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什么意思,人品重要还是才能重要

恒浩网

中概股什么意思,人品重要还是才能重要?

当然是人品重要了,人品就是一个人的商标,如果一个人的人品不行了,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就完蛋了,特别是在今后啥都需要征信的年代,一个人如果被黑名单了,那他就寸步难行。这只是从法律角度看问题。

实际上一个人的人品,不仅仅只限于法律层面,更存在于人的心里,金杯银杯不如大家的口碑,所以你所做的一切都有人知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所以一个人的只有做善事做好事才能留下好口碑,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助人如助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中概股什么意思,人品重要还是才能重要

一个人只要有能力,金钱是永远赚不完的,而一个人的的人品如果完蛋了,就是用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换不到。

在现代这个套路满天飞的时代里,有太多的人总是消耗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去赚取不义之财,这是极其愚蠢的事情,当所有认识你的人都知道你的丑恶嘴脸的时候,就是你经济生命结束的时候。

一个人的成败取决于他的人品,常言道“小成靠智,大成靠德”,没有诚信品德,没有一个好的人品,想成功,想成就大事业是不可能的事情。

记得十五年前,有个同学有急事借我500元钱,说好下午就还,结果一等就是十五年,中间我也曾问过他,结果直到目前也没有归还。

像这样的人谁还愿意和他打交道?谁还敢和他打交道?我相信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就算做成也是小人得志,只能是承一时之能,绝不会成就大事业,除非他改变自己!

什么叫对冲基金?

一、温迪汉堡(Wendy's)和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之战

2005年4月,美国对冲基金经理,比尔·阿克曼管理的潘兴广场(Pershing Square)基金,累计购买了快餐连锁店温迪汉堡(Wendy's)大约10%的股票。

温迪汉堡在北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旗下有不同的快餐连锁品牌。其中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是咖啡连锁店蒂姆·霍顿斯(Tim Hortons)。当时温迪汉堡集团大约50%的经营利润,都来自蒂姆·霍顿斯。

2005年7月中,比尔·阿克曼向温迪汉堡董事会提出,其股价并没有反映出蒂姆·霍顿斯的价值。因此比尔·阿克曼提议,温迪汉堡应该将蒂姆·霍顿斯分拆。将蒂姆·霍顿斯分拆后,温迪汉堡的股东会得到更好的回报。

除了将蒂姆·霍顿斯分拆之外,阿克曼同时还提议,温迪汉堡将一大部分连锁餐厅出售,以及回购本公司股票。

尽管阿克曼管理的潘兴广场拥有温迪汉堡10%的股份,他的提议并没有受到欢迎。温迪汉堡董事会拒绝讨论阿克曼的提议。

2005年7月尾,温迪汉堡董事会宣布,他们决定在2006年第一季度出售蒂姆·霍顿斯15%~18%的股份,回购本公司价值10亿美元的股票,增发美股25美分的红利,减少1亿美元的债务,并且出售200多个房地产项目,关闭60个门店,并出售100多个连锁餐厅。

也就是说,虽然温迪汉堡的董事会嘴硬,不承认受到阿克曼的任何影响,但是事实上,他们确实执行了阿克曼提出的大部分建议。

从2005年4月到2006年3月,温迪汉堡的股价从每股39美元上涨到每股61美元,增幅达到了55%。

作为一名对冲基金经理,阿克曼对温迪汉堡采取的策略,被称为“股东激进投资策略”。简而言之,基金经理逐渐积累公司的股票,成为公司的重要股东,甚至争得董事会席位。然后通过影响公司的管理层和经营策略,来提高公司的股价,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二、“股东激进主义”总是管用么?

对于上面这个案例,我相信很多读者感兴趣的问题是:股东激进主义,是否总是管用?找到专注于“股东激进投资策略”的基金经理,是否就能坐收高额回报?

答案,是不一定。

2007年,阿克曼管理的潘兴广场,累计购买了价值20亿美元的美国零售集团,目标百货(Target Corp)股票,成为该公司第三大股东。

在成为该公司重要的股东后,阿克曼开始对目标百货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包括:打包出售其应收款款项、回购公司股票、出售公司拥有的房地产等等。这些改革提议,在目标百货董事会内部引起巨大反弹,并导致日后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目标百货的股价一落千丈。阿克曼提议的各种改革,引起更大争议,有些改革提议被中途搁置。从2007年到2009年,目标百货的公司股价从每股70美元左右下跌到每股不到30美元。同时,阿克曼和目标百货管理层就公司董事会席位发生纠纷,开始法律诉讼。双方为了这场董事会大战,共花费了2100多万美元的律师诉讼费。

2011年,潘兴广场卖出最后剩下的目标百货公司股票,完全退出目标百货。在这个投资中,潘兴广场的损失高达90%。阿克曼在致投资者信中向基金的投资者们表示道歉。

投资者是否能从这样的对冲基金中获得投资回报,关键在于他们投资这类对冲基金的时点,和运气。如果踩准了,他们可以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比如2007年投资保尔森的基金)。但如果踩歪了,他们的损失也十分惊人(比如2011/12年投资保尔森的投资者们)。而如何把握准时点,往往是最难的,即使是财大气粗的养老基金和主权基金,也经常在这方面遭受损失吃大亏,更不用说广大其他投资者了。

在这场游戏中,不管投资者有没有赚钱,对冲基金经理,总是旱涝保收的。阿克曼在2016年的个人收入,超过10亿美元,荣登全球十大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在这场游戏中,谁是聪明人,谁是傻瓜,似乎一目了然。

三、对冲基金对冲么?

像阿克曼这样使用的“股东激进投资策略”,只是众多对冲基金投资策略中的一种。

对冲基金到底是干什么的?他们都会使用哪些投资策略?是不是对冲基金都需要对冲,所以才叫对冲基金?针对这些问题,我和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的戴维·斯托韦尔(David Stowell)教授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对话。

在加入西北大学之前,戴维·斯托韦尔是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大通(JP Morgan)的董事总经理(MD)。他同时也是《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的作者。在我和斯托韦尔教授的对话中,我们谈了三个话题: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本文是我们谈话系列的第二部分:对冲基金。

首先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并非所有的对冲基金,都会选择对冲。事实上,对冲基金的名字确实来自于早期一些做对冲(比如卖空)的基金,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越来越复杂,对冲基金的策略也越来越多元化。比较常见的对冲基金策略包括:全球宏观(索罗斯的投资策略)、股票多空(绝大多数做对冲的股票型对冲基金)、不良债券、CTA、量化高频等。

【对于对冲基金感兴趣的朋友,请阅读历史文章《沙里淘金-对冲基金投资指南》做扩展阅读。】

对冲基金更加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另类投资(Alternatives)或者绝对回报(Absolute Return)。

这是因为,对冲基金投资者希望从对冲基金那里,获得这样的回报:

1)正的回报。(谁会愿意买亏钱的基金?)

2)任何时候都赚钱:也就是说,不管是市场涨,市场跌,还是市场不涨不跌横幅震荡,投资者都要赚钱。在金融行业里,这个要求叫做:和市场不相关的回报。

如何理解“和市场不相关”这个概念?大家可以这么想:如果一个基金经理投资股票市场,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的投资回报会深受股票市场的影响。股市涨,则基金也涨(区别在于涨多涨少);而股市跌,则基金也跌(区别在于跌多跌少)。这就叫做和市场回报相关。

但是对冲基金可以做空呀。理论上来说,当市场下跌时,基金经理可以卖空,因此他也能赚钱。这恰恰是对冲基金的卖点:不管是市场上涨,还是下跌,基金经理都能赚钱。

这也是为什么,对冲基金的收费标准,要远高于其他基金。

我们对比一下美国市场的不同基金的收费,就能获得更直观的感受。

如果我们购买一个标普500指数基金(或者ETF),那么其费率,仅为0.05%左右。如果我们去购买一个炒股票的共同基金(只做多,不做空),那么其费率,大约在0.75%左右。但是如果我们去购买一个对冲基金,不光需要支付2%的管理费,还需要支付20%的业绩分成。这里还没有算上申购费(如果通过理财机构购买的话)。

这样一对比,我们就可以理解,对冲基金的收费,和其他基金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我们有一些读者,可能也会有这样的经历:经朋友推荐,收到某支基金的介绍材料,乍一看,回报相当不错。再一看费用:管理费收1.5%~2%,业绩分成20%。也就是说,这支基金的收费标准,属于对冲基金类别。

这就意味着,我们对这支基金的回报的期望,也应该符合对冲基金的标准。具体来说,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两条标准:1)正的投资回报;2)和市场不相关的投资回报。

如果一个基金无法达到上面两条标准,那么它收取对冲基金的费用,就是不合理的。投资者有理由质疑其收费过高,或者要求基金经理将收费标准降到共同基金/公募基金,甚至是指数基金/ETF的收费标准。

由于对冲基金的各种投资策略五花八门,每一个都非常复杂。限于篇幅,笔者不再扩展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笔者的专栏(伍治坚证据主义)搜索关键词“对冲基金”,有一大批历史文章供读者翻阅。这些文章,详细介绍了对冲基金的不同策略,历史回报,是否给投资者带来价值,如何挑选,等等。

四、总结

对冲基金,包含各种不同的投资策略。每一种投资策略,都独立自成体系,和其他策略几乎完全没有关系。绝大部分对冲基金的策略,都比较复杂,需要高度的专业化知识和操作,绝非一般人能够理解。

对冲基金的收费标准,是基金投资行业中最高的之一(另一个是私募股权投资)。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应该对对冲基金的投资回报有更高的期望。历史研究显示,绝大部分对冲基金,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没有达到其一开始的投资目标,让投资者失望。它们要么回报不佳,要么其回报模式和市场高度相关,完全没有为投资者创造“和市场不相关的正回报”。【请参考本专栏历史文章:《对冲基金的投资回报好不好?》】

任何一个投资者,在购买对冲基金之前,都需要三思而后行。先把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搞懂,同时仔细分析其收费标准,才能保证自己不成为对冲基金经理收割的“韭菜”。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在布局影视股票是不是一个好时机?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炒股是一门学问,现在布局影视股,合不合适要结合现在的经济环境来说,由于疫情的蔓延,今年的经济的整体环境确实不是很好,自从疫情发生以来,电影院一直到现在都是还没有完全恢复营业的,目前也有低风险地区明确规定逐渐恢复电影院营业了。我觉得等海外疫情拐点到来后,会有报复性反弹上攻,尤其是中国股市。有种说法是瑞雪兆丰年,就是寒冬大雪会杀死害虫,留下水分,导致来年的丰收。疫情会杀死没有竞争力的公司,有实力存活下来的大公司,后面会轻易的捡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根据资料显示,随着4月底影视类上市公司2020年一季度报告陆续披露,采访中发现,一季度放映电影一片空白之下,以电影发行和放映为主营的上市公司,成为目前影视股的“重灾区”。中国电影今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同比下滑88%。电影放映占营收比重达69.33%的上海电影,一季度实现营收4577万元,同比下滑83.93%。万达电影一季报也不乐观,公司营业总收入12.55亿元,同比去年下降70.12%。华谊兄弟一季度的营业总收入为2.29亿元,同比下降61.38%。 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的数据,全国电影院暂停营业,制片和宣发基本停滞的情况下,全年票房损失估计将超过300亿元。

2020年股票市场从年初开始到现在的五月份,整体的走向是比较低迷的,很多朋友在股票市场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当然,也有很多专业人士宣传,2020年股票行情字下半年会迎来转机。

1、股票市场仍旧有上涨的动力

2020年初疫情在国内爆发,使得国内各个行业遭受巨大的打击。人员全部居家隔离,工厂停工,对于国内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为此,很多人面对这样的情况,对于今年的市场是不看好的,毕竟很多真实的因为经济下降而导致的情况发生在周边。但是,专家认为我们股票市场会在下半年迎来新的机遇。首先,经历过长期的停盘,股票市场一经开市以后,指数短线出现暴跌的状况。但是,随着风险的释出,股市在不断地进行攀升,可以看出我们国内的股票市场是具有上涨的动力。只要疫情得到控制,股票市场的走向是非常良好的。

2、下半年疫情得到控制

国内在3月初的时候,疫情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在5月初,各个行业已经完成了复工的准备,大部分社会状态恢复如初。虽然现在国外的疫情还在蔓延,但是到了下半年全球的疫情基本上会得到控制。目前的状况是国内的经济在慢慢复苏,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本身的内需是非常大,单靠国内的需求也能够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现今,政府已经出台了各项政策,刺激民众进行消费,从中拉动消费来帮助经济得到复苏。相信,在下半年到来之前,大部分状况已经回到之前的状态。等到国外疫情得到控制,我们早已做好了各项准备,经济会迎来一个大腾飞的情况。可以说,下半年的市场是非常乐观的,前景非常的明了,股票市场迎来大涨。

3、政策的滞后性

无论什么时候政策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就目前了解来看全球的央行都在进行正常的放水。相较于之前的股票市场政策,现在的政策是非常宽松的,鼓励企业进入市场当中。要知道,如果没有经历疫情,在这样的政策下股票的涨幅是非常惊人的。但目前收到疫情的影响,大众对于市场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导致现在的股票市场比较低迷。不过,与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有了明显的上涨,可以看出政策对于股票市场的有利影响。只要一定的时间,股票市场必定会迎来新的上升空间,在下半年就可以看出政策带来的实质性的改变。财政部、税务总局14日最新发布电影等行业税费支持政策。自2020年1月1 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提供电影放映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电影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3月21日,目前电影院预计开业时间国务院已经通告了,所以很快我们就可以去电影院观看电影了。要知道今年的电影概念股还值得关注吗?其实也是可以关注的,因为在电影院全面恢复营业之后,相关的概念股或许会迎来上涨的,所以说影视类的个股还是可以考虑的。

中概股金融界暴力拉升上涨什么意思?

一大坨中概股里的僵尸都满血复活。

前天房多多盘中+1200%,14次熔断。当时专家认为是乌龙指,但并不是,因为昨天兄弟们很快就跟上来了:嘉银金科盘中+900%,金融界盘中+120%,稳盛金融盘中+700%。还有一大批没涨到100%的不一一列举。

这些僵尸兄弟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市值小,平时无甚交易量。最大的一个房多多不到10亿美元市值,金融界涨完以后才只有2000多万美元市值。

这种僵尸中概股,国外群众根本不知道是哪颗葱,肯定都是自己人在玩。今年凡是玩美股的兄弟,只要没有踩到瑞幸这个坑的都赚翻了。最热门的几个如特斯拉、蔚来、拼多多底部上来都是2.5倍起。人的本能就是钱多了以后就会去浪,热钱四处乱流导致次等奇观。

也不能说都是在瞎玩,因为这些僵尸中概股其实并没有那么差,都有潜在的回A股上市的可能性。

小米成为CDR试点申请第一单?

本周市场CDR,独角兽可谓是市场炒作热点热点,并且6月6号晚上证监会也发布了CDR细则,具体强调细化了试行办法和上市管理办法。那究竟是什么是CDR,国家为什么要使用CDR这一方法,下面我们来具体说说。

1.何为CDR

CDR其实可以拆分两个部分,“C”代表china,“DR”代表存托凭证。其实该名词源于美国发明的ADR,“A”代表了美国,英文缩写的首字母。所以CDR就称为中国存托凭证。

该方法主要解决的是注册地不在该国,但是想在该国上市的企业。该方法最初来源于美国,美国使用该方法解决问题,让本国一些优秀企业但是注册地在国外或者直接的外国的企业能够在美国上市。所以我们发现美国交易所吸引了全球的上市公司。而中国交易所仅仅只要中国内地注册的企业上市。

2.推出CDR意义

在讲意义之前,说点目前的实际情况。

首先中国原先上市制度只适合大陆注册企业,导致像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一类中国优秀企业,但是注册地在国外,不能够在A股上市。并且中国上市制度是核准制,上市要求苛刻,很多初创和科技类公司很难在中国实现上市。

并且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明显受到不公平待遇,股价严重被低估。中概股不受待见其实大家都清楚,并且很多互联网科技类公司都在美国上市,很多关于网络安全,支付安全等等问题国家逐步开始重视。所以中概股忍气吞声希望回归,国家政策必须要给予支持。所以CDR就正式顺应当下潮流。

那么很多人疑惑了,那为什么不跟分众传媒或者三六零一样通过私有化回归呢?

(1)那么想回归A股,私有化途径可行,但是有着他明显缺陷,首先私有化上市公司要回购发行在外的所有股份形成私有,发售容易回购难,往往需要高价买回,往往结果就是成本高,时间久,三六零私有化开始到借壳上市用了几年时间。

(2)那私有化成功以后回归A股,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IPO,一种就是借壳上市。可能IPO成本较低,但是排队时间久。借壳上市收购成本高,往往需要支付大量的借壳方的大量债务,优势就是时间短。所以两种都比较麻烦。

但是CDR就可以解决所有以上问题,想回归A股的中概股,可以通过CDR途径,让中国金融机构大量买回股份然后在交易所上市,在中国二级市场形成流通。方法便捷,成本较低,实现时间快。并且不需要改变公司原有的注册情况。

大致说了什么是CDR和其优势,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加关注获取很多市场热点信息分享。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