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智库,常州哪个城市更适合居住?
你好,谢谢邀请回答此题!
苏州,无锡,常州这三个城市哪个城市最适合居住,我们首先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苏州是江苏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苏州市常住人口为1074.99万人。
苏州市区有4个长途客运站:苏州北广场汽车客运站、苏州汽车南站、苏州汽车西站、吴中汽车客运站。
苏州市区火车站有苏州站、苏州北站、苏州园区站、苏州新区站、唯亭站等5个铁路客运站及一个货运站苏州西站,除此之外郊县还有昆山站、昆山南站、阳澄湖站等3个铁路客运站。
苏州的地铁已开通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4号线支线,总长166千米。规划7条轨道交通线路,远期规划为9条线路,规划总里程380千米。
苏州自然环境,苏州地区河网密布,市区是江南水网的中心和全国河流最密集的地区,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
无锡无锡是江苏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常住人口657.45万人。
无锡是华东地区主要的交通枢纽,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配套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
无锡轨道交通近期规划5条线路由“三主两辅”5条线构无锡地铁成放射+环形线网,其中1、2、3号线为骨架线路,三线呈放射状,4、5号线为辅助线路。
常州常州是江苏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文化旅游名城,常住人口472.9万人。
常州市属长江下游平原,兼有高沙平原和山丘湖圩。
常州市铁路境内有新长铁路、沪宁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铁等线路。
常州市境内设有国家一类口岸常州港。
综合上述条件然后再就是对比一下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城市的学校的师资规模,再就是这三个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你就完全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了。
如果要是让我选的话,我会选择在常州,因为不管是从医疗设施,市政,交通,房屋价格,安家的成本都是最优的选择。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安家不是小事,请谨慎选择。
希望可以帮到你!
疫情结束后会不会有些行业就会淘汰?
以下是出自《招商策略》的一篇文章:
群体公共卫生危机可能催化新的行业风口,如对于非必须现场服务的岗位来说,企业在未来可能增加远程办公的比例。本次疫情爆发后,企业远程办公的需求剧增,华为WeLink、阿里钉钉、腾讯会议、字节跳动飞书等均推出了一定时长的免费举措,加速培养用户习惯。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远程办公的普及将带来云视频软硬件、远程办公软件等需求,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我们在开篇报告《“危”中寻“机”——新冠疫情可能带来的行业变化系列报告》中提出:对于投资者来说,疫情带来的针对B端的信息化建设加速,如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工业互联网、医疗信息化、物资溯源和跟踪等等,针对C端“宅消费”渗透率的提升,如游戏行业、OTT、有线电视、直播行业、在线教育、在线阅读、内容创作、VR/AR等,以及短期疫情防治都将带来重大投资机会。本系列“新冠疫情可能带来的行业变化系列”将以小专题的形式呈现,目的是挖掘和探讨针对疫情爆发可能带来的相关行业投资机会。本篇为系列报告第一篇,简要分析疫情可能催生的远程办公行业的投资逻辑和投资机会。
⚑ 从全世界来看,远程办公在欧美国家普及率较高,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美国超过八成企业引入了远程办公制度,已有3000万人在家中远程办公,占美国工作人口的16%-19%。数据显示至2017年,全世界已有24%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采用远程办公方式;到2020年,大约50%的科技公司将会有约29%的员工实现远程办公。其他国家如英国在2005年就已经有550万人实现远程办公,德国在2012年远程办公人数占到劳动力人数达6%左右(500万人),印度的远程办公也尤其普遍,目前50%的印度员工进行远程办公。
⚑目前来看,远程办公在中国普及率依然较低,但维持了一定的增速,未来还有巨大的渗透空间。据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的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仅有180万名远程办公员工,而到2014年,这一数据上升到360万,九年间年均复合增长为8%。2012-2017年,我国远程办公平台市场规模呈现较大的增长,2017年远程办公规模达到60亿元,同比增长68.07%。2012-2017年市场年均复合增速达到95.52%。因此,中国远程办公市场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市场将持续保持高速的发展。
⚑ 历次危机都会催生新的行业风口,在本次疫情爆发后,企业对于远程办公的需求剧增,华为WeLink、阿里钉钉、腾讯会议、字节跳动飞书等均推出了一定时长的免费举措,加速培养用户习惯。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远程办公以及对应的远程视频会议相关产业链企业或因疫情迎机遇。例如,云视频会议系统需求是5G带来的新风口行业,此次疫情将加速远程视频办公的加速普及落地,将成为2020年5G应用主要落地方向。远程办公的普及还将带来云计算、远程办公软件、高清视频硬件、VR会议等需求,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 风险提示:用户习惯培养进度不及预期
我们在开篇报告《“危”中寻“机”——新冠疫情可能带来的行业变化系列报告》中提出:对于投资者来说,疫情带来的针对B端的信息化建设加速,如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工业互联网、医疗信息化、物资溯源和跟踪等等,针对C端“宅消费”渗透率的提升,如游戏行业、OTT、有线电视、直播行业、在线教育、在线阅读、内容创作、VR/AR等,以及短期疫情防治都将带来重大投资机会。本系列“新冠疫情可能带来的行业变化系列”将以小专题的形式呈现,目的是挖掘和探讨针对疫情爆发可能带来的相关行业投资机会。本篇为系列报告第一篇,简要分析疫情可能催生的远程办公行业的投资逻辑和投资机会。
01
远程办公即将兴起
——一个可能因新冠疫情催生出的新行业风口
通常而言,远程办公是指通过稳定、安全的网络传输支持员工的日常办公需求,包括访问公司内网数据库、邮件收取、CRM、ERP、参加视频会议等等,过去由于数据安全的考虑,严密的防火墙对于很多公司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成本,因此局域网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但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云计算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公司逐步实现公网无限制访问,这是远程办公必备的前提,也是未来的方向。
从全世界来看,远程办公在欧美国家普及率较高。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显示,截至2017年,美国超过八成企业引入了远程办公制度,已有3000万人在家中远程办公,占美国工作人口的16%-19%。数据显示至2017年,全世界已有24%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采用远程办公方式;到2020年,大约50%的科技公司将会有约29%的员工实现远程办公。
据雷格斯Great Big Survey调查显示,较之无法提供弹性工作的雇主,世界各地93%的员工更倾向于选择可以提供弹性工作的雇主,而且这一数据在未来几年必将继续增长。
而目前来看,远程办公在中国普及率依然较低,但维持了一定的增速,未来还有巨大的渗透空间。据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的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仅有180万名远程办公员工,而到2014年,这一数据上升到360万,九年间年均复合增长为8%。2012-2017年,我国远程办公平台市场规模呈现较大的增长,2017年远程办公规模达到60亿元,同比增长68.07%。2012-2017年市场年均复合增速达到95.52%。历次危机都会催生新的行业风口,本次也不例外。在本次疫情爆发后,对于远程办公的需求剧增,华为WeLink、阿里钉钉、腾讯会议、字节跳动飞书等均推出了一定时长的免费举措,加速培养用户习惯。华为WeLink: 华为云WeLink是华为云旗下的一款智能工作平台,2019年12月26日发布,具有联接团队、联接业务、联接设备、联接知识的功能,助理企业无边界协同,可用于智能协作办公、智能会议室、智能协同大屏等多个办公场景。在华为内部,助力华为19万员工实现跨越170个国家、7大语种、1028个办公场所的高效协同办公。针对疫情,华为云WeLink正式上线“健康打卡”功能,并向所有企业和组织免费开放,帮助企业共抗疫情防控战役,协助企业快速了解员工去向以及身体健康状态。企业管理员可以实时统计员工出行信息,统一查看、导出员工健康数据,及时防控疫情。
腾讯会议: 腾讯会议是一款基于腾讯21年音视频通讯经验积累的云视频会议产品,可全方位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会议需求,包括远程音视频会议、在线文档协作、屏幕共享等,支持预订会议、小程序入会、主持人控制、在线文档、屏幕共享等便捷操作管理功能。主打灵活入会(支持各类终端)、高清流畅、稳定可靠、安全防御。疫情期间,腾讯宣布2020年1月24日起至疫情结束,腾讯会议面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300人不限时会议功能。
阿里钉钉: 阿里钉钉于2015年5月正式推出,是专为中小企业和团队打造的沟通协同平台。钉钉平台旗下包含组织在线、沟通在线、协同在线、业务在线、生态在线和钉钉安全六个产品线,基本覆盖了企业的办公场景。据钉钉官网,当前超过1000万家企业正在使用钉钉,用户群巨大。1月29日,为保障企业组织、教育医疗和政府机构“在线办公”需求,阿里钉钉经过紧急开发,29日凌晨五点全量发布了“报平安”的员工健康产品,支持企业实时、智能化管理员工在疫情期间的健康状态,并免费开放百人视频会议功能,向1000万家企业免费开放全套的“在家办公”系统。
WPS: 金山文档主打多人协作编辑,具备远程会议、人员管理、云储存、历史文档恢复、文档云协作、金山待办、团队文件管理等功能。金山待办辅助团队工作任务分配、日程规划。使用者通过金山待办,先与小组成员创建“共享任务分组”,在组内创建完需要处理的任务后,可快速分配给各组员。分组内,组员间可实时同步任务进度,通过设置任务优先级、提醒时间、人员参与等,极大地减少任务督促、进度跟进的成本。团队文件管理便于资料脱终端共享及安全。使用者可以以企业、团队为单位建立一个50人以内的共享团队,在团队界面可以自有共享、编辑文件。云端存储的团队文件一方面可使团队成员自由选择工作终端,满足远程办公的刚需,另一方面多端同步存储也助于加强文件的安全性。十分适用疫情期间的任务分配及团队协作场景。
会畅通讯: 会畅通讯旗下业务包含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网络直播等。其中,会畅通讯云视频是个基于云端的全球化平台,让企业使用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设备均可高效的发起和参与大型跨国云视频会议、网络研讨会、在线培训及全球视频直播服务等。会畅的云视频平台具有极高的音、视频质量且能兼容目前所有主流厂商的终端及会议系统。同时,还支持灵活的商业模式(共享和专属会议室)及部署方法。此外,公司提供视频会议相关设备,其全资子公司明日实业通过华为合格供应商资格认证,所供应的4K超高清摄像机已开始量产出货,主要应用于华为企业通讯领域以及华为Cloud Link云服务。本次疫情期间,会畅通讯免费提供云视频账号。
二六三: 二六三20年深耕企业互联网通信服务领域,目前,公司形成了企业邮箱、企业网盘、电话会议、视频会议、企业直播和企业移动全线的企业通信互联网产品能力。2017年底,公司开放了“邮箱、会议、直播”全线产品,以263教育为基点,为教育行业提供软硬件结合的一站式在线教育服务解决方案。263教育涵盖双师课堂、直播网校(K12)、大班课堂、小班课堂四种针对细分场景在内的教育解决方案,且在体制外教育培训市场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2019年,二六三提出视频+战略,通过“云+端”的模式,以视频技术与企业内、外部深度融合、赋能行业及企业所处的上下游生态链。自1月22日起,263云通信推出云会议一站式解决方案,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教育局及大中小学校等提供视频直播绿色应急通道。
齐心集团: 2016年齐心集团收购云视频会议龙头企业银澎云计算,银澎云计算旗下“好视通”是国内云视频会议知名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保持第一,其应用范围主要包含:远程会议,远程教育,远程培训,远程医疗,远程招聘,应急指挥等,提供云视频会议SaaS服务及周边硬件设备。疫情期间,好视通免费提供支持500人在线的云视频会议服务。
苏州科达: 苏州科达是国内领先的视讯与安防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以视频会议、视频监控以及丰富的视频应用解决方案帮助各类政府及企业客户解决可视化沟通与管理难题。2011年公司推出云视讯解决方案,提供基于高清视频会议终端的高品质、专业级视频会议解决方案,支持高清音频、1080P高清视频、1080P数据辅流等功能,支持客户端、手机、固话等终端灵活接入,采用全IP技术,主打高清。
梦网集团: 梦网集团旗下梦网科技是前瞻性的云通信服务提供商,打造集IM云、视频云、物联云、可信云四位一体的企业云通信服务平台。旗下IM云是基于互联网和运营商网络,采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方式实现企业即时消息通信的平台,构建了全新的富媒体通信生态系统。梦网视频云是专门为5G及下一代互联网需求打造的全新视频云,是梦网云通信中实时通信板块,可以为各类传统业务快速嵌入视频能力,或者帮助客户快速开通各类主流视频业务。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远程办公以及对应的远程视频会议相关产业链企业或因疫情迎机遇。例如,远程办公必然会带来远程视频和云视频需求,云视频会议系统需求是5G带来的新风口行业,此次疫情将加速远程视频办公的加速普及落地,这条主线将成为2020年5G应用主要落地方向。此外,远程办公的普及将带来云计算、远程办公软件、高清视频硬件、VR会议等需求,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现在还会经常反复阅读一本书?
阅读是最好的教育,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父母最划算的投资。早期的阅读启蒙必不可少,当发现孩子爱上阅读,经常反复阅读一本书,首先要相信这是一个好现象,至于现象背后的原因,或许有以下几种可能:
原因之一:反复阅读是孩子成长阶段特有的学习方式
受生理发育状况水平的影响,孩子的思维想象力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理解力和接受能力都在不断发展,但孩子可以通过反复阅读这一行为,对新鲜的内容、词汇、事物加以强化,加深理解,纳入长时记忆。反复阅读可以减少孩子对于新鲜内容的不确定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控制感和安全感。
原因之二:孩子还不太能完全理解书中的内容
孩子反复阅读一本书,有可能对其中的一些人物、情节关系没有看明白,又不能从成人那里得到满意的解答,于是他一遍遍的读,试图从中找到答案。
原因之三:4-8岁是孩子自主阅读培养的关键期
随着孩子逐渐的长大,读图与识字的能力越来越强,孩子掌握了主动权,由原来的父母引导变为自主阅读,对书本有了自己的理解,反复阅读还会有不同的收获。这样孩子感觉到了阅读的魅力,沉迷在自己的世界中,从一遍遍的重复阅读中发现新的见解。
原因之四:反复阅读能满足孩子现阶段的精神需求
有时,孩子反复阅读图书,说明书中的内容吸引了他的注意,让他产生精神的共鸣。如果孩子重复阅读并没有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甚至对孩子产生了正向积极的作用,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孩子,帮他们继续挑选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图书。
总之,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去了解并接纳他的想法
只要没有负面的影响,就不必过多的担心。如果孩子反复阅读一本书,说明孩子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家长要在了解这本书的前提下,尝试跟孩子探讨书中的内容,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关心与尊重,就会打开心扉,分享书本吸引他的奥秘。
作业多该怎样让孩子坚持阅读?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
人们通过读书认识世界、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提升修养。
孩子通过读书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但是,随着孩子成长为一名学生,重重的学习压力下,上课、做作业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几乎让阅读成为“奢侈”。
难道孩子真的没有时间阅读了吗?
当然不是。
阅读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当然会有的。
一、早听
阅读当然不是只有用眼睛看这一种形式。
早上的时间很紧张,没有办法拿起书来读,那就用耳朵去听。穿衣时、刷牙洗脸时、吃饭时……支楞起耳朵仔细听。如果孩子听不进去英语单词,那就选择一些孩子爱听的。让早上的时间不但有“味道”,而且有“内容”。
二、午读
午饭后不易马上睡觉,当然也不能剧烈运动,那就看书吧。
冬日暖阳下,坐在椅子上,手捧本书,静静的读着,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
即便是孩子不爱读书,也没关系,拿本书,看着看着就进入了梦乡。
三、晚谈
晚上孩子写完作业后,如果还有时间,让孩子看看书。如果没有时间,家长一定要睡前和孩子聊一个话题,内容不限,可以是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或者是某个新闻事件等,各抒己见,引导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谈话中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晚谈,贵在坚持。
总之,在孩子作业多的情况下,阅读也不能丢弃,把每天的碎片时间“串”起来,合理利用好,一样能发挥大作用。
核武器的威力有多大?
据环球网报道,针对美国国防部发布新“中国军力报告”炒作中国核威胁的问题,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1月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份军力报告同以往一样罔顾事实,充满偏见。美方借报告炒作“中国核威胁论”,纯属是操纵话术,是混淆视听的把戏。事实上,美国才是全球最大的核威胁来源。
美国在今年出台的《中国军力报告2021》大幅度提高了对我们解放军拥有核弹头的预估数量,再也不是以往多年的200枚了。在11月4日,美国国防部向美参议院提交了一年一度《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2021》。
今年的《中国军力报告》和往年相比有较大变化。在今年的《报告》中,美军大力渲染解放军正在加速发展核能力。《报告》提及,解放军扩充核武库、制造更多的核弹头和核载具,已经建造了“数百座”固体弹道导弹导弹井,并首次宣称中国“可能已经建立海基、陆基和空基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
《报告》宣称中国在未来5年会大幅增加核弹头数量,解放军拥有的“可靠投送”的核弹头可能多达700枚,到2030年很可能达到1000枚。这表明中国核武库正在进行“历史性的转变”。美军也在《报告》中承认,这个最新的评估,颠覆了美国国防部在2020年以前对中国核力量建设速度和规模的老看法。在以前,美国预计解放军到2025年才有200枚能投送到美国的弹头。
不过,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当美国人觉得你有大杀器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有!
这次疫情,大家都对美国人耐受死亡的标准,有了全新的认识。现在看,美国人真的不怕死,死个几十万,跟玩似的,在美国也没啥事。美国人都那么淡定。这让中国人都很佩服。以前不是都说,美国人把命看得很金贵吗?怎么感觉不是这样啊。死了这么多人都无所谓。
所以,以前计算过的只要洲际导弹干掉美国少数几个大城市,就能让美国害怕的结论,可能不够准确,以后要干掉几十上百个大城市才行。所以,我们的核弹头数量应该大幅度增加,翻几番才能有切实的威慑力。
针对美方的指控,中国这次很罕见地提出来一个新观点,那就是“任何国家只要不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都不会受到中国核武器的威胁。”
同时,中国强调依然恪守以往的核政策,即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任何国家只要不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都不会受到中国核武器的威胁。”这次我们是直截了当承认中国拥有核威胁。以往中国的核政策是一种模糊的理论,大量暗示中国没有威胁,当核武器很少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当核武库有了一定规模时,就要明确提出核威胁。在核威慑领域,除了有核弹,还必须公开讲出来,要展示自己的核力量,还要公开自己的核政策,这样才能有威慑力。核威慑基本就是打明牌,你得让人看到你有,还要让人相信你是真的。
只有几十上百核弹头的时候,需要隐真示假,高度保密,让敌人摸不清我们核威慑的实力。当有一千枚核弹头的时候,再藏着掖着就没有意义了。美俄的值班核弹头都是公开的,明确告诉你在哪,而且可以相互核查。
美国最关心的是中国能投送到美国本土的核弹头有多少。去年以前,美国预估中国到2025年有200枚核弹头能打到美国。今年推翻了这个结论,估计是看到中国核力量的建设速度了。所以今年美国预估到2025年中国拥有的“可靠投送至美国”的核弹头可能多达700枚,到2030年很可能达到1000枚。
一千枚的核弹头数量不少了。因为美国和俄罗斯的值班核弹头也没多少。在今年5月24日,俄罗斯发布了俄美两国最新的核武库数据。这些数据是真实可靠,并由俄美两国在《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框架下相互确认的数据。截至到2021年3月1日,美国处于部署状态的战略核弹头总数为1357枚,俄罗斯则有1456枚。尽管美俄双方还有五六千枚的库存核弹头,但那些需要进行整备才能用,没法赶上核战争。
因此,从今年开始,美国将把中国视为一个真正的核威胁,以前美国对我们是不屑一顾的。因此,刚刚中国提出了一个“任何国家只要不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都不会受到中国核武器的威胁。”的新说法。中美的核博弈的大致经过就是这样的。
近两年,中国最有威力的媒体人评论,是胡锡进撰写的增加核弹头的社论。这篇文章威力非常大,甚至很可能影响了美国的核政策。
当中国只有200枚核弹头时,是美国人嘴里的世界和平的威胁者,当有1000枚核弹头时,就成了与美国一起保卫世界和平的合作者,当有2000枚核弹头的时候,中国就成了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保卫世界和平的坚强柱石。
尽管我们享受了几十年和平红利,使得很多中国人对核威慑的重要性不屑一顾,不太相信核威慑能确保国家安全。不过,美国人是真的信,至今不渝。当你用核武器说话时,美国人真的能听懂。
普京曾说过,如果俄罗斯没了,还要地球干嘛!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某种途径,对西方表达一下这个意思:如果中国没了,还要地球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