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行情,大家怎么看A股双头成立?
大家都认为的市场做双顶,它往往做不成双顶!
其实,对于市场做双顶这个说法,从最近各大平台的财经频道来看,认可这个观点的人并不少。从创业板的技术形态来看,确实真的明显做双头了。但是!我并不认为市场的走势会这么容易就看得明白!而且,历史上也有多次从双顶失败的例子!下面我就从历史走势以及一些定律方面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回答可能比较长,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先从技术形态方面看:就目前创业板来看,虽然有双顶的雏形,但是还没有真正跌破颈线:
最重要的一点:目前成交量是缩量了。跌破关键位置也是需要放量的,就这种成交量,直接跌破的可能性并不大。
从历史来看,其实也有很多做多重顶,甚至是做箱体之后再上行的例子:
2014年11月-12月,创业板也是构筑了短期的双顶头部。但是后面却是行情的开启点,创业板再度拉升并开启大行情:
2013年3月-4月,创业板也是做了一个小的双顶头部,但是后面却是继续上涨:
从上一波创业板的大行情来看,上涨中有多次是构筑了双顶,甚至是三重顶的雏形。但是后面可以看到,都是骗筹码的行为,后面都是继续上涨。
所以,我认为,这一次也有可能如此。
再从定律来说:我们知道,股市从来都是有28定律的,少数人赚钱,多数人赔钱。
对于双顶,我认为是个懂点技术的人都是可以看出来的,这应该没有太多的反驳了。
那么,这么多人看出来要做顶,有可能真的做顶吗?
我觉得这个需要思考一下了!股市如果这么简单,那不轻易赚钱了?
所以,单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个双顶,大概率做不成!
就像当时年初,大家都唱空,但是市场却出现了一波逼空上涨行情:
股市是一个反人性的地方,你觉得它风险大,你就要买;你觉得它风险小,你就要卖!
好啦,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阅读!祝大家投资顺利!
我是炒股的逻辑,一个新晋的财经自媒体人,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回答写得还不错,请给个点赞支持一下哦!
你在币圈听过最悲惨的事情是什么?
我的币圈经历很悲惨,最令我心寒的事情是被骗。在币圈里,有不少投机者和骗子,他们看中了人们对数字货币的热情和贪念,利用这些心理进行骗局。那个时候,我特别相信群里的老鸟推荐,认为他们有更丰富的经验,能够帮助我获得丰厚的利润。然而,我却没想到,他们就是骗子的一部分,利用我们的贪念轻易得手。
我当时认为我已经非常小心,我没有把所有的钱都投进去,而是只投了一部分。不幸的是,这一部分也被骗走了。他们在某个夜晚,突然宣布项目破产,让人感到无法接受的打击,似乎一夜之间我就失去了所有希望。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人会这样做,为什么他们可以这么残忍地利用我们的梦想和希望来骗取我们的钱财。
在那个时候,我真正意识到了数字货币市场存在的风险和潜在的骗局。我开始反思自己当初的投资决策,我意识到我的贪念和轻信群里老鸟的话语是导致我被骗的原因之一。我对数字货币投资的理解逐渐加深,我学会了风险控制和保护自己的投资。虽然经历了这件事后,我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但我不放弃,我继续了解和研究这个市场,重新投资并最终获得成功。
在币圈最悲惨的事情之一就是被骗,这种经历的确让人心灰意冷。然而,这件事情也让我更加了解了数字货币市场的本质和风险,并促使我更谨慎地投资。在这个市场中,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得成功。有没有和我一样炒股都快成精神病了?
看了很多回答,确实有点儿震惊。没想到股市有这么多的老韭菜。
我是95年底入市。算来炒股超过27年。在股市略有收获。股票总是周期波动的。当跌到底部的时候,大家的市值都在缩水,不光我们股民,上市公司,基金,私募,社保。股票不要天天看,更不要天天算市值。底部缩水就是很厉害的,其实股票还是会涨上去的。与其整天焦虑计算市值的缩水,不如算算股票到顶部以后的两三倍的涨幅吧。既然在底部,已经这么便宜了,那还能都归零吗?
股票是社会经济的反映,因为囗罩,俄乌冲突导致世界经济都不景气,各行各业日子都不好过。我感觉过几年就会上去的。股票还是那个股票,但是市值可是周期性波动。因为经济,因为情绪。
大家都悲观的时候,你就稍微乐观一点。大家都很乐观,很亢奋的时候,你就稍微谨慎一点。这就是股市逆人性的地方。在股市所有人都赚钱,那是不可能的,在任何行业也是不可能。在股市更放大了这一点,因为大家都有从众心理。
去年最明智的一点,就是拿出一部分钱买了房子。虽然房子的价格也有波动,但是比股市可小多了。那是实实在在的资产,而不像股票一样,价格大幅活动。
我做股票有个特点,不是一个劲往里投钱。而是日常的消费,包括孩子,老人的费用都是从股票里账户里往外提取,让股市为我所用,让盈利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
我们炒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赚钱,赚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赚了钱要经常拿出来。而不是老是在里面坐过山车。
普通人其实很难判断经济的走向,以及股市走向,如果能够判断的话,那就不会被套,市值就不会缩水。被套住是常态,但前提是你不能买的太贵,不能买一些很普通的甚至垃圾的股票。有些股票确实是没有底的。跌个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有可能的。
我的经验就是买优质的股票。而且价格不能太高,即使到了熊市,那缩水可能也就是30% 40%,而不会到90%。很多散户有一个特点就是买股票不看质地,什么股票都敢入手。这是需要特别特别注意的地方。
我的市值也缩水,大概在40%左右。本来也很焦虑,可是后来看了看那些顶级的基金经理,谢志宇,张坤,他们的缩水30-40%呀,那我的水平还可以呢。
市场不好,那就等待市场好转。只要你还有现金过冬。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炒股中什么水平?
你己经是高手了,七年才亏百分之六十一,我其中一个帐户,99年519行情开的户,99年6月24日买入第一只股票海王生物,七年后亏到了1263元。这个帐户从来没有再投入过一分钱,也从来没有中过新股。今天看了一下,还有四万三千多,这个帐户对我而言太重要了,经常因为钱太少而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特别是一千到五千元,反而获利最大,到三万时突然就明白了。
2018年新季早稻收购在即?
到7月下旬,南方主产区新早稻收割正在进行中,部分产区的收获已经进入尾声,新早稻上市量逐渐增大。从价格上来看,受国家大幅下调2018年产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及往年收购的托市陈稻谷拍卖底价较低等影响,今年新早稻开秤价格同比明显偏低,其中江西贵溪地区湿稻谷收购价低至77元/百斤,抚州地区在75-80元/百斤,湖南常德地区约80元/百斤,湖南早上市的15%水分的早稻到厂价108-110元/百斤。
随着上市量的增加,尽管国家规定2018年产早稻最低收购价120元/百斤,但根据今年的托市收购执行预案,启动时间将从8月1日开始,且收购等级要求是国标三等以上,四等、五等改为市场化收购,在收购品质要求也提高的情况下,近期新早稻价格上涨乏力,特别是湖南等早稻主产省在收购工作会上明确提出,针对各级储备粮轮换收购,不再要求按最低收购价收购,而是按市场价格随行就市,这更说明了政策层面对新早稻收购价格的支撑力度的下降。
根据产区的报价信息,目前,折算成标准水分的新早稻收购价(不是米厂到厂价):江西南昌、九江、上饶、萍乡等地区国标三等价格120元/百斤,与托市收购底价持平;赣州地区在124元/百斤,丰城地区118元/百斤。湖南湘潭、益阳、常德、岳阳等地区国标三等早稻价格多在118元/百斤,长沙地区120元/百斤,怀化地区123元/百斤,株洲地区115-118元/百斤。另外,广西作为又是产区,又是销区,目前新早稻收购价多在134-135元/百斤。
从后期来看,由于今年我国早稻播种面积减幅较大,无论是农民的双改单,还是国家推行调减非优势产区的播种面积,都使得今年南方早稻面积出现了近年来的最低水平。而受5月底以来的低温、降雨等影响,使得部分地区早稻颖花退化、穗粒数及结实率下降,局部地区7月上旬出现强降雨导致洪涝,更是使得当地水稻生产损失惨重,预计今年早稻的产量也将创下有托市收购政策以来的最低水平。在早稻新增供应下降的情况下,市场对于质量好的早稻产需将会出现缺口,尽管今年托市价格下调,政策支持力度减弱,但在以市场化收购为主的格局下,预计后期早稻价格将会逐渐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