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停牌,董明珠可能接盘上位成格力老板吗

恒浩网

上海电气停牌,董明珠可能接盘上位成格力老板吗?

这个问题出来好几天了。应该用一篇长文回忆格力这家最出色的家电企业创始人朱江洪,然后再猜想格力股权转让可能是什么情况。

格力前身是珠海的冠雄塑料厂,1988年,朱江洪接任冠雄塑料厂总经理,接手的时候,这个厂有人,但是没活干,一开始是给上海金星电视机厂的合资企业金海电视机厂做塑料件的,但是由于前任总经理管理厂不好,得罪了金海,就这么订单给停了,朱江洪接手后,冠雄塑料厂才恢复了业务。

上海电气停牌,董明珠可能接盘上位成格力老板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候条件艰苦,买个零件和原料还得去香港,100斤一包。这位未来的格力老总,亲自装车,有一次去香港买轴承,一百斤的轴承,舍不得打车,自己扛上地铁,扛两公里去码头坐船回珠海。

后来,朱江洪又思考只是做电视塑料件,没出路啊,开始做风扇塑料件,后来又做了风扇,将一个没活干的小厂,用几年时间做到了净利润400万,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格力集团)的前几名。做成了风扇后,开始起名,于是格力这个名字就诞生了。

当时还有一个海利空调厂,但是效益不好,不如他的注塑厂,也是他们总公司下属公司,后来朱江洪又兼任了海利的总经理,1991年11月在朱江洪的建议下,冠雄与海利合并,改名叫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真正的格力电器诞生。海利情况是这样的。

1992年国内空调市场是春兰的天下,年产量百万多台,格力只会做钣金壳,塑料壳,就这样零件全靠采购,年产2万台的生产线,朱江洪开始组织生产,实行三班倒,实行随叫随到,出问题,人员半夜也要到场,结果一年造出了12万台,这就是领导组织的不同结果。1992年底,格力空调进行股份制改制,筹集到2亿元,那次改制的股价是2元,按照这个价格计算,格力增长了1000多倍。

格力募集到资金后,开始了技术改造。抓质量,上规模,扩建后,1994年格力的产能达到了100万台,相当于3年翻了50倍。

后来格力不断扩大规模,除了珠海总部,还有重庆,合肥,郑州,武汉,石家庄,巴西工厂,总共产能超过5000万套,这时候,格力的产业链打通了,零件自给自足,不求人。

格力能够做到那么大的规模,得益于朱江洪的狠抓质量战略,精品战略。特别强调产品的可靠性,原来空调是华宝,春兰的天下,但是后来都没了,原因就是质量,现在,手机行业也是与空调一样,质量不好必定退出市场。

在经销商这一块,1996年天气凉快,空调卖不出去,经销商日子难过,朱江洪在行业危机的时候,提出了返利补贴策略,经销商提货额的2%返还给他们,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是他自己讲的一种舍得精神,有舍才有得。所以,后来经销商与格力的关系很好,因为有这种互相体谅的精神。统一的格力专卖店,也是朱江洪那时候定了的,全国专卖店都一样,不依赖电器卖场!

朱江洪对技术的攻克,更是让人敬佩,这里就不多讲,他的自传里讲的非常多,一点点的积累,24年持续的技术积累,奠定了格力坚固的基础。朱江洪于2012年5月退休,那一年格力电器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了1001.1亿元。

只有这种追求事业,而不是追求个人财富与个人荣誉的企业家,才能够打造出顶级的企业,格力是一家国有企业,需要不求个人名誉不求个人财富的人去做大,如果求名誉求财富,会想方设法将公司变为私有。而私有企业,需要舍得放开股权的企业家,比如任正非,他只有1%多一点的华为股份。如果朱江洪是个私人企业家,他去创办一个空调厂,同样会做到很大,空调是自由竞争行业,不是国有垄断。所以,不是因为国有背景才做大,国有背景的春兰做倒了。

2012年,朱江洪退休后,董明珠当选格力董事长。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媒体大量曝光后,给人感觉是格力==董明珠,格力就是董明珠,董明珠就是格力!

董明珠当选格力董事长的两年后,2014年,格力有一则公告,内容就是格力集团的股权转让,但是后来一直没有消息。

终于,2019年,5年前的公告再度出现,这次已经有了具体方案,但是并未公布是什么方案。这就意味着,格力电器变得不再是国有控股。

这就有清晰的对比,朱江洪执掌格力24年间,一门心思将格力的质量和技术推向了全球的顶尖水平,成了世界空调老大。从没有过变更格力股权的念头,只想着不可以辜负组织的期望。

2012年董明珠做了格力电器董事长,仅仅2年后,2014年,董明珠也是格力集团的董事长,当时出了一个格力集团拟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公告,出让格力集团49%股权的公告,这就意味着出让格力电器的9%股权。等了五年,终于再出现了。这五年,外界已经得到一个印象董明珠等同于格力,格力就等同于董明珠。当选董事长之后,董明珠从未公开提到过朱江洪。如果换做会感恩的人,会公开对前任董事长表示敬意与感恩。三件事凑一块想。就可以看到,这7年在做什么。那么,本次股权转让,结果是什么。

可以判断,极大的概率,董小姐将组团收购那49%的股权。对外宣传,以及对前任的只字不提,都是为了将个人与公司划等号,为股权变动做铺垫。

一个24年一门心思做大公司,一个7年想着怎样鼓捣股权。

为什么有的散户一字涨停板能买进?

那么哪些一字板的股票是能买进去的,哪些又是买不进去的。拿次新股来举列子,今天开板的中铝国际在昨天的时候换手率达到6.37%,成交额达到了1.83亿,但是昨天是一字板封死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散户是可以一字板买进的,虽然交易规则是时间优先价格优先,但不是所有的机构都比我们快一点的,而且机构也没办法去精确的计算在不开板的情况下散户能买进多少。

上面是能买进去的,同样是这个股票在昨天之前的几个交易日来就买不进去,因为资金把盘口封的特别死,换手超低没有人卖,成交量也非常的小。

那同样的情况散户也是可以在一字板跌停卖出的,比如这个东方中科换手率在2.9%,成交了2970万,虽然跌停没有打开但是今天的散户是可以卖出的,而且像这种情况接下来大概率一字板会打开。那么怎么去看这种类型的呢,一般是在参考该股票近期的成交换手情况,散户想要挂单交易一字板股票只能提前挂单,比如昨天要是有散户成交成功中铝国际的话今天就有了一些获利,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是比较特殊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就是一字板的股票你提前挂单交易成功之后盘中一字板可能会打开如星期六这个股票,在9月4号盘中打开了一字板,第二天要是不及时出的话会被套进去。

因为股市是有风险的,没有百分之百的绝对。但是上面举得列子是可以验证散户也可以在一字板买卖交易的。

【近期选股】

笔者03年入市,至今已有十多年了。通过十多年的股市闯荡,练就了高超的看盘功夫,稳健的实战技能,干净利落的操盘手法,在每天早上都会有很多粉丝朋友感谢本人分享的选股法,看懂后选出不少牛股,也是抓住了不菲的收益。

本人每天坚持讲解,继续讲解来反馈粉丝朋友对我的支持,目前已经有很多粉丝都已经学会,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线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线的新股民,希望你发3分钟看完,之前选的牛股很多,就比如:

川金诺(300505)是在股价回踩的时候选出,当时股价下跌,主力进场,是绝佳的布局机会,果断选出来讲解,果然之后股价连续上涨,截止目前股价大涨3个板,很多看了我直播讲解的粉丝朋友都是抓到这波收益,这也是长期看本人直播的粉丝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润!

光洋股份是本人在本月6号选出,前期股价连续的拉升之后,本人发现跌至主力支撑线,但资金却大幅度持续进场,在6号果断选出,选出后,截至目前涨幅超过61%,很多在6号看到选股文章相信这套思路及时介入的新手股民,轻轻松松就收获了这61个点的利润,这也是长期看本人文章的粉丝所能把握的利润。

有朋友说,老师我才第一次看你的文章,这样短线大涨的股票也没有把握到,还有没有这样短线大涨的股票可以介入的,我们今天再次通过这种选股法选出一只潜力股:

上图这只股票,和前面讲到的富春股份这只股票在启涨之前的走势非常相似,同样也是股价从高位快速下跌之后,在底部震荡吸筹,主力资金也在持续的流入,目前是一个量价齐升的走势,后市极有可能连板上涨,对这只股票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与我交流学习。

本人在定期跟踪研究很久的几只类似富春股份的股..票已经选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查...看, 最后如果手中有个..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买..卖点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与笔者..(微信号:1514023838) 取得..联...系,本人看到后,必当鼎力..相助!

(免责申明:上述文章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如何评价大规模回购完成近75%?

是史上最大股份回购规模,值得赞赏

真男人就敢于把上限当下限,点个赞!

1、回购额史上最大,值得赞赏

2018年7月4日美的集团公告回购不超过40亿元的,回购预案的规模成为史上最大的常规回购,那个时候还不是11月份,证监会并购出台鼓励并购的文件,完全是企业自主行为。

2、不玩文字游戏,就按照上限来回购,真汉子!

回购预案上限是40亿元,五个月过去了,已经回购了近30亿元,完成了75%,说到做到,不玩文字游戏,不放虚炮,把上限当下限,真汉子。

没有对比就不知道啥叫真汉子,举个反面例子:

万科,百亿回购仅完成1%,想当年2015年股灾发生,上市公司股价重创,万科又面临宝能在二级市场的狙击,百亿回购本能给予市场信心,利好股价,利好股民,宝能的狙击成本也会大幅提高,但是最后宣布百亿回购规模,最后实施的只有1.6个亿,给市场放了空炮,当然你也不存在违法,因为百亿是上限嘛。

给自己留了退路,但是没给自己的信用留退路,万科的管理层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的价值高度不一致,管理层没有动力维护股价,虽然是业绩优良的企业,但是股票就是一坨屎,股民相信了公司却败给了股价,这也是众多二级市场投资者对万科管理层不满的原因,后来在宝能和万科管理层大战的情况下,股民都一致的站在宝能这边。最后王石“出局”,股民也并不觉得可惜。

作为上市公司要有信用,玩嘴炮,玩掉的就是自己的信用,资本市场,信用无价。

3、股价变化

股价跌幅15%,美的集团在7月4日公告的回购预案,当时股价45元,目前股价38元,跌幅15%;同期上证指数跌幅9%。

我在此一天前买入了美的股票,最后几天股价最高反弹到49元,随后就一路下跌,在9月份因为要吸收合并小天鹅,实施停牌,期间10月份大盘急跌,10月底复牌后,美的开盘跌停,后反弹最高到42元,目前股价在38元附近。

虽然回购实施后股价还是跌了,但是上市公司兑现了他的承诺,股价无法预测也无法掌控,有大环境的因素,格力同期跌幅也是15%,所以对这种公司我还是支持。

4、公司业绩

美的集团的业绩是非常好的,营收比格力高,但是毛利率大幅低于格力电器;产品多元化,不局限于空调单一产品,创始人何享健也获得了改革开始100人的荣誉,成为15个民营企业家之一。

美的集团的职业经理人方洪波也才60岁,业绩有目共睹,也深得何氏家族的信任,实现了家族企业和职业经理人结合的典范模式。

专注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股权设计和激励,业余爱好搏击认同我的观点,欢迎点赞、关注咨询合作请私信

分拆上市后对原上市公司有什么影响?

12月13日在证监会发布分拆上市新规后,A股境内分拆上市通道正式开启。分拆上市对原上市公司短期而言是利好影响,不是利空。中长期影响则需要看大股东分拆的最终动机,分拆融资是为了更好发展子公司业务,还是纯粹资本运作。

分拆上市目的

分拆上市通常是指母公司为了融资、业务分离等原因需要,将部分业务或资产转移到新成立的公司,然后再将子公司通过上市行为对外出售股权,获取融资,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

分拆上市是国际成熟市场常见的资本运作手段。研究表明,分拆上市可能为上市公司从多方面带来价值,包括集中核心业务、拓宽融资渠道、市场择时、市场信号、管理层激励、内部资本市场和引入战略投资者等。

广义分拆与狭义分拆

分拆上市分为两种情况。广义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从母公司独立出来单独上市;狭义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者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另行公开招股上市。狭义的分拆上市后,母公司不丧失控制权,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子公司的净利润分成,而子公司也可以独立运营决策。

目前,A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分拆子公司创业板上市;

(2)分拆子公司新三板挂牌;

(3)分拆子公司直接发行“H股”在香港上市。

(4)分拆子公司通过红筹架构在境外上市。

在欧美、日本、中国香港等市场,分拆上市较为成熟。但在国内A股市场,监管机构态度之前一直较为审慎,狭义的分拆上市并未在A股有成功案例。我们可借鉴港股华宝国际的狭义分拆,来看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影响。

典型案例

2016年10月,港交所批准华宝国际分拆下属香精业务于A股上市,当时估值约为70亿港元。公司复牌后的股价开始了一轮大涨,在华宝股份于深交所上市前夕,“分拆效应”致使华宝国际的股价上涨超过一倍,涨幅远超同期指数,最高时市值增加了近100亿港元。

华宝股份在A股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行。如下图所示:

同期,利好兑现后的港股华宝国际的股价也开始大幅下跌。2017年华宝国际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均大幅下滑。截至2019年12月16日收盘,华宝国际的市值为85亿港元,仍较分拆上市前高出20%以上,不过分拆的A股子公司华宝股份市值超过185亿元。

最后结论

分拆上市对于被分拆的上市公司而言是短期利好,主力资金一定会借机大幅炒作一波,新上市子公司也会有一波短线炒作。但由于分拆上市的是母公司绩优资产,中长期来看对上市母公司偏利空。当然,如果分拆上市的子公司因为新的融资获得更好的发展,母公司和子公司市值都出现大幅增值,那就会对两家公司形成双赢局面。

大家是怎么看待分拆上市的,欢迎点赞或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独角兽概念还有炒作空间吗?

谢谢邀请。

关于市场对“独角兽”概念股的炒作,主要是近期管理层对包括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为主的新经济领域“独角兽”企业实行IPO快速通道、即报即审政策的刺激,尤其是3月8日作为“独角兽”代表的富士康“光速”过会,为“独角兽”概念炒作推波助澜。昨日“独角兽”概念整体回落,龙头品种跌幅较大,那么,“独角兽”概念还有炒作空间吗?个人认为,当然还有。

一、受国家政策支持。作为新时代国家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期,国家倡导大力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经济,作为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领域的“独角兽”企业,现阶段,国家拟通过资本市场予以大力支持,今后必将还会陆续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来扶持相关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新经济企业成长,不断确立新经济的战略地位。

二、成长性较好。“独角兽”作为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其定义本身就凸显了其在短时间快速增长的能力,而其所属于的新经济领域中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领域,都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不仅符合未来发展方向,而且随着其不断的被广泛应用,高成长性也会逐步体现,其前景看好。

三、短线调整,不改中长期想象空间。因近几日“独角兽”概念股上涨速度过快,明显出现了过度炒作,龙头品种做停牌核查,是管理层规范市场行为的体现。其他品种也因短期获利盘较多,需要市场消化,昨日呈现深幅调整态势。表面上是热度骤减,但从中长期来看,政策的支持和未来的成长预期,必将吸引更多更大的资金对该领域进行关注。现在场内相关“独角兽”概念,都是经过了长期的下跌盘整、挤压泡沫,其投资价值已经初步显现,届时,随着一支支“独角兽”的次第上市,在资金的推动之下,“独角兽”概念会再次得到热捧,“独角兽”之舞会更加炫目。

以上个人理解,欢迎回复交流,喜欢的别忘点赞或点关注哟。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