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厝”这个字呀,很多人都不太熟悉,可是你要是去了福建那块地界,就算是半个小娃娃都晓得。这个“厝”呀,听起来跟“错”一个音,但意思可大不一样呢。按我这老婆子的理解,厝嘛,就是安置、放置的意思,就好比你把东西放到一个地方,好好地安顿下来。你要是问得细致点,这“厝”还有别的讲法哩。
在福建,厝是房子
要说福建人家的“厝”,那可不是简单的土房子嘞。你瞅那闽南的“红砖厝”,一砖一瓦都透着讲究。屋子是用红砖砌成的,红艳艳的,看着就扎实又好看。特别是那平潭的“石头厝”,一块块石头垒起来,可真是风吹雨打都不怕呢。那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宝贝,住得安心踏实。
要说“厝”这个词儿嘞,在福建还真是满大街都见得着。你看看什么“张厝”、“李厝”、“林厝”,随便哪个村子,地名里都有个“厝”字儿。那不就是告诉人家,这里是咱们家祖宗留下的老窝嘛,住了几代人了。
厝的用法还多着哩
别看“厝”这个字简单,它用起来还挺有学问的呢。比如说,“厝火积薪”这个成语,你听这名字就知道,这可不是啥好事儿。就是把火苗放在柴草堆底下,那不是等着火烧起来嘛!这话说的就是隐患藏在身边,早晚得出事儿。听起来还真让人心里一紧呢。
还有啥“浮厝”、“暂厝”这样的词儿,也是讲把棺材停着待葬的意思。老一辈的人说,逢着下雨天、地不干的时候,灵柩不能马上埋,要暂时搁着。这“厝”用在这儿就显得有点庄重了,讲究的是敬畏和等待。
“厝”的来头和特色
“厝”这个字可不是谁都晓得的,有人说它是古汉语留下来的,也有人说这是闽越人那时候用的老话儿。不过呀,咱不用去深究这些来头,只要知道它在福建、在闽南人心里是啥分量就够了。那是家的味儿,是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根。
人家福建那边,还会唱些“厝边”的歌,唱的是啥?不就是左邻右舍,家长里短嘛。你要是有缘去听一回闽南的歌,那些“厝边”的调子,一开口你就能听出来,亲切得很呢。
这“厝”呀,不光是个字,也不光是房子,它是几代人心头的家嘞。你说,这么个地方,能不让人惦记着嘛?乡下人讲究落叶归根,人活一辈子,临了也盼着有个“厝”能放得下魂儿。
总结起来
这“厝”呀,是一笔历史,也是咱老百姓的家。你要是有机会到福建,不妨去走一走,看一看那些红砖厝、石头厝。你看那房子虽旧,却都是故事。厝呀,就是这么个东西,看着简单,心里却装着满满的乡情哩。
Tags:[厝, 福建, 房屋, 闽南,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