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 发行价,你见过亏得最惨的人

恒浩网

中国石油 发行价,你见过亏得最惨的人?

我是入门老手,说两个例子,一个是我自己,一个是我同事。 首先是我自己,我很少玩股票,我前几年是做白银T+D,赔了很多。当时刚接触TD,之前都是做纸白银,但是觉得纸白银赚的不够多。刚开始做TD业务的时候,还算顺利,短短俩月赚了有个三万多。后来就放松警惕了,直接满仓而且不设止损,结果记得是有次非农,白银暴跌,我也没看行情,到了夜里一看,吓一跳赔了五万多。我也不敢割肉,没办法只能补充保证金,想着应该不会跌太多了,结果那次白银连续11天阴线,最后强制平仓,亏损达到15万,这次亏损几乎给了我家庭致命打击,媳妇跟我大吵一架,我们难受的一周没怎么吃饭,毕竟我也是工薪阶层。后来我仔细思考了一下,我重仓不设损是犯了做单大忌,以前做纸白银波动小,无杠杆不觉得,但是TD带杠杆就大不一样了。这是我交易这几年赔的最大一次,这几年做单从来不敢这么玩了,都是轻仓止损,加上研究了一个交易系统,多少能赚一点了,我现在的技术也基本都是交学费换来的。

另外说我同事,他算是很惨的一个,15年那会,有一段时间他没去上班,公司都报人员失联了。后来从别人那里才了解到做股票亏了,据说是亏了上百万。他在失联之前找了我们很多同事借钱,最多的借了十多万。他好像还借了网贷,结果第二联系人还留了其他同事的名字,导致网贷平台找另外同事催贷,也算是躺枪。最后这人离职了,据说还卖了房子,也离婚了。很多同事的钱,那些借给他一万两万的,也都没法要,不了了之了。

中国石油 发行价,你见过亏得最惨的人

所以说,不管做什么交易都要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墨菲定律是谁也绕不开的。

中石油和许多银行股上市后跌跌不休?

让我想起来天道的一句话

针对题主说的中石油和许多银行股上市后跌跌不休,从不反弹,谁给股民一个交代?的问题,我们要自己找原因,而不是让人家给交代。

人没拉着你

对于你说的这些股票,觉得被骗了,买完就跌跌不休。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股票可没有求着让你买。人家是公开发行的,买卖自由。那你说能怪到人家吗?如果说赔钱了你要让人家负责,那你赚钱了是不是也要分给人家点啊?为什么我们都想习惯于,赔钱喜欢找人负责,赚钱时候闷声不语?

你要为我做主

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我不知道是性格使然,还是千年传承,古代就有:"官老爷,你要为我们做主啊!",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还是有人,习惯于找人为自己做主。天道里面的台词也说到:

“他们所要的“主”归根结底,还是你为我做主的“主””,

而你所谓的交代,是不是还是让谁给你做主呢?其实大家都是成年人,能不能玩的起?玩得起,就不要指望别人。

最后总结:

中国股市啥样,自己心里没数吗?还想去浑水摸鱼,赔钱了,还想有人给你做主。这就好像是,一个鱼塘,写着禁止捕鱼,而你看着里面浪花翻滚,心里痒痒的。无视禁止标语,带着网就一头扎进去捕鱼,结果掉入泥潭。你反过来要找到鱼塘主人,让他对你的损失买单。你说这是谁的错,该谁买单?如果你认为必须是鱼塘主买单,那就和很多交规上之前的说的那样:“谁闹谁有理,没有区别”。

st新亿主营业务?

经营范围:

大健康产业(医疗医药、养老及健康产业、国内外医疗器材、设备、药品的进出口代理销售);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国内外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农业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仓储、物流运输配送、连锁销售、电子商务);文化教育娱乐产业(文化、教育、影视、体育、旅游、酒店等项目的投资、经营管理);商业服务(设备原材料的购销、技术、人才引进和输出服务;基金管理、证券投资、资产管理、供应链财务服务;投资财务顾问、技术咨询服务);建造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供热、供水、供电、水利水电、建筑施工、装饰装潢、新型建材产品生产及销售);能源与环保、高新技术项目的投资、经营管理;矿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其他实业、股权项目投资、生产、制造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许可类化学品的制造);石油制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橡胶制品销售;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经营(依法需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A股中贵州茅台酒的股价已达到1460元?

市值这个东西,对很多传统的国人来说,基本上就是一个很虚,很空的概念。

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股票赚到的钱,很容易还给市场,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纸面财富,当不了真。

然而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最近有两则新闻,特别引人关注,一个是贵州茅台;一个是黄铮身价超过马云。

先谈谈第一个,贵州茅台今年不断创出新高,截至2020年6月22日收盘,贵州茅台(600519.SH)的股价为1439元,对应市值为1.8万亿元。市场传言,贵州茅台很快将再次提高出厂价,公司股价较3月低点已上涨超过40%,一度取代工商银行(601398.SH)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今日收盘价再次创出新高,达到1460元,市值已经超过工商银行,按照其市值规模已经是美国两个波音的市值水平。

再谈谈第二个,6月23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疫情四个月后全球企业家财富变化特别报告》(Wealth Impact 4mths after Covid-19 Outbreak),报告研究了胡润全球富豪榜上的企业家在截至今年5月31日的四个月内的财富变化,并公布了最新的《胡润全球百强企业家》榜单。

根据榜单数据显示,由于腾讯再次成为港股王,马化腾再度登顶首富宝座,而这一次杀出一个黑马,就是黄铮距离马化腾仅差61亿美金,以454亿美元的身家超过马云。

当然,我们如何看待市值这个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贵州茅台在中国股市里,成为A股的股王;腾讯在香港成为香港股市里的股王;拼多多在美国股市里迅速上涨,让黄铮的身价迅速上升。

长期沉浸在A股里的投资者,对市值有很多的想法,毕竟我国股市估值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今天可能是大涨翻倍,明天可能就直接跌没了,这也是我国很多股民形成了一种思维,就是市值这东西不靠谱,不值钱,没有房子值钱。

而且,大多数上市公司市值一直处于摇摆当中,甚至可能由于某种突发负面新闻,让上市公司市值一夜归零,比如,瑞幸咖啡市值直接跌去90%。

如何看待市值对一个人财富的影响,市值这个东西是一个好东西,关键是你这个市值是不是实至名归,如果是通过弄虚作假获得市值,恐怕就像很多股民想的那样,根本不值一提。

在我国股市里,可能最大的问题就是市值可持续性和真实性,我们以贵州茅台为例,人们对它的市值如此之高,是存在很大的质疑。应该说,贵州茅台对资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毕竟股价长期处于上升态势,贵州茅台2019年的整体毛利率为91.3%,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的58%,包装材料占采购金额的52%,这意味着其酿酒的成本比例极低。

公司高端品牌茅台酒的毛利率更是高达93.8%。这意味着,一元成本酿造的茅台酒,加个瓶子包装后可以20元以上的价格卖给经销商,而到了终端这个价格可达到60元甚至更高。

而贵州茅台这种高估值,让很多普通人是非常不理解的,但是它已经成为手机界的苹果奢侈品,它的利润率更高于苹果和奢侈品LV。因为手机生产成本、LV保管成本都会呈现大幅攀升,而贵州茅台不同,可以一直库存起来,而且越久越值钱。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到底是买两个波音更值钱,还是一个贵州茅台更值钱,对社会而言,贵州茅台没有贡献价值,没有任何技术创新,也不会推动社会进步,但是资本愿意给出这么高的价值。资本给的估值,在不同的社会体系下,会有不同的导向性,反应了社会现实对上市公司估值的社会伦理,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的差别就在这里。

而像拼多多这类中概股,在美国的估值也是水涨船高,成立不到5年的公司,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尽管还处于亏钱的状态,但是不影响创始人黄铮的身价。按照我们对拼多多这种电商平台公司估值,可能会认为他不值,没有贵州茅台值钱。

但是美国资本市场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拼多多可能值更高的估值,对这个电商平台有着非常高的期许,拼多多对中国来说,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成为高科技平台级别的公司,给出的这个估值就会是很大的空间。

不同市场,对上市公司估值的偏爱,反应了不同市场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就显而易见。市值这个东西,可能会因国家、民族、市场环境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相比较而言,美国资本市场更加倾向于高科技互联网公司,对传统奢侈品即便是高盈利的企业,依然不会太青睐,因为没有成长性。就像毒品毛利率也很高,但是它对社会有害,市场自然不会给它生存的机会。

中国股市为什么进行不了价值投资?

自2016年熔断机制匆匆落幕之后,中国股市探出了自股灾行情以来的调整新低位置,而随之而至的,则是上演了一轮慢牛行情,并一直延续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慢牛行情,这是中国股市近年来比较常见的形象表述,但对于中国股市的慢牛表现,却并非建立在多数投资者赚钱的基础上,反而只是部分白马蓝筹股的持续上涨,并导致市场指数表现失真的局面。受此影响,在2016年至2018年2月期间,中国股市基本上呈现出二八乃至一九行情,而仅有少数权重股票上涨,并带动市场指数的持续失真,这却成为了近年来中国股市的真实写照。

不断呼吁市场回归理性,不断强调价值投资的理念,这是这些年来听得最多的话。在此期间,以银行、保险以及酿酒为代表的白马蓝筹股票,却基本上走出单边上涨的行情,并带动市场指数从2638点上涨至今年年初最高的3587点,而面对近千点的涨幅,市场耗用了两年的时间。

但是,自今年2月份之后,市场的炒作风格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在此期间,反而是前期强势的白马蓝筹股走出单边加速下行的走势,而在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内,上证50指数下挫超过了25%,银行板块下挫近30%。至于市场指数,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从最高点重新回归至2750点附近的位置,而股市完成800多点的累计跌幅仅仅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

银行股大幅下挫、保险股大幅下行,一系列大盘权重股纷纷加入拖累市场指数的队列之中。然而,经过了这四个多月的非理性下跌,部分白马蓝筹股已经把这两年的累计涨幅全部吞噬,而作为影响市场权重非常高的银行股,更是出现了大面积跌破每股净资产的现象,而急跌之后,部分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更是低于4倍左右的水平。

言下之意,对于投资者来说,假如在今年年初以价值投资的思维参与到相关白马蓝筹股的投资身上,价值投资实现资产增值未成,反而还因为年初的价值投资举动,而遭到了股票价格大幅下挫的冲击,而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亏损超过30%的幅度也并非困难之事。

本来想通过价值投资实现资产增值,却最终导致价格投机的行为,甚至导致部分投资者狠心割肉,这无疑也是这几个月来价值投资的结果。

或许,对于今年年初参与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来说,他们选择的买入时间点不正确,但还是建立在比较合理、相对低估的价格基础之上,而非上百倍估值再去购买投资。实际上,纵观这几个月的市场下跌走势,下跌明显的反而出现不少低估值股票、低估值行业的身影,但对于部分本身估值很高的白马股,却并未跟随市场出现急跌走势,整体抗跌性相对较强。

上证50创出今年以来的调整新低,并重新回到2017年5月的启动点,这是市场估值进一步压缩的真实写照。但是,对于上证50的急跌表现,也并不能过多依赖于估值的修复,而期间大资金大机构的系列举动,同样容易给市场价格带来不可小觑的冲击影响。

成也资金,败也资金,这是中国股市多年来的真实写照。归根到底,对于此前的白马蓝筹行情,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资金面的推动效应,而对于部分白马蓝筹而言,凭借大资金大机构抱团取暖、合力拉升的因素影响,却容易导致价格的垄断乃至间接操控,并造成股价的进一步繁荣。然而,当原本抱团取暖的大资金大机构发生意见分歧之际,筹码容易发生松动,股价出现波动的风险也就明显增加了,而对于这些年部分白马蓝筹股的机构抱团取暖现象,本质上还是一个双刃剑的影响,而一旦机构分歧加剧,股票价格难免发生集中抛售的风险。

如果不是经济基本面发生了恶化、不是企业盈利能力发生了恶化,那么股票价格的非理性急跌表现,就更大程度上来自于资金抛售、股权质押平仓等因素。与此同时,加上股市IPO的持续加快,却进一步分流股票市场的存量流动性,而面对3500多家上市公司而言,可以获得的资金补充量也就更紧张了。

在中国股市做价值投资,除了部分长期乃至超长期不看价格波动的投资者之外,其余的价值投资行为都会显得非常劳累。站在普通投资者的角度思考,在缺乏信息优势、持股成本优势以及资金优势的背景下,要想与机构抱团取暖,分一杯羹的难度并不低,而更多时候,当普通投资者看到了价值投资的机会,有着价值投资的需求时,往往也会是大资金大机构抛售筹码的时候,而在不对称环境下,普通投资者基本上很难与大资金大机构进行比拼,而价值投资的节奏频繁踩错,甚至出现低卖高买的行为,也是很难回避的事情。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