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集团市值,那为什么有的人觉得中芯国际比台积电更可靠呢

恒浩网

鸿海集团市值,那为什么有的人觉得中芯国际比台积电更可靠呢?

当然可靠,中芯国际是国家控股,台积电是台商,已经被美国控制。

虽然中芯国际的股东很散,五花八门的,来自国内的,也有来自国外的,但是现在最大的两个股东都是来自大陆,来自国家企业,第一大股东就是大唐电信,第二大股东是鑫芯香港,其他的股东所占有的股份都非常的少。

鸿海集团市值,那为什么有的人觉得中芯国际比台积电更可靠呢

然台积电和中芯国际不一样,虽然都是芯片制造商,但是台积电用的是美国关键技术,所以受美国控制。

今年美国对华为实施第二轮制裁,全面断供华为芯片,原本华为麒麟芯片一直都由台积电代工,但是美国制裁令发出后,台积电立马宣布9月14号之后不再为华为芯片代工,而苹果和高通成为台积电的主要客户。

在一次演讲中,余承东遗憾的说,华为麒麟芯片将成为绝版,9月15日以后就没有人在为麒麟芯片代工。可惜的是,华为十多年来也一直努力做芯片,但是华为努力的方向是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还没有能力。

的确,华为在芯片设计上是很成功的,但是现在才开始重视芯片制造,希望还不晚。

因为美国制裁,没人原因代工华为芯片,也没人原因出售芯片给华为,而库存的500万颗左右的芯片也很快就用完了,为了解决燃眉之急,华为不仅是向中芯国际下订单,还向联发科下大量订单。不管怎么样,中芯国际和联发科都比台积电要可靠很多。

我是@写客 ,看完如果你也认同我的观点,记得点个关注哦?

郭台铭突然卖掉阿里巴巴股票?

风险是涨出来的,收益是跌出来的

为什么投资股票?钱多无处花?显然不是,是为了赚取收益。

假设某只股票业绩保持不变或者中短期增长速度保持不变,那么该股票与同行业相比就具有相对稳定的估值。如果股价较高,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那么称该股票为高估。反之,相反,称之为低估。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风险是涨出来的,收益是跌出来的。

郭台铭不在高点卖出,难道他要在低点卖出吗?只要满足自身投资目标,以及确定评估股票的估值,那么什么时候卖都是正确的,哪怕高点之后还有高点,这才是投资。

若是股票上涨买入,下跌卖出,那则是追涨杀跌,是个人散户投机者的操作模式,并不符合机构或者企业的投资,甚至是大股东的投资。

因此,郭台铭卖掉阿里巴巴股票,原因无非有三:一、收益已经满足了投资目标;二、认为阿里巴巴与同行业相比高估,持有阿里巴巴还不如持有同行业股票;三、在疫情之下,郭台铭企业缺钱,急需周转资金,在阿里巴巴相对高点便卖出股票。

设定投资目标是投资的根本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散户追涨杀跌,即本身不是分析股票的基本面,也就不关心企业是否赚钱,而是单纯地去看股票的走势,顺势而为。

这种买卖股票的方式通常被称之为投机,而不是投资。投资者应当去分析股票的基本面,对企业盈利有明确的了解,确定股票的估值。

既然股票的估值可以通过企业的业绩去反映,那么投资它必然存在投资目标。也就是说,你在买入某只股票的时候,就应当设定一个目标,在目标达成之后清仓或者逐步减仓。

比如某只股票的市盈率为10倍,而同行业平均市盈率为20倍。假设该股票的业绩增长与同行业平均保持一致,那么该支股票就被低估,可以买入,然后长期持有,待达到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更高时卖出。

假设该只股票价格一直上涨,而业绩表现与同行业平均保持一致,那么当市盈率突破20倍,便要考虑卖出,选择更低估的同行业股票。当市盈率达到50倍,远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20倍,那么该股票明显高估,应当择时卖出。

当然了,每个调研的券商或者每个个人投资者对股票的估值都是存在差异的。比如你去看研报,同一只股票不同的券商会给出不同的目标价,原因是评估标准是不统一的,上面市盈率仅是一个比喻。

因此,买卖股票不要在买到相对高点时或卖到相对低点时抱怨,只要满足自身的投资目标,任何时候任何价格买入或卖出股票都是正确的。

单纯的从投资角度去分析郭台铭的行为,显而易见阿里巴巴的股价已经满足了自身的投资目标,自身的投资目标,那么减仓就是必然的,而不是在等待最高点——你不是先知,也不要把自己当作先知。

诺基亚NOKIA在芬兰语是什么意思?

诺基亚公司(芬兰语:NOKIA Oyj;芬兰语发音:[ˈnokiɑ]、英语 /ˈnɒkiə/)是一家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主要从事生产行动通讯设备和服务的跨国公司,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当时以伐木、造纸为主,后来亦从事生产胶鞋、轮胎、电缆、手机等,目前以通信基础业务和先进技术研发及授权为主。消费者端行动通讯设备部门则售予微软公司,其后再度授权Nokia品牌予鸿海集团旗下富智康及HMD Global进行生产制造。[3]

诺基亚曾经是手机市场龙头,于2000年辉煌时期市值近2500亿美元,市值仅次于麦当劳及可口可乐。1997年,诺基亚击败了摩托罗拉登上全球手机龙头宝座,自该年起连续蝉联了14年销售冠军,这也是诺基亚手机帝国最辉煌的日子。但面对苹果公司于2007年推出的iPhone和三星为代表的安卓阵营夹击,加上诺基亚缓慢的改革步伐,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地位在2011年第二季被苹果及三星双双超越。[6][7][8]2011年2月,诺基亚放弃经营多年的Symbian系统和开发中的MeeGo,转而投入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

转自Wikipedia

苹果的芯片华为的芯片都是台积电生产的?

可以很肯定的回答你,目前在半导体领域,能完美平替掉台积电的也就只有三星了,因为目前只有这两家芯片加工厂具备大批量生产4nm制程工艺的实力。再往后的格罗方德、英特尔这些,都要差一截。

TSMC是芯片加工领域的巨无霸

在芯片加工领域,台积电说第二,那就没人敢说第一。台积电的主要客户有苹果、华为、高通、联发科、AMD、英伟达等,几乎函告了目前世界上最顶级的芯片厂家(除了三星和英特尔)。

而三星之所以能做到芯片加工第二,还是得益于自己丰富产品线。当然,三星半导体能一直维持下去的原因,主要还是三星自己也有设计芯片,三星自己加工自己设计的Exynos(猎户座)芯片,长期自给自足,所以三星才有了量产4nm的实力。

三星偶尔也代工苹果或者高通的芯片,但从整体来说,还是台积电代工得多一点。当年三星就代工了苹果的A9芯片,结果跟台积电生产的一对比,有性能和功耗差异,后面批次就全部换成台积电了。

当然,三星从去年开始,主力承担了高通的顶级旗舰高通骁龙888的生产,还有今年的8Gen1,但是网友一直说功耗高、发热大,三星工艺就是不如台积电成熟。有小道消息说,高通骁龙下半年的SM8450将会切换会台积电生产,如果届时台积电把发热控制好,那三星就要背锅“火龙”了。不过相比888,去年的芯片出货大户是870、778G等,从总量来说,还是台积电的芯片更多。

至于英特尔,情况跟三星很相似,这么多年英特尔都是自己设计芯片,自己的代工厂生产。但英特尔芯片没有涉足手机圈,PC芯片的面积、功耗这些拥有更多空间,所以技术上英特尔目前还停留在10nm、7nm,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

所以目前也就三星在芯片加工能和台积电站到一起,处在同一水准。即使是同一水准,台积电也是水准里的天花板,而三星只是过了水准线。细节上还是不如台积电,这也是为啥这么多芯片巨头都找台积电代工,而不去找三星的原因(很多时候找三星是为了平衡两家(因为台积电的代工费确实收得贵),还有的则是供货量大,台积电供不过来的无奈选择)。一句话,三星能做台积电的活,但没完成得那么漂亮。

台积电为啥那么牛?

台积电之所以能在这个行业成为霸主,还是“天时地利人和”。台积电成立于1987年,做得就是晶圆代工业务。在那个连电视都不普及的时代,台积电就已经走在产业链顶端了。

所以台积电成为全球首家纯代工晶圆的厂家,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高效高质的生产,在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然后通过技术优势,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优势,这就是用时间和量堆起来的。

在1999年的时候,台积电就推出0.18 微米铜制程制造服务,2005年台积电试产65nm制程成功,走在行业前列(而此时的三星才开始进入12吋晶圆代工,三星之所以能成长这么快,主要是苹果早期的芯片都是三星代工,这也算是一个推手)。2009年攻克40nm,在28nm制程上,台积电换了英特尔一样的制程,于是在2011年早三星、格罗等对手一步量产28nm,接下来2013年凭借20nm技术优势拿到苹果订单,2014年凭借优化的入FinFET 技术而成16 纳米制程拿到苹果的A9订单(这一年三星也拿到了A9,但无奈市场反馈不好,后续就渐行渐远了)。

总的来说,台积电能生产质量这么高的芯片并不是某一个环节优秀(光刻机只是核心之一,但同样规格的光刻机,台积电这里发挥的实力明显高于三星。好比苹果给各家代工厂同样的设备,但富士康的总体质量就是要优于其他厂家),台积电这么多年技术非常成熟,有一条完成的生产链。

技术积累、封装技术、新工艺的尝试迭代等都走在前列。再加上台积电就是专门做这个的,术业有专攻,客户群体庞大,在实践中优化完善进步,这些都是三星不具备的。

所以台积电

台湾有哪些世界500强企业?

在2018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有9家来自台湾地区的企业上榜: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54699.2百万美元,利润4559.9百万美元,排名第24位

鸿海精密创立于1974年,以模具起家,创始人是大名鼎鼎的台湾企业家郭台铭。鸿海精密的主要业务是生产与消费性电子产业有关的各种产品,产品涉及领域包括资讯产业、通讯产业、光电产业、自动化设备产业、精密机械产业、汽车产业等。如今已经成为全球3C(电脑、通讯、消费类电子)代工领域规模最大的企业。

鸿海精密早在1977年就来大陆投资兴业,目前在深圳、昆山、杭州、天津、郑州、成都、等地设有多家子公司。著名的苹果手机的代加工厂富士康科技集团就是鸿海精密旗下的企业,市面上一大半的iphone手机都是来自富士康的工厂。

和硕,营业收入39237.6百万美元,利润482.6百万美元,排名第285位

和硕原本和大名鼎鼎的PC硬件生产商华硕(ASUS)是一家公司,后来华硕把代工业务拆分出来叫“和硕联合国际”。到了2013年华硕转让转投资和硕约4.5%持股,将股权从24.09%降到19.59%,也由具有影响力的权益法转变为不具影响力的成本法,这就意味着华硕和硕彻底分家。

和硕其实也是iphone手机的代工厂家,他家在上海、苏州和昆山设有iPhone的组装工厂,整个公司有50%以上的利润来自苹果代工。除此之外和硕还代工过iPad mini,还有国内笔记本的屏幕,比如神州,此外,联想、海尔、新蓝等国内品牌。

广达电脑,营业收入33563.8百万美元,472.2百万美元,排名第354位

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从事笔记本电脑代加工的企业,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笔记本电脑专业代工厂,年产量占全世界笔记本电脑年度总生产量的30%以上。广达电脑目前在大陆设有上海、常熟和重庆三大制造基地。

台积电,营业收入32126.41百万美元,利润1339.3美元,排名第368位

成立于1987年,创始人是被尊称为台湾半导体教父的张忠谋。台积电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专业集成电路制造服务(晶圆代工)企业,他家生产的芯片占全球56.1%市场份额,大客户包括苹果、高通、海思、AMD、比特大陆和嘉楠耘智。

在台积电之前,半导体行业的巨头是像intel这样的IDM(集成器件制造)模式,即从设计、晶圆制造、封装及测试全产业链都由一个公司完成。而台积电首开创了晶圆制造代工模式,即为半导体公司提供晶圆制造代工服务,大幅降低了芯片门槛,使得一些独立的无晶圆芯片设计公司陆续出现,如NVIDIA等。

别小看台积电的营业收入只排500强的三百名开后,但是他家的市值已经超过两千亿美金,是所有台湾企业中最高的,比九家上榜500强的台湾企业中其余八家总和还高。

仁宝电脑,营业收入29,175.2百万美元,利润189百万美元,排名第404位

全球第二大笔记本电脑制造商,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液晶电视等,在昆山、重庆设有生产基地。

国泰人寿保险,营业收入28,804.5百万美元,利润1192.8百万美元,排名第410位

成立于1962年,台湾地区最大的保险公司。2005年来大陆发展,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合资成立陆家嘴国泰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家海峡两岸合资寿险公司,也是台湾地区第一家进入大陆市场并正式获得营业资格的金融企业。

纬创集团,营业收入27,480百万美元,利润127.7百万美元,排名第432位

成立于1998年,纬创集团的前身是宏碁电脑的研发服务机构,主要提供计算机、服务器、网络储存设备、信息设备、可携式装置,网络及通讯相关产品的全方位设计、制造及服务,目前是全球最大的ODM公司之一。他家的客户主要都是全球著名高科技资讯公司。

所谓的ODM(原始设计制造),是指一家厂商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规格和要求,设计和生产产品。受委托方拥有设计能力和技术水平,基于授权合同生产产品。对委托方来说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是减少了自己的研发时间。所以ODM也属于代加工的一种模式。

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7105.5百万美元,利润1324.9百万美元,排名第436位

1946年成立于上海,当时全部由民国政府国库出资。1949年GMD政府败退台湾后,中油随民国政府迁往台北市。主要业务范围包括石油与天然气之探勘、开发、炼制、输储与销售,以及石油化学原料之生产供应,业务遍及全台湾,类似于大陆的中石油中石化。

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4688.3百万美元,1778.9百万美元,排名第479位

成立于1961年,其前身国泰产物保险公司。富邦金控是一家拥有完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台湾第二大金融控股公司,旗下主要子公司包括富邦人寿、台北富邦银行、富邦银行(香港)、富邦华一银行、富邦产险、富邦证券及富邦投信等。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