在你身边的朋友告诉你说不要做电商了,他告诉你说电商现在不好做了。这样的人他们只会抓住一个行业的一个红利期,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再说,这个行业好做的时候,他们就去做做这个行业不好的话,他们就不做他们说肯定是不懂电商,而是只是根据电商的一个发展。他们觉得好做的时候就去做。觉得不好做的时候就不去做。这样的人你就不要去听从他们的一个建议他们根本就不会了解这个行业的本质。
电商是绝对有前途的一个行业,只不过他未来会发展得越来越完善,在这个时候可能好多人会觉得一个人做不了电商这个平台。现在不是一个人做电商的一个天下了,如果放在五年前那个时候一个人做电商是很赚钱的。现在一个人做电商,也不是说不赚钱,只是说你很难像以前那样去转钱了,如果你想一个人做一个电商平台的话也是可以的,因为我可能就赚个几千块钱10,000都块钱已经是很厉害,当然如果你有好的产品好的货源,这个时候你可能还会赚得再多一点。
而且介绍是未来行业当中最火爆的行业之一好多人,现在已经习惯了电商购物。也就是说,电商现在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所以做电商非常有前途,小编已经做了将近十年的一个电商。如果你有电商方面的一些问题,可以咨询我。
我是宇震,一个正在创业路上挣扎的互联网运营,欢迎大家关注我。
马云国际影响力?
一。《福布斯》杂志评选马云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商业领袖之一,国际著名期刊《外交政策》评出“过去10年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10位思想者”,马云排名第三位,位列企业家之首。
到18年8月,阿里巴巴的市值为5420亿美元,名列全球最有价值和最大的10个公司之一,品牌价值全球第9名。从2015年起,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的销售额和利润,超过了美国所有零售商,包括沃尔玛、亚马逊和e-Bay的总和。旗下淘宝和天猫的交易量,已达到478亿美元。淘宝每月的活跃用户数,已有5.8亿。无论B2B、B2C还是C2C业务,阿里巴巴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
阿里巴巴为何能两次?
11月26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市值超过4万亿港币,一举超越腾讯,成为新的港股之王。
2018年3月份,阿里巴巴内部消息传出,阿里巴巴将在国内寻求二次上市。马云曾经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就回来,这个想法没有变过。”
一、阿里巴巴与港交所的渊源2007年开始,阿里巴巴和港交所有了交集,2007年11月阿里巴巴旗下B2B公司登陆港交所,共募资116亿港元。
2012年,阿里B2B公司选择私有化,退出港交所。
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希望以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再次在香港上市,但由于港交所不认可合伙人制度,亦不接纳同股不同权机制,阿里赴港上市最终失败并选择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在美股市场,阿里受到美国投资机构的大力追捧,承销商完全行使超额配售权,让其融资总额最终达到250亿美元。
2018年4月,港交所修订了主板《上市规则》,对同股不同权结构公司敞开了大门。 不久,小米即提交招股书,以同股不同权模式申请港交所上市。随后,美团、映客、宝宝树等科技公司也先后赴港上市。
因此,从港交所重新发布的上市规则来看,让更多的优质公司有理由在港交所上市募集资金,这也让港交所焕发活力,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207家公司在港交所IPO上市,募集资金总额(含股东售股)为2778亿港元,全年IPO上市数量和筹资额均位居全球第一。
二、阿里巴巴为何能二次上市相比在美国上市,在香港上市更能吸引国内投资者对于阿里巴巴的注资,同时也能够通过国内二级市场买入提振美国的股价。
在不同的交易所上市并不是什么难事,比如中国平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港交所都有上市,这并不影响公司的整体股权,在不同的交易所上市,股东的股权会进行稀释,但是对于公司的股权架构来讲并无影响,只是增加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而此次阿里巴巴在国内上市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规避美国贸易市场的风险,美国证券交易所曾多次将阿里巴巴纳入销售假冒商品的“恶名市场”名单中,在美国的法律风险正在升高。
综上分析,对于阿里巴巴来讲此次赴港上市,无论从公司的融资角度还是规避美国的法律风险来看,对阿里巴巴长远发展都是具有非常长远的意义。
同时,对于港交所来讲,终于迎来阿里巴巴这个电商巨头,从此港交所就拥有中国最大的两家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和腾讯,以后的好戏还将继续上演。
以上就是我对该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题主及更多的人。
点赞❤️❤️和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我是杜耶,价值投资的布道者
关注@杜耶说理财,和我一起慢慢变富。
腾讯阿里那个厉害?
从2018年初的这个安全领域的较量,我们可以看到腾讯和阿里,究竟哪个厉害呢?
阿里创始人马云(左)与腾讯创始人马化腾
马化腾去年年底曾经说过,如今自己有个烦恼,就是腾讯与阿里竞争的领域实在是太多了。如今时间进入2018年,腾讯与阿里在线下零售领域开启了“买买买”的节奏,而在线上的金融与社交安全方面,也有切磋一二。
且听CEO来信君细细道来:
1月初,腾讯曾以支付宝为例演示安全漏洞攻击
2018年1月9日下午3点,腾讯安全有一场新闻发布会,主要的出席者是腾讯玄武实验室负责人于旸(安全圈里人称“TK教主”)、知道创宇404Team的老大周景平(安全圈里人称“黑哥”) 等安全领域知名人士,据说工信部的相关领导也有参加这次发布会。
因为发布会主要内容涉及到了一个威胁到安卓系统多款应用的重大漏洞。
在这场发布会上,腾讯玄武实验室负责人于旸以支付宝、携程、Vivo应用市场等安卓软件为例,进行了漏洞攻击演示:当一个用户在支付宝中点击一个未知的但“深藏恶意”的超链接(这个链接伪装成了抢红包的页面),这个用户的账号信息就会在攻击者的手机上被看到,甚至可以操作扫码消费——这意味着用户的钱在平台上是不安全的。
腾讯玄武实验室当时以支付宝为例做了漏洞攻击演示
这是一种“应用克隆”漏洞攻击
当然,如果用户不点这个恶意链接,就不会受到攻击。
腾讯还发现这并非是一个APP存在的漏洞,市面上200多款安卓应用中,27款App有此漏洞。截止到2018年1月9日腾讯召开发布会时,有11个App进行了修复,但其中3个修复存在缺陷,详情见图中所示。
腾讯安全实验室的漏洞监测
腾讯12月7日将这个漏洞上报给了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
不到1个月,阿里安全实验室也找到了微信存在重大安全漏洞
就在腾讯玄武实验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的1个多月后,2018年2月12日,微信发布了一则公告,表示已经在2月9日修补了一个漏洞,请用户们尽快升级到新版本。同时在公告中还感谢了“阿里安全实验室对漏洞的反馈和提交”。在CEO来信君看来,这还是比较罕见的表态。
阿里安全实验室演示微信存在的安全漏洞
微信的公告中说“攻击者可通过漏洞获得远程执行权限”,其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阿里安全实验室在2月7日之前,发现了微信的重大安全漏洞:攻击者只需要发送一条信息(也是包含超链接的信息),只要用户点了这个信息中的链接,攻击者就能完整克隆受害者的微信账号和聊天记录,导致受害者的隐私信息和微信钱包全部被掌握,甚至盗刷微信里的钱。
这同样是一种应用克隆的漏洞攻击。
同样是安全领域的大V @sunwear对这件事的评论
同一类漏洞,支付宝和微信先后踩了坑。更有趣的是,1月9日,腾讯的安全实验室拿支付宝当案例演示了漏洞攻击,不到一个月,阿里的安全实验室也找到了微信的同类漏洞。
一报还一报,这下两家算是扯平了。
支付宝和微信两家目前都修复了安全漏洞,这对于用户来说也算是一种福祉吧,毕竟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钱存放在更安全的平台上。
CEO来信君觉得,腾讯和阿里之间在安全领域的竞争,现在看来也算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吧?!
马云持股多少?
马云在阿里巴巴的持股,已经不到5%了
20多年前,马云想创出一番事业,向国内各个大佬融资,都碰壁了
后来日本人孙正义投了2.6亿人民币给他
20多年的2.6亿人民币,价值相当于现在50多亿,
所以从那时候起,马云一直都不是大股东
后来阿里巴巴要大发展,还是缺资金,
又找到了美国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
2005年,美国雅虎,投资82.7亿人民币,拿走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
这一年马云和管理层的股份之和,只有20%多
不如雅虎,日本软银,是第三大股东。
后来马云和美国雅虎不和,几年 后,雅虎赚了几千亿人民币后,
卖出了大部分阿里巴巴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