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市值,国内股市为何留不住优秀科技企业

恒浩网

小米市值,国内股市为何留不住优秀科技企业?

就先拿百度举例。

2005年8月,百度在美国上市时,就已经有这个话题了。百度在2003年才宣布盈利,到上市时的盈利记录也就只有两年。知道百度上市的前一季度,百度的净利润也只有30万美元,这根本无法达到A股中小板的上市条件,甚至连创业板的上市条件都没。

小米市值,国内股市为何留不住优秀科技企业

就因海外市场的政策轻松,并各项发展自由,不受垄断、压迫等问题,再加上对于资金的要求没有国内那么高,这就导致了在近十年来不断有民企去往海外市场上市。

其次,有两个跟深层的原因:

一、在海外上市能获得更高的估值,就能圈到更多的钱。

二、海外股票市场的规则相对来说可以任我挑选,选择一个规则更为宽松,对上市公司历史盈利没有太高要求,这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都尤为重要。

然而企业大多数选择在美国上市,其各自的出发点都不同,但是若通过美国上市的话,就可帮助企业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一、 能够迅速让让企业的资产证券化。

二、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家可进行全家移民,三至六个月内就可获得美国绿卡,更可享受美国外交保护。

三、企业上市后,市值可破新高,在一夜之间可使亿万财富变成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财富。

四、由于美国证券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监管和规范程度方面都有着一套极其严格的规则制度,并由于接受当地监管部门的管理后,会使得在治理公司方面更加规范。

五、在美国上市的成本低,并能迅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六、在上市后,基本上可以在全球打响知名度,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能在美国上市敲钟就是一种实力的象征。

一旦有企业在美国上市成功,那么该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及市场地位将会极大提高。此外,若在美国上市成功后,将在国际化的技术、市场、管理、人才和投资等方面,将会得到更多的机会。

关键问题还是得在中国市场中寻找,内地市场本身的那些问题基本“吓跑”了那些优质和具有潜力的公司,包括许多公司在内的一个必要因素就是,很难对抗基本垄断的国企。A股市场差不多就是为国企圈钱而建,目标就是要让国企先上来,尽管现在民企的上市数量已超国企,但种种垄断的企业圈钱的本质基本未变,这就体现在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制度上的不良环节。

说到底,若是真的想要留住好的公司来国内资本市场上市,首先要改造的就是A股的市场的问题。但资本市场只是社会大环境的一小部分,在改造的同时,也要注重改造国内的政经形式。

你看好小米未来股价走势吗?

新商业纪事认为,不看好小米未来的股价走势。受香港资本市场的不景气影响,小米股价未来一段时间将面临巨大压力,小米市值很可能将在上市后出现较大幅度缩水。

1、首先我们看大环境,2018年以来恒生指数开始回调,已经出现长达半年的下跌,从最高的3.35万点跌到目前的2.9万点,但是目前还没有出现止跌回稳的迹象。

这样的情况下,选择在这个时候,小米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势必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其实不仅小米,后续上市的美团等大陆互联网公司,也将面临这个压力。昨天美团提交了ipo,对于腾讯来说应该是一个利好,腾讯持有美团20%的股份,是大股东,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腾讯昨天下跌了2%,从年初开始至今,腾讯已经连续下跌了五个月时间了。

小米、美团背后,有许多美元基金的投资机构,随着美元加息,以及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战,美元正在大规模回流美国,小米、美团这个时候急匆匆在香港上市,也是方便投资人退出,只不过随着美元投资者的套现立场,这些新经济公司的股价恐怕要遭殃了。

2、小米自身没有形成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这是对未来股价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今年的互联网女王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增长已经见顶,就连印度这样的市场也进入饱和阶段。小米手机的主战场恰恰是印度。这意味着,手机行业进入存量博弈。小米的手机业务需要通过参与激烈的行业竞争,才能可能保住目前的优势,如果要进一步扩大优势,仅仅靠低价是不行的,华为、vivo、oppo今年的表现已经展现出强劲的创新能力。这对于小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警告。小米需要在技术上拿得出真正的创新性产品,而不仅仅是靠饥饿营销、粉丝运营,还是外观设计来夺得消费者的眼球。

在手机业务之外,小米还在进行大量的多元化业务布局,比如小米有品、小米之家、小爱音响等等,这固然有助于帮助小米分散主营业务下滑的风险,但是问题在于,这些多元化业务还处于孵化期,需要投入大笔的真金白银,短时间内无法指望它们来提供收入增长。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雷军花了很大力气,但是小米的路演依然表现平平的原因所在。

小米港股股价为何暴跌?

小米集团的港股股票价格为啥暴跌?

原因有如下几个:

第一、全球经济形势持续变差,造成消费者对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的购买需求逐渐变弱。

全球经济在新冠疫情、乌俄战争、美国加息等一系列事件的交织下,持续低迷,让人看不到希望。国内的经济情况也不容乐观,中小企业大面积倒闭,失业率上升,大量开实体店的个体户无收入来源,体制内人员的减薪降薪,以上种种,造成了很多的老百姓口袋里没有钱或者说钱少了,购买力减弱了,对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等作为生活的非必需品的购买需求自然也就减弱了。

小米的产品一是智能手机,二是智能家电,产品没以前那么好卖了,业绩自然就变差了。

并且,全球经济的复苏不是一两年就看得到希望的,这种大家口袋里没钱的日子或许还有很久,小米的日子自然也不会那么好过。

第二、美国加息造成全球金融体系的动荡,恒生指数持续走低,港股全面崩溃。

受全球经济形势持续变差,HSCI(恒生综合指数)从5058.99(2021.02.08)跌到2670.97(2022.09.23),不止小米集团,港股整体的表现都很差,我自己港股通的几只股票最近的表现都让人大为失望。

第三、小米进军新能源车行业,为公司未来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据传,小米的第一款车已确定激光雷达供应商为禾赛科技,售价上限超过30万元。这将是一款轿车。去年4月6日的米粉Open Day直播中,雷军曾提及他在微博发起的价格投票结果:1.7万投票者中,近7成人希望小米第一款车不超过15万元,近1成人希望是30万元以上。现在看来,这款车的较高配置版已触及消费者期待的上限。

要知道的是,造新能源车是十分烧钱(不是花钱而是烧钱)的。

我记得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一次采访中提到,特斯拉亏了16年,蔚来汽车才亏了四年多。自2016年到2022年上半年,蔚来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累计达约666亿元,仅2022年上半年就亏了96亿。

可想而知,搞新能源车是多么耗费资金的,小米要玩车,势必也会亏损很多年,这给小米未来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第四、小米不重视技术研发,缺少核心竞争力。

小米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贴牌商与集成商,他的手机也好、小家电也好,大多都是找人代工制造的,小米不重视技术研发,当然不是说他没有技术研发,只是在技术研发的投入太少。

今年8月,小米推出首个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并命名为CyberOne 。

老实讲,这款机器人实在不咋地,不管是外形,还是功能,距离我们的期望值都太远了。这恰恰也说明了小米的技术研发较弱,缺少核心竞争力。

第五、目前自身的财务状况也不是那么乐观。

以小米集团2022年的中期财报为例,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78.25亿,净利润9.34亿。

而2021年同期的中期财报则显示,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79.03亿,净利润77.58亿。

2022年上半年与2021上半年相比,营收、净利润出现了双降,净利润更是相去甚远。

这无疑说明了小米的经营状况不佳,让投资者失去了信心。

一只股票的价格,反映的是投资者对这家公司未来的预期表现。

编辑

我自己也买了小米集团-w(01810),买入价格是10.86港元,当时也只是建了仓,仅买了600股。

从小米上市,我就一直关注这个股票。上市之后没多久,股价跌到8、9块的时候,我甚至专门用华盛通开了港股的账户,可惜没钱投,后来小米纳入港股通,从8块多一直涨到30多港元,从底部涨了接近4倍,真是后悔没买啊,要知道小米集团最高价35.9港元(前复权价)。

可是小米在2021年1月5日创下历史最高价之后,开启下跌之路,2022年9月23日的甚至跌到9.27港元的低价。

编辑

不得不感慨,历史又是一个轮回啊,可是小米是否还能涨到30多港元呢,我真的不清楚。

小米市值应该是多少?

1公司真实市值只和其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有关,所谓市场期望会放大其真实市值,而这些超出的部分都是虚的,会随着市场期望转变、盈利能力、发展前景受困,甚至受国内外股市跌幅而剧烈波动 。

2小米80%盈利是靠小米手机为切入点、支撑点运营服务来实现的。但是2018年会是是手机厂商一个寒冬,一月二月的手机销量无论国内外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而且这种下降趋势在5G手机出来前很难得到根本性改变。这点对于小米来说会很难受,受行业整体趋势影响小米手机销量前景并不明朗。受期望值推高小米市值将会迎来跳崖式跌幅。毕竟小米美爹高通市值才1000亿美刀出头而已,小米的真实市值以其现有专利数量、市场份额、发展前景最多支撑300亿到500亿之间的市值。

小米会成为中国市值第四大的互联网公司吗?

作为一名投资顾问,我认为可能性有,但挑战也不小,阻碍其排在第4的潜在对手有两个,一个是已经上市的,目前排在第4的京东,另一个就是和小米一样,同样准备上市的蚂蚁金服。

从2017年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估值排名表来看,小米已经和蚂蚁金服并列为市值第四的互联网公司了。(如下图)由于小米和蚂蚁金服是非上市公司,所以暂且只是权威机构给出的一个估值,都是4000亿左右。所以小米能否排在第4,还得看蚂蚁金服上市后的表现,这就看哪个先上市了,谁先上市,可能就先占有市值第4的交椅。

如果只算上市公司的话,那么目前排名第4的是京东,市值是530.71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的话,也就3300亿人民币左右。由于小米还没有上市,估值只能作为参考,届时能否超越京东,也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京东的股价不要涨的太猛,否则即使上市了,也难以超越京东成为第4,另一方面还得取决于上市后,自身的估值不能低于目前的水准。

年前就有消息称小米已指定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为该公司IPO的主承销商,估值最高达1000亿美元,从而使其成为自阿里巴巴上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桩科技行业IPO。目前雷军是小米的第一大股东,占股77.8022%,如果按照1000亿美元估值,雷军的身家在小米上市后将会超过778亿美元(约人民币5020亿元),按照这个估值,别说第4了,第3都是妥妥的,而且雷军还能够成为新的中国首富。

综上,资本市场上,市值都是不断变换的,在小米没有上市之前,不管估值高低,只能作为参考,排名第4完全有可能,但是也会遇到不小的挑战。当然作为吃瓜群众,各互联网公司的市值排名战,我们静观其变,一切自有分晓。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记得关注,也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一起谈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