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上市公司,「BAT」这一称呼的来源是什么?
BTA就是互联网的百度,腾讯,阿里三家互联网巨头,最早是模仿汽车界的BBA(奔驰,宝马,奥迪)来叫的,最后出名了。
但是百度在移动互联网这个阶段掉队了,贴吧,百度外卖,91助手……你会发现百度这些年做啥死啥,自己的搜索领域还被别人疯狂侵蚀,最后被TA甩了出去。
再来分析下谁能取代百度的位置。美团,滴滴,小米,字节跳动?
1,先来说说美团,美团市值1000亿美金,目前是互联网第三,但是他股权结构背后老大是腾讯,腾讯占股20%,算是属于腾讯系。
2,滴滴,滴滴作为目前国内第一网约车平台估值在600亿美元左右,但是滴滴发展到现在遇到瓶颈,而且每年依旧保持亏损状态。
3,小米,目前对小米的争议是他究竟是手机制造商还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两者都是,排他前面的是华为这个新型国企。
4,字节跳动,市值也是1000亿美元,和上市的美团市值接近,股权不明,但是最近这些年发展步伐太快了,头条,抖音,西瓜,每年都是成指数级别上升。
总体来说,更加看好字节跳动。
农业互联网平台有哪些?
目前比较有名的几个:农业商务网,农业网,惠农网等。
1、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实现精准农业,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单位产量
2、互联网技术推动农场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工厂化的流程式运作,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更有助于先进模式的推广复制
3、“互联网+农业”不仅能够催生巨大数据搜集、信息平台建设等技术服务需求,同时也生产打开了更大的农资产品销售空间
创新意义
互联网重塑农产品流通模式
1.传统批发商和零售商主动求变
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和合作社正踊跃变身网商,将自家或收购的农产品进行网络销售。
2.消费者由被动变主动,成为主导力量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赋予消费者前所未有的信息能力,消费者从孤陋寡闻变得见多识广,从分散孤立到相互连接、从消极被动到积极参与,最终扭转了产消格局,占据了主导地位,不断参与各个商业环节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同步信息化,也为未来基于互联网的订单农业奠定了基础。
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新发展
1.以电子商务为载体的原产地农产品直销成为热点
2.进口农产品成农产品电商新热点
3.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淘宝网生鲜产品的增速高达194.58%,居所有品类排名首位。2013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130亿元,同比增长221%,预计2014年全国将达到260亿元,增长100%
4.农产品预售模式渐热
社员网依托手机APP社员汇,链接国内优质农庄和消费者。[1] 从源头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让绿色农产品一键到餐桌。[1]
实际意义
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数据可视化市场可视化,使生产产量可控
打破传统,重新构建了农产品流通模式,突破了传统农产品生产模式,建立新的信息来源模式
安全感,向国外可追溯农业看齐,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链条化,纵向拉长产业结构
铁通联通网通移动电信之间有何联系啊?
网通、联通、移动、铁通、电信的关系:
联通、网通:(1)有宽带、固定电话、GSM网络、WCDMA等业务。(2)2009年01月07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重组合并,新公司名称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移动、铁通:(1)拥有宽带、固话、TD-CDMA网络(中国自主的3G网络)、GSM网络等业务。(2)2008年5月23日,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保持相对独立运营。2009年12月15日,铁通公司将铁路通信业务、人员移交铁道部。铁路通信专网剥离后,铁通公司继续作为中国移动的全资子公司,从事公众通信业务。电信: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是我国特大型国有通信企业、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主要经营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互联网接入及应用等综合信息服务。中国联通移动电信都是国企?
这个我觉得可以直接用当年拆分电信时两位业内专家的话来给题主解答。这两位一位是北京邮电大学的阚凯力教授,一位是社科院的研究院张昕竹。当年全国就一家电信,对于拆分电信,行业内主流意见都是不乐意,包括信息产业部的官员,大家都倾向于反对拆分,认为害处多多,不利于国家电信领域的发展。
但是这两位是极力赞同和支持分拆电信,阚凯力教授当年认为:“目前我国电信业的最大问题是需要建立公平有效的竞争机制,而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电信利用市话大搞垄断延伸!”,并且他还说:“政府应通过立法手段来促使市场有效竞争,提高电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当时《财经时报》的记者采访阚凯力教授时,问其为何主张拆分并将市话从中国电信中剥离出去。阚凯力回答说这是为了在我国电信领域形成有效竞争,以竞争促进我国整个电信领域的发展。当前电信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是距离形成有效竞争还差得很远。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市话基本上没有竞争,而这又使整个电信领域的竞争不能正常进行。
而同期,社科院张昕竹研究远认为:“中国电信现在的问题不是大,而是在很多地方没有竞争。除非有相应措施,比如互联互通、开放准入等,才能真正形成竞争。”
你看,在电信一家独大时,两位业内专家都谈到了竞争,提到了垄断了。为了提高整个电信行业的竞争力,最终中国电信被拆分成南北两家,南电信,北网通。之后,在2008年整个电信行业再度重组,中国移动将与中国铁通合并、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C网合并、国网通和中国联通G网合并,三家均获得全业务牌照,成为现在的联通、电信、移动,使电信领域的竞争更进一步的充分。
如果当年没有电信拆分,也就意味着我们仍旧处于一家垄断的环境下,而垄断也就意味着对我们消费者根本利益的伤害。现在联通互联网套餐用户极速增长,我们能享受到便宜的资费和套餐,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竞争。现在全国各地三家运营商的宽带都可以安装,没有竞争,我处于南方地区就只能用着昂贵的电信宽带,而现在我可以用只有360元一年的联通宽带。
这就是竞争带给我们普通消费者实实在在的好处!虽然,现在这三家运营商现有的服务仍旧就不少问题,但着实改变了不少!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吧,欢迎关注【NB下载】,谢谢!
选择4线城市的中国移动市公司?
谢谢邀请。表面上看这是一个选择难题,其实背后隐藏的本质是你还没有想清楚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以及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什么是价值观?简单来言,就是你最看重的是什么?比如同样是找工作,有的人最看重薪资待遇,有的人最看重能否有时间照顾家人;有的人希望工作一重不变不要有太大的挑战,有的人却想要工作多样性,能够丰富多彩。所以,当一个人有选择困难症时,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最在意的是什么,最不能放弃的是什么,对你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又是不那么重要的。想清楚之后我们再来分析这个问题。
去一线大城市工作还是留在三四线城市或老家工作,是很多刚毕业大学生的择业困惑。关于“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但一直以来也没有一个四海皆准的真理答案。每一年,依旧有几百万的年轻人在为“留下”或者“回家”而纠结。关于这个困惑,我建议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分析
一、你的性格适合哪个维度?
总的来说,大城市机会多但同样竞争也激烈,大城市是冒险者的乐园,但小城市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一定安享晚年。不同的性格,适合在不同的土壤发芽,适合在不同的地方发展。
如果你的性格叛逆、个性鲜明、人格独特,常常脑洞大开,对一切的新鲜事物抱着好奇之心,喜欢折腾、冒险,非常自信,那么你就比较适合在大城市呆着。大城市的包容、变化、自由、竞争,会让你这种性格的人如鱼得水。
如果你的性格老成,偏向人情事故,思维传统保守,不喜欢折腾变化,注重活在当下,更多的相信“别人”而不是“自己”,那么小城市的氛围环境就比较适合你。
二、从你的职业或事业方向去分析
在这个问题中,你并没有清楚阐述你的专业或事业方向,你说的私企工作也没有表明工作岗位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如果你的事业方向是充满竞争的工作,把创意、创造、创业作为生活激情的来源,那么大城市更适合你。
如果你追求安定安稳的生活,如果你更习惯于体制内的工作,更偏向于事业编制和大集团的工作,那4线城市的移动公司更适合你。
如果你迷茫,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你不知道你自己擅长的地方。那么,请给自己三到五年的事情,在大城市中漂泊三到五年。当然,在这漂泊的时候,你必须要主动地去与不同的圈子、不同的人碰撞,你需要不断地尝试大城市中的林林总总的机会,你需要不断地自我反省。五年之后,你再来决定你的去或留。
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区别的,一个好城市,凝聚在其中的是最优质的精英群体,他们的思维方式会或多或少的在你身上改造你。
第三,从父母和你的家庭角度去考虑未来方向。
1、在这个问题里,你没有说明这个4线城市是不是自己的老家,如果这个城市是自己的老家,如果你的父母身体健康,年龄不大(55岁以下),还未退休,那么我不建议为了父母放弃在大城市的发展机会去陪伴父母。因为你的父母并没有急切的需要你陪伴在他们左右,你需要做的是成长速度比父母的衰老速度要快,要尽量赚到足够多的财富,只有这样,在父母真正需要的时候,拥有足够的时间和财富去帮助他们。
2、如果你的父母是即将面临退休的工薪阶层,或者常年体弱多病,你也许应该考虑一下回家。或者,不要让自己离家太远。年纪大、工薪、文化层次较低、体弱多病,当这些特征集中在一位即将老去的中年人身上的时候,他们所需要的远不仅仅是物质与金钱,他们有着极为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们需要最亲近的人的陪伴。所以,如果你的父母也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的话,请多陪伴他们。也许你的性格和事业让你坚持不回家,但至少,不要离家太远,至少常回家看看。
3、如果你的家庭特别贫穷,如果你出生在一个极度偏僻、闭塞的山村里,那无论你的性格、职业、爱好如何,无论你的父母是包容还是传统,我建议你去大城市,看到更大的世界。你要改变你家庭和家乡贫困的方式,绝对不是在年轻时候就回家陪伴父母,而是在大城市中不断汲取,积累能够改变命运的资本。
总结:人不可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不管是选择哪一个,总是有机会成本的,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工作,未来会发展如何,就连上帝也不知道,你所要做的,无非就是认真想清楚,自己当下的第一步路应该怎么走?走上了就不要后悔。因为世上买不到后悔药。不管是选择哪一个,最坏的结果只要自己想清楚、能承受,就不枉此生。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我是吕姑娘,国家首批人力资源管理师、江苏省企业培训师、GCDF,从事企业管理工作近二十年,如果你还有其它职业上的困惑,请关注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