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科技股票,工业富联IPO启动上市申购了

恒浩网

暴风科技股票,工业富联IPO启动上市申购了?

目前富士康中签结果已经出来了,一共中了100.61万个号码,应该中签率还算可以,目前也有很多投资者朋友跟我反应自己已经中签,认为可以有多少个涨停板,但是很多投资者关心的是会不会破发,下面我来分析分析我的看法。

1.独角兽比较

首先目前A股已经有了一只独角兽已经上市,那就是医药行情龙头药明康德,目前已经13个涨停,并且上市首日的44%涨幅,该股已经达到千亿市值。按照A股本身的物以稀为贵的特点,往往特殊的行业,并且上市之前就被市场反复提及和相关概念股得预期炒作,往往上市后会超出市场预期。典型的例子有华大基因,江丰电子,以前的暴风集团等等。上市后表现都是非同凡响。

暴风科技股票,工业富联IPO启动上市申购了

所以A股炒作本身热衷特殊行业,上市之前的市场预热强烈等待因素赋予富士康的特殊性,并且上市之前的闪电过会打破A股过会历史,并且带有独角兽行业的特殊性,国家政策得支持,这一点来说的话我觉得是考虑多少个涨停,而不是破发。

2.国家启动IPO战略配售

国家担心富士康上市之后由于盘子过大会造成股价大幅度异动,目前现在很多老股民相比大家对于48块的中石油还心有余悸吧,所以国家也比较清楚,这次IPO特意引入了战略配售,中央汇金和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获得配售份额,50%份额锁定12个月,50%锁定18个月,同时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东方明珠也获得份额,股票锁定期36个月。所以一旦有锁定期上市之后流通盘降低,盘子虽然大但是盘中大幅度异动情况,侧面也保护了投资者利益。所以通过这点破发概率也是相对较小。

3.行业估值情况

目前富士康属于工业互联网的龙头企业,上市IPO是PE才17倍,我们都是知道不管哪个市场对于科技类公司的估值相对偏高,主要讨论得成长性,目前整个创业板的整体PE在45倍左右。它也区别传统行业比如石油,银行等行业。按照市场新股上市,对于目前药明康德PE100倍左右,富士康PE达到80倍问题不大,所以要破发几乎为零了。

目前国家还大力支持高科技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市场科技会迎来春天,对于富士康上市几个涨停还是可以有想象空间的。

上面三点大致谈了下富士康的特殊性和国家政策下的特殊性,富士康破发几乎不可能。

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加关注获取更多股市市场分析和技术分享。

福建一只股票发行价238元?

自2020年8月28日开始网上申购以来,福昕软件这只股票的表现相当动荡。其发行价高达238.53元,发行数量为1204万股,募集资金达到4.07亿元,因此发行市盈率为191.42倍。然而,在上市后不久就创造了历史性的高价373元,之后价格开始持续下跌,并呈现出了相对于标准的下跌三浪及其延伸浪的技术形态。

据技术趋势显示,该股票目前仍处于下跌趋势,股价也呈现出相对下跌的状态。虽然出现了阶段性的短期低点72元,但是这并不代表它已经触底,因为它仍然在持续下跌的趋势之中。

如果我们要确定该股票何时会达到底部,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市场环境和企业的经营业绩。首先,市场环境非常重要,特别是政策支持的措施和力度。数字经济受到政策的支持,软件开发、数字计算以及数字货币等领域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

其次,企业的经营业绩对股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福昕软件的每股净资产为40.29元,流通股本为3947万股,总股本为6620万股。尽管该公司的财务表现有一定的波动性,但从2017年到2021年的每股收益、每股公积金和每股未分配利润来看,福昕软件的基本面还是比较稳健的。其中,企业的净利润不断有所增长,从2017年的0.26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0.46亿元,显示出企业在经营方面还是展现出了一定的实力。

此外,对于投资者而言,福昕软件的分红扩股也相当吸引人。自上市以来,该公司共进行了六次分红派现,总金额达到了1.33亿元,同时还进行了一次转增股本,股本扩张的倍数为0.38倍。

值得注意的是,福昕软件是一家位于福建的软件服务企业,在国产软件、融资融券、计算机开发、互联网服务、信息咨询等多个领域都有涉及,是一个相对标准的数字经济企业。在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受到政策支持的情况下,福昕软件拥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暴风影音市值10亿元?

暴风影音现在是危机重重,现在是有6大危机:

1、五大危机

1、员工仅剩十余人,高级管理人员仅剩董事长冯鑫1人,公司从人员配置上基本是处于解散状态,而且负责证券事务的代表都离职了,以后发布公告都困难。而且公司即便是面对十几个员工都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公司的现金流已经是十分的恶化。

2、公司没有业务收入,公司目前的主业业务基本停顿,公司也没有主业业务的收入,没有收入,什么都干不了。

3、持续亏损,2018年公司亏损10个亿,在2019年前三个季度公司依然亏损6个多亿,而公司目前又没有营收,今年基本也是亏损的状态,连续两年亏损就会被戴上st的帽子。

4、公司净资产为负,面临被暂停上市的风险,公司目前的净资产是负6个多亿,这很可能会比暂停上市。一旦被暂停上市,后面就是退市的节奏。

5、债务重重,公司被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定要向上海歌斐资产管理公司支付价款和违约金4.7亿元,而公司无力支付,这很可能会违约,这会进一步导致公司陷入困难。

6、公司的租金只支付到了明年2月底,也就意味着明年2月份以后可能处于无办公场地的状态。

2、为什么还会有10个亿的市值

市场上可能认为他还有壳的价值,这个市场也真是 有意思,一家到了这样地步的公司,壳竟然还值10个亿,A股的散户也真是心大啊,就为了搏一把未来的被借壳上市,实现华丽的转身,这个可能性太小了,A股又不是没有股票了,至于冒这么大风险吊死在这个公司上?

根据公司公布的股东数据,截止2019年三季度末,公司的股东还有6万多,基本都是散户了,机构能跑的都跑了,也想不通这6万多散户到底是在图啥呢?

有时候也真不能怪市场,连这样的企业都会苦苦守候,亏了也没啥好说的,有乐视这样的企业在前作为案例,还有很多这样的企业在前面做为教训的案例,但是依然有这么多的散户犹如飞蛾扑火一样,用自己的辛苦钱去搏一搏。

搏就搏了吧,到时候别喊痛,不要老是怨政府,自友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乐视股价跌倒多少你会入手?

乐视网股票还是有价值的,乐视网的核心资产就是乐视视频网站。这个价格和市值应和暴风集团差不多,总市值在80到100亿,当然乐视视频价值还是高于暴风集团百分之20左右较合理,对应市值在100多亿。也这就是价格在3—5元是合理范围。

乐视还会东山再起吗?

12月13日,纽约时报以《中国毁誉参半的科技巨头上了“老赖”黑名单》(China Names and Shames Tech Tycoon With Debt Blacklist)为题,讲述了贾跃亭从事业风光到债务缠身的情况,并介绍了中国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

纽约时报12月13日对贾跃亭报道的版面截图。从右侧相关文章栏中可以看出,这不是贾跃亭第一次因为债务问题登上纽约时报.

说起乐视这家公司,相信所有人其实都不会陌生,无论是乐视的前任掌门贾跃亭,还是其一手所缔造的从视频到手机、到电视乃至于金融、汽车等一系列巨大的乐视“帝国”,离2016年贾跃亭发表《乐视的海水与火焰:是被巨浪吞没还是把海洋煮沸?》的公开信不过一年有余的时间,乐视已经从当年巨大的互联网帝国变成了如今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乐视网停牌长达半年以上,旗下的易到、酷派乃至于被寄托为救命稻草的汽车梦想FF在“在美国申请破产和出售的计划”,更有接棒贾跃亭的CEO梁军的辞职,如此种种让乐视的市场有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乐视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无可救药的败局,但是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这样的绝境之中乐视是否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呢?

一、乐视当前的困局

说到乐视,2015年互联网讨论的焦点是乐视到底有多少钱,2016年讨论的焦点是乐视到底缺多少钱,2017年讨论的焦点是乐视到底还剩多少钱?从这三个问题的背后见证了乐视从巅峰跌落到谷底的整个过程,如今的乐视可以说是困局不断:

在乐视的上市公司板块中,10月27日晚间,乐视网发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乐视网营业收入为60.94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减少63.67%,净利润亏损16.51亿元,同比降低435.02%。乐视网在公告中表示,由于前三季度受到关联方债务及资金紧张、流动性风波影响,对公司声誉和信誉度造成负面影响,公司广告收入、终端收入、会员收入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预计公司2017年全年累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上市公司一地鸡毛,乐视的停牌只能无奈地继续下去。

在乐视的非上市公司体系中,乐视手机已经从当年的黑马变成了现在人人喊打的状态,乐视手机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红火,今年上半年乐视手机就已经处于售后停摆的状态,如今整个乐视手机已经完全江山不在,连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印度市场,现如今已经失去了当年的荣光。而乐视电视,作为曾经智能互联网电视的代表,乐视电视也陷入了严重的问题,质量问题、售后问题、制造商问题层出不穷,市场竞争力被小米、暴风一再超越。而被贾跃亭视为最后希望的乐视汽车项目,FaradayFuture(FF)也被媒体曝出其已申请破产保护,贾跃亭希望通过破产重整把公司卖给其他投资人,自己退出。而像乐视体育等其他生态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

在乐视的非乐视系板块中,易到用车和酷派手机可以说是最大的两个部门,今年年初开始,易到用车就遭遇了提现危机,司机无法提现的结果就是企业信誉迅速下降,大量的司机离开易到转战滴滴,易到至此一蹶不振,直到今年11月易到勉强宣布每周可以提现,但是这半年多的颓废让易到彻底失去了与滴滴争雄的可能。酷派手机作为中国国产手机的老牌巨头,在运营商为王的时代,酷派曾经实现过中国国产手机四强的地位,当年”中华酷联“可谓是不分伯仲,然而现在酷派手机受到乐视的一系列资金链拖累,几乎已经放弃了国内市场,仅剩地产板块在苦苦求生。

一时间乐视的旗下各个业务条线问题可谓是层出不穷,当年的“生态化反”所构建的手机生态、内容生态、体育生态、大屏(电视)生态、汽车生态、互联网金融生态、互联网及云生态七大子生态。除了电视还有些希望之外,其他的生态似乎都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严重问题。

二、乐视困局的成因

说到乐视的困局,我们必须要承认乐视是一家非常敢想敢干的企业,贾跃亭也是一位非常有眼光的企业家,既然乐视这么厉害,贾跃亭这么有眼光,其困局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2010年8月12日,乐视网上市,作为国内互联网创业中的重点,互联网视频业务一直都是很多投资人热捧的对象,虽然2010年乐视网上市的时候,乐视网只是中国互联网视频阵营的第二梯队,但是乐视却没有像大多数第二阵营企业一样苦心经营自己的主营业务,力图突破第一阵营,而是走上了一条“生态化反”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上来,这也就注定了乐视失利的根源:

一是生态布局的核心缺失。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乐视的互联网视频业务可谓是其业务的根源,我们仔细分析生态这个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一个稳固的生态系统必然是各种物种、资源与环境的统筹协调,能量可以相互传导相互利用,甚至是相互共生。然而乐视却不是这样,乐视的网站、手机、电视、汽车几乎都是各自为战,每个单成一家,即使是关联度最大的电视、手机、视频,这种关联度的反哺作用也是极为虚弱的。而且一个核心生态必然要有一个核心的能量来源就像地球上的太阳,比如说腾讯所拥有的QQ与微信这两大社交平台,阿里所拥有的淘宝、天猫、阿里巴巴这三大网购平台等等,但是乐视却始终没有这个太阳。所以,乐视过度贪大求全所构建的生态系统,有着自身的缺陷缺乏自身的能量创造机制,既然没有造血机制只能依靠外部输血,一旦外部输血断绝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轻易地土崩瓦解。

二是乐视财务的严重混乱。就乐视来说,乐视的七大生态其实都是一个巨大的吸血机器,乐视的现金流其实是难以支撑其巨大的生态需求的,乐视的业务中无论是互联网云、内容、体育、电视、手机、汽车乃至于互联网金融其实并没有很强的自身资金创造能力,这种与主营业务关联度不大的生态产业却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乐视的主营业务视频却出在一个投资长期不足的状态,现金流成为了维持乐视发展的唯一办法,然而乐视却始终把自己的资金寄托在外部融资上面,乐视最喜欢的融资方式就是股权质押,通过股权换贷款,然而股权质押有着明显的预警线和平仓线,如果达到预警线借款人就要补仓,如果达到平仓线,金融机构就会出售股权,所以乐视这种股权质押的方式无疑是饮鸩止渴,而乐视的管理层们却没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三是乐视管理的消化不良。作为一家企业,如果能够回归核心做好一个主营业务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只有类似于谷歌、阿里、腾讯这样的巨头才有余力说去做更多的多元化业务,而且即使是做多元化,他们的选择也都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发展起来,但是乐视却采用了大规模收购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短时间内增强企业的实力,但是自身力量的斑驳不齐会引起严重的消化不良,联想当年收购IBM的PC部分都用了近乎十年还多的时间消化吸收,而乐视却似乎完全不需要消化吸收这一过程就前行纳入乐视体系。与此同时,像大规模通过猎头挖人,然后投资摊大饼布局都加剧了整个乐视管理的消化不良,这种综合协调管理水平远远跟不上企业的集团化管理需求,这让整个企业内部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再加上贾跃亭自身性格上存在的某些好大喜功,设想很好但是执行力不足的一些个人问题,最终形成了乐视的困局。

三、乐视当前的主要挑战

乐视现在的困局的深层次则是其所面临的巨大的挑战,仔细分析乐视有着以下一些重大的挑战:

一是资金链的严重短缺。今年年初乐视获得了融创等投资机构所带来的168亿的融资,但是买对着乐视7大生态体系的融资窟窿,再多的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乐视的资金链情况我们可以从乐视网发布的财报进行一些管中窥豹。截至2017年9月30日,乐视网前三季度总营收为60.95亿元,同比减少63.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6.52亿元,同比减少435.02%,在收入大规模锐减的同时还要巨大的乐视负债,仅乐视网的负债就达到了174.12亿元,自身造血能力的不足成为了乐视当前资金链的巨大问题。而贾跃亭兄妹所承诺的借款给乐视网的诺言,现在看来贾跃亭恐怕也是无力兑现了,忙着在美国融资、打官司的贾跃亭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

二是乐视业务的严重下滑。在前文我们论述乐视业务困局的时候曾经分门别类的论述了乐视整个业务的现状,而乐视现在所面临的第二大挑战就是业务下滑,一个企业在市场上最为重要的就是其信誉,随着乐视出事和一系列的财务危机,如今的乐视已经难以被消费者和投资人所信任,这种难获信任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其业务销售的逐渐出局,在乐视现阶段的生态中其他的大部分生态都已经面临着巨大的问题了,唯有乐视网和乐视致新还有着崛起的可能,然而乐视网在网络视频业务领域中本就处于第二梯队,乐视致新所构建的互联网电视产业却也在遭受着小米、暴风的围追堵截,着两个虽然有着盈利希望的业务没有办法掩盖业务困局整体下滑的深刻挑战。

三是乐视人才的流失挑战。一家企业最重要的除了业务和品牌之外,恐怕就是人才了,也许一家企业一穷二白,但是只要人才强势就有发展的希望,当年马云的十八罗汉放到现在各个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而乐视现在的整个人力资本却显得有些青黄不接了,一方面,贾跃亭本人的离去赴美本身就是对乐视人力资本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老兵梁军以及包括高飞、张旻翚、蒋晓琳、杨永强等多名高管在内的全面离职,导致乐视管理层几乎已经没有可以领军的人物,人才的快速流失让乐视是雪上加霜。

四、乐视脱离困局的可能性还有吗

乐视巨大的困局和挑战,让乐视现在几乎已经是一个难以破解的难题,那么乐视到底还有没有希望,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呢?其实,天无绝人之路,乐视脱离困局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但是可能不太会是贾跃亭手上的乐视汽车生态了,因为汽车本就是一个重资本的行业,更是一个利润率相对较低的行业,乐视想要依靠汽车脱困难度还是太大。那么乐视的机会在哪里呢?

一是乐视网的视频业务。作为乐视体系最核心的业务基础,乐视的视频业务可以说是乐视少数能够保持长期盈利的业务,并且乐视视频也是现阶段孙宏斌等乐视新管理层关注的核心,在融创的强力支持之下,乐视网单独走出困局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二是乐视致新的电视业务。虽然乐视的生态摊大饼摊的过大,但是乐视的业务优势还是存着的这就是其电视业务,作为少数乐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业务,乐视的电视业务虽然面临着困局,但是只要咬牙坚持下来,还是有着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三是乐视的金融业务。乐视其实还有一张牌是大家并没有注意到的,这就是业内最全的金融牌照,细细梳理一下乐视手上还有着财险、寿险、互联网银行和民营银行等一系列金融牌照,虽然没有券商、支付这两大牌照,但是现有的金融牌照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已经有了潜在的机会了,因为金融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标准的轻资产业务,如果能把金融这块牌打好,说不定乐视还有一搏的机会。

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之后可以得出结论,乐视要想脱离困局的话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将一系列重资产的项目和生态从乐视的产业链中完全剥离出去,然后留下轻资产的项目精兵简政,轻装前行,只有这样才有一搏的可能性。

五、乐视给我们的启示

回顾整个乐视的发展,其实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其中最大的启示就是一家企业在上市或者取得初步成功之后到底该怎么做?乐视对我们所有人的启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做实主营业务才是一切的根本。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否已经具备了无可匹敌的市场竞争优势,比如说谷歌的搜索业务,腾讯的社交业务,阿里的电商业务,只有自身根基牢固才能够去谈所谓的多元化,在自身根基不稳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贸然启动多元化的发展引擎。

二是妥善处理与资本的关系。资本对于中国的很多企业来说既是发展的良药,也是致命的毒药,有了资本的帮助企业可以通过加杠杆的形式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但是同样资本会让企业陷入加速发展的饮鸩止渴状态,过度追求眼前利益从而忽略了整个企业长远的发展。

三是注意流动性的重要地位。一个企业资金链的稳固是发展的关键,一定要下定决心保护好整个资金链体系的稳定,没有稳定的资金链再怎么发展其实都是深埋隐患,随时可能爆发。

乐视能否东山再起,其实要看乐视现在的管理层能否有真正的勇气和决心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