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咱来聊聊袁绍这人,研究历史人物的性格还挺有意思的,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揭开,挺过瘾的。所以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我“解剖”袁绍性格的过程。
我就是刷各种资料,什么《三国志》、各种论坛帖子、还有一些分析文章,反正能找到的都看一遍。看完之后,脑子里大概有个印象:袁绍这人,好像挺矛盾的。
第一次尝试:整理关键词
为搞清楚他到底是个啥样的人,我开始整理关键词。我拿出一张纸,把所有描述袁绍性格的词都写上去,比如“骄傲”、“多疑”、“犹豫不决”、“刚愎自用”等等。写完一看,还真不少!
光列出来不行,还得分析。我开始琢磨这些词之间的关系。比如“骄傲”和“刚愎自用”,这俩是不是有点像?都是觉得自己很牛,不听别人意见。还有“多疑”和“犹豫不决”,是不是也有联系?因为不相信别人,所以才老是拿不定主意。
第二次尝试:代入场景
光分析关键词还不够生动,得代入场景。我就开始想,如果我是袁绍,遇到官渡之战这种大事,我会咋办?
我想象一下,自己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看着下面黑压压的军队。手下谋士七嘴八舌地提建议,有的说要主动出击,有的说要坚守不出,我听着听着就烦,心想:“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可到底听谁的?万一错咋办?”
这么一代入,我好像有点明白袁绍为啥犹豫不决。他手下能人太多,意见也多,他自己又没个准主意,怕担责任,可不就纠结吗?
深入挖掘:找典型事例
为更深入地解袁绍,我又去找一些典型事例。比如“杀田丰”、“杀沮授”这些事。我仔细看看这些事的经过,发现袁绍这人,心眼确实不大。田丰、沮授都是很有本事的人,提的建议也很有道理,可袁绍就是不听,还把他们给杀。这说明说明他容不下不同意见,听不得逆耳忠言。
- 杀田丰:田丰反对袁绍出兵,结果被关起来,后来还被杀。
- 杀沮授:沮授也提过很多有用的建议,但袁绍不听,也把他给杀。
一步:总结归纳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我对袁绍的性格算是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我总结一下:
袁绍这人,出身有实力,本来有机会成就一番霸业的。但他性格上有缺陷,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多疑,心胸狭隘,还犹豫不决。这些缺点加在一起,最终导致他的失败。
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这话还真不是随便说说的。通过这回对袁绍性格的“解剖”,我也算是学到不少东西,以后看人看事,也得多留个心眼,不能光看表面。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说说你们对袁绍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