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141股票,新基建都包含哪些行业

恒浩网

300141股票,新基建都包含哪些行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而此前,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列为2019年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据央视新闻2019年3月2日的报道,“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2020年开年的首场国常会,“新基建”再次被提及,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300141股票,新基建都包含哪些行业

一时间,“新基建”成为经济大热词!实际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中国将迈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结构不断优化,高端制造产业投资占比将不断提 升。目前中国已进入到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代过渡的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带来 中国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实际上,我国重点发展的各大新兴产业,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企业上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均需要以5G作为产业支撑;而5G本身的上下游产业链也非常广泛,甚至直接延伸到了消费领域。

新基建涉及到的领域:

“新基建”七大领域中,又有哪些投资机会?

5G基建

近期,针对5G建设政策层面的鼓励接连不断。2月22日,工信部召开“加快推进5G发展、做好信息通信业复工复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相关会议与文件,对5G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此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3月2日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工作。随着5G标准的完善和SA独立组网技术的成熟,5G建设将逐步提速,2020年全年建设基站数量或突破70万,并且在2021年和2022年继续明显增长;同时,政府层面有望继续出台一系列支持5G建设的优惠政策,包括资金支持、建设支持和用电支持。5G网络的快速扩张将会推动5G业务和应用的快速普及,从而带动数据流量高速增长,配套网络平台服务需求也会随之提升,数据中心、云计算有望从中获益。

大数据中心

大数据中心也是政策大力推动的新基建方向。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IDC市场规模达到1560.8亿元,同比增长27.1%,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1%)。国内数据中心项目会出现快速增加,尤其是一些绿色、大型或者超大型的数据中心会增多。地域结构上看,北上广深地区由于政策限制增长空间有限,但周边省市数据中心新建、扩建的投资需求将会显著增多,另外一些环境适宜、电价优惠、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的地区,西北、西南等,数据中心数量也会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随着新基建的推进,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建设都会提速,数据中心新建和扩容步伐会加快,相关设备及服务的需求也会快速增加。

特高压

近期,国网发布《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强调年内核准南阳-荆门-长沙、南昌-长沙、荆门-武汉、驻马店-武汉、武汉-南昌特高压交流,以及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等工程。国网发布《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后,预测特高压仍有约1000亿元的投资体量与约300亿元核心设备订单等待释放。特高压作为新基建重点板块,全年成长空间与趋势确定。

未来电网投资以效益为先,电力物联网、电力芯片、特高压、配网建设等有利于电网降本增效、长线发展的领域仍有结构性增长。推荐国电南瑞,建议关注:长高集团、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炬华科技、国网信通、长缆科技、中国西电、远光软件、林洋能源、海兴电力等。

充电桩

中国充电桩目前共保有121.9万根,其中公共桩51.6万根,私人桩70.3万根。认为“新基建”对充电桩的建设驱动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驱动公共桩建设提质且区域均衡发展,直流桩占比将持续提升,省份间差异有望缩小。

2)推动优质场站建设,完善配套设施申报流程办理。

3)推动小区、商场等停车位充电桩建设。

4)促进对运营商的建设与充电运营流程支持。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销量的25%左右,保守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700万辆左右。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2000万辆、车桩比1:1估算,需要的充电桩数量约1880万台,充电设备市场空间约2800亿元,充电和服务市场将约400亿元。充电桩的加速投资将拉动充电设备需求显著增加,带动相关产业链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受益于本轮新基建的启动,看好技术优、市场应用积累深的充电桩设备生产企业,长期看好充电桩运营企业,推荐特锐德、科士达。

工业互联网

按照工信部的规划,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将按照“三步走”的战略推进,2025年属于第一个规划期,重点是进行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作为国内“新基建”的代表,也是近年来国家政策引导和发展的重点,在疫情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上也在要求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力度,行业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财政较好的省份2020年交通基建投资有望持续增长。据各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2020年交通基建投资规划区域分化仍十分明显,认为2020年财政实力较强省份交通投资较高的增长目标有望带动全国的交通投资继续实现稳健增长,十三五目前高速公路建设进度相对滞后,各省市2020年公路投资有望加速,华东等地的交通投资高增速目标有望助区域内基建设计、工程龙头基本面持续超预期。

人工智能

近期,政策也在不断加码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发文,指出要依托“双一流”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内涵,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3月3日,科技部等5部委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新时代证券指出,2019年9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到2023年建设20个左右试验区。如今,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已运用于智能安防、医疗、金融和教育等领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增速45%,远超全球市场规模增速水平。

汽车消费目前是否到了重磅利好?

受疫情影响,国内二、三月份汽车销量大幅度下滑,有些车企销量甚至下滑了百分之八九十。这时可能会有朋友认为车企为了提高销量,会采取降价促销活动,觉得现在买车肯定最实惠。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目前并不是购买汽车的最佳时机。

详细原因请见以下分析,如有不同见解,欢迎@汽车大板牙,共同探讨。

从车企的角度分析

(1)产量

二三月份是国内疫情爆发期,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在这期间基本处于停工停产状态,直到三月底才复工复产,甚至个别企业到目前为止也没能真正复工复产。

所以二三月份车辆卖的少的同时,车辆也生产的少,可以说是产销平衡。

四月份国内疫情明显好转,但是国外疫情爆发式增长,很多国外企业开始停工停产。受国外疫情影响,国内很多车企的进口零件开始处于短缺状态,严重影响了国内车企的生产。

很多车企已经开始在国内寻找替代供应商,但是由于开发周期原因,就算找到了替代供应商,也不能立即提供满足车企要求的零件,可谓远水救不了近火。

现在很多车企都是靠库存维持着生产,如果国外疫情五月份没有明显的好转,企业还处于停工停产状态的话,国内车企将面临因进口件短缺而无车可生产窘境。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车企不会贸然采用降价促销来提高销量。

(2)成本

为了降低疫情对公司造成的销量损失,很多车企已经开始从各个方面去降低公司的经营成本了,其中就是一条就是降薪。

从在车企工作的同事那了解到,除了个别车企没有降薪之外,其他车企从三月份就已经开始降薪了,降薪高达百分之四五十。

另外,很多公司开始关闭招聘系统,取消了原有的招聘计划。

(3)利润

为了确保公司的整体利润目标,每款车在立项时,公司就已经明确了这款车的成本及销售价格的上限和下限。

如果这款车的开发、生产及销售等总成本预估值高于立项时的成本上限,这款车将会被终止开发。同样,如果这款车的销售价格低于销售价格下限,这款车将会被终止销售。

另外,为了保证车辆在整个生涯期间销售价格的竞争力,每款车每年的降价幅度也是有规定的,不可能在生涯早期就大幅度降价。

(4)销量

每家车企都会在今年年初或者上一年年末确定今年的销量目标,而目标的达成时间都在年末,也就是每年的十二月底。

为了提高销量,车企一般会在每年重要的节假日或者公司大型庆典活动期间进行降价促销活动。

另外,为了达成年度销量目标,在最后销量冲刺阶段,一般在十一黄金周和十二月,车企会进行大型的降价促销或送礼品活动。

目前离年底销量目标达成时间还很长,再加上目前疫情态势并不明朗,我觉得车企的降价促销活动并不一定很大,或者根本不会搞降价促销活动。

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

(1)收入

受疫情影响,很多大型企业纷纷降薪,部分中小型企业面临倒闭关门风险,导致大家的收入都在下降。

另外,国内疫情虽有明显好转但是国外疫情态势很糟,疫情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目前难以预测。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尽量节省开支,对于生活必须品以外的东西,能不买的尽量不买,多存点钱,以防万一。

(2)出行

买车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出行,尤其是周末一家人去周边游玩的时候,有辆车非常方便。

目前国内疫情虽有明显好转,但是还没有到完全可以放松警惕的时候。尤其是国外目前还处于疫情爆发期,境外病例不断输入,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抗击疫情一刻不能放松。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很多景区或游玩的地方还处于出行限制状态或未完全放开状态。同时,为了确保家人和他人的安全,国家也提倡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尽量待在家里,少外出。

因此,在这个时候买车,我觉得给我们出行并不能带来很大的便利。

总之,对于消费者而言,我觉得现在买车并不是最佳时机。不管是从汽车的价格,还是从消费者收入及出行方面分析,目前都不是购买汽车的最佳时机。如果不是对汽车有迫切需求,建议还是先等等。

以上是我个人见解,如有不同见解,欢迎@汽车大板牙,共同探讨。

苏州上市公司名单?

苏州一共有78 家股票上市公司,列表如下:

上海物贸(600822)

八方股份(603489)

嘉美包装(002969)

银信科技(300231)

江苏吴中(600200)

上海物贸(600822)

中新集团(601512)

纽威股份(603699)

华兴源创(688001)

天准科技(688003)

瀚川智能(688022)

山石网科(688030)

博瑞医药(688166)

江苏北人(688218)

*ST新海(002089)

*ST罗普(002333)

华软科技(002453)

苏州银行(002966)

和顺电气(300141)

华辰装备(300809)

博信股份(600083)

苏州高新(600736)

春兴精工(002547)

罗博特科(300757)

永鼎股份(600105)

世嘉科技(002796)

莱克电气(603355)

天华超净(300390)

胜利精密(002426)

天孚通信(300394)

扬子新材(002652)

东山精密(002384)

麦迪科技(603990)

启迪设计(300500)

南极电商(002127)

通鼎互联(002491)

道森股份(603800)

苏农银行(603323)

亚翔集成(603929)

科沃斯(603486)

金螳螂(002081)

科斯伍德(300192)

中衡设计(603017)

晶瑞股份(300655)

斯莱克(300382)

安洁科技(002635)

*ST中科(002290)

东方盛虹(000301)

易德龙(603380)

电科院(300215)

大恒科技(600288)

苏大维格(300331)

吴通控股(300292)

建研院(603183)

东吴证券(601555)

天银机电(300342)

宝馨科技(002514)

*ST科林(002499)

江南高纤(600527)

恒久科技(002808)

迈为股份(300751)

晶方科技(603005)

兴业股份(603928)

凯伦股份(300715)

中核科技(000777)

锦富技术(300128)

华源控股(002787)

苏试试验(300416)

中房股份(600890)

柯利达(603828)

创元科技(000551)

德尔未来(002631)

苏州科达(603660)

康力电梯(002367)

南大光电(300346)

苏州固锝(002079)

聚灿光电(300708)

赛腾股份(603283)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