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笑傲江湖》这本书,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令狐冲和任盈盈,但其实呢,这里面还有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叫仪琳。你说她吧,也不是个主角,出场也少,可一旦提起她的名字,大家心里总有点莫名的怜惜。这孩子,从小就是个苦命的,父亲是不戒和尚,母亲呢,是恒山派那敲钟的老婆婆。偏偏就这么一个人,心眼还好,天真得像个白纸似的。
小小年纪入了恒山派
仪琳十六七岁就进了恒山派当尼姑了,本来呢,这恒山派都是一帮清清冷冷的尼姑,什么烦心事、杂念心思,早就在修行里抛开了。可仪琳偏偏不一样,她小小年纪,身子骨软软的,脸儿也是楚楚可人,谁看了不心疼?按理说,做了尼姑就该断了尘缘,可仪琳这孩子,遇上了那个大侠令狐冲,心里就放不下了。
仪琳对令狐冲的情愫
仪琳虽然是个出家人,可偏偏对令狐冲有了那点情愫。她也不懂什么叫情爱,心里头就觉得令狐冲是个好人,对自己好,又舍命救过她,仪琳心里嘞,打从那时候起,就偷偷把他当成了心上人。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要问了,既然是出家人,怎么还能动凡心呢?这事儿,说到底,仪琳她也不过是个年轻的小姑娘,十六七岁,正是最纯真懵懂的时候。令狐冲那一腔侠肝义胆、对她的关心,不管是谁,碰上了怕是都得心动吧!
与哑婆婆的诉苦
可是,仪琳她毕竟是个出家人嘞,这感情也只能往肚子里头吞。她心里那些小苦楚,没人说得出口,只好跑去跟哑婆婆说,倒是让哑婆婆也心疼得很。哑婆婆看这孩子,心思纯净得像一汪清水,就寻思着帮她嫁给令狐冲。可仪琳却拒绝了,她跟哑婆婆说嘞,一个人真心爱上另一个人,是不会去想第二个人的,她只要令狐冲开心,自己也就满足了。
这话说得多叫人心酸!仪琳她自己心里苦着,却只想着对方高兴,哪怕自己永远只能这样默默地待在庙里,她也甘愿了。她觉得,只要观音菩萨保佑,令狐冲过得好,那她再苦也不算什么。你说,这样一个孩子,怎么能不让人心疼呢?
她与田伯光的遭遇
再说这仪琳呢,还有个大难忘不了,就是那个采花贼田伯光。田伯光这人嘞,心思歹毒,偏偏看上了仪琳,把她强行掳了去。幸亏令狐冲舍命相救,要不然,这孩子的命运就彻底毁了。田伯光这人也真是恶心,仪琳对他避之不及,可他总是纠缠不休,逼得仪琳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其实呢,田伯光后来也因为仪琳这孩子的纯真和善良,心里头动了点念头,甚至说要拜她为师,想学那出家人的清净。可是,仪琳从头到尾都没把田伯光放在心里,她眼里,始终只有令狐冲。
一片真心换得何人回
说到底嘞,仪琳的这份心意,最后也没得到什么回应。令狐冲心里有的是任盈盈,那可是他的知己,哪儿能注意到仪琳这么一个小尼姑?仪琳心里明白,但还是无怨无悔。这么一片真心,就像落在河里的石子儿,波澜一圈圈散开,最后啥也没剩下。
有人说,仪琳这样也太傻了,可我倒觉得嘞,这傻姑娘是真正的可爱。她要的东西不多,就想着对方开心,自己心里就满足了。这样的人,心地纯净,说到底,是真善良,是真值得人怜惜的。
仪琳的结局
到头来,仪琳还是在恒山派做着她的小尼姑,日子清清冷冷,一颗心也就慢慢地淡了下去。她信观音菩萨,总觉得菩萨会保佑她,让她心里的那点念头能安稳下来。她也知道,自己跟令狐冲的这份心思只能烂在肚子里头,不会有个好结果。
可是嘞,仪琳并没有因此怨恨什么人,反倒是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修行。这孩子,心性真是单纯得紧,不为自己求什么福分,只想着别人好就行。像她这样的姑娘,可能也只有在书里头才能看见了吧,现实中哪还有这样一心为人的人?
总而言之嘞,仪琳虽说是个小人物,可她那份善良和纯真却让人难以忘记。她的一生也许平淡无奇,可那一片痴心却让人心疼,这么一个小尼姑,能做到无怨无悔,实在是叫人敬佩。仪琳哪,真是让人又心疼又佩服嘞!
Tags:[仪琳, 笑傲江湖, 金庸, 恒山派, 令狐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