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最近有点闲,看腻电脑那个死板的桌面,就想着能不能整点花样出来。我这人就喜欢瞎折腾,刚好看到网上有人在搞那种所谓的3d电脑主题,看起来挺酷炫,图标窗口都能飘起来或者转起来,跟科幻片似的。
捣鼓的开始
心动不如行动嘛我就开始上网扒拉。找半天,发现实现这玩意儿的路子还不少,有的是系统自带的一些隐藏功能,有的是需要装第三方软件。我先试试系统自带的,捣鼓半天效果不明显,或者说根本没找到传说中那么神奇的设置,可能是我电脑版本不对?算,还是直接上软件。
下个看起来评价还不错的软件,具体叫啥名字记不清,反正就是那种声称能让你的桌面“活”过来的。安装过程倒是挺顺利,一路下一步就完事。
初体验与麻烦
装好运行,效果确实出来。鼠标一动,图标跟着晃悠,窗口打开关闭也有一些立体的动画效果。刚开始觉得挺新鲜,挺好玩。但没高兴几分钟,问题就来。
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电脑变慢。平时挺流畅的操作,现在开个程序都要等一下,切换窗口的时候偶尔还会卡一下,就是那种很不爽的“卡顿”感。我寻思着不对劲,就打开任务管理器瞅一眼。好家伙,那个显卡(GPU)的占用率,特别是那个什么3D渲染的部分,一下子飙得老高,风扇也开始呼呼地转,动静比平时大多。之前虽然有时候内存用得多,但显卡很少这么激动。
这下明白,这酷炫效果是拿性能换的。我这电脑配置虽然不算顶配,但平时打打普通游戏、处理个文档视频啥的也够用,没想到被一个小小的桌面主题给拖累。
调整与妥协
这不能忍,好看归好看,总不能影响正常使用。我又回去研究那软件的设置。
- 降低特效:里面果然有一堆选项,什么“动画效果强度”、“粒子数量”、“纹理质量”之类的。我就试着把这些效果从“高”或者“极致”调到“中”或者“低”。
- 减少刷新:还看到一个类似“刷新频率”或者“更新速度”的设置,我把它调慢点,想着这样应该能减少点计算量。
- 关闭附加功能:它还有些花里胡哨的功能,比如根据壁纸自动换窗口颜色啥的,感觉没啥大用,也顺手给关。
这么一通调整下来,效果确实是打不少折扣,没那么炫,但电脑的卡顿感明显减轻,显卡占用率也下来一些,风扇也没那么吵。算是找到一个勉强的平衡点。
最终的思考
后来又用一两天,虽然没那么卡,但总觉得为这点视觉效果牺牲流畅性有点不值当。特别是偶尔需要运行一些大软件或者玩游戏的时候,总担心这后台运行的主题软件会拖后腿。而且看久也就那样,新鲜感过去。
我还是把它给卸载。感觉这东西,尝尝鲜还行,真要长时间用,还得看你电脑配置硬不硬,以及你对性能牺牲的容忍度有多高。像我这种普通用户,还是老老实实用系统自带的默认主题,虽然简单点,但胜在稳定、不折腾,用着踏实。
这回实践也算是个小教训,很多看起来很美的东西,背后都是有代价的。咱们普通人玩电脑,够用、好用可能比酷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