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概念股,独角兽企业应具备哪些特征

恒浩网

自行车概念股,独角兽企业应具备哪些特征?

独角兽是神话传说中一种稀有的生物,其形如白马,额头中间有一个螺旋角,高贵、高傲、纯洁。而独角兽企业则是2013年美国著名投资人Aileen Lee所提出的一种概念。它一般指创办时间较短但是市值超过10亿美元以上估值的公司。这类公司特征明显,主要有:

1.发展快。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来,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市值超过10亿美元以上,没有一个几何级的发展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一标准也使得全球能称得上独角兽的公司十分稀少。据统计,从2003年到2013年十年中只有39 家公司从6万多家公司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

2.概念新。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快发展的企业绝大多数是创新型企业。如同当时的阿里巴巴,现在的腾讯、小米、ofo、滴滴都是年轻一代独角兽企业中的佼佼者。所以投资独角兽企业,可以把眼光对准这些创新型企业。

自行车概念股,独角兽企业应具备哪些特征

3.统治力强。独角兽企业的一大特征就是在所在企业中有绝对的垄断地位,是行业中的老大。这龙头效应也使得企业容易吸引眼光和资本。如蚂蚁金服、滴滴出行、今日头条都是其中的强力代表。

从投资来看,并不是只要具备独角兽潜质的企业都能投资。从成功的公司里可以看出,这些公司虽然成功了,但是他们大都都是从残酷的竞争中一路拼杀出来的,我们看到的只是那些成为独角兽企业的风光,却淡忘了那些与他们竞争失败企业的悲痛。就拿大家熟悉的共享单车来说,ofo成为了独角兽企业中的一员,此时风光无限。可是当时与之竞争的那些企业哪个不是因为巨大损失而宣布破产。所以在投资这些企业时还是要有所比较,选择竞争力强,有强大后盾的企业作为支撑,这样才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

我是大漠胡杨,只发良心干货!感谢你的阅读和点赞!

为何周边卖头盔的一下子多了起来?

商机来了,卖口罩的都要转行卖头盔啦。公安部交管局下发通知,自2020年6月1日起将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一盔一带,就是开汽车不系安全带,骑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头盔,会被严查。

最近卖头盔的多起来了

还记得疫情期间朋友圈最火的除了谈疫情是什么吗?当然是口罩了。近日,有人在朋友圈卖头盔了。那些人还真是挺精明的。他们是如何操作的?

其实无非就是赶热度,赚差价,走数量。

1、去1688找货源,那里有更低、更惊喜价格的货源供你选择,量大更便宜。

2、找流量。现在17号了,离6.1只有10多天,时间还是比较紧的。所以,淘宝、拼多多、自媒体、微信、QQ、抖音、小红书等等都是营销阵地,

有机会就有商机,所以最近确实卖头盔的多起来了。而且你去看看淘宝、拼多多等店铺,月销几千件的不在少数。

头盔是保护骑车人员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重点来说一下佩戴头盔,如今正是夏天,天气也格外炎热,戴着一个沉重的头盔还真是不好受,特别是每天骑着电动车的外卖哥,穿街过巷,戴头盔闷一天,那个难受啊!

但是头盔也是保证骑车人生命安全最好的方法了,多一份防范也能够多一份安全,竟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任何事物也是建立在生命之上的。毕竟,赚再多的钱没命花,那才是最可怕的!

骑电动车不戴头盔属违法要被罚款

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应当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头盔。未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这是江苏省出台强制性规定。

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及搭载人应当佩戴安全头盔;互联网电动自行车租赁企业应当履行企业主体责任,随车提供安全头盔,如果违反将分别面临20元以上50元以下、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施行

随着“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在全国全面展开,其他省份和城市会陆续跟进执行相关的规定,总的来说,骑电动车戴头盔,全国迟早都会全面实行。

结语:

”一盔一带”其实是为了保持大家的安全,维护大众的利益。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还是积极配合,遵守法规为好。需要骑电动车的朋友,赶快把头盔戴起来,早适应早安心。为了自己生命着想,习惯就好!

晶科科技有汽车芯片概念吗?

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行业电气设备-电源设备-太阳能;所属概念

次新股,太阳能,上证180_,中证500,沪股通,富时罗素

汽车芯片概念股:

晶方科技:封装产品主要包括影像传感器芯片、生物身份识别芯片、微机电系统芯片(MEMS)、环境光感应芯片、医疗电子器件、射频芯片等,该等产品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手机、电脑、照相机、游戏机)、安防监控、身份识别、汽车电子、虚拟现实、智能卡、医学电子等诸多领域。

晶方科技:封装产品主要包括影像传感器芯片、生物身份识别芯片、微机电系统芯片(MEMS)、环境光感应芯片、医疗电子器件、射频芯片等,该等产品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手机、电脑、照相机、游戏机)、安防监控、身份识别、汽车电子、虚拟现实、智能卡、医学电子等诸多领域。

圣邦股份: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手机与通讯、工业控制、医疗仪器、汽车电子等领域,以及物联网、新能源、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智能家居、无人机、机器人和共享单车等新兴电子产品领域。

韦尔股份:交易标的公司豪威科技、思比科为芯片设计公司,主营业务均为CMOS图像传感器的研发和销售,韦尔股份与标的公司的客户均主要集中在移动通信、平板电脑、安防、汽车电子等领域,终端客户重合度较高。

华微电子:公司发挥自身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等综合技术优势,已建立从高端二极管、单双向可控硅、MOS系列产品到第六代IGBT国内最齐全、最具竞争力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产品体系,正逐步由单一器件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同时公司积极向新能源汽车、军工等领域快速拓展,并已取得明显效果,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还有华微电子、三安光电、四维图新、扬杰科技、全志科技等,我就不详细说明了。

现在做口罩生产还能行不?

现在买口罩机生产口罩真能赚钱?卖家说了实话:投资50万,本都收不回来。

这段时间大家都想买口罩,可口罩还是到处紧缺,想买都得托关系的。于是就有人就看到了商机,既然大家都想买口罩那不如就生产口罩。想制作口罩就得买口罩机,还得有无尘车间,很多人说干就干,认为现在卖口罩肯定赚钱,于是借钱都要去生产口罩。

现在买口罩机生产口罩真能赚钱?

看起来现在口罩还是非常紧缺的,而且价格也非常贵,如今卖三四块一个,价格已经涨了个8倍了。一倍的商机就让人疯狂了,如今看到那么高的利润,商人不行动是不可能的。

不得不说现在生产口罩的确是一次机会,毕竟短期内大家还是会戴口罩的,每天光是口罩的消耗就是几亿个,而且口罩是消耗品不是耐用品,更是保证了口罩的销量。而且国外疫情也已经越来越严重了,更是可能直接出口到国外,市场是更加广阔了。

看起来生产口罩赚钱是没问题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可能就会出现不少的问题了。就有卖家就表示投资50万进去,一个月的利润是10万块左右,想回来至少得四五个月,可能不能够卖那么久,口罩还能不能一直卖高价真没法确定,一旦价格回落了可能本都回不来。

如今已经投产口罩的话无疑利润是丰厚的,口罩价格还是比较贵的,一个月赚个10万很正常。但是随着口罩产能不断增加,相信口罩价格肯定会回落,这样利润是每个月都会减少的。现在行情那么好还得四五个月才回本,利润持续减少的话可能要长达一年了。

虽说国外疫情严重也需要口罩,但是想进出口可不容易的,光有市场可能并没有订单,订单也都是被一次大厂抢走了,对于才投资50万的口罩卖家来说出口是没啥希望的。

只能够在现在行情好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生产多销售,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不多赚钱接下来可能就得亏钱了。到时候原材料价格回落,生产的成本却比市场上的口罩还贵,生产口罩可能还会亏钱的。

总之,口罩需求很大,但是现在生产口罩想赚钱也不容易,表面上现在很赚钱但能不能持续赚回成本就是未知数了。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种情况呢,都说说吧。

什么是独角兽公司?

美国著名CowboyVenture投资人Aileen Lee在2013年将私募和公开市场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做出分类,并将这些公司称为“独角兽”。

最有可能IPO的八大科技独角兽公司

Uber

估值:680亿美元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Uber是一家拼车公司,该公司由StumbleUpon联合创始人兼任董事长Garrett Camp与Uber首席执行官Travis Kalanick于2009年创建。2008年,他们在巴黎打车时遇到麻烦,两人受到启发,并创立了Uber。目前,该服务已经在全球543个城市推出。总股权融资:从77名投资者的13轮融资中获得88.1亿美元。

小米

估值:460亿美元

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电子公司由企业家雷军于2010年创立,因为他希望以合理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技术。小米在其商标上有一个“MI”标志,代表着“移动互联网”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该公司并未披露2016年的销售情况,这表明2016年并不是该公司的“标志性年”。总股权融资:来自12位投资者的6轮融资中获得14.5亿美元。

滴滴出行

估值:338亿美元

滴滴出行创立于2012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拼车平台,已经在中国400多个城市运营。该公司也是第二大在线交易平台,仅次于阿里巴巴。2016年8月,滴滴出行同意收购Uber在中国的业务,在这笔交易完成的时候,在合并后的公司中,Uber获得了5.89%的“优先股权益”,相当于17.7%的股份。总股权融资:来自18个投资者的7轮融资总额为74.4亿美元。

Airbnb

估值:300亿美元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Airbnb是一个在线市场,创建于2008年。可以让人们在全球范围内列表和预订住宿。该服务覆盖了191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超过300万个住宿点(其中80%在美国境外)。预计Airbnb2020年将达到85亿美元。总股本融资:来自39个投资者的9轮融资中获得29.5亿美元。

陆金所

估值:185亿美元

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的陆金所也被称为Lufax,是一个为金融资产组织和交易打造的在线市场,创建于2011年。它是中国最大的P2P借贷平台,并得到平安保险的支持。总股权融资:从6个投资者的两轮融资中获得了16.9亿美元。

WeWork

估值:169亿美元

WeWork最早于2011年4月向纽约市的创业人士提供服务。在WeWork设立的办公场所中,企业家可以通过办理会员卡支付月费共享办公空间,不过它也提供长期共享办公服务。该公司有3万多名会员,他们可以和其他会员在自己的空间进行互动。

Flipkart

估值:160亿美元

Flipkart是印度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创建于2007年。该公司正面临来自亚马逊日益激烈的竞争,该公司承诺每年在印度投入10亿美元。2016年10月至12月,该公司在印度在线智能手机销量中占51%,而亚马逊则占33%的市场份额。总股本融资:31.5亿美元。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估值:120亿美元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是由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Elon Musk于2002年创立的,它是一家太空运输初创企业,比传统太空公司成本更低。SpaceX公司计划在今年春天发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2016年9月,该公司一枚猎鹰9号火箭在佛罗里达州一个发射台上起火爆炸,导致其受到重创。总股本融资:11.5亿美元。

欢迎讨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